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韵》,到底通不通?
【竹韵汉诗协会】公告
本协会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传播优秀的近体诗词,投稿要求重申如下。
1、律绝遵循《平水韵》。也接受《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新韵(1941版18韵)》优秀作品之投稿,但必须注明,否则以出律处理。
2、词作遵循《词林正韵》。
3、散曲依《中原音韵》审核。
4、本协会不接受《中华通韵》之投稿与交流。
竹韵汉诗协会会长 周冬兴
《中华通韵》到底通不通?
落日长河(长沙)
一伙无视游戏规则之人编一本韵书,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一个张扬之时代,你们可以尽情瞎编,老夫可以选择看与不看。但是,这本韵书偏偏扯大旗、冠之以“中华”,老夫就有话要说!因为老夫也是堂堂正正之华族人。
1941年民国政府制订的《中华新韵(18韵)》已硬生生在国诗上砍上一刀,时人多有不屑;2005年某冠之以“中华”的民间组织以改革为名,整出一部《中华新韵(14部)》,进一步糟踏传统国诗。《中华新韵(14部)》自问世之日,一直诟病多多,难成气候。也许嫌弃《中华新韵》名声还不够响亮,今天又造出一本《中华通韵》!至于此韵通不通,老夫没闲心去品鉴,所有割舍“入声”之韵书,本就是“残疾”!(作为曲韵之《中原音韵》亦不例外)听小儿说此通韵竟然把“e,ie,ue”通为一韵,估计编写此书之人音韵涵养、诗词水平只能呵呵。
古之修韵者,无不是当世顶尖之音韵学家。例:《唐韵》之孙愐、《大宋重修广韵》之陈彭年、《礼部韵略(107部)》之刘渊、平水《新刊韵略(106部)》之王文郁。106部版本之“平水韵”作为诗坛规范,更是沿用至今。四声八调,抑扬顿挫,无不体现音韵之美。今之修韵者,唯有一张脸皮够厚……
炒作一本不通之“通韵”也罢,听说该韵书要在中、小学进行普及,这是企图误人子弟,呼吁有关部门三思而后行。多少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而要重拾一项传统、重拾一份文化自信也许需要几代人之努力……
6月23日夜于长沙岳麓山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副会长 叶福庆
一知斋·读诗(也谈《中华通韵》)
一知书虫(法国)
书虫最近就关注两件事:一是足球世界杯,一是崔永元与娱乐圈的事。昨日偶然看到一篇关于中华诗词学会推行《中华通韵》的文章,书虫先抛开世界杯和娱乐圈之事。毕竟世界杯每四年有一次,娱乐圈每天都有事。唯独中华诗词协会推出《中华通韵》关系到上至唐宋,下至子子孙孙,所以得聊聊这事。
《平水韵》是根据《切韵》、《唐韵》、《集韵》、《广韵》等韵书和大量的前人诗词总结出来的一本官方韵书。到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诗韵》、《诗韵合璧》、《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共收录汉字9504个,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我们再来了解我们常说两个词“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在说《中华通韵》前,我们先来了解“通韵”一词是怎么解释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东”、“冬”相通,“支”、“微”亦可相通等。古体诗通韵较为宽广,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中华通韵》一出,诗坛议论纷纷。支持的一方的观点是:一、《平水韵》限制诗词创作用韵,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基础的《中华通韵》在用韵方面选择范围广了。二、能对诗词的继承和发扬有很大的意义,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书虫对于第一点嗤之以鼻。持第一种观念的,估计没听过格律中有进退格,葫芦格,辘轳格,飞雁出(入)格,这几种变格就是前人用的“通韵”变格,嫌韵不够,可用此类变格写,何须再出一部《中华通韵》?再则而言,放宽韵就能写出好诗?《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制定、推行《中华通韵》的学者正合《淮南子·说林训》所言也。《中华通韵》中“三鹅”平声部,如“歌(e),皆(ie),阙(ue)”划到一起,何来韵之谐、声之美?不过这韵部的名字取的倒也合适,“三鹅”,三只呆头鹅矣!其中十六“儿”韵平声部,十九个字都是发“儿(er)”,写诗押韵是句句喊“儿”,何来韵之谐、声之美?
《中华通韵》取消了入声韵,这点书虫更是认为不可理喻。入声是汉语四声之一,汉语之骨!仅因为普通话中无入声字,居然一刀切之,竟不知“衣冠南渡”后,南方一带至今保留入声字的发音。举个例子,京剧中“白”字,不念“bai”,发“be”。戏协要是也出一个普通话发音标准,梅兰芳先生地下有灵绝对会“白”你一眼。宋词中,有很多地方必须用到入声字。此韵书出来后,词牌中用到入声字如何办?
