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竹韵汉诗 - 会员专刊(252)

总编:落日长河 竹韵清幽精品诗社 2023-08-19

点击「竹韵清幽精品诗社」可快速关注




题外之音


【七律】辛卯仲夏再游天池

作者/邓世广

余生自觉渐平庸,偃蹇忘携三尺筇。

千仞每耽梁苑雪,五株不羡大夫松。

波深有梦鱼龙老,境妙无忧烟雨封。

浣罢尘襟归去后,便从湖海任萍踪。



【七律】周日小聚

作者/边义(辽阳)

兴起无关风雨侵,驱车百里且行吟。

主人好客新茶续,幽室香筵美酒酙。

瓦子沟晨昏索句,村西柳棣萼同心。

浑然早忘归家晚,放眼方知日影沉。



【七律】阴性的翅膀

作者/周志彬

蒙尘珠浦泪无光,垂翼童心锁下藏。

凛凛披衣遮日月,冥冥覆手变阴阳。

浮云未散宫墙稳,神马难追韭菜伤。

且待春回风雨后,韶涵歌里唱坚强。



【七律】端午节有感

作者/杨坤(绍兴)

长叹雅客恁多愁,为写新诗泪不休。

天上乏云何下雨,坊间有酒始登楼。

离骚一曲魂和魄,驭国千年水与舟。

试问屈公知愧否,未谋大统事昏球。



【七律】夏日远望

作者/陈明洪(荆州)

又倚危楼眺远方,湖山点点泪茫茫。

村头槐树千蝉唳,垄上栀花万朵香。

少小别家寻绮梦,老来为客对斜阳。

乡园旧景今何在,无尽追怀付酒觞。








本期主题


家乡小吃


出题人:陈港贤


遥居海外依方饪,

缺了洪城那份香。




本期获奖作品



第一名



【七律】南昌米粉

作者/刘芸(美国宾州)

食肆街头桌几张,每经驻足瘾难当。

引涎数点红椒艳,滑口这般银线长。

一碗堆尖犹觉少,多年余味未能忘。

遥居海外依方饪,缺了洪城那份香。


周冬兴点评:颇赏尾联,游子情怀尽在其中…



书法:周建煌



第二名



【七律】路边酸辣粉

作者/王多思

一碗粉丝三寸汤,路边摊出半街香。

老条凳坐老饕客,旧铁锅熬旧配方。

炉火驱寒人未去,辣油趁热我先尝。

此生多有辛酸苦,可否稍加两勺糖?


周冬兴点评:小兄弟,你不是去吃酸辣粉,你是去寻衅滋事!要摊主酸辣粉中加糖?你以为是吃豆腐脑…



书法:周志彬



第三名



【七律】浑源凉粉

作者/晋荣业

筋道全凭擅打浆,八千锦绣一盘装。

清波摇月灵光溢,玉带缠花曼妙藏。

抱朴怀真涵世味,漂红佩绿散原香。

餐终搁箸又拿起,不舍残余半口汤。


周冬兴点评:前三联冗余,啰嗦。尾联还可以…



书法:刘斌湘



第四名



【七绝】卖汤圆的老人

作者/白守成

日子搓成些许圆,个中滋味已尝全。

甘甜留作梦时忆,只把辛酸换小钱。



第五名



【七绝】酸汤瓜

作者/杨勇

一罐酸汤几片瓜,尽尝苦涩的年华。

而今最爱那滋味,味里能寻到老妈。



【七绝】咏富顺豆花

作者/周明舫

白嫩新鲜一碗春,葱花辣酱望生津。

古城六月荷花艳,怎及豆花香诱人。








本期入围律诗


塞上当年风雪夜,

家乡最忆路边摊。


*排序不分名次


【七律】农家小吃

作者/廖大为

一杯浊酒二锅头,半碗花生小菜优。

几片鱼糕犹鲜美,数钱虾米也香柔。

门前风景堂中品,窗外黄鹂树上讴。

微醉有闲茶馆去,忙时抹嘴上田畴。



【七律】天门蒸菜

作者/彭太山

八大系分天下菜,吾乡名吃享殊荣。

烹调不厌刀工细,制作尤崇材质精。

缕缕芳馨融厚爱,绵绵美味溢深情。

待人宴客堪称宝,赢得舌尖中国行。



【七律】温州鱼丸汤

作者/吴哲楣

鮸鱼去刺捏成团,盐酒葱姜加作丸。

洁白如莲浮沸水,晶莹似玉入汤盘。

稍酸微辣鲜无比,至味深情忘亦难。

塞上当年风雪夜,家乡最忆路边摊。



【七律】家乡美味一一东坡肉

作者/包衍皎

治理杭州懿绩缔,西湖潋滟卧苏堤。

平民戴德感恩复,太守分疏知味兮。

十八朝臣荣故里,两三学士祉苍黎。

传人配制东坡肉,已是宴筵名菜儿。


注:我地东坡肉烹饪方法,据民间传闻,是南宋时,当地泗溪林姓朝庭命官家中厨师,从京城临安传回的。十八:查泗溪林姓家谱,南北宋时期考上进士四十三人,其中有十八位学士,墓葬当地玉岩村千军拜。



【七律】家乡小吃(豆腐脑)

作者/成慧萍

生津止渴味曾谙,豆脑相逢品再三。

几铲鲜膏堆雪乳,一瓯美馔入昏酣。

寻常百姓早餐佐,雅俏佳人营养谈。

缕缕香甜千客醉,妙方传世说淮南。



【七律】东昌烧饼

作者/刘方(山东聊城)

木炭吊炉升太阳,东昌烧饼万年香。

表皮酥脆芝麻满,内里温柔热气藏。

师傅闻更醒来早,客人望日队排长。

工农带我城乡转,也伴状元书奏章。



【七律】大和活水鱼

作者/刘臻

活水炖鱼众口夸,大和名菜誉南华。

若添豆腐酸椒煮,好比山珍海味嘉。

色美食纯香满室,汤甜性补肉滋牙。

飘零也会常追忆,难却乡愁更想家。


注:大和,耒阳北乡一个乡镇地名;酸椒,辣椒经瓷坛腌制而成,作活水炖鱼的佐料,味道特别鲜嫩爽口。



【七律】邵伯焖魚

作者/戴明庚(扬州)

尝食焖魚想念妈,甘棠晚爱戍時花。

素心篱落温馨火,馀事田园净水鯊。

嚼脆新香惊四座,话甜别味饱群娃。

乡愁每使吾追忆,月上樵楼邑里家。


注:甘棠,邵伯古称。



【七律】家乡小吃之松滋鱼糕

作者/肖学贵

千秋故事誉潇湘,爽口鱼糕世代尝。

荆楚甘肴酬舜帝,松滋美味救娥皇。

从来缺此非成席,况是闻名即觉香。

走遍人间山与海,当逢举箸总难忘。


注:相传:舜南巡潇湘,是因为其父瞽叟杀人,舜以糕奉父避祸;女英和娥皇寻夫不见,船过洞庭,女英与娥皇急火上升,吃不下饭。当地土人贡献“鱼糕”救急,果然使其胃口大开;“鱼糕”一直是“松滋十大碗”中的头菜,可谓“无糕不成席”。



【七律】家乡小吃

作者/宋海池(湖北赤壁)

地处江南楚鄂家,千年小吃誉天涯。

桂花糯米崇阳酒,羊洞松峰赤壁茶。

无奈苕汤名粉菜,可怜鱼末字糕巴。

古今常宴人间客,独有情钟兀自华。



【七律】彭泽蒸米粑

作者/邹殿根

一款江南风味久,千年陶狄孕奇葩。

荣登美食舌尖上,累现乡村百姓家。

月状薄皮包内馅,人欢喜事捏边花。

青山好处惟彭泽,馔品常赢众口夸。


注:彭泽蒸米粑是一款地方美食,曾上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美食》节目。



【七律】家乡小吃

作者/方明浣(浙江龙港)

青龙江畔海鲜城,特色佳肴最有名。

酒扒红蟳招贵客,油煎锦鲤赠才卿。

马蹄松续童年梦,灯盏糕牵故土情。

尝尽人间千百味,何须仙岛觅长生?


