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你诵读】考场外,名校师生同“下水”,为吃瓜群众解读高考作文

灵性语文 2024-03-18

点击上方蓝字「灵性语文」即可关注,再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



暗淡了刀光的电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高考如一场战争,终于尘埃落定,

但各卷高考作文题依然是全网讨论的焦点,

河北使用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

也是引起了诸多网友的“头脑风暴”  

考场外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跃跃欲试,想一试身手。下面我们欣赏几篇学生和老师的作品。

 

题目及作文如下

↓↓↓


2020全国卷Ⅰ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山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全国Ⅰ卷今年的作文题目回归传统文化,根植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也有后人对三位历史人物的不同评议,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人生与社会。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材料,有情境,有任务指令。 
考生只要深入分析材料,明确任务指令,审题难度并不大,扣题容易,也让考生有话可说,但要写出彩,还需要有丰富的素材、飞扬的文采,而这些,需要考生深厚的积淀和较高的语文素养。 
读材料,定立意 
齐桓公一匡天下,成就霸业,是为必然。他志向高远、不计私仇、心胸开阔、宽容为度、唯才是用。善用人者,应该摒弃私仇,任人唯贤;做大事者,必须心胸宽广,格局高远;主大局者,善沐八方春风,包容不同。他是高明的琴师,能调度各个琴弦,所以,能奏出盛世妙音。 
鲍叔牙公心为国,知人善荐,君子之风。他与管仲一直交情深厚,此时管仲已是败军之将、戴罪之身,他没有像庞涓对孙膑、李斯对韩非那样,对旧友落井下石。而是选择将管仲推到了历史舞台前,因为他深知:龙困浅滩,很难施展身手;独木难支,万紫千红方成就国家之春。他有为国之公心,他有识人之慧眼,亦有荐人之胸襟,因此他的名字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闪光。 
管仲股肱之臣,才能出众,功勋卓着。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才能,决定着金子的纯度。人才是立国之根本,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大才。学生不敢选择写他,可能会因为虽知其才能,却顾虑曾为两位诸侯所用的经历。其实,大可不必。厘清概念就能立论。小忠利己,大忠利人。他善于审时度势,从国家大局出发,治理国家,惠及百姓。一个人,如果能挽狂澜于既倒,振兴盛于衰弱,救黎民于水火,缔和平于狼烟,兴国家于百废待兴,都值得历史铭记。所谓建功立业,是在造福天下的基础上。没有济天下之心,就没有个人成就之说。因此,孔子评价他:“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读要求,明任务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即便有人押中材料,即便考生熟知管仲、鲍叔、齐桓公的故事,也要按作文的任务指令来写。材料只是引子,只是立意的载体。任务驱动型作文会给出具体情境与任务指令。不按任务写作,亦无法成为优秀作文。 
作文要求中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具体情境:举行读书会。读书需有心得,读书应有交流,读书亦可争鸣。论述自己观点,批驳他人观点皆可。不过,后者需设想他人的一般看法,由此阐述自己对哪一个人“感触最深”。 
话题限定: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重心落在“一人”身上,即便写其他两人,也紧扣“最”字,写其他两人也是为了突出自己所选之人,切不可平均着墨、平均用力。 
文体指令:发言稿。考生在一年的模考中,训练过各种文体——发言稿、演讲稿、倡议书、慰问信等。发言稿注意语气、情境以及听众感受即可。
 鉴古今,联现实 
高考优秀作文往往需要符合以下要求:言之有理——立意准确,言之有序——思路流畅,言之有物——素材丰富,言之有文——文采飞扬。 
前面的审题工作完成之后,确定立意,明确指令,接着会面临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用哪些素材作为论据印证观点、展开论述。当然可以从熟知的例子入手,比如从齐桓公的角度联想,商纣王个人享乐,最终葬身火海;唐太宗海纳百川,开创贞观之治;楚怀王,错勘贤愚,流放屈子,落得客死他乡的惨象;齐威王包容异见,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的盛况……但如果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写出一篇文章,一定来源于深厚的阅读积淀。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其实,考试也是如此,“功夫在考场外”,有了深厚的积淀与持续的写作训练,才能在高考的舞台上翩然飘逸、惊鸿照影。 
很多人说今年全国Ⅰ卷成功地回避了热点,比如当前形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其实,从大处着眼,全国Ⅰ卷作文命题者有一个导向:当下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人才观?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管仲是人才,齐桓公是用人才者,鲍叔牙是荐人才者。当今时代,无论是“蛟龙”入水,还是“嫦娥”升天;不管是“北斗”覆苍穹,还是战疫靠科学;不管是扶贫攻坚,还是实现中国梦……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都离不开正确的人才观。考生写作中只要紧扣上述几点,立意准确、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将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试题解析作者湖北省英山县实验中学   段伟老师


