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老师发给家长的亲子阅读卡片:让孩子的学习超越记忆、理解和应用

2016-03-29 逃逃美学 东西儿童教育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就提出一个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叫Bloom’s Taxonomy,布卢姆的分类法。这个框架把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




这个框架一直在指导和影响着美国整个教育体系目标和方法的制定,包括K-12(从学前班Kindergarten 到高中12年级) 和大学。所以,即便是对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低龄孩子,老师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记忆理解和应用,而是在把这个框架中提到的六层目标都一一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逃逃学校一年级老师曾经发给家长们的一套阅读思维引导卡片。这套卡片是用来指导爸爸妈妈在每次孩子读完一本书/一个故事之后,怎么和孩子讨论。Bloom’s Taxonomy的每个层次都有一张或几张卡片对应,卡片上印有适合这个层次讨论的问题。


比如在“Understand”(理解)这个层次,可以和孩子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




而在“Create”(创造)这个层次,则可以和孩子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




我把整套卡片整理了一下,供各位爸爸妈妈参考。


1
Remember 记忆



  • 你可以讲讲故事的开始、中间、结尾都发生了什么吗?

  • 谁/什么是主要角色呢?

  • 故事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呢?(时间、地点、周围环境)



2
Understand 理解



  •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遍吗?

  • 故事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 你能为这个故事画一幅画,然后给我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吗?



3
Apply 应用


 

  • 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

  • 你能给这个故事排个顺序吗? (这个需要爸爸妈妈做些准备,比如把故事情节做成几张小卡片,让孩子来排序,可以参考我上次分享的流程图哦,其中的“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这部分)

  •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某种特定的模式?

 

(比如是不是这个模式?

“小人物想得到成功,但是遇到很多困难,经过不断努力,最后成功了”

还是这个?

“公主受到巫婆的诅咒,后来逆袭找到了她的如意白马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个关于模式的讨论很特别,可以帮助孩子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一些编故事甚至写作的套路。我们就曾经学着用这个方法跟逃逃讨论过为什么某些经典电影那么好看?它们都有什么共性?是不是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都不太一样,都很鲜明?是不是情节肯定是跌但起伏的,往往是快到成功时都有坏人出来捣乱制造惊险?

 

如果说上面这些都是围绕着故事本身,那么,下面这几层,就是是跳出这本书和故事,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思考了。也就是美国教育界声称他们要追求的教学目标。



4
Analyze 分析


 

  • 故事里的每个角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非常适合和孩子用双重气泡图来描述,可以参考泡泡图

  •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作者瞎编的呢?理由是?

  • 是什么让_____发生的呢?之后又导致了什么?

  • 这个故事有没让你想起你自己的一件什么事情,类似的故事在你身上有发生过吗?

  • 如果让你选,你希望你是故事里的哪个角色? 为什么呢?

  • 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角到了别的地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TA会怎么做?

  • 故事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结局呢?列举越多越好。

  • 你觉得为什么作者选择_____当坏角色。(想起逃逃说有次他们课堂上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很多故事里狐狸总是个坏角色”



5
Evaluate 评估



  • 这是你读过最好的/还算好/不怎么样的一本书吗?为什么?

  • 说一个你觉得比这本书写得好/写得差的书,为什么?

  • 你觉得这书是更适合小孩子看,还是大人看?适合男孩看还是女孩看呢?为什么?

  • 你觉得这个故事能拍成一部好电影不?为什么?你知道有其他故事书被拍成电影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电影还是更喜欢看书?

 

这几个真的很赞,难怪不少美国孩子看起来心智很成熟啊,这些问题听起来已经比较成人化了。

 


6
Create 创造



  • 你想重新设计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环境)吗?试试用方块或者乐高积木搭个你想象的场景吧。

  • 我们仿照这个故事来重新编一个吧,但是把好人和坏人对换一下。

  • 如果把这个故事中的____角色抽出来,放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说说看。

  • 我们来把两个故事结尾对换一下吧。

  • 我们把这个故事里遇到的问题抽出来,塞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呢?

 

好了,这就是整套卡片的大概内容。当然,并不是每次孩子看完一本书,读完一个故事我们都要和他讨论那么多东西哦,而是在合适的时间选取合适的问题和孩子轻松地聊一聊。这也许也是老师把它们做成卡片的原因吧,每次就抽一两张讨论看看,不用面面俱到的。


你也许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你平时和孩子也会讨论到的嘛,那就太好啦,因为你已经在无意识中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帮助他追求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啦!如果还没开始的爸爸妈妈,那就试着用起来吧,这样的讨论本身也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哦^_^


———————— * ————————

这是八岁男孩逃逃在美国和老妈一起打造的公号

儿主讲学英语,妈主写侃育儿,关注一个?

读者QQ274596316

(长按提取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