注:红蟳,学名青蟹,俗称蝤蛑。





【七律】镇江东乡红烧羊肉盛衰记

作者/张作民

红烧秘诀祖传得,入目先知味蕾开。

锅启无声溢香远,僧闻有幸跳墙来。

天天请客官酲座,笔笔埋单谁破财。

往日繁华君莫喜,如今自费几人陪?



【七律】家乡小吃之永州喝螺

作者/唐清源

典出韩湘蘸墨多,飘飞楚地变成螺。

姜油生水净其尾,葱蒜酸椒炒一锅。

喝气适宜须力道,食唇恰小会亲和。

时而赛比谁之快,常使风情妹着魔。



【七律】忆儿时小吃

作者/赵星云(湖南长沙)

儿时年后盼元宵,小吃盈盘将眼撩。

皎白团糍如玉兔,澄黄豆棒似金条。

桌边弟妹乐歪嘴,厨下椿萱累断腰。

行遍九州寻旧爱,再无那味那心摇。



【七律】贵州特色美食小粑粑

作者/黄东平

调匀麦粉擀揉忙,荞面添些作配方。

肉末蒜葱微佐辣,笋丝豆腐少加糖。

弯弯似饺掌中塑,粒粒如珍馍里藏。

食客嚼来余味久,频频赞得满庭香。



【七律】太原头脑

作者/牛君兰

肴馐可口八珍汤,食客冬晨排队长。

活血充饥尝药膳。驱寒除湿见良姜。

仙医供奉秘方配,小吃传开名气扬。

杂割清和元最好,岂知寓意匾头藏。


注:头脑是傅山先生为孝敬母亲所创。后传给清和元,并书写牌匾“头脑杂割清和元”,暗喻宰割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



【七律】家乡美食•莜面

作者/王芳

自古乌蒙有三宝,山中莜麦出精华。

身经百烫黄金粒,磨转千回玉粉嘉。

万缕丝盘龙正卧,数蜂窝筑画难遮。

羊汤蘸料香葱点,尽是妈妈味道呀!



【七律】家乡风味

作者/杜贤焕

沔阳名菜曰三蒸,鱼肉青蔬一甑承。

裹粉和油香浸染,起锅点灶味悠升。

大荤入口无嫌腻,小素装盘却感矜。

可上厅堂开喜宴,亦宜陋舍待亲朋。





【七律】饶城鲜米粉

作者/雷胜龙(上饶)

白嫩长条筷子叉,饶城早点尔遮奢。

新鲜可口皆欢喜,品样如心复叹嗟。

汤有汤无凭上客,肉多肉少问东家。

一方食俗一方爱,北枳他乡人不夸。



【七律】孝感麻糖

作者/李勇刚(湖北)

可追历史至隋唐,每代均为贡品扬。

原料相传仙界种,功劳曾作玉珍粮。

闻闻困顿皆消散,品品怡愉俱显彰。

几片装盘台上摆,途经佛祖也翻墙。


注:“玉珍”是元末义军首领明玉珍。



【七律】岑溪石磨米粉

作者/梁昌坚(岑溪)

古法磨蒸店里头,健康制作眼全收。

香荤可配猪鸡狗,早点无论春夏秋。

质像西施纤指嫩,丝如柳线舞姿柔。

赞诗未了笺先湿,羁旅方知味惹愁。



【七律】馕

作者/吕鹏飞

焦黄薄脆库车馕,一咬悠悠满口香。

敢倚天山撑羽盖,须从大漠扯游缰。

匀圆如月佐餐用,温润多情进馔忙。

烘焙功夫凭恣兴,品尝且到我新疆。


注:新疆馕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新疆榜名单。“库车大馕”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七律】家乡小吃___酸菜火锅

作者/罗娜

铜鼎明厅碳在烧,海鲜花肉隐锅腰。

秘方香料料先煮,酸菜鸡汤汤后浇。

娘喜江南甜淡试,父偏川北辣辛调。

围旁聚饮同为乐,火火红红热气飘。





【七律】邳州㸆鱼炒辣椒

作者/刘凌林

青红辣子剖匀条,沂水小鳞炮半焦。

静遣原材急颠勺,细观火候巧烹调。

口唇辛爽胃生暖,齿颊酥香舌发烧。

食在广州能怎地,犹思故里㸆鱼椒。


注:广州美食享誉天下,有“食在广州”之说。居广州半年,美味遍尝,犹思家乡㸆鱼炒辣椒。



【七律】北京小吃豆汁

作者/赵丽慈

京城独有赛琼浆,淡绿微青色不扬。

莫讶帝王餐喜见,亦知邻里饮何妨。

酸咸巧配恣情享,甜辣偏宜任尔尝。

搭上焦圈酥又脆,温阳除燥齿留香。



【七律】咏长沙臭豆腐

作者/周雨秋(湖南岳阳)

相传太傅左文襄,豆腐精烹入膳房。

爽脆外焦无艳色,清鲜里嫩有余香。

佳肴岂止平民爱,风味曾闻领袖尝。

休笑价廉称小吃,敢教四海臭名扬。



【七律】焌米茶

作者/施昌夫(潜江)

潜江小吃知多少,最是难忘焌米茶。

销暑清心吾辈爱,降糖熨齿众人夸。

缘深喜结炒豌豆,岁久同携烤面粑。

饱食何须长动釜,香歌一曲唱千家。



【七律】曲阳缸炉烧饼

作者/苏宗印

身经炉烤四方方,万点芝麻色淡黄。

在旅便携轻实薄,当餐细品脆酥香。

质高多是因缸好,味美无非缘料强。

技艺流传千载远,冀州名吃出恒阳。



【七律】家乡的米团子

作者/刘国光

普通大米磨成粉,和气团团巧手裁。

滋味千般藏腹内,圆光每个出笼来。

忙时可抵饭三碗,闲日能勾酒几杯。

喜食已无分老少,常于游子梦中陪。



【七律】铜鼓包圆

作者/曹德群

薯粉瓜疏慢慢和,几经调试几回磨。

节前未必扬名少,餐后方知美味多。

泉水润怀能爽朗,山风怡性不蹉跎。

漫游时见农家乐,助力乡村再泛波。





【七律】高州艾籺

作者/叶巨中

梦中见汝便思乡,软玉温馨风味长。

糯粉饴津源鉴水,艾蒿芳气聚高凉。

十分姿采延嘉客,几度工夫累老娘。

美食由来多贡奉,问君此品可曾尝?