高二学生作文选登
荐贤助君得天地  让相为国霸春秋
——班级读书会发言稿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二(7)班  靳京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书画家李若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作为一名上进的中学生,透过书香墨海,审视历史人物,在齐国崛起的这条路上,我敬仰不计前嫌、善于纳谏而九合诸侯的公子小白,我力赞尽己之贤、尊王攘夷的管仲,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当属“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的鲍叔。接下来就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浅见。
胸襟博大,鲍叔知人善任而勇荐旧敌。“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欧阳修这句话可很好形容鲍叔。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齐国王位之时,鲍叔和管仲亦身居双方阵营的高位,甚至小白几乎为管仲所杀害,可当公子纠失败、桓公即位后,鲍叔却能发现与己与国曾有深仇大恨的管仲的才能,并为此直言纳谏,使其辅佐桓公成大业。“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假如没有鲍叔之知人善任及包容心胸,齐国人才中何来一位彪炳千古的管仲,又何来齐国今后之崛起?所以,管仲造就了齐国的荣光,而鲍叔造就了管仲之辉煌。
情操高洁,鲍叔知己不及而谦让相位。“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春秋战国这样礼崩乐坏的时代中,诸侯将相们都沉沦于名利,贪念着霸权,齐桓公亦是如此。在管仲俯首称臣后,作为齐国之相的鲍叔却并未居高视之,反而称自己“贤不如管仲”而将相位谦让于其,自己甘居其下,终成一段千古佳话。“甘居下者位未卑”,虽然桓公终成五霸之首,但其与手足相争、与诸侯相杀,比起鲍叔却少了一分淡然与平静。同学们,我们深知,只有不迷恋权力,不陶醉富贵,鲍叔才如乱世之中的一抹清流,以己之行诠释了君子之德。
同学们,管仲虽贤,论胸怀其不如鲍叔;桓公虽能,论情操其亦不如鲍叔。故三人中,我首推鲍叔——荐贤助君得天地,让相为国霸春秋:于国家,鲍叔选贤举能、慧眼识精,为桓公夺王位,使管仲施才能;于己身,鲍叔不慕名利、清高淡泊,未曾自矜功伐,让相而身退。
同学们,正如董卿所说: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在读书中学习历史人物之德行,以博大之胸襟容天下之人物,以慧眼识八方文化,多元融合、取精去糟;以高洁之情操立自身于浮华躁动的社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于己无愧,于国无愧!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注意:称呼要顶格写 )


名师作文
 
鲍叔牙:君子之风
 
                 作者:陈梅(个人公众号 正语文心)              同学们:
   大家好!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觉得,一个流亡的公子,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春秋最抢眼的霸主,非齐桓公莫属;
 我也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君王有作为——管仲实力诠释了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底气;
 不过我想说,我最叹服的,是隐身在这两位身后的鲍叔牙。
 没有他,历史上不会有公子小白逆袭的神话,不会有管仲青史留名的佳话——可能管仲会为自己先前的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没了管仲,无人筑基,公子小白恐怕也成不了齐桓公,更别奢望在春秋称霸。
 我们似乎会有个错觉,误以为鲍叔牙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偶然之间盘活了一个棋局,棋子本身并不值一提。果真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你看,管仲虽有天纵之才,但他毕竟是戴罪之身,被擒获后保命都成了一种奢望,此时鲍叔牙卖他一个好,让他得以活命,做自己的门客,似乎也未尝不可——这似乎对他更有利。
 然而,鲍叔牙没有那样做,他选择将管仲推到了历史舞台前——他深知,龙困浅滩,很难施展身手——坦荡的胸襟,让他在历史的节点上为管仲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你看,公子小白在流亡之时,虽有坚韧不拔之志,也有随机应变的急智,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面对差一点结果了自己性命的仇家,刚渡过生死劫的他,恨不能手刃管仲,生啖其肉。是鲍叔牙的一番话让他冷静了下来:先前,管仲在敌方阵营,臣子各为其主;当下,局面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放下自己不能控制的,控制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是一个有胆识的君主该做的抉择。
 然而,倘若鲍叔牙不曾洞察公子小白志在天下,他凭什么说服他?倘若鲍叔牙不曾了解公子小白是一个懂得取舍的人,他又如何敢去游说他?是鲍叔牙洞明的眼光,让他能戳中公子小白的心坎,最终让未来的齐桓公与一代贤相管仲碰撞出了历史的火花。
 毋庸置疑,鲍叔牙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个知己知彼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局中,百战不殆,不单成就他人,也最终成就了自己——独木难成林,渴望一匡天下的公子小白,自然不会只依仗他一人,便是没有管仲,日后也会有他人会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早早认清了这一点,甘居管仲之下,看似退让,实则彰显出气度来,于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索伦·祁克果也说过:“想理解人生只能追溯过去,但要度过人生则应向前展望。”对最终站了人生C位的齐桓公和管仲,我们可能会赞叹其机遇与才华,但成全了齐桓公,成全了管仲,成全了齐国的百姓,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鲍叔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不能做时代的掌舵人,那么不要吝于给掌舵人助力,让他带领一船人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用慧眼识千里马  荐英才以平天下
 
北京大羽教育   包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本次读书会上发言。列夫·托尔斯泰曾言:“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关于本次读书会,我有一些拙见同大家分享,愿我们的思想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用慧眼识千里马,荐英才以平天下”。
 