更让书虫生气的是,此韵书据说要在中小学中普及推广,美其名曰:复兴传统,继承发扬诗词文化。没有了入声字,如果下一辈说:“老师说的李白、杜甫的诗不押韵,不守格律,所以我们也可以。”我们怎么回答?多少精美的唐诗宋词在我们的下一辈中成为不合律的了,因为这所谓的不通的《中华通韵》在中小学校推广,唐诗宋词可以束之高阁也?
夫立德、立功、立言,文人之道也,然假复兴之名立德,假权力之名立功,假权重之名立言,朽也…
竹韵汉诗协会副会长 龙光南
我对《中华通韵》的一点浅见
枫叶荻花(重庆)
粗略浏览了一下网络上对《中华通韵》的介绍,《通韵》按照汉语拼音韵母顺序排列,将常用汉字分为十六个韵部,用韵非常宽泛,且取消了入声。推广《通韵》的目的是:服务大众、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师生学习和语言创作的需求,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弘扬和传播。
不难看出,《通韵》的实施和推广,将进一步降低近体诗词的创作门槛,有利于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师生的参与,使近体诗词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与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也许以后小学老师布置作业,就是:明天每人交一首七绝……
随着《通韵》在中小学的推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可能根本不知道《平水韵》、《词林正韵》为何物!更不知入声为何物!!而以《平水韵》、《词林正韵》为代表的声韵系统,才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无语。别人我管不了,也无权干涉。我所能做的,就是坚持使用《平水韵》、《词林正韵》写作诗词,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格律诗词尽一己之力。
其实,对诗人来说,诗词写作用什么韵并非关键,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勿需过多争执。实践可以检验、证明一切,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吧……
诗词创作是自由的,诗心是高贵的,诗人的脊梁也应该是挺直的。诗人的灵魂如果被权势、名利所束缚,终究写不出什么好作品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2018.6.22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吴瑾
冠上加冠
吴瑾(法国)
本来不欲置词,因为无济于事。诗人自然用平水韵,其它人用啥都无所谓。
近日引起诗坛哗然的《中华通韵》,完全是“冠上加冠”的东西。虽说我还没空看这玩意儿,但是我断定这不是什么好玩意。
纵观古今,凡文字功力深厚、诗词写得好的人都是尊用《平水韵》。况且《平水韵》不够用的时候也可以放宽到词韵。写诗填词《平水韵》加《词林正韵》完全够用了!其他的那些东西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懂得入声字是欣赏古典诗词的前提之一,取消入声字自然很成问题。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自“新䪨”推广以来,依然还是《平水韵》盛行,“新韵”写的作品明显处下风,当作品无力说话,一切都不必多言了。
此次《中华通韵》的出台,估计是教育部一些不懂旧体诗词、不懂《平水韵》又想在任内作岀点政绩的庸官搞出来的,徒留历史笑柄。
我自己喜欢《平水韵》、《词林正韵》,但不代表我不允许别人用“新韵”抑或是“通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如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那么恶俗的语言依然有人欣赏。我们可以不坚决抵制,但如果是在学校强行推广《中华通韵》,就是误人子弟祸害无穷了。
戊戌仲夏于法国阿尔卑斯山麓
竹韵汉诗协会顾问 胡文汉
韵放宽没问题,如一东二冬,三江七阳,六鱼七虞以及青蒸庚、支微等可以合并。但声一定要从古从严,入声字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而且只能作仄声用,不能变成阴平阳平。否则我们无法阅读、理解和诠释古人的的作品。你若不喜欢传统韵律,你大可以仿五言、七言去写新诗,为什么一定要搞什么“通韵”呢?正如你不喜欢用脚踢足球,你大可以去用手打排球,完全没必要大动作去改变原来的游戏规则以适应自己的懒惰。
竹韵汉诗协会荣誉会长 张幼鸣
中华诗词协会近期推出《中华通韵》,也许是一种“创新”,在政治上可以理解。但是,这涉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问题,应该先有试点,不能草率依靠行政命令方式推行,更不能立即在中小学教科书中使用。
建议中华诗词协会在全国征集三十位志愿者,用三年时间,每人用《中华通韵》创作一批格律诗词,定期发表,让广大格律诗词爱好者评论。
三年后,根据实践结果,再决定是否推广。
作为民间格律诗社,可以不接受用《中华通韵》写的稿件,但是也不宜直接表示反对。实践出真知,与其他改革一样,允许他人先行先试。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理事 吴立新
《通韵》与政治无关!与改革无关!
这只是某些所谓的“精英”、“专家”的名利思想在作祟!
冠首履足,客观规律!突然有一天,某人说需要改革,要把鞋子戴在头上,这是改革吗?
《平水韵》是截止目前最为科学的韵律。学好了《平水韵》,《中华新韵》也迎刃而解!由此可见,炮制《通韵》不仅是数祖忘典,也是多此一举!
