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市集想到的实体书店定位
先说行业内最近几个大店的消息,
12月18日,湖北新华书店集团的湖北外文书店重装开业,面积约1万平米。同一天,言几又的郑州建业凯旋广场店开业,日本设计师设计,面积超过7000平米,这是言几又的第二个大店型(此前一个是西安迈科店)。
12月21日,凤凰传媒的镇江凤凰广场正式开业,面积5.7万平米 ,开业周末两日进场人数过25万人次,全场销售突破400万。
12月31日,深圳书城的龙华城将正式开业,建筑面积4.6万平米。
从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进程来看,这几个项目都属于带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除了规模以外,更重要的是图书和商业真正摆在了一起,地位是均等的。
近期,苏州的老城区姑苏区新改造了一个菜场,名为双塔市集,这也是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的最新一个作品。在姑苏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这个菜场崭新亮相。但不太巧的是,在双塔市集出来前后,商业地产圈内流传的一个文章是《“颜值高了,生意没了,只剩打卡了”-国内菜场成立颜值牺牲品》。说归说,还是得现场去看看才有发言权。
先上图:
市集外观,大LOGO处是拍照打卡点,晚间有灯光效果。墙上的字是字体的来源,苏州古代流行的一种记账笔法,苏州花码,感觉有点日文汉字的感觉(日文汉字来自于汉字草书变形)。
市集中菜场及生活零售的部分,细节很多
人最多的地方始终是吃小吃的地方,全部明档,有点深夜食堂的感觉,可惜就餐位太少了。
小吃店的导视牌,上面的字有点难认。
小酒坊的招牌。
美陈和临时策展位。
市集入口处的指引标志。
为双塔市集配套的九分之一书店,可以做到无人化,但目前有人值守,每个季度可以换一次主题,更像策展型小书亭。
来自日本北海道的咖啡品牌,和茑屋也有单店的合作。
谈几点个人看法:
1、网红现在不难做到,菜场尚且可以如此,书店更加容易做到,但网红背后的支撑是什么需要考虑清楚。网红书店和网红市集的路数是一样的,就是首先靠颜值吸引人,扩大影响力,让足够多的人来到这里,然后带来相关消费。区别是:菜场售卖的东西是生活必需,提供的小吃也是生活必需,消费频次高,但书店提供的是对生活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既然是网红,就得考虑网红过气的风险,所以说网红是个中性词。目前去双塔的人,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去拍照的,单反或手机,对着各处一阵乱拍,包括我在内。但这个拍一次也就足够了吧,不会再去第二次的。
2、零售型的业务,价格因素仍然是关键。双塔市集此前的宣传是菜场的菜不会涨价,我也现场问了卖菜的阿姨,今年的摊位费没涨(其实刚开业没几天),明年不好说。目前的菜价肯定是不能涨的,这也是政府的要求。但如果后面摊位费涨价了,菜价不涨估计就不现实了。从书店的角度而言,实体书店的主要劣势就是价格没有优势,这和在市集里吃个苏州大馄饨完全不同。一碗大馄饨卖12元还是15元,消费者其实没啥感觉,这个网红市集环境内,卖15元也有人买单,因为不会天天来吃。而买书的时候,消费者拿在手上想着网络书店打7折甚至更低,5个人中估计会有4个人会把默默放下去。这时候,作为实体书店,你说什么能好使呢?从消费频率到消费价格,实体书店的优势不显。
