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如何理解瑞信AT1减记?

刘刚李赫民杨萱庭 中金点睛 2023-05-04

中金研究

瑞信官网公布的high-trigger capital instrument基本全部是AT1,因此其trigger的条件是CET1 <7%或者发生viability event(生存力事件)。Contingency event触发是要瑞信通知持有人(只有CET1 <7%才需要告知),但此次并非如此。那么不难得出结论,此次是触发了viability event,AET1会被write down to zero。往前看,我们认为,当前欧美银行风波仍未完全平息,且相比美国银行,欧洲银行的宏观基本面和政策协调性都更为复杂一些。当前美联储的政策整体还是“对症下药”的,应该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能否稳定住市场和避免进一步蔓延风险,还要看接下来情绪和市场信心的演绎。3月23日美联储FOMC将成为市场观察并检验美联储应对的重要窗口,如何加息以及如何应对当前银行风险将是焦点。



一、瑞信事件的最近进展


3月20日北京时间凌晨,瑞银宣布将以每股0.76瑞郎、总价30亿瑞郎的价格收购瑞信,瑞信股东将以22.48股瑞信股票换取1股瑞银股票[1]。同时,瑞士央行宣布将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以支持瑞银的收购,瑞士政府将向瑞银提供90亿瑞士法郎的担保,以稳定交易完成之前的市场状况[2]。但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的公告显示,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中将导致瑞信负债端160亿瑞郎的AT1资本(Additional Tier-1 Capital)被全额减记[3],引起市场波动。


这一“意外”举动引发市场诸多疑虑,担忧AT1的全额减记是否会导致这一规模高达2500亿美元的市场重新定价、进而诱发更多波动,也引发市场担心这一举措可能引发更多投资者对后续银行投资安全性的困惑。


针对这一担忧,欧央行银行监管局专门发表公告[4],表示对于欧洲银行板块而言,普通股权仍将首先承担损失,才会轮到AT1资本。AT1资本仍将是欧洲银行资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瑞信AT1全额减记为何遭到热议?


根据Basel III对银行资本清偿顺序的相关规定,最先被清偿的资本为普通股权一级资本 (Common Equity Tier, CET1),其次为AT1资本(Additional Tier-1    Capital)和Tier2资本。不过,此次瑞银收购瑞信过程中,清偿顺序靠前的普通股东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相对更加安全的AT1却反而被全额减记,与Basel III中规定的清偿顺序相悖,这引发了AT1市场大幅波动。


具体来看,AT1资本(Additional Tier-1 Capital)主要由高触发CoCo债(应急可转债,High trigger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和优先股组成。CoCo债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被大规模使用的保护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金融工具,一般来说当银行达到特定触发条件后,如CET1比率下降至一定水平或无法继续经营(Point of Non-Viability,PoNV)时,CoCo债将强制停止付息并转换为银行普通股或被减记,用以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根据触发条件区分,CoCo债可以划分为高触发型(High Trigger)和低触发型(Low Trigger)。一般而言,高触发CoCo的触发条件为CET1比率小于7%或PoNV,而低触发CoCo债的触发条件为CET1比率小于5.125%或PoNV。



三、瑞信AT1为何被全额减记?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在其公布的Resolution Report中规定,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重组计划如果影响到了债权人的权利,FINMA 必须将该情况向债权人进行汇报,并为他们设定接受或拒绝的期限。若债权人拒绝该计划,FINMA将启动破产程序。相反,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的债权人在重组中的程序性权利不同于其他银行的债权人。FINMA 会在未事先咨询债权人的情况下批准重组计划,同时为了保护重组的实施和相关的金融稳定目标,债权人不得拒绝重组计划。


瑞信官网公布的high-trigger capital instrument基本全部是AT1,因此其trigger的条件是CET1<7%或者发生viability event(生存力事件)。Contingency event触发是要瑞信通知持有人(只有CET1<7%才需要告知),但此次并非如此。那么不难得出结论,此次是触发了viability event,AT1会被write down to zero (瑞信的AT1公告也明确表示,只要触发viability event就会触发write down,AT1会被自动且永久write down to zero)。


瑞信3月16日宣布将通过担保贷款工具和短期流动性工具从瑞士央行获得500亿瑞士法郎的借款,虽然瑞信官方表示没有触发viability event[5],但在股权未清零的情况下最终还是清零了AT1也成为了市场热议焦点,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他AT1资本工具的价格重估。



四、2016年德银CoCo债风波有何影响?


除了上述提到的Coco债本金风险外(强制转换为普通股或减记债券本金),Coco债附有债息制动机制(Dividend Stopper),即若银行资本无法满足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可以要求银行不再支付Coco债券的票息。


2016年德意志银行Coco债券票息偿付能力引发市场担忧,主要原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监管风险:对于欧洲银行体系而言,监管的加强和不确定性实际上是银行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断提升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反而增加了市场对于Coco债息偿付能力的担忧。


2) 盈利风险:经济增长放缓、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以及去杠杆压力是银行板块盈利面临压力的主要原因。德意志银行2016年1月28日公布的2015年四季度业绩显示,受收入下滑(交易账户损失)、费用上升(诉讼费用、商誉减记等)的拖累,继三季度之后净利润继续为负,并拖累2015年全年净利润亏损68亿欧元,为2008年以来的首次。大幅的利润亏损导致市场对于德意志银行的债息支付能力产生担忧。


3) 资产负债表风险:油价大跌以及美联储加息后流动性边际收紧使得高收益债券遭受重创,而银行体系对此类产品风险敞口较高,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其2014年年报显示其衍生品名义敞口高达52万亿欧元(远超德国3万亿欧元的GDP规模),全球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其持仓敞口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往前看,我们认为,当前欧美银行风波仍未完全平息,且相比美国银行,欧洲银行的宏观基本面和政策协调性都更为复杂一些。我们在《美联储重新“扩表”了么?》、《瑞信风波重燃全球银行稳定性担忧》、《硅谷银行事件与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敞口》中表示,当前美联储的政策整体还是“对症下药”的,应该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但最终能否稳定住市场和避免进一步蔓延风险,还要看接下来情绪和市场信心的演绎。3月23日美联储FOMC将成为市场观察并检验美联储应对的重要窗口,如何加息以及如何应对当前银行风险将是焦点。


图表1:Bloomberg统计口径下AT1全球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近日瑞银对瑞信的收购中将导致瑞信负债端160亿瑞郎的AT1资本被全额减记,引起市场波动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1]https://www.ubs.com/global/en/media/display-page-ndp/en-20230319-tree.html

[2]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redit-suisse-group-ag-swiss-govt/swiss-govt-providing-a-9-billion-franc-loss-guarantee-idUSL8N35R0QI

[3]https://www.finma.ch/en/news/2023/03/20230319-mm-cs-ubs/

[4]https://www.bankingsupervision.europa.eu/press/pr/date/2023/html/ssm.pr230320~9f0ae34dc5.en.html

[5]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credit-suisse-tells-staff-snb-facility-does-not-trigger-viability-event-2023-03-16/


Source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3年3月21日已经发布的《如何理解瑞信AT1减记?

刘刚,CFA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李赫民 分析员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070008 SFC CE Ref:BQG067

杨萱庭  联系人 SAC 执证编号:S0080122080405


Legal Disclaimer

法律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中金公司中国内地客户,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中金公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中金研究网站(http://research.cicc.com)所载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中金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金公司可能与本资料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订阅者应当考虑到中金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资料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与本资料相关的披露信息请访http://research.cicc.com/disclosure_cn,亦可参见近期已发布的关于相关公司的具体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公司研究部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