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藏民航精神】群像:用实际行动践行西藏民航精神(二)

青年编辑部 民航西藏自治区管理局 2022-08-26
正文共:368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孙波:全国民航五四青年、西南民航青年岗位能手
图:孙波在工作

2009年,孙波从大学毕业后入职区局机场管理部。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生活小帮手”的他,常在工作中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帮助其他部门完成设备抢修任务。一些设备厂商无法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孙波手上也迎刃而解。候机楼扶梯设备的维保方数次求助孙波提供技术支援。
参工不久,孙波就在启动候机楼中央空调时发现了安全隐患,经反复测试中确认了机器存在故障。在熟悉巡视流程后,他自主完成了维修和性能改进。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雅江南岸,飞行区排水渠直接与雅江相连。每到雨季,观测水情是机场部的重中之重。由于没有可借鉴经验,一直以来都要依靠人工巡视和人工观测水位线来排查隐患,存在不安全、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孙波主动请缨解决。他自学相关知识阅读相关文献,短短一个多月便成功研发出了相关设备,实现了水位监测、信息传输和远程预警。其关键技术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于2018年5月成功入选全国民航团委“青春创客赢”活动展示项目。
2021年,孙波已入职12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已经变成带着徒弟的“老师傅”。孙波说:“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设备器材已经配备得非常齐全,与内地机场的已经没有差距,现在西藏民航人充满了自豪感。”

次央:全国民航优秀共产党员,战斗在维稳第一线的巾帼英雄

图:次央在工作

在T3航站楼里,派出所民警次央和她的同事一出现,便成为了“移动问询点”,不断有乘客上前咨询乘机问题。次央全副武装巡逻的气势不输男民警,在亲和力上则更胜一筹;周边店主都主动和次央打招呼唠家常,她也主动加入到机场周边商铺多个业主群中。在回应求助、上门走访、动态收集辖区治安情况等工作过程中,次央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三勤”工作法---“勤沟通、勤走访、勤动脑”。
西藏处在反恐维稳最前沿,机场又是重点要害单位,战备及特殊保障任务常年繁多。次央每一次都冲锋在前,冲在最危险、最艰难的岗位上。2008年,拉萨发生了“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机场维稳压力空前。次央主动请缨,在机场大门口昼夜值守机场,一干就是一个月,即便胃病疼痛难忍,也没有离开哪怕一刻钟。
 
拉萨贡嘎机场医生米玛德吉:一名藏族医生平凡而不凡的一天

:米玛德吉在进港旅客测温点

2020年2月7日凌晨4点半,西藏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拉萨贡嘎机场的所在地,气温是零下14℃。寒风中,头发上一丝没有干透的水珠凝结,像定型啫喱一样将发丝凝固。拉萨贡嘎机场医救中心主任米玛德吉已经在家吃完早餐,准备开始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
4时50分,德吉抵达了进港旅客测温点。相比其他人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德吉身上单薄的白大褂显得过于单薄。她迅速安排医护人员对进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并对检测点所在公共区域进行消杀。进港旅客体温检测点是旅客进入拉萨后的第一道体温检测关口。因为拉萨气温低,旅客下飞机后,若是从远机位乘坐摆渡车抵达候机楼后,体表温度过低,手持额温枪很容易出现低温报警,德吉便让检测人员改为检测旅客脖颈处或者手腕内侧。
5时45分,德吉前往候机楼旅客出发大厅医疗点,核对《门诊病人情况登记表》《发热病人信息登记表》等相关台账记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医疗点共转移8名发热旅客,除1名仍在接受医学观察之外,其余7名发热病人已经全部排除感染。
6时48分,德吉接到指挥中心通知,即将进港的PN6271次航班上有湖北籍旅客,她随即通知到达口检测点防疫人员进行准备。在对航班上69名旅客检测完毕后,发现全部旅客体温无异常,德吉松了一口气。在继续检测完接下里的几个航班旅客体温后,她又赶忙与地方政府一起商议对两名湖北籍旅客进行14天隔离。在交接时,德吉在电话里说:“交接工作必须对接清楚,任何一方没有签字核对,都不行。”
11点左右,西藏自治区卫健委派来专家帮助拉萨机场安装人体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德吉赶去一同协助。这种体温监测仪比手持式测温枪的速度更快,可以提高进出港旅客体温检测效率,特别是进港旅客能够在有限的检测空间内快速过检、快速出站,很大程度避免了旅客拥堵现象。紧接着,在德吉参加了紧急传染源传播控制协调会,会议结束已经是13时了,距离德吉吃过早饭已经过去了9个小时,她终于能够抽空去食堂吃一口午饭。
当天下午,德吉在写完每日的防疫工作汇报之后,又向自治区卫健委工作组汇报了机场疫情防控工作,并与卫健委一起迎接国务院督查组的到来。接下来,德吉还要参加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例会和物资协调会,直到下午五点多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黎明到黄昏,这是作为医救中心主任的德吉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却也是在非常时刻非同寻常的一天,需要她比平时更加谨慎地做好每一项普通的工作,不能出现一点点差错。
到更衣室换下当天的防护服,德吉的电话响了,这是儿子的电话。“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孩子了,这是从他们出生以来我离开最久的一次。他们告诉我今天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很开心。”虽然很忙,德吉可没忘记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在规定时间点之前他们都要发给我检查呢。”德吉笑着说。
疫情发生时,德吉正在内地休假,接到通知,立刻返岗。“小孩子和我特别亲,虽然我很想他们,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15年党龄的党员,在最困难的时候,党组织需要我,我一定随时响应组织号召,决不能让疫情通过航空途径进入美丽的雪域高原。

