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家陈氏,我纷霏的追忆》
作者:陈俊杰
土改工作队来到了双龙乡,工作队队长姓杨叫杨汝岱,解放前当过小学老师,大家猜测他是地下党,但没人敢去核实。他个子不高,穿着四个兜的中山装,左上兜里插着一支钢笔,笔帽的金属挂钩闪着光,头上戴着解放军式的遮阳帽,脚下穿着黄色的军用胶鞋。杨队长带了些工作人员,他们的打扮也和杨队长相差无几。土改工作队来以后,先是分到各保(村)甲(社),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其中心就是要平均地权,要耕者有其田,要把地主的田没收来分给佃农贫下中农,还要分地主的浮财。富农的土地一般不动。为了宣传群众动员农民参加土改,土改工作队队长还教农民唱老解放区的歌,比如“东方红太阳升”、“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义勇军进行曲”,还组织扭秧歌演戏剧。特别是在乡里演《白毛女》引起很大反响,大家联系双龙乡的情况,认为“扯经四”就是剧里的黄世仁,被害的女人虽然头发没变白,但遭遇也好不了多少。 这一系列的自古以来闻所未闻的政策,马上吸引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心。难道真有这么好的事?祖祖辈辈给有钱人当佃户当长工的穷人,会分到田地?随着政策宣传深入人心,杨队长开始在全乡吸收一些积极参加运动的积极分子,筹备成立乡人民政府,乡农民协会,乡民兵队,乡妇女协会。一位在“扯经四”家当了多年长工的姚少崇当上了乡长,给尹德成当了多年的佃户罗树轩当上了农民协会主席,家里只有两亩地,泥水匠谭少民当上了民兵队长……陈家老大陈俊良也被吸收进去,当上了乡里管钱管粮的人,类似文书会计之类的工作。谭木匠吸收一些贫下中农子弟成立了一个有三十人的民兵队,他们还拥有了十多支步枪。接着土改工作队员分别带着几个民兵对各村的土地进行核查登记造册,对大户人家的房屋财产情况也核查登记,并要地主如实申报家庭财产,然后各村依据调查情况对农户进行排队,按政策排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下中农的等级名单。石鼓村被排为地主的首推“扯经四”,其次就有尹德熙、尹德成、尹德修等,这些人都有佃户有长工,不参加劳动或很少参加劳动,被认定为剥削他人。 一九五零年秋的一天,杨队长,姚乡长,罗主席和谭队长带着十多个扛枪的民兵和陈俊良等人来到“扯经四”尹德炳家。这是一个占地十来亩的大院,院前有一个三合土的坝子,坝的右侧有几个石雕的栓马桩,坝的周围用铁篱刺形成的墙围着。房子是青砖瓦屋,房的大门上悬着匾,上书“仁德之家”四个大字。院子内共有六个天井各成小院,小院内或种花木,或有水池假山盆景。进大门的第一院前立有一照壁,用青石装成,上面雕有精美图案,或福禄寿禧或龙凤呈祥。第二院有一个大的水池,大约有一百多平米,池中央有一个中式亭子,水中养有红色鲤鱼。此院中央是一个大厅,厅的正面墙上书有“天地君亲师”之位牌位,其下为一大的案桌,桌上放有若干…之神的乌木牌,桌上摆有不知是何年代的铜鼎,左右各有一座宣德炉,中间有一铜罄。此时“扯经四”尹德炳、尹德熙也不知跑到何方,尹德炳的老爹还在,已七十多岁,带着两个儿媳把杨队长迎到厅上,让杨队长姚乡长罗主席谭队长及陈俊良坐下,并上来茶水。“尹德炳尹德熙哪里去了?”杨队长一脸肃气。“不知道,不知道!”尹老爹战战兢兢地回答。“真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们今天来是要查封你家。你们家必须搬到进门后的左面院子去住,不准隐藏财产,全家人不准远走逃逸,去哪里必须向谭队长请假申领路条,听清楚没有?“听清楚了!” 杨队长叫谭木匠带人督促尹家一家人搬家,这边姚乡长罗主席带人清理尹家财产。据说查出的财产有:地契一箱,其家有田土共五百余亩,借据若干,银元一箱,记有一万二千八百大洋,铜钱五箩,金元卷银元卷一千二百捆,黄谷二十屯约五万余斤,麦子十屯约三万余斤,其他杂粮若干,房屋共有八十一间。意外的是还搜出机枪一挺,步枪三十余枝。