注:鉴水,高州河流。高凉,高州古称。



【七律】花溪牛肉粉

作者/滕晓熠(澳大利亚)

炖得黄牛肉嫩松,辣油几滴色红彤。

芫荽撒入浮青凤,米粉捞匀见白龙。

口滑筋弹酸菜脆,髓多料厚骨汤浓。

澳洲尝遍越南馆,怎比家乡味正宗。



【七律】粽子

作者/郝生锋(山西)

地肥水美大青塘,粽子闻名处处香。

软糯米粮为主料,清馨苇叶做鲜裳。

解开玉带轻轻剥,咬下珍馐细细尝。

又是一年端午到,还拿绿宝祭平郎。


注:青塘,村名,在山西省临县。



【七律】西北浆水面

作者/李淑玲(甘肃)

谁家巧媳酿琼浆,瓦釜山泉冠众芳。

一掬野芹消夏署,经年新蕨忆耕荒。

鲜椒炒韮几回味,嫩笋烹鲈思故乡。

七月伏天清浊欲,三高降下润枯肠。



【七律】陶林麻花

作者/贾焕文(内蒙古)

素手搓成绞股长,菜油炸得色金黄。

垒盘焦脆涎羞滴,入口酥甜齿带香。

茶马遥征每回首,塞关久戍合充囊。

百年字号今犹盛,美食名传誉一方。


注:陶林,内蒙古察右中旗旧称。



【七律】蒸米粑

作者/刘广(江西彭泽)

难忘山乡蒸米粑,逢时过节现农家。

劈柴磨粉兄和父,包馅分形姐与妈。

笼屉卧卿身似月,灶膛映我脸如花。

出锅满屋氤氲起,一咬生香溢齿牙。



【七律】石头饼

作者/游清建

炸煎烧烤定难猜,火焰烘锅砾石煨。

麻脸原非胎里有,酥肌确是蛋中来。

食燔自古黄河岸,亲访从前礼品材。

香诱儿时涎湿梦,商超今日炫成堆。





【七律】家煨瓦罐母鸡汤

作者/周国民

假日常煨瓦罐汤,炖鸡温火耗时长。

当归大枣伴猪肚,枸杞丹参佐紫姜。

味美强心滋养肾,料纯调血降低糖。

亲朋最喜共欢品,入口甘醇暖热肠。



【七律】沅澧农家炖藕的故事

作者/姚绍举

鬼子搜村肆祸殃,饥民觅食下寒塘。

朦胧月夜翻泥淖,隐秘芦丛作灶房。

每次挖回三截藕,各家煮得半锅汤。

可怜乡族堪逃劫,唯赖莲根味道香。



【七律】家乡小吃

作者/林昌平(浙江龙港)

炖八须加酒半斤,姜盐少许桂三分。

松枝慢火炉烟袅,竹笋高汤香气熏。

肉嫩争推成土产,味清共羡胜洋荤。

当初一夜渔罾贵,从此名声远近闻。


注:当地所称八须,即八须鲶鱼。



【七律】家乡小吃(新韵)

作者/胡杨

鱼龙杂混大都市,商铺沿街尽美食。

情有独钟老婆饼,焉无旁鹜嫩桃汁。

人间孰比生难觅,妙处毋言死亦痴。

谁料“圆薇”非愿味,如今多少货真值?


注:沪市潮式老婆饼有一种著名品牌“元利”,价格逐年加码。前两年冒出另一种曰“圆薇”。诚然,有鱼目混珠之虞。



【七律】家乡小吃一一鱼丸

作者/陈汝雷(浙江龙港)

海畔鲜肥生百味,剖鱼削肉制鱼丸。

圆珠晶洁引涎滴,高宴品尝招客欢。

皇室御厨优选膳,榕城老号著名摊。

清香缕缕勾魂恋,冬雪羹汤抵腊寒。


注:榕城老号指福州七星鱼丸店三百多年历史很有名气。



【七律】薯渣粑粒

作者/李春辉

薯渣捏饼洒泥墙,欲克时艰作口粮。

裹腹三餐加碗水,出工一日带锅汤。

揭来入瓮兑秋露,浮起低头思晚香。

小吃名单今上位,重温过去历饥荒。


注:薯渣粑粒,俗话说耒阳十八怪:著渣粑粒墙上洒…薯粉过滤后的薯渣,捏成饼状粘到墙上洒干后,在六十年代家家少吃的岁月,以便青黄不接时食用。晚香代指菊花,这里指秋天的金黄,盼望稻谷早点成熟。



【七律】红焖肉

作者/郭淑华

春节挥刀切作方,下锅慢煮待飘香。

三肥直似瑶池雪,七瘦浑如琥珀光。

自转留心放黄酒,频翻加水撒红糖。

诸多美味椿庭绕,童叟沾唇喜欲狂。



【七律】忆邀友品南昌瓦罐汤

作者/邓小云(江西)

碳火燔煨成特色,五行混沌秉阴阳。

香飘瓦罐涎新客,味入陶情思故乡。

似易遍开连锁店,实难复制独营坊。

民间一处君亲点,老俵来陪品豫章。


注:陶情,亦暗指土陶器之含情;民间一处,特指南昌民间饭庄,此处瓦罐汤最出名。





【七律】家乡烧饼味悠长

作者/杜苏扬

麻脸圆圆色泽黄,外焦里嫩自流香。

馅由精肉伴梅菜,皮用酥油和面光。

味极全凭心血洒,名佳独负岁华伤。

朝朝不忍减工料,换得客稠生意忙。



【七律】武官寨羊肉大饼

作者/王希桐(河北)

异地魂牵是故乡,每归总记饼来尝。

舌尖荣誉评由国,手上功夫学自娘。

个大盘圆色娇美,肉多皮薄味奇香。

一餐满足终嫌少,临走三呼加十张。


注:武官寨,系河北省故城县下辖一个镇。



【五律】家乡的麻糍

作者/方永和(浙江)

年味漫村庄,谁家石臼张。

芝麻三海碗,糯米半箩筐。

父喊吆声重,童呼木杵忙。

馨瑶争一口,唇齿数天香。



【五律】爆米花

作者/刘付革

玉米埋沙炒,无花有爆声。

嚼来香又脆,携带便还轻。

独具农家味,长牵客子情。

他年回故里,将铲灶前横。



【五律】大宁菜饭

作者/景慧生

故里美餐中,当然菜饭红。

居常成习俗,婚丧独乡风。

熬米豆仁合,泼油粸子融。

清香微感辣,养胃有殊功。


注:大宁方言:①菜饭和子饭。②粸子面条。





【五律】河南小吃一一碾转

作者/郭秀萍

摘来新麦穗,火燎去皮芒。

石磨碾成缕,蒸笼旋作行。

清香何袅袅,回味更长长。

昔日青黄济,今朝美食尝。



【五律】壶关羊汤

作者/杨建国

功底在汤外,千年古法承。

肉羹加杂割,炒饼或黄蒸。

暖暖寒邪去,悠悠阳气升。

炊烟风袅处,香味醉宾朋。


注:壶关羊汤是山西壶关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黄蒸:用本地产的玉米和软米面发酵,内包红豆沙蒸的食品。杂割:即心肝、胃肠、头脸肉。