据我所知,现在除了大多数诗词爱好者用《平水韵》之外,更多的楹联爱好者也采用《平水韵》!
用新韵写的诗词在书上可标注(新韵),若用新韵撰联刻在石木上,则标于何处呢?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已经丢得够多够多了,恳请某些人再别糟蹋了!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理事 补英
作为初学者,开始是从“新韵”开始学习的,“新韵”,普通话很简单,会拼音就行。后来看见很多老师用《平水韵》写作,就试着学习《平水韵》,发现很多今平古仄的字,弥补了“新韵”的写作的不足之处。而且读上去韵律也别有一番味道。
对于《中华通韵》什么概念?还不是太了解,也许会慢慢熟悉。要有人示范着写写看,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起到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作用?任何事物的接受与反对,都有一个过程。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雅文
我对韵的问题没有研究,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平水韵》用了几千年,又是官方韵。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用的都是《平水韵》。现在如果废除《平水韵》,不该民间自己说了算,应该由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最后定夺。我们弘扬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不用《平水韵》用什么呢?我进竹韵汉诗协会前,用了三年《中华新韵》,18个韵很简单。但我总觉得韵味不够。用新韵理解不了古人的诗。古人的诗毕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只有用《平水韵》才能理解。我进“竹韵”后,用《平水韵》感觉很顺手,写出的诗,韵味也足。现在读古诗理解的也透。所以我再也不想用“新韵”。至于“通韵”是个什么东西我也没有研究,我估计可能比“新韵”还宽,那格律诗就不用写了,就写现代诗算了!
竹韵汉诗协会副会长 袁培根
中华诗词学会,搞些写不得诗的文字学专家去搞诗韵。凡不会写诗的,随他什么专家,都搞不好诗韵。整出一些废弃不用的生僻字来,吓唬人,拽他的专家味。他们的目的,不是整理韵,而是盯着那笔科研经费。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昕(澳大利亚)
我看到《中华通韵》的通告,心情为我们新一代中国人逐渐丢失古老文化而异常难过。如果将我们古老美丽的音韵学(声韵最多时达到九个)归纳至“易懂易学”的一个简单模式,那么我们古老中华文化与传承将后继无人。因为我们的小学生一开始就学习最简单的音韵学,他们再在日后返过头去读、理解、并学习写作古典诗词的时候,岂不是对理解古诗词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为我们的后代架上不必要的天桥去理解古诗词,不知《中华通韵》缔造者作何感想?
南方人一般就靠方言理解古体入声字(尤其吴方言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这本身就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我们应该是传承而不是将其抹杀啊!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理事 周海洋
1、韵与语言一直是两个系统。韵是文本系统,语言是口头交流系统。文本系统不轻易变更,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传承不断的原因,即使朝代更迭,“普通话”几度改变,文化传承依然继续。这正是华夏民族引以为豪的事情。岂不闻“承上而启下”,不先把承上做好,启了谁的下?
2、诗词普及固然是好事,诗词习作的难易,节点并非在“韵”上。古代入学便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起,相反,从小严格要求,更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的传播,并不是想当然,国足进不了世界杯,便把球门尺寸变大N倍也是枉然,因为根本过不了半场。缘木求鱼,贻笑大方。
个人不成熟观点,仅表示继续使用“平水韵”之决心。
竹韵汉诗协会常务理事 雪晨
恨不能当面问问这帮人。喜欢坐花轿结婚的,即使汽车再改自动挡再高级也不会坐;喜欢门锁的铜色和雨巷的古老韵味,保险柜再先进,街道再新那种韵味荡然无存;风景区多少翻新的人文建筑,总感觉缺少了什么。自己用就用吧,怎么可以放教科书?再简单喜欢散文和写实的人们照样不会写诗。我们国家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想想以前那些痛心的教训。虽然初学者自然深深地爱着我们祖国的古典诗词,大美无言!!!
协会反对《中华通韵》的海内外诗家、学者:
邓世广 李裕华 孟祥荣 王柳华
杨 坤 潘立芳 余彬琳 范庆珍
李红艳 边 义 赵景阳 薛培新
沈学斌 张学智 严 茸 商树华
邸英爽 张小燕(日本)
邓 鸿(美国) 刘春志(加拿大)
肖德权(意大利) 周建煌(意大利)
朱文海(意大利) 程立达(澳洲)
欢迎关注 竹韵汉诗
竹韵汉诗诗社辟一方纯净之格律天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各地诗友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与传承古典诗词。
诗社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与海内外读者公开交流。
诗友投稿方式:
1.点击微刊下方“写留言”发作品;
2.投稿邮箱:zhuyunshici@163.com;
3.主编落日长河微信号:lrch8088
4.发近期格律诗词作品五首给【竹韵清幽】诗社社长——落日长河先生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加入。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