第二天杨队长在尹德家外的坝子上召开群众大会,双龙村的村民都来参加,满井街上也来了不少人,一共有一千多人。这个三合土坝子还真不小,居然把这一千多人装了下来。大会内容一是诉苦,控诉“扯经四”的罪行,二是参观尹家大院及尹家财产,三是让大家提意见怎样处理尹德炳尹德熙兄弟二人。诉苦把大会推到高潮。 首先上台是一个半瞎的女人:狼心狗肺的“扯经四”,霸占了她的女儿。因交不起租,不满十五岁的女儿被抢去当丫头,后被“扯经四”霸占,不准出尹家大门,不准回娘家,被折磨了三年,被整疯还不放过她,把她卖到成都当妓女,至今下落不明……为此,当妈的气瞎了一只眼……“打倒尹德炳!”、“打倒恶霸地主扯经四!”罗主席领着大家呼起口号。 接着是满井街上高姓跛子上台诉苦,说尹德炳在满井街上当乡长,他在街上做小买卖,尹德炳派乡丁挨个收钱,姓高的说没钱交不起,乡丁不依不饶把他抓到乡政府捆起打,“扯经四”用马鞭抽打他,说什么他是为蒋委员长收钱,你敢不交?又听他是外地口音,便说:你是共产党,下令乡丁把他的脚筋挑掉一根,所以成了跛子。“打倒‘扯经四’”晒坝上又响起了口号声。上台诉苦的人一个接一个。此时从侧屋跑出一个女人,穿戴整齐,留着短发,她也要求要上台诉苦。杨队长不知这个人是什么人。罗主席说这是“扯经四”的小老婆,听说也是抢来的。“那就让她诉!”杨队长说。 原来是几年前满井来了个戏班子,这个女人当时是戏班的头牌花旦,色艺俱佳,和师兄演“小寡妇上坟”,在满井出了名。尹德炳也去看戏,见这个女子不但戏演得好人也长得乖,要她给尹德炳当小老婆。这女子不同意,说自己已订终身。“扯经四”问她的相好是谁,她说是她的师兄。“扯经四”说,你若从了我,就让戏班和师兄滚蛋,若不从就让师兄上西天。这个小老婆说到此嚎啕大哭。“为了救师兄和戏班,我只有给‘扯经四’当小老婆,我的命也苦哇!”“打倒尹德炳!”、“打倒扯经四!”人们对这个小老婆也同情起来了。 接着由陈俊良向大家报告尹德炳的家产。在说到“扯经四”家有十几万斤粮,有些屯子里的粮食已发霉变质,这引起大家的公愤。前几年大旱饿死了那么多人,有人去给他借粮他还不借,真是黑心到极点了。最后土改工作队同乡政府乡农会商定,报请区县政府迅速捉拿尹德炳兄弟二人归案,接受人民的审判。 但是尹德熙几年后才回来,躲过了一死,交民兵监督改造。尹德炳一直未抓回,直到十年后才从雅安那边抓回。原来尹德炳跑过雅安山区装穷人蒙混过关,在当地娶妻生子,还当了互助组长生产队长,后来不知怎么凑巧在清理阶级队伍时才把他查出,送回仁寿也躲过了一死,但没躲过监督改造。经过一个冬天的工作,双龙乡石鼓村的土改完成了,尹德炳及其他地主的田,除留下自种的外都分给了佃户和贫民 ,他们的大瓦房也被分给了佃户。 土地改革没有给锡家沟带来太大的变化,前面说过,锡家沟没有人有资格当地主。虽然幺老爷九老爷二老爷(陈叔宣)家境好一点,但田地面积不够地主标准,况且主要是自耕自种,很少请长工,所以被划成富农,他们的土地财产也没有被共产。雪阳大爷两兄弟,麻二爷两兄弟,他们的地不够人均标准,分得了一些田地。德明一家依然如故,没分得田地也没得什么财产,只是地主贱卖物品时,买了点相因,如皮袍子丝绵衣,还买了几株大柏树作寿木,总共只花了几万块钱(一万旧币后来改作一元新币)。 解放后的第一个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子中、子先和小华三兄弟已进入了梦乡。忽然一阵清脆的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三嫂,你生了?生了个啥?”隔壁四娘问。“生了个女儿!”德明回答,透出喜悦的神情。“恭喜你们了,三嫂生了几个儿,这回生女儿了,儿女都有了!”“小华小华,你有妹妹了,你有妹妹啦!”德明一边喊一边摇醒小华,小华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疑惑地望着三爷。 “你有妹妹了,你不是常念三哥有妹妹,银秀有妹妹,子元有妹妹,你没有妹妹吗,现在你也有妹妹了,你看!”小华爬到床边看见一个小娃儿在脚盆里蹬脚摇手,哇哇哭叫,保保正给她洗身子。“这就是妹妹呀?”“是呀!这就是你妹妹,你不是天天念妹妹吗,老天爷把妹妹给你送来了。”“哇!我有妹妹啦,我有妹妹啦!”