【五律】耒阳红薯刮皮

作者/谭奇煌

十月趁秋光,农家制作忙。

形粘麻仔美,味蕴橘皮香。

火炒招人爱,油煎唤客尝。

名臻新四宝,小吃誉三湘。


注:红薯刮皮,用蒸熟的红薯经捣烂成浆,和以芝麻(俗名麻仔)、橘皮,用模板刮薄而成,色泽晶莹,味美可口,是耒阳土特产“新四宝”之一,“耒竹缘”牌红薯刮皮最为著名,在湖南小吃市场颇为走俏。



【五律】忆家乡松花蓬点心

作者/陈港贤

炼入青蓬色,黄金翠甸囤。

辫花封腹口,春意囿乾坤。

尚困屉笼屋,已勾童稚魂。

老来人健忘,不忘是乡飧。


注:松花蓬点心,以松花为馅的清明果,状如文蛤,蛤口撮辫形花纹。因糅合了青蓬或棉蓬,面皮呈绿色。



【五律】邵阳猪血丸子

作者/刘志祥(深圳)

豆腐拌猪血,成丸肉沫融。

烟熏油且黑,刀切嫩犹红。

蒸炒家乡味,提携父母功。

分明思一世,缥缈忆无穷。








本期入围绝句


尝尽世间千味涩,

还从小吃品乡愁。


*排序不分名次


【七绝】吃常德米粉有寄

作者/潘友祥

嫩滑玉条陪靓汤,轻嗦慢嚼满唇香。

世人多赞火锅美,哪及此中滋味长。



【七绝】家乡小吃《凉粉》

作者/马秋芳

晶莹嫩滑劲而柔,醋蒜兼调小磨油。

酷暑伏天餐一碗,沁心爽肺顿如秋。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朱玉坤

猪肉粉条炖最香,豆包粘米面焦黄。

小烧都是高梁造,二两掏心话语长。



【七绝】潜江小龙虾

作者/谢先武

红透身躯不吝牙,牵魂万里恋龙虾。

此中滋味无穷尽,犹恐清香到别家。



【七绝】乾州锅盔

作者/宁剑

菊花圆饼久闻名,筋道香醇合美羹。

一口亲尝风雨路,三翻六转故乡情。


注:三翻六转,乾州锅盔压制烘烤技法。



【七绝】街头小吃《温州灯盏糕》

作者/胡育强

白面稀稠先备份,菜头萝卜做成丝。

油葱佐料加鸡蛋,炸饼酥香老少宜。



【七绝】家乡小吃之酸菜锅

作者/杨森

血肠绵软素衣箍,花肉甘肥薄片铺。

少小稀逢年节享,如今月月助倾壶。



【七绝】唐山麻糖

作者/吉瑞龙

非遗产物遇麻糖,形似花团可口香。

片薄轻如蝉翼脆,甘甜化蜜美名扬。



【七绝】东北饭包

作者/李鹏远(黑龙江)

晚菘绿叶大如盘,黄酱香葱白米团。

翡翠珍珠来聚会,人人饕餮用甘餐。



【七绝】悔

作者/刘在娟(重庆)

轻盈仙子坠凡尘,初试佳肴美酒纯。

今夜应流长恨泪,朱家面里壮腰身。



【七绝】家乡的小吃

作者/郭隆明

盛夏炎炎人易渴,药材凉粉故乡多。

天然仙草清泉配,痛饮琼脂胃暖和。


注:仙草凉粉—南方夏天特色小吃,具有清热消暑之效。



【七绝】凉粉

作者/王益石(加拿大)

解暑润喉称上品,江门凉粉得家传。

小时赶集尝光顾,一碗才收一角钱。





【七绝】镇雄臭豆腐

作者/汪子坚(云南镇雄)

铜锅倒个底朝天,抹上清油慢火煎。

熏得几多游客醉,食之不住口流涎。



【七绝】咏家乡藕丝糖

作者/白小安

细若藕丝形似棉,精尖工艺古今传。

香甜酥脆誉天下,缕缕乡愁小吃连。



【七绝】宜宾燃面

作者/王修会

脱水浇油一点燃,臊香葱碎诱垂涎。

箸梢拈起三江味,总裹情怀引挂牵。



【七绝】水城羊肉粉

作者/黄国勤

山羊放养肉汤鲜,米粉精挑佐料全。

一碗出锅香十里,农家小院任留连。



【七绝】杀猪菜

作者/贾永学

年关小院杀猪忙,酸菜肉锅加血肠。

特色生香回味美,他时把酒共杯觞。



【七绝】鱼丸

作者/蔡剑虹

归来又上一鲜堂,小吃繁多任品尝。

最爱鱼丸那滋味,清新爽滑带葱香。



【七绝】蛋酒

作者/黄立新

一枚鸡蛋醴三勺,添水加糖煮开泡。

但见沸金香雾腾,引来食客步轻巧。



【七绝】天门三蒸

作者/李洪雄

街道餐厅处处开,三蒸先上供高台。

汤鲜味美人随意,吃罢同声好再来。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王俊峰(山西长治)

油榨麻糖味诱人,入盘待客赛山珍。

香甜出自红酥手,游子垂涎泪湿巾。





【七绝】儿时的味道

作者/刘景坡

随父当年逛洛阳,小笼包子味初尝。

如今走过百千地,难觅儿时那口香。



【七绝】川南一绝筠连水粉

作者/吴宜筠(四川筠连)

汤清滚烫辣麻酸,剔透晶莹色美观。

入口粉丝绵软滑,八方食客喜晨餐。



【七绝】永嘉麦餅名小吃

作者/方正栋

此物寻常可解忧,因夫腹饿送田头。

炭炉烤出家乡味,怎不教人口水流。



【七绝】家乡小吃艾米粿(新韵)

作者/刘瑞麟(江西)

艾浆米粉擀成皮,肉菜香芬做馅泥。

妙手粿包如半月,笼蒸片刻味鲜奇。



【七绝】南翔小笼

作者/樂安

豫园九曲小笼鲜,馅大汁多皮薄焉。

三载深闺人未识,盼来复市续前缘。


注:豫园南翔小笼包是上海著名的特色小吃,驰名中外,历久不衰。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林雪荣(广东)

古意家乡炸豆干,香酥里嫩众人欢。

回侨难忍追寻味,入口忘形不见官。



【七绝】小吃敬先慈

作者/王克敏(甘肃漳县)

