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族史】32,精摩细描就像“张飞绣花”。

陈俊杰 九维凤凰 2020-08-19

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是家园文化,家族史。

那是我们心灵之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死,一次次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力量源泉;是无论游子走多远,都要落叶归根的情怀和归属。

遗憾的是,家族史、家园文化,正在这个土地上消亡。现在还有多少人家有族谱,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来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锡家陈氏,我纷霏的追忆》是陈俊杰写的家族史回忆小说,我们抢救家园文化的开篇。如果你喜欢,欢迎勾搭作者,与他交流。

作者微信号(wxid_vlrlvmh3xx6c22)。

重要提示:本公号一三五出刊、《家族史》暂定每周三刊出。


《锡家陈氏,我纷霏的追忆》



作者:陈俊杰




32,初识老师和同学
 

 

新生进校后先是参观教学楼、机械厂、无线电厂,还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座谈。九月三日我们就开始上课了。高等数学一开始讲的是解析几何,老师上课进度之快使许多同学不能适应,有点赶不上趟的感觉,厚厚的一本书不到一月就教完了。一天授课的内容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在课堂上稍不注意就会跟不上。下来复习弄懂完成作业,那真得费一把劲。幸好高三时我还学了一些解析几何,因为高考不考,学得不怎么样,但比一点没学过的强些。一月以后便真正学高等数学了,函数、导数、微分、积分、微积分方程、数列、复变函数、过渡函数、概率......这些高等数学的知识泉涌而至,使人眼花缭乱。自动控制专业的学生对数学要求很高也很严,是全校各专业学生中学得最全最深的,每周学四天,每天二课时,要学两年。后来我从其他院校的数学系同学那里了解到,他们数学专业的内容也没有我们的多。教我们数学的是朱老师,是一个瘦瘦的三十多岁的老师,当时还是讲师,听说是川大数学系柯召教授的研究生。他教学水平没问题,就是声音比较细,不太洪亮。我们四个班一百二十多个人在大教室上课时,如果坐在后面听他的课就有点听不清楚。他只管上课,上完课就难得见到他。辅导和改数学作业的是一位姓王的老师,一般下午他都会到五教学楼的阶梯教室来辅导答疑改作业。朱老师只是偶尔会来一次。机械制图对工科学生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对无线电系学生要求则不那么高,只学一年就不再学了。教制图的杨老师中年北方人讲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们刚开有点吃力,后来才慢慢习惯了。我自己认为在中小学美术学得不错,立体感良好,学好制图课应该不成问题,其实不然,机械制图是通过三维投影图线条来展示机械零件和机器结构。这画线条,2B的铅笔要削得好,下笔轻重线条粗细均匀,决定画的整体效果。也许我的手从小握锄头习惯了,用大力还行,精摩细描就像“张飞绣花”——太为难我了。经常花了大力气才被杨老师判为“及格”。后来慢慢好起来,获得了“良好”“优秀”的评定。我记得最后一次是用三维投影图画出零件的空间实物图,杨老师给我的图评了“优秀”。教俄语的王老师是位女老师,个子不高,一米五左右,已到中年,不重打扮,看上去平平常常一上讲台,就显示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声音清脆而柔和,极富音乐感。教我们无线电系的俄语,不仅要懂语言还要懂电子技术等专业才能胜任,王老师对专业精通知识面也广泛。除此之外还学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马列主义等课程。 开学后的每一个星期六下午都要开会学习政治,不知什么原因这些政治学习都选在七舍424室。重庆的九月仍是艳阳高照,酷暑难当,我们的寝室又当西,下午还被太阳烘烤,三十一名同学挤在这个放满床、桌子的空间里,很有蒸桑拿的感觉。班上有三十一个同学,只有六位女生,阴阳失调是工科系的特性。六位女生分别是杨遐成、梁家琛、马维英、周嘉俊、谢冰琴、孙淑琴,她们均来自城市,没有一个农村娃。二十五个男生则大半来自农村,城市来的有十来个。杨遐成是我们班的最高首长——团支部书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高,可能有一米七;二是瘦,没有成熟女性的风韵;三是极富自信心,表现落落大方,讲起话来语速较快,声音清脆,属于富于演讲表达的那种领导干部型说话表情柔和不刻板,笑起来令人愉快,还算耐看。据说其父时为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梁家琛是个成都女孩,其父是教师,举止端庄文静。马维英、周嘉俊是乐山市人,也算半个老乡了,当时仁寿还属乐山专区。谢冰琴是重庆仔女,个子在一米五五左右,是几位女生中长得最好看的。