小华一边喊一边在床上跳起来了。“别跳了,快睡下,不要着凉了。”子中子先也来看妹妹,虽然天寒地冻,但这农家小院却充满了喜气。子中赶紧去煮了几个醪糟蛋端来给保保吃,留下半个蛋和半碗汤给小华吃,小华心里那个高兴真是无法形容了。这个妹妹后来取名陈金霞。 第二天小晌午(上午十一点)来了一个人找陈俊良,来人穿着干部服——中山装,戴遮阳帽,说是从满井区上来的,送来通知:任命陈俊良为满井区双龙小学校长,开春后上任,月工资一百八十斤大米。这可是天大的消息,锡家沟的陈氏宗亲,尹家湾的尹氏族人,邓家坝的邓氏族人……全村的人很快都知道陈俊良当上了双龙小学的校长,这一年他才二十岁。当时陈俊良在乡里,乡长和秘书都是国家干部,领工资,他管钱管粮,照现在情况是乡里的会计,要半脱产,有点补贴还拿不到手……而当时到处缺干部缺教师,经常要招收干部教师。陈俊良和李秘书关系很好,李秘书就支持他去参加招干考试……没想到一考就中。这一切乡长不知道,家里也不知道,所以才弄出个陈俊良突然成为校长的乡村大新闻来。 “老三,恭喜你了,你又得女儿,又得子中当校长,真是双喜临门哟!”“幺爸,谢了,不过这子中去干公事,哪个来做庄稼嘛?”德明本能地说。“你的脑壳咋就不开窍呢?子中干公事拿薪水,吃公家饭,你还怕你的庄稼做不下,自己做不了可以请人嘛!”“哦,是这个理!”不过德明还是没有从疑惑中走出来,但心里还是有点偷偷高兴,因为陈家几十年来还没人去拿公家的钱吃公家的饭。
春凤倒是很高兴的,抱着小妹出来接受兄弟妯娌们恭贺的话和羡慕的眼光,脸上总是笑眯眯的,心里像含着糖甜丝丝的:“我也有女儿了,大儿子也成了公家的人了,苦和累也算没白吃了,也许可以松一口气了。”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德明家在快乐中度过,一家人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中。 春节后俊良就要去双龙小学当校长了,小华也要跟着大哥去双龙小学读书了。现在的学校都是秋季招生,但小华是春季入学?原因是新中国重视教育,要把国民政府没办好的事办起来,所以春秋两季都要招生。解放初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文盲,共产党要搞建设不提高人民文化怎么行呢?所以春秋两季都招生,不但让所有七岁儿童都上学,连一些十几岁的小青年也去上学读书认字。还利用农闲和晚上大搞扫盲运动,让老师办夜校办识字班。
这双龙小学在邓家祠堂内,至于为什么办在邓家祠堂,何时开办,这不大清楚。这邓家祠堂很宽,占地有好几亩地。现在办有七八个班,有十多个老师。祠堂外有一个三合土晒坝,边上有两棵大黄葛树,下课了,两三百娃儿就在晒坝上追逐打闹嬉戏。小华被大哥正式取名陈俊吉,带到学校交给一个女老师,这个女老师叫尹九群,是地主尹德成的女儿,和大哥年龄差不多或者小一点,可能和大哥早就认识。大哥来到办公室,没上课的老师都站起来了:“陈校长来啦,陈校长早!”陈俊良不习惯被称为陈校长,表情不适的回答:“老师们好!我叫陈俊良,我们都是同事了,就叫我陈俊良或者陈老师。”
尹老师见陈俊良带了个小娃来:“这是你兄弟?老几啊,怎么这么瘦小呀!”“这是我家老七。老七,过来叫尹老师。”“尹老师。”陈俊吉有点害羞,小声叫道。“尹老师,老七就交给你了!”“校长,你放心吧,你忙你的去吧!”“你也叫我校长?叫陈俊良嘛,要不叫陈同学。”
尹老师教语文,教算术的是曾绍周老师。陈俊良虽是校长,但仍是民办待遇,每月一百八十斤大米报酬,需要乡里筹集,比起他手下公办老师一月二十几万,真是天壤之别。所以他时不时的跑到满井区上反映,不久终于被转成了公办老师,但不当校长了,也不在双龙小学工作了,而是去满井曹家乡小学任教。
第二年春陈俊良去新岗位报道,数学老师曾老师升任校长。不久,语文尹老师也调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一个叫王松柏的女老师来了,既教语文又教数学。
(未完待读,下周三见)
作者的赞赏码——
长按下图、点击赞赏!
前篇回顾:
(本期图片 @小曼在线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