于慧勤、信朝辉:于吾心安处是故乡

图:于慧勤、信朝辉在运动场

2016年,于慧勤和丈夫信朝晖一同来到拉萨贡嘎机场。她在机场候机楼做保洁员,丈夫信朝辉则是物业分公司的垃圾清运车驾驶员。
第一天上班,于慧勤一大早便跑前跑后、擦上擦下。由于还有些高原反应,她嘴唇发乌、脸色蜡白。她自己没有察觉到,却被身边的藏族同事观察到了。“阿佳,您先休息一会吧,我杯子里有酥油茶,您喝一点。”听见身边传来并不太流畅的普通话,于慧勤回头一看,一位藏族同事正把保温杯递给她。
同事的眼神淳朴、真挚,酥油茶的热气温暖、醇香。回想第一天上班时的这个细节,于慧勤至今不忘。她感慨地说:“刚来西藏时生活比较拮据,身边没有朋友,我性格很内向,当时的一口热茶、一句关心,瞬间拉进了我和同事的关系,也让我感受到区局大家庭浓浓的情谊。” 
身边的同事大多比于慧勤小,她主动以“大姐”的形象关心着同事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于姐”,而她也亲切地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同事们称呼着“阿佳”(姐姐)、“普姆”(姑娘)。看到新来的保洁员小姑娘饮食不规律,总是吃泡面,于姐就会耐心劝导并拉着她们一起去食堂吃饭,还会带一些食物分享给同事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慧勤听到同事们说没见过腊梅。她悄悄记在心里。休假结束时,于慧勤特地从家乡挑选了十株带土球的腊梅。担心路途中压坏腊梅,她从老家一路抱着腊梅回到拉萨,分给了同事们拿回家种植。于慧勤说,“我自己从老家带回来的腊梅,是我的心意,希望同事们看到腊梅花的时候,就能想到我们割不断的情谊”。
于慧勤的丈夫信朝辉,有超过15年的驾龄。在他执掌垃圾清运车方向盘的4年里,从未出过一次事故。他也有一手熟练的修车本领,平时车队里的车子遇到小故障,都是他来解决。夫妻俩的同事,家大多在机场周边。每年农忙时节,信朝辉会利用休息日去帮助同事到地里收割、囤垒青稞。对夫妻俩而言,“同事们的事情就像是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夫妻俩常和本地同事一起去藏餐馆吃饭、唠家常,“和朋友们去吃藏餐,已经是我们的生活日常啦”。
于慧勤和信朝晖所处的岗位平平凡凡,从事的工作平平淡淡,看似没有业绩和建树,但在循环往复的工作中为每个旅客和机场员工提供着舒适、干净的工作环境。

作为在民航西藏区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西藏区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文斌见证了从80年代末到今天,西藏民航从小从大,不断在探索中创新、坚定前行的历史。

图:区局党委书记文斌慰问驻村队员


文斌说:“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今年民航援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西藏民航精神’,总结了民航人在西藏56年来的奋斗实践,阐述了西藏民航人的鲜明品格,赋予西藏民航工作生动的精神内涵。西藏民航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新一代西藏民航人,我们将践行西藏民航精神,不断推动西藏民航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西藏民航更为辉煌的明天。”
西藏民航精神是经过一代代西藏民航人56年的实践和沉淀形成,植根于西藏大地、西藏民航特殊实际,涵盖了从艰苦创业、探索求实到创新发展的全过程,是西藏民航人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人民航空为人民”初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也是老西藏精神的民航篇章、当代民航精神的西藏篇章。正因一代代平凡的西藏民航人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守初心使命,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才创造出了西藏民航持续保障飞行安全56年的不凡业绩,创造了“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高、面积最大和最难飞行的地区安全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为西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稳边固防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改革进行时 | 全面准确贯彻民航局党组部署 有力有序快速推进民航西藏区局深化改革【西藏民航精神】民航助力脱贫攻坚
【西藏民航精神】群像:用实际行动践行西藏民航精神(一)

本期编辑 | 张晗悦

图文供稿 | 青年编辑部 

责任编辑 | 武天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