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考色彩如何取得阅卷老师的芳心?我劝你一定要看!




宝子们,还记得上一年广东的色彩考题吗?


去年广东色彩考题主体物是鸟、油灯、算盘以及文房四宝和两本古书,死亡“芭比鸟”???你永远都不知道,去年联考的人到底有多绝望!!!



别说是学生画了,老师也有可能画不好,考试难度:★★★★★。

这组色彩考题相对静物来说,难度很高,这一组静物的颜色偏重灰色,除了衬布点缀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颜色了,所以整幅画画出来灰色和重色的层次是非常多的,想要从色彩上表现好是有难度的,单单在色调方面就把一组学生卡的死死的了,绝望到透顶。

那今天就以上年联考色彩考题为例,分析一下联考色彩如何取得阅卷老师的芳心吧~





 色调 


我们常说色调色调,那色调到底是什么?


色调是绘画的重要决定因素,色调也称调性,是借自音乐的一个词汇,它是一幅绘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色调,简单地说就是色块与色块之间关系的协调性,色调的组织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靠事先预设的色调去套具体的对象,色调的把握需要认真观察对象,从直观的视觉感受出发,加以分析组织。


色彩作品中的色调准确、协调与否,直接决定画面的优劣,色调是相对的,在画面中的变化统一的。



举个例子:用常见黄色调来说明一下。当静物的画面的调性为整体偏黄的暖色调时,衬布作为色调的主要因素,各个物体受黄色衬布的颜色影响较大,鸟、油灯、算盘以及文房四宝和两本古书暗部等都受黄布的影响,处理时都可加入适量的黄色,使物体的颜色与画面整体色调更加统一、相互呼应。




 构图 


不管联考还是美院考试,都讲构图,那为啥还要讲呢?因为联考色彩的考试尺寸大部分是8开,而美院色彩的考试尺寸基本是4开。许多考生一时适应不了绘画尺寸的变更,结果要不是物体画得超大,要不是静物挤作一团,不知如何摆放。


构图,是画面的结构,就像人的骨架、房子的栋梁,它支撑整个画面,可以说是一张作品的顶梁柱。构图一般是根据作画者的意图,从物体的形态、比例、空间、色块、体积等有限的一个空间里进行对画面形式语言的经营布局。


常见构图方式:三角形构图、多边形构图、水平式构图、c型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

如下图林国平的作品,盘中的几本书和印泥构成了画面的主体,油灯在书的后面,属于第二层级,鸟、笔架和砚台面积则更小,属于第三层级。同样的,两本书的大小以及刻画程度是不一样的。所有的物品在画面中的摆放又构成了一个大的S形构图,这是构成画面整体的关键,即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笔法 


联考的色彩考试,并不会在笔法方面下多少工夫,联考主要考察的还是基础。但笔法能带来的,一是为画面物体赋予机理感,二是融入作者本人的情绪,这些主观的东西,正是美院需要考察的。


笔法就像舞者的舞姿,或轻柔灵动或粗犷自由。它们都代表着作画者画画时的一种心境和感受。笔法同时也是一种绘画语言,它很直观的表达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以及他想传达的画面意境。


无论用笔如何变化、有何差异,大家都可在写生过程中多加练习,多多感受对象的气质,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如何用笔呢,可以遵循以下要点:1、随形体结构用笔。2、用笔要果断、准确、概括简练。3、用笔的动作与速度。4、用笔要有先后次序。5、用笔要追求变化。6、用笔的继承与发展。7、用笔要活泼、自然、统一。

— 林国平作品

以笔的动作为例,不同的动作会形成不同的笔法,有摆、拖、贴、点、揉、擦、涂、扫等。

摆、拖、点、贴都是一笔一笔地画。摆:有一定的力度和运笔方向,可长可短。拖:在运笔过程中渐渐抬起,有一定的方向和力度,笔干一些。点:比贴面积小一些,可以有一定方向,也可垂直起落。贴:力度轻一些,在画面上垂直起落。

揉:指转动而联贯的用笔。擦:指用干笔轻轻在画面上扫,笔与纸不即不离。涂:指连续排列的用笔,扫:用干笔迅速移动。以上笔法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如先摆后拖、先摆后揉、先揉 后拖等等,这都是连贯的动作。



 色彩关系 


考生对色彩的表现应做到大胆、丰富、简练。虽然一幅色彩画面需要多种颜色来表达,同时又必须以一种色彩基调来统一,需要舍去多重的无主次的色彩关系。要表现出一幅作品鲜明的色彩主题,就要用大胆、概括的色彩去表现丰富的色彩关系,并且要做到主次分明,画面虚实结合,色彩结构紧凑。

在绘画实践中色彩的准确,往往是指色彩关系的准确这种关系一是指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是指色彩与形体的关系,在平时的色彩写生训练中,我们常常只注意了色本身,当我们感到画面中某一块颜色不准确时,往往只是从色彩本身找原因,而忽视了色彩与形体的关系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


 形体塑造 


不管是在联考还是美院考试,塑造能力都是每个美术生的基本功体现,如果塑造出现问题,那可是硬伤哦。静物的塑造包括要运用色彩的方式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等。


作画是要始终围绕主体物和视觉中心塑造,塑造要有主次之分还要时刻谨记:前实后虚、前纯后灰;物体上要有:上实下虚、上纯下灰以及物体的冷暖对比。


质感的区分与表达可以令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富有变化,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金属、玻璃、釉罐等不同物体的细致观察加以体会,从而掌握其中规律。



 空间关系 


空间会让我们马上想到前后空间、上下空间、左右空间,色彩在前面三个空间的表达中有明度强弱的变化、色彩冷暖的变化还有色相的变化。


静物的空间距离比较短,需要注意物品之间相互遮挡、穿插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暗示前后的空间,另外要有明度的变化,一般前景的物品较亮,后面的逐渐暗淡。




 写到最后 


精彩的塑造是作品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有了好的构图,生动的造型,统一的色调,响亮的画面以后,还需要精彩的塑造,一幅作品光有漂亮的外形和漂亮的色彩是不够的,还得用色彩将其塑造成有体积,有虚实,有空间,在塑造时要用笔果断,不拖泥带水。


原则上应当是主要的物体、前面的物体要进行精彩的塑造,次要的物体、后面的物体要进行概括的塑造,使画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塑造时一定要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和细节,该有结构的地方一定要有结构,该有细节的地方一定要有细节,这样才能看出作者对要表现的对象是否理解透彻和整体的把握能力。


图片 | 来源于林国平老师
编辑 | 五只知更鸟


 林国平作品欣赏 




这里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人帅话不多,快加~



福利活动







相关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