光阴淡淡度清贫,幸好柴门小吃纯。

还是咱家浆水面,时常梦里敬娘亲。



【七绝】忆童年家乡小吃肉羹

作者/吴继强

童年记忆叔公铭,每日肩挑卖肉羹。

总见街孩蜂涌上,分钱可买润喉清。


注:铭,叔公名叫吴贤铭,分钱指一两分钱也可买。



【七绝】田螺小吃

作者/袁冬春

客至田家月一帘,闲看夜色酒情添。

江南风味更尝后,是否珍馐问舌尖。



【七绝】瓜咸

作者/关举勋

甘共盐和益万家,浑身正气质无瑕。

山珍难夺咸甜味,催人勤奋淡繁华。





【七绝】永嘉麦饼香

作者/翁汉西

缕缕清香飘万家,薄皮松脆世人夸。

富含肉菜形如月,千载传承始永嘉。



【七绝】重庆小面

作者/徐胜毅

麻辣鲜香醒半城,千家吸溜胜江声。

一通汗水浑身爽,满面朝霞任我行。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林文波(广东)

蓝天碧水唱帆歌,滨海故乡海味多。

甲子魚丸能跳舞,瀛江蚝烙醉颜酡。


注:老家甲子镇,是广东省陆丰市千年滨海古镇,历史上一直传颂着甲子鱼丸有弹力,会跳舞,甲子蚝烙香酥清脆可口,两者是古镇出名的下酒美味小吃。



【七绝】吉康都擂茶

作者/罗洪星

厨房何故动雷声,主妇擂茶香气盈。

纵是鸿飞千万里,犹携乡土此风情。


注:古吉康都包括现在的陆河县和现在的揭西县的五云镇和上沙镇。



【七绝】街头小吃见闻

作者/黄剑英

小笼包子味浓香,枯肚行人口水长。

虎咽狼吞为四个,余钱未找吭徐娘。


注:笼包五角一个,付二十元钱,未找,事后不认账。



【七绝】卤肉锅盔

作者/李国才

街头偶见扎人堆,等待珍馐炉火煨。

最爱层包猪拱嘴,怡然下酒饮孤杯。



【七绝】故乡美食电厂螺丝

作者/夏良

电厂螺丝色味兼,吃来香辣脆还甜。

远方食客慕名至,餐后争言爽舌尖。


注:电厂一一江西分宜电厂。



【七绝】相州粉浆饭

作者/杨碧青

黄米花生绿豆浆,佐炖青菜溢酸香。

相州老巷卖声脆,谁不垂涎一碗尝。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欧阳义中

层层热雾吐清香,笼饼琼浆配肉肠。

宾客如云吞雅味,勾魂美食往来忙。



【七绝】北京特色小吃炸灌肠

作者/孟昭禄(北京)

灌肠切片大油煎,铛上滋滋直冒烟。

蒜汁咸咸增食欲,一盘端至老娘前。





【七绝】临县小吃

作者/武继前(山西)

家乡黄米油糕美,逢节迎宾上桌前。

配碗粉汤风味独,清香满院醉神仙。



【七绝】武汉小吃(热干面)

作者/柳学瑞(武汉)

久负佳名夏到冬,主人乐得展春容。

虽归小吃味精美。每日清晨舞水龙。



【七绝】家乡小吃——馍夹卤肉(新韵)

作者/高望民

旅游打卡到河东,餐点安排古魏城。

催促司机提速度,馍夹卤肉诱馋虫。


注:河东指运城地区(市);古魏城指今芮城县(我的家乡);馍夹卤肉,山西名吃一绝,香味勾魂,来芮必食。



【七绝】故乡小吃

作者/陈少东

豆干油炸炒菠萝,牛肉鱼丸不惧多。

若问此间谁最爱,工夫茶里笑登科。



【七绝】广元魏凉面

作者/赵迎月(四川)

精米制成柔软长,调成川味独家香。

梦中一碗儿时面,同伴春秋走四方。



【七绝】开州香肠

作者/田诗平

异乡游子念家音。冬到年关把味寻。

橱柜香肠三两节,光盘一顿懂娘心。



【七绝】青田特产麦饼

作者/郭丽(意大利)

游子回乡坐酒楼,亲人选菜定追搜。

馅多皮薄金黄色,一口下来全点头。


注:肉笋菇虾皮咸菜葱等作馅,皮脆。



【七绝】故乡小吃

作者/曾广雄

西酸东辣各称优,北赶南奔活计谋。

尝尽世间千味涩,还从小吃品乡愁。



【七绝】煎饼卷大葱

作者/于福建

小磨悠悠枣树东,炊烟惹尽四时风。

故乡有味终难忘,煎饼一支包大葱。



【七绝】岳阳烧烤

作者/方移军

滴玉镶金透亮光,酥麻辛辣好鲜香。

严冰烈焰从容过,一串人生细品尝。





【七绝】辣椒酱

作者/萧保山

腻辣麻甘胜八鲜,家餐酒会每临筵。

红妆玉旨包装后,美诱人间万客涎。



【七绝】阳春面

作者/李炳生

光面清汤何染指,一毛一碗多奢侈。

猪油凝向嘴边香,满塞葱花难启齿。



【七绝】南充米粉

作者/任仕铭(四川)

骨汤鲜美著红油,酸菜侵香味更悠。

粉馆不知多少客,巷街喝遍乐无休。



【七绝】家乡那碗羊肉粉

作者/刘海英

原汤碗似玉池宫,滑粉柔身弹影朦。

点缀芫葱浮翠盖,椒油滴上几花红。



【七绝】农村老生活很满足

作者/夏坤芳(湖北天门)

耄耋老人朝晚羹,小盘咸味炒花生。

外加鸡蛋三江水,糯酒一盅双筷铿。



【七绝】营山凉面

作者/邓学辉

黄澄嫩爽红油亮,麻辣咸香味满城。

游子梦中排队等,面条碗碗串乡情。



【七绝】端午粽有感

作者/雷海峰

米软枣红芦叶长,炉开小火煮甜香。

几人真解怀沙愤,尽是贪馋佯庾肠。



【七绝】横街豆腐圆

作者/徐远(浙江)

鸡鸣小镇武阳川,千古清幽曾度仙。

一釜横街丸豆腐,顿消归客念团圆。



【七绝】炸藕夹(新韵)

作者/陈德永(河北)

薄薄藕片炸成夹,肉嫩皮焦入口嘉。

莫道寻常无特色,宜凉宜热把席压。



【七绝】故乡酸辣面

作者/喻志烈

入水翻捞煮短长,青葱点翠兑红汤。

辛酸尽是愁滋味,游子魂牵那碗香。





【七绝】水菊粑

作者/刘结根

三月三时水菊粑,世间美味不能夸。

夸来怕是惊王母,收去天庭玉帝家。



【七绝】丹东焖子

作者/冯良建

充馁儿时喜代粮,二毛爽口一盘香。

街头麻辣嫩柔吃,味到天涯系旅肠。


注:可代粮指困难年代下饭店吃主食需用粮票,而视为小吃的焖子则不用。



【七绝】长沙臭豆腐(新韵)

作者/雷达

黑厚煎成万口尝,随风污染恶名扬。

官场腐败如斯物,闻起臭来吃起香。



【七绝】端午包粽

作者/程立达(澳洲悉尼)

一样花生炒半黄,也醃红肉作中囊。

还将碱水泡新糯,总没娘亲手裹香。



【七绝】三大炮

作者/毛代岷(成都)