管仲,虽为千里马,有“九合诸侯”之才,但却“才美不外见”,屈身为袭击君王的囚犯;齐桓公,虽从谏如流,立“一匡天下”之业,但却曾不识千里之才,险些断葬自己的霸业。相比之下,鲍叔则站在更高的角度,“先天下之忧而忧”,以顾全大局的观念、实事求是的态度、谦虚礼让的精神,慧眼识人,举荐英才,立“治国平天下”之功,成万世称赞之“伯乐”,是当今为政者之楷模,实令我感触最深。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慧眼识人的伯乐有着家国为上的大局观念。
 
君可见,萧何月下追韩信,荐刘邦任其为大将,征讨四方平定诸国,却不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背后功高震主的担忧;君可见,李世民贤君任谏官魏征,从谏如流,却不见其任用太子幕僚的不计前嫌;君可见,忽必烈任安童为丞相,却不见其对安童十八岁的不重资历,大胆提拔。何为?萧何之成败,唐高宗之不计前嫌,元世祖的果断任命,皆将国家置于首位,这些“伯乐”或舍弃自身清名,或冒个人安危之险,他们考虑的乃是家国大事,是千秋万代之功。国家,便是他们的大局观。这不也正是为齐桓公荐管仲的鲍叔的大局观吗?伯乐者,“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慧眼识人的伯乐有着实事求是的耿耿忠心
 
面对“南阳无令”的引对,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面对“国无尉”的情况,他再次推举他的儿子祁午,正是孔子所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而问其原因,只是简单答道:“君问可,非问吾之仇,之子也。”这是因为他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国举才,不避亲仇。而鲍叔亦是如此,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险些酿成大错,鲍叔不因管仲为齐桓公之仇避之不谈;管仲鲍叔牙乃君子之交,管鲍之交的故事流传至今,鲍叔不因管仲为自己朋友而放弃举荐。因为他知道,管仲正是那个平定天下的贤才。伯乐者,“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虚己者进德之基”,慧眼识人的伯乐有着谦虚礼让的宝贵品质。
 
黄帝选贤传位的故事还萦绕耳畔:清水流二百里而干,昌意、玄嚣二兄弟于是将水流汇成一股,终抵颖水。昌意以兄长想得此法推举兄长,而玄嚣则谦让给年轻有为的弟弟。最终玄嚣继位,昌意辅佐,太平安康。自知才不如人的鲍叔主动让位给更加贤能的管仲,不计个人私利与得失,对待齐桓公的重任谦虚礼让,甘居管仲之下,方能成匡扶天下的丰功伟绩。伯乐者,“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当今世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这样的伯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更需要有安天下壮志的千里马,而这也更需要慧眼如鲍叔的伯乐。
 
同学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民者,自立自强,正值你我拼搏年龄,又怎能不去积蓄千里之才?为政者,以家国为大局,有鲍叔作为榜样,岂能有英才无用武之地?如此,我们的国家定能蒸蒸日上,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的民族亦可实现复兴,走向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大江大河,我为潮流
河北唐山一中  吴国梁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大江大河,我为潮流》
古人有这样的说法:“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得士则强,失士则亡。”
孔子这样感叹:“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我从管仲身上,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对于人才的评价,绝非虚言!
想一想管仲,刚才还是脑袋随时可能落地的囚徒,转眼就成为了辅佐一代雄主的重臣,这样华丽的逆袭,再高明的小说家也不敢编,可真的就在管仲的身上发生了。
不要说因为鲍叔为他说情,如果管仲没有“匡扶天下”之才,鲍叔说破嗓子也没有用,正因为管仲有不世之才,恰恰符合了齐桓公称霸天下之志,管仲才华丽逆袭。
时代的大江大河,波澜壮阔,有足够大的舞台让人才展示才能。
就在今年突如其来的“抗疫”中,有一位84岁的老人,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凭借“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之“有我”精神,凭借“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之“无我”担当,成为浓浓阴霾中最美的逆行人!
他的高,他的伟,他的洁,他的坚,绝没有辜负他的名字——钟南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勇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不就是这些吗?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 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这,是我们对国士的崇高赞誉,更是对自己成才之路的无限憧憬。
同学们,管仲无疑是那个时代绝对国士,鲍叔以国士荐之,齐桓以国士待之,管仲则以国士报之;于是,“管鲍之交”“春秋五霸”等佳话流传青史,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大江大河,有怒雪潮流,有滚滚中流,有滞后尾流,有旁侧支流,有渣滓逆流,也有悄无声息消失的时代弃流——我们要做哪一种“流”呢?
鲁迅先生曾说: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命运,就是这个时代的奋斗与命运!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九万里风鹏正举,鸿鹄志在山万重!
让我们像管仲那样,做一个时代的杰出人才,将“小我”融入到“家国”的时代潮流中,实现属于时代的人生价值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转自公众号风月吴边

特别推荐:

1、读《小英雄雨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起唱《快乐的节日》 
2、积累《平凡世界》精彩语句,为作文添彩!
3、七年级上古诗文常考阅读题


灵性语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你若喜欢,点击右下方“ 在看 让我知道你来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