3、无论是市集还是书店,内容很关键,内容可以理解为其中的业态组合。双塔市集里的业态可以分为以下:一是纯零售类的,比如蔬菜、禽蛋肉鱼、卤菜、各类生活必需品等;二是社区服务类的,配钥匙、做裁缝、卖彩票的等等;三是体验类型,主要以小型餐饮为主,各种小吃铺位、咖啡店、小酒坊和小书店;四是空间类的,比如小的策展,小舞台区,外面的临时市集摊位等。市集内做了很细致的软装设计,消费者在这里可逛、可买、可吃、可拍,基本的需求都可以满足。换个角度想想,书店是不是应该有售卖的、体验的、游逛的和拍照的呢?异曲同工。从市集的生意看,目前最开心的是小吃店店主,因为人很多,而且一直排队。零售型的业主对此相对平静,该买菜的还会买菜,来拍照的人肯定不会买菜带回去的(这里交通不算便利,开车来是不行的,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电动车)。空间内来看,商铺冷热分明。
4、市集或书店生存的基础离不开人,一是周边的人,二是慕名而来的人。由菜场转化而来的市集,原来的基础客群是周边居民,改造后,至少在一个季度内,很多没有来过的消费者会慕名而来打卡。半年之内,整体的客流可能就会有一定变化,趋于正常状态。周边的居民目前对这个市集褒贬不一,环境改善是大家都喜欢的,但相对宁静的生活还是被打破了,人流、车流大大增加,又有很多抱怨。这是众口难调的事。如果说苏州出现第二家类似的项目,那么这里的效应就会大幅衰减。从实体书店的角度而言,也是依赖人的,没有充足的人流量供给,仅靠图书的形态带人,现在的经营难度已经很大了。
5、一些小细节。从设计的角度看,菜场区域的光线应该是明显不足的,本身就是依靠室内照明的空间,但灯光反而有点像书店那种氛围。相关的格子设计是不是能够满足生鲜蔬菜销售的需要,某条评论里说,一些摊主反馈,放一斤菜进去就要铺出来了。从售卖的角度看,陈列是首要的,颜值是次要的。目前的美食档口,品牌丰富,但是没有充分考虑排队和就餐人群的需要,想坐下来,找个位置有点难度,坐下来,可能就挡着通道了。很多人说,室内风格有点日式加中式,很多店铺名看不懂,只能看看是卖什么的。
6、关于咖啡店。咖啡是我没有研究的一个产品,双塔引进的确实来自日本本土的品牌,好不好喝我没有发言权,但确实尝了一下。咖啡的吧台五米以外是卖生煎包子的,再过去一点是卖韭菜饼的,这确实是一种混搭的场景。我买了一杯咖啡,12盎司,相当于星巴克的中杯吧,除了价格到位了,其他什么都没有到位。还是有人喝咖啡的,但总体上也没几个座位,估计这个咖啡应该是挣不到钱的。
40元的咖啡,35元的热可可,确实不能算便宜。制作时间超过10分钟以上,在只有几个客户的情况下。
作为一个市集而言,已经可以看到大数据了,数据还是不错的。虽然人流量会有重复统计,消费金额会有漏项(如现金支付),已有的智慧书城们能这么直观吗?
市集代表着市井生活,充满了烟火气,热闹是永恒的主题。
书店代表着精神生活,充满了书卷气,但也不能过于冷清。
两天去了两趟双塔,我应该不会再去了,因为我住的地方在盒马的配送范围内。就我个人的生活来看,这种半小时后送货上门的应该是最合适我的。多出来的时间,我可以翻翻书,翻翻手机。时间对我而言,是最宝贵的。
拄着拐从店招前走过的老爷爷是附近的居民,这才是生活的日常。
各位好,感谢大家关注“曾锋书业随笔”。
在个人公号之外,近期我还组建了“探索未来的书店”微信群,这是个我考虑了很久但疏于行动、兴头之上又突然建起来的群。群内主要讨论书店发展路径、商业资源和商业模式,不讨论图书具体事宜。
我初略统计了下目前进群的伙伴们包括:
国有及民营书店同行、行业媒体人、商业地产及品牌方人士、软件公司人士、书业服务公司人士,以及我们凤凰传媒的同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
预计还会有很多人能够加到这个群中间。
若你真正关心书店的商业模式和经营创新,不空谈情怀,并具备话题研讨能力,欢迎你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探索未来的书店”微信群。
*入群需添加下方工作人员微信,备注“入群+姓名+工作单位”。
曾锋书业随笔
工作人员联系方式:szfhmall(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