不腻不黏还化渣,吃时配以老荫茶。

香甜可口饶风味,特色赢来百姓夸。



【七绝】忆芜湖烧饼

作者/金嗣水(上海)

白塘巷子小桥东,烧饼炭炉香气浓。

记得当年那甜脆,老家味道在其中。



【七绝】镇江锅盖面

作者/何培树

镇江自古传名面,味美汤鲜十里香。

远近骚人均叫绝,诗词未作竟争尝。



【七绝】香椿拌豆腐

作者/刘玲玲(安徽)

雪乳盘中点翠凉,青芽入口久留香。

世间饕餮百千味,难得清欢洗浊肠。



【七绝】菠罗叶饼

作者/张雅琨

家山采叶水温清,拌馅搽油上屉成。

背影微驼频入梦,鲜香甜糯久牵情。



【七绝】武汉特色热干面

作者/施艳娥(湖北武汉)

小吃流行品种多,热干面是一支歌。

情从手艺传开去,南北东西四面罗。



【七绝】土炉烧饼

作者/闫建广(河南商丘)

炭火丝丝两面黄,芝麻点缀出炉香。

焦酥爽口圆君梦,美味千年誉四方。





【七绝】泰顺十大碗九层糕

作者/缪辞赋

煮九层糕无所逃,软柔鲜艳以为豪。

肉汤最配米香扑,久久长长步步高。



【七绝】台子火烧

作者/冯增群

外酥里嫩露焦黄,咬下柔情满口香。

应是浮生知我愿,何期识面请君尝。



【七绝】湖南津牛肉米粉

作者/胡春英

潇湘米粉数兰津,北食南来风味新

应是征人南渡日,携来秘诀远传人



【七绝】家乡小吃之小豆腐

作者/王绪清(辽宁抚顺)

小吃菜缨掺豆浆,家慈频煮度饥荒。

荊妻今日偶然做,反觉盈唇口口香。



【七绝】家乡藕尖

作者/黄希毅

风掀碧芰雨廉纤,又忆饥年嫩藕尖。

束腹暮归慈母唤,一盘小炒饱清甜。



【七绝】刘记馄饨

作者/单正法

薄皮肉馅骨头汤,挖块猪油碗底藏。

洒上胡椒沾点醋,开锅即食一吞香。


注:我家乡阜宁刘记馄饨有“天下第一吞”之美誉。



【七绝】家乡蒸米粑

作者/郑银根

尖尖两角贵妃腰,玉面玲珑馅拌椒。

此物香熏寅夜醒,思怀念念故山遥。



【七绝】家乡美食

作者/史彩英

故里油糕炖肉菜,素荤搭配味飘香。

心期暑假儿孙至,共享甘餐聚一堂。



【七绝】赞成都名小吃龙抄手

作者/林振中(成都)

抄手之名不愧龙,鲜香一绝可称雄。

人声鼎沸争先品,如是朝朝生意红。



【七绝】食春

作者/安志奇

荠已鲜肥柳已青,西园挖采蒲公英。

试将一把春滋味,换取萱堂笑语声。





【七绝】家乡小吃煎粉

作者/朱小珠

煎粉椒油麻酱汤,微加蒜末助浓香。

街边小吃人人爱,有种痴情真叫狂。



【七绝】包公家宴

作者/梁华煜

满目琳琅兴味添,个中寓意倡清廉。

才将点滴融于酒,早有乡愁出舌尖。



【七绝】家乡的橡子豆腐

作者/尹金先(江西)

山中野果细磨浆,文火熬成琥珀黄。

佐以葱花和辣醋,一闻不愿别家乡。



【七绝】黄豆儿饭店

作者/沈德明

临窗坐赏烟波景,近水眸收过往船。

店立河旁黄豆瓣,农家特色味纯鲜。



【七绝】走进臭豆腐铺有思

作者/任满保(深圳)

铺前站队喜飞扬,腐质流油竟爱尝。

世事几多终不解,何来臭比馔馐香。



【七绝】马曹猪头肉

作者/佘广中(扬州)

马氏猪头肉溢香,酥糜可口带红浆。

枯荷叶裹随身挂,食后孙孙见碗囔。



【七绝】乡味

作者/陈上凤(福建)

柴扉烙饼齿留香,一缕乡愁忆老娘。

当下珍馐难尽意,家山味道作私藏。



【七绝】鲜豆腐脑

作者/王伟成(海涛)

清香豆脑众人夸,弄卤浇开五彩霞。

恰似待闺纤少女,美如白嫩玉兰花。



【七绝】猪肠粉

作者/陈秋阳

粉滑新鲜攒熟油,整盘淋上靓生抽。

打柴填腹心情好,滋味而今梦里浮。



【七绝】笊篱豆腐

作者/弭忠平

疑是凝云似雪霜,饱含玉絮与琼浆。

笊篱澄漉更莹膩,卤汁浇来满口香。





【七绝】泸州红桥猪儿粑

作者/唐义烈(梦幻园)

圆面均匀心透底,薄皮裹馅手搓装。

出锅小格蒸笼里,入口缠绵扑鼻香。



【七绝】小葱拌豆腐

作者/朱玉明(江苏)

故里街头景色新,多年不改味纯真。

草锅豆腐小葱拌,白白青青好诱人。



【七绝】滨州锅子饼

作者/周志林(山东)

千年载誉自成歌,百里垂涎顾客多。

饼薄馅鲜包卷绝,流香暄软出平锅。



【七绝】西湖蜜藕

作者/许华(杭州)

蜜液冰丝带藕香,晶盘点桂大厨忙。

甘甜沁齿舒脾胃,嚼玉琼声对月光。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李振国

海外侨居三十年,家乡小吃梦魂牵。

满城餐馆寻滋味,仍缺麻婆那股鲜。



【七绝】温州小吃鱼丸汤

作者/郑顺巧(永嘉)

东海大鱼为主将,盐巴粉料各军参。

龙潭起浪纷纷跳,软玉清波神落坛。



【七绝】乡村豆腐花

作者/卢晓峰(江西鄱阳)

肩挑豆脑卖千家,滑嫩清香远胜茶。

时遇行人尝一碗,馋来玩处几娃娃。



【七绝】四坝蒸饼子

作者/贾登炜(甘肃•张掖)

篦子柳条醒面绷,饼如羽翼笼蒸成。

切丝佐料清香绝,羊肉浇头食更精。



【七绝】回乡再食火烧有寄

作者/吴立新

土灶如今换烤箱,价钱亦是三番贵。

但看包裹满新奇,惟少儿时烟火味。



【七绝】商丘吊炉烧饼(新韵)

作者/赵留春

不炼金睛不炼丹,老君创世醉圆圜。

阏台且借燧皇火,吊耳缸炉烤饼馋。





【七绝】老家美食朱家面

作者/汪永平

静夜无眠念柚乡,又飘美味入闺房。

眼前二两朱家面,蠢蠢馋虫舌下藏。



【七绝】做东坡肉与整诗

作者/刘家火(江西)

佐料黄州已定型,三刀两下不宜丁。

诗家也整方方块,好句撩情不带腥。



【七绝】东北白肉血肠

作者/王振江(大连)

