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访·保护·传承】神木市人民检察院:续红色文脉,传忠勇精神

榆林检察 2022-06-19
红色是历史的印记,忠勇是神木的精神风骨,红色资源是一个城市的文脉和最珍贵的精神财富,神木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在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铸就了屹立于麟州大地的红色丰碑。

神木古称麟州,旧为边陲,历史悠久。这里是杨家将的故乡,更是先辈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故土。在党的领导下,神木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弘扬先辈忠勇爱国精神,神木先后在城区、沙峁镇、贺家川镇、万镇镇等地,建立了不少纪念馆所、碑塔等,对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万镇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据《中共榆林历史》记载:“八路军三五八旅供给部、被服厂、鞋厂、化学厂移驻万户镇峪(即万镇镇区);兵站在西豆峪村;伤病员休养五所在兰家会村。”八十多年来,休养五所和前线牺牲的无名烈士们在兰家会村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下长眠。据了解,这97名烈士都没有留下名字,他们的家乡、亲友也已无从查找。



卢沟桥事变后,贺龙元帅率领一二〇师开赴河东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神府河防区成了驻守晋西北前线的后勤保障区和供应线。《中共榆林历史》中记载到:“先后有三四百抗日伤病将士在此接受治疗,伤愈者重返战场,不治而亡者达八九十人”  “多有不知而未晓乡籍姓名者,遂就近掩埋于郊野”。当时,烈士遗体多掩埋于村内碾子湾、草崖湾、后沟杏树塔石崖。1945年6月,抗战胜利在望,晋绥军区卫生部在兰家会村南黄河岸边设纪念碑,纪念这些在休养五所和前线牺牲的烈士,解放前原址有烈士墓百余处。1968年,因避黄河水患,烈士墓整体迁建于村西南角的枣疙瘩梁,经亲属、原籍政府寻迁,安葬烈士六十余位。2005年9月,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神木县政府及万镇政府出资十余万元重修陵园,新建纪念塔,并派专人看护。



陵园内存有1945年晋绥军区卫生部所立纪念碑,背面刻着革命工作者、万镇完小校长贺鸿儒所撰《精神不死殉国烈士纪念碑记》,字迹斑驳。


精神不死殉国烈士纪念碑记


日寇侵华,十有四年,国亡民危,险象多端。民国政府,腐败不堪,民众抵抗,齐心苦干。若非中共,没有今天。改编八路,为了抗战。武装民众,到处来干。工农商学,热血青年,爱国爱民,志无不坚。忠诚革命,英勇抗战,牺牲一切,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流血流汗。阻止敌寇进攻,粉碎无数扫荡。先烈血汗,英勇战果,在晋西北,灌成禾园。巩固了根据地,建立了民政权,组织生产建设,走向丰衣足食。使得我党主张,已达群众赞扬。先烈虽逝,意志未亡,万万民众,将会继承。先烈血绩,永远流芳。


敬嘱先烈安息,先烈精神不死,深感功绩伟大于是提笔谨撰


公元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晋绥军区卫生部第五所


通过这次寻访,神木市人民检察院干警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他们表示将学习先辈们忠勇爱国、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本职岗位上爱岗敬业,为传承好红色文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轻一代要把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充分挖掘、整理,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传得下,牢记历史责任,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神木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薛蓉蓉   校对:秦栓栓 黄彩霞   审核:闫敏




往期精彩回顾榆林市检察机关首届“十大最美检花”评选活动投票开始啦
督导验收促提升,榆林市检察院“减假暂”问题案件排查整治工作获肯定
榆阳区人民检察院:法治宣传进校园,普法教育护成长



微  博今日头条抖  音


扫码关注我们传递榆检好声音,凝聚法治正能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