但她不苟言笑,大概是她的名字中有“冰”使然,后来有男生私下叫她“冰美人”。孙淑琴是昆明人,她好像是班上唯一的外省人。令人惊讶的是她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走路时跛得很明显。按说重庆大学这样的工科学校是不会残疾学生的,她进重大,当时算个谜。 二十五个男生就不一一介绍了,说说几位支委班委。班长陈顺友,四川安岳人,中等个子,黑瘦黑瘦的,留着小平头,方脸,嘴较大鼻头较高,整个头部显大,后来同学们叫他“大头”,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班长和支部书记在当时的大学里有很大权力,相当于中小学的班主任。助学金的评定,生活用品的发放都有发言权、甚至决定权,班上的日常事务都由他安排。此人对当兵情有独钟,文革前我们曾到五十四军军训两个月,身上都有点军味。但他最浓。我记得他最喜欢在星期天早上搞突然袭击,让全班同学紧急集合,说是发现特务要我们去抓。他带领全班同学对图书馆的那座山包围搜索,结果还真抓到两个人——不过不是特务,而是不知哪个系的两个谈恋爱的同学。当时学校是明令禁止谈恋爱的,好在杨书记陈班长也没怎么为难他们,让他们悄悄地走了。更奇特的是陈班长把学校文工团的道具枪带回老家玩耍,结果被当地公安机关发现,不但收缴了这支枪,还要他说明这支枪从何而来……最后还是我班担任文工团团长的刘汉弘出具证明盖上公章,陈班长才得以解脱。 生活委员廖忠德是仁寿文宫区松林乡人,毕业于仁寿高中,是真老乡,中等个儿,皮肤有点黑,脸上有块不明显的疤痕。他父母早亡,靠堂兄照管,能够读完高中又能考上大学真是不易。生活委员的事务工作较多,分发票证物品都是他的事。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负责,在我生病期间对我关心有加文革中到过我家,被我母亲称为“廖娃儿”。经我带到学校,同学们也称其为“廖娃儿”了。宣传委员周训全是达县专区平昌县人,个子不高,皮肤白皙,不像农村人,更不像山里娃。他对人诚恳热情,文笔还不错。但他有点多愁善感,朋友多,有女人缘,被同学们称为“贾宝玉”。他两腿粗壮有力善跑步,新生运动会上,在八百米长跑的决赛中获得第二名。前面提到过的刘汉弘同学是宜宾人,父母都是老师。母亲是音乐老师,得到家传,刘汉弘同学文艺水平较高,手风琴、胡琴、小提琴都拉得不错,指挥水平高,歌也唱得好。曾和周嘉俊搭档唱“逛新城”,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他个儿中等,微胖,但跳起舞来却步伐轻盈欢快。有一次班上开会前,大家请他表演“洗衣舞”,赢得一片喝彩。他加入文工团不到一年便当了团长。他的脸天天刮都是青的,若三天不刮,便满脸硬须,如半月未刮,想来他必定像伊斯兰世界的大毛拉,所以大家叫他“刘大胡子”。
第一次班会的内容不记得了,大概就是政治学习,大家随便谈感想、谈体会,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各展口才。无论是城里的还是乡下农村娃,能考入重庆大学的必然是高中里的尖子生,个个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当然,主要是引用“毛主席语录”,看谁背得多。其实也能背很多,但因腼腆,在第一次班会上没有发言。 十月一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元首及政府首脑来参加庆祝活动。我们早些时候就接到通知说,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夫妇要先重庆再顺江游三峡武汉。那时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来中国,欢迎规格都很高,动辄十万至数十万人夹道欢迎。“老朋友”西努克夫妇的欢迎仪式自然隆重白市驿机场,领导人陈毅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然后他们坐着敞篷车开进市里,沿途——市内凡是他们要经过的地方都站满了手持鲜花、彩纸的欢迎队伍,大家见到他们的礼宾车,就会齐声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直到看不见才停止——确保坐在车里的人,一刻不停的听到“欢迎”的热情呼声。 我们重庆大学的学生自然是欢迎人群的首选。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我们都很兴奋,连夜赶造彩纸花,材料是竹片和彩色皱纹纸,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做纸花。

(未完待读,下周见)注:特殊时期,家族史每周二刊出。


作者的赞赏码——

长按下图、点击赞赏!

前篇回顾:

465【九维评】石油管制机制,应该改一改了。

【连载】2-144,什么叫不守妇道啊?

464【神吐】特刊:如何奇袭病毒?

【家族史】31,图书馆有个别名,叫“根号2大楼”。


(本期图片 @水天相接处的灰 拍摄  )

欢迎勾搭小编(微信号:Jwfh9w)

关注我们九尾时空,你一定有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