新鲜猪血灌肥肠,酸菜粉条熬肉汤。

进入残冬开素月,一锅熟透半村香。



【七绝】广元蒸凉面

作者/唐明友

红油蒜末碎花生,麻辣香浓米制成。

羁客归来呼大碗,乡愁一解再无争。



【七绝】潞城甩饼

作者/陈成刚

身薄何忧火上煎,屡遭摔打到今天。

此生臣与釜和杖,只为心中那份圆。



【七绝】常德米粉

作者/商中贤(常德)

入味新鲜沅澧香,晨餐一碗润饥肠。

糯黏特色传千里,金字招牌响四方。



【七绝】龙阳鲊辣椒

作者/肖庭延

米粉碎椒腌一坛,四时伊可佐三餐。

菜油爆炒红而辣,酸裹香甜吃着欢。



【七绝】盛名狮子头

作者/单正柱

一方特色淮扬菜,爽口新鲜狮子头。

本地土猪前夹肉,不含激素吃无忧。



【七绝】豆腐脑

作者/郭荣贤

磨砺珍珠三万粒,晶莹似玉卤凝之。

舌尖偏爱非因味,一碗生津比药奇。





【七绝】黄谭米粉

作者/徐章霞(天门)

米线何如岁月长,少年吃到老还香;

青葱鳝卤孝儿意,传是民间敬养汤。



【七绝】家乡小吃

作者/刘勇

枯肠搜尽无寻处,却惹心中酸反潮。

只记粮仓麦菽盛,终年辘辘食红苕。



【七绝】家乡的摆汤面

作者/吴俊韬

韭菜葱花秘制汤,色鲜量足面尤长。

得缘一品其滋味,多日还思那碗香。



【七绝】平江酱干(新韵)

作者/孔极民

皇宫进否不求真,麻辣鲜香天下闻。

正品但能时入口,来生还做此乡人。



【七绝】凉粉

作者/李素英

手搓水洗冰凝结,剔透晶莹醋化糖。

夏日炎炎来一碗,生津止渴爽心凉。



【七绝】小葱拌豆腐

作者/陶可圣(加拿大)

葱花开在白云间,几滴麻油调味鲜。

些许精盐匀拌好,一清二白世流传。



【七绝】家乡小吃面条

作者/徐会作

小本经营麦面房,任随煮炒味纯香。

家逢喜事作行礼,寄意亲朋来往长。



【七绝】玉米面凉粉(新韵)

作者/张志新

榆勺紧搅满锅金,漏入清凉水底沉。

米醋葱花香菜佐,一盆蝌蚪去烦心。



【七绝】厦门土笋冻

作者/钟明珠

海里蠕虫称土笋,入锅慢煮出琼脂。

自然凝固晶莹透,入口犹如甘露滋。





【七绝】鄱阳小吃

作者/吴有生(江西鄱阳)

酥脆金黄半碟虾,青葱佐酒饱霜牙。

一方美食多风味,香满舌尖情暖家。



【七绝】翼城浆水面

作者/杨廷月

野菜酸辛美食汤,醉眠三日尚留香。

暑天止渴解烦恙,浆水面条清肺肠。



【七绝】他乡吃海鲜

作者/杨先权

郊筵喜见海螺盘,鳞活烹香与客餐。

欲食虾鱼添美味,迷村小吃有馀欢。



【七绝】农家风味

作者/刘纯健

瘦艳肥莹品质端,香肠野菜共三盘。

农家羞味迎宾客,宾客无由酒放宽。



【七绝】家乡小吃石花

作者/郑慧祥(福建龙岩)

穿街过巷小推车,客话声声卖石花。

粉嫩晶莹清爽滑,琼浆玉食胜仙家。


注:客话是指家乡方言客家话。



【七绝】家乡小吃蒸饼

作者/刘天忠

手工蒸饼嫩金黄,薄若蝉衫入肚肠。

老少皆宜盈贵客,回头赞好再来尝。



【七绝】合江烤鱼

作者/毛必成

奇妙熏风鱼肉熟,烤炉木炭火光红。

姜葱豆腐齐相伴,浊酒消愁又满盅。



【七绝】东北粘豆包

作者/刘玉杰

关东黑土生黏谷,磨面蒸成粘豆包。

每到冬来风雪日,家家围火烤佳肴。



【七绝】家乡小吃食粥

作者/陈再中(武汉)

曾记家乡那碗粥,桂圆莲子枣甘肥。

养颜暖胃延衰老,满口清甜且点饥。



【七绝】街边小吃

作者/高钱

步过宽街傍小塘,新楼影洒老砖房。

一盘鳝段红椒辣,两片油糕糯米香。





【七绝】秦淮鸭血粉丝汤

作者/景秋萍

几经周折返家乡,总惦儿时小吃香。

油热粉丝添鸭血,只须一碗去寒凉。



【七绝】阜宁玉带糕

作者/许立书

字号时今数百年,香甜云片白如绵。

乾隆品赏芳名赐,玉带登丰岁岁传。



【七绝】安徽舒城张母桥挂面

作者/李新生

搓拿揉捏小乾坤,一线牵来此日温。

百味人生心意挂,重逢又是往时存。



【七绝】高集锅饼

作者/许春芳

连番杠压连番烙,精美图形色泽黄。

外脆内绵回味久,频捎各地旅人尝。



【七绝】台子火烧

作者/高国

古城脚下千层饼,酥脆甘甜口齿香。

游子思归惟此物,思归不得入愁肠。


注:台子火烧是黄河岸边小镇台子镇特色小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齐东县城遗址位于台子镇境内黄河河道中心偏南。



【七绝】烤羊肉串

作者/叶紫

是片是丁皆有情,铁签串上也知诚。

火炉炽烤熏烟散,尽把清香满腹盈。



【七绝】碛口古镇碗托

作者/白继文

松软滑柔荞麦筋,粉条臊子味清芬。

鲜烹辣面浇油滴,游客传名远近闻。



【七绝】家乡的豆腐脑

作者/李静新

精研大豆滤残渣,煮就浓浆卤水加。

香菜葱椒诸料佐,尝来嫩爽实堪夸。



【七绝】南宫饼卷

作者/吴长通

薄饼卷来熏莱香,饱餐一次便难忘。

离家卅载思滋味,情绕枌榆入梦长。


注:南宫饼卷是南宫市十大名小吃之首。有牛肉、驴肉、板肠、熏莱等品类。尤以熏菜饼卷历史悠久,名扬四方。



【七绝】胡辣汤

作者/郭梓良

赭褐浓稠一碗汤,逍遥镇始美名扬。

扎根豫地称胡辣,开胃提神味也香。





【七绝】八宝饭

作者/郭黎明

猪油蜜饯豆沙融,糯米黏甜笑口中。

美食怡情南国望,往时家宴乐无穷。



【五绝】驴肉火烧

作者/武文吉

天上有龙肉,人间味更香。

传奇燕赵地,驴肉古今扬。



【五绝】家乡小吃大头鱼面

作者/姜国东

塘中露不凡,头大着银衫。

白面葱姜煮,鲜汤也解谗。



【五绝】驴肉火烧-保定小吃(新韵)

作者/胡晓福(保定)

烧饼卷驴肠,吃时一口香。

江南疆北客,老少俱来尝。



【五绝】热干面

作者/傅廷华

巧手调三味,芝蔴共麦香。

江城多美食,热面诱饥肠。



【五绝】臭豆腐

作者/孙泓

异味满街扬,缘何入口香?

全因调料好,块块解饥肠。



【五绝】最忆家乡瓦罐汤

作者/郑克非

陈皮肉饼汤,鸡蛋卧中央。

难忘其中味,相思是故乡。








本期入围词曲


路远天长犹念,

才知味入乡愁。


*排序不分名次


【菩萨蛮】上海小吃

作者/王纲朴

疫魔肆意侵城扰,伤心管控催人老。保供物资疲,可怜翁妪饥。

小笼包子眷,皮裹虾仁粲。久未品佳肴,解封期待饕。



【暗香】壶关羊汤

作者/郭文忠(山西长治)

小城飞雪。问香飘何处,惹人难诀。辘辘饥肠,怎敌寒风似刀割。好在街西古巷,灯火处、沸锅翻骨。浑不觉、一碗羊汤,了却腹喧聒。

微热。六艺绝。味美在壶关,入口香滑。旧情易决。痴梦闹心忍将曰。玉在闺中谁识,看今朝、物随名阔。寄远景、游世界,凭君开发。


注:六艺,借指厨艺。



【柳梢青】草炉饼(秦观体)

作者/王占锦

草烤清香。出炉嫩脆,镶玉金黄。爽口绵甜,多随亲友,早伴君王。

谁知半夜人忙。不曾料,独家秘方。只喜沙缸,闻名中土,好客盐冈。


注:草炉饼是盐城上冈的特色饼,流传西汉王莽年轻时做过此饼。此饼只能在特制的沙缸中烤制,发酵的酵头是家传秘方。



【清平乐】辽南的水饼

作者/吕永生

焦而不老,筋道刚刚好。总在儿时馋嘴了,吃着街边喧闹。

如萍似水漂流,清香住在心头。路远天长犹念,才知味入乡愁。


注:最好再来碗豆腐脑。



【鹧鸪天】鄱阳小吃

作者/林茂建

猪血糊羮润胃肠,笼蒸米饺客怜香。黄芽煮粉原生汁,酒水发粑本土方。

葱酥饼、灌芯糖,平凡工艺亦无双。人间烟火般般味,恰与江南美食扬。


注:黄芽,是黄芽头鱼。





【临江仙】塞外早点羊杂碎(苏轼体)

作者/霍跃庭(内蒙古)

笑问食材何五杂,心肝肚肺肥肠。葱花油炝辣麻汤。美名传万里,细品齿留香。

小犬小猫来复去,叫声催醒山庄。收银阿姐笑晨光。小词添味道,锅里正翻江。



【鹧鸪天】阆中名小吃

作者/戚永希(四川阆中)

阆苑古城天下稀,独家小吃最称奇。老号牛肉糊汤面,陈记卤油麻辣鸡。

香厚重,味纯宜,盈门食客赞声飞。历经三代传烹艺,遐迩闻名举世知。



【山坡羊】老家美食格格

作者/龙能斌(重庆)

相违容易,难消记忆,格格每想涎垂地。世人迷,我心痴。

玲珑竹屉氤氲气,麻辣味调荤素喜。香,入肚里;情,连故里。


注:老家称竹笼粉蒸为格格。



【西江月】咏广西梧州龟苓膏

作者/李素芬(广西)

褐色谁来点缀,软膏何用施妆。龟苓来自水都乡。风味天然酝酿。

食可生肌解毒,药能调血降糖。甜中微苦口留香。外售内销皆畅。


注:梧州是古苍梧郡,有“绿城水都”之美称。



【浣溪沙】度荒时期家乡小吃

作者/王有亲(天津)

代枣切糕扑面香,交钱交票队排长。警官到位品匆忙。

闪电乞儿抓就走,急吞不嚼肚中藏。"分些给我慰饥肠!"…







竹韵会员刊编委


顾     问

邓世广  秦   深  张幼鸣  胡文汉

汪平龙  周建煌  谢经铸  

总     编周冬兴

主     编刘   芸

执行主编邓   鸿

副 主 编:

李红艳  龙光南  萧   郎

师晓亚  张译丹  张小燕

编     委

张   颍   林乃雄   沈德明

吕云飞   梁新文   姚绍举 

梁昌坚   刘文强   何素芳

刘   杰   陶   蓉   王修会

陈再中   周志彬


本期编辑:邓     鸿

刊头题字:邓     鸿

获奖作品书法:

周建煌  周志彬  刘斌湘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







竹韵会员推广部


部   长:林乃雄

副部长:梁新文 何素芳 邓学辉

本期推广之星: 

史彩英  邓小云  何开元  田诗平


委   员:

邓小云  白继文  姚绍举  吕鹏飞

梁柏荃  余新初  王多思  王   芳

贾焕文  马浩敏  刘斌湘  郭文忠

管玉成  商中贤  张桂启  肖学贵

史彩英  郭荣贤  景惠生  漆小勇

吴宜筠  吉少华  何开元  田诗平


全体竹韵会员







竹韵书讯


竹韵汉诗协会2018年推出的《竹韵诗话》(原《斗诗批词》)已经使广大诗词爱好者受益,收到广泛好评。最近,2021年新版《竹韵诗词选2021》已经面世。


竹韵汉诗协会长期接受读者购书。



一、《竹韵诗话》精选、增补于落日长河(周冬兴)倾情打造的竹韵现场“斗诗批词”,融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于一体,让读者在捧腹之余轻松掌握格律诗词之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竹韵诗话》大32开本,共416页,出版社定价58.00元,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现售60元一本,含国内快递费,并赠送《竹韵诗词选》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二、《竹韵诗词选2021》系竹韵会员诗词作品精选。



三、另有《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少量库存。该书由周冬兴先生主编,系海内外众多诗家的一万多首七律作品中精选出的500余首作品汇集而成。小32开本,248页,便于携带,出版社定价48.00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现售50元一本,含国内快递费,并赠送《竹韵诗词选》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以上两本书若一起购买,优惠售价人民币100元,含国内快递费并赠《竹韵诗词选》一本(赠书数量有限,赠完为止)。


联系人:潘立芳(禅心人)

电话、微信号:13972902868

接受书款的银行卡号:

6236 6827 0000 1095 862

中国建设银行京山支行

收款人:潘立芳


竹韵汉诗协会

2019.8.20







竹韵诗社简介


竹韵清幽诗社是一方纯净的格律天地,秉持“诗词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各地诗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和弘扬古典诗词!诗社定期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出版向海内外发行。


欢迎关注竹韵清幽诗社公众号



往期精彩链接,欢迎赏读


竹韵汉诗 - 会员专刊(251)

竹韵海外 - 几盘凉菜开脾胃,一碗蒸羹暖肺肠(266)

竹韵中华-格律诗词(第274)期

竹韵清幽-格律诗词608期

竹韵清风 - 格律诗词243期

竹韵清音-格律诗词(229)

【竹韵 · 知竹轩】弹诗煮韵(第160期)

竹韵汉诗协会 - 鱼儿专辑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