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译】森政弘(著)江晖:《恐惑谷》
Editor's Note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Author 森政弘 江晖 译
森 政弘
(Mori Masahiro,1927-)工学博士(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历任东京工业大学制御工学科教授、日本机器人学会会长,是日本自动化和机器人工学领域领军人物,创办了日本机器人大赛,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三等旭日中绶章。
江 晖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跨领域信息学),日本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专业方向为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影跨文化传播、媒介使用行为与效果研究、中日媒介比较研究等,发表相关专著译著三部、论文十余篇。
相关文章
01 | 程林 江晖: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从延齐和森政弘的理论谈起 |
1970年,森政弘教授发表了《恐惑谷》一文,该文就人类在面对类人机器人时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在恐惑谷理论发表后的五十年间,机器人技术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美国机器人学家卡尔·麦克多曼于2005年和2012年两次将这篇随笔译成英文,引发了学术界“迟来”的关注。但因语言习惯等问题,英译版在语言表述和图表上相较原文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鉴于此,本文译者于2020年2月2日获得森政弘教授本人的许可,首次将原文译为汉语,并于同年4月就相关问题对森政弘教授进行了书面访谈。
——译者:江晖
数学术语“递增函数”,指的是随着变量x的增大,函数值y=f(x)也不断增大。例如付出的努力(x)越多,收入(y)越高;又如油门踏板踩得越深,汽车的加速度越大等等,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上述函数关系来解释。这种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很易于理解。不,或许应该说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现象都符合上述规律,人们似乎就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世间所有的关系均可以归纳为这种单调递增函数。比如在处理人生的相关问题时,许多人执着于坚持到底,难以接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也许正因如此,当人们在面对一些不符合递增函数规律的现象时,往往感到困惑不堪。
例如登山就是一个例子,到达山顶的行走距离x与登山者所处的位置高度y是不属于递增函数关系的。因为攀登顶峰并不等于一路登高,当跨越山谷时也需要走下坡路。笔者由此意识到,机器人在外观上不断接近人类的过程有如登山,而人类对机器人抱有的亲和感也会存在类似的山谷。笔者称之为“恐惑谷”。
图一 静态“恐惑谷”示意图(译者在原图基础上译制)
当今,作为节省人力的主力军,工业用机器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如众所知,这类工业用机器人无脸无腿,只有能够旋转或伸缩的手臂,单就外观而言与人类可谓大相径庭。诚然,这类机器人的设计初衷原本就只在于功能,即在功能上如果能够接近人类,其外观是无足轻重的,也因此这类机器人的外观类人程度并不在受评价的对象范围之内。如果需要在图一的坐标上对其进行定位的话,应该是出现在原点附近。换言之,工业用机器人由于在外观上与人类的相似度极低,普通人一般不会对其产生亲和感。与之相比,玩具机器人虽然只是一些粗糙的机械,但或许是外观比功能更受重视的缘故吧,它们大都拥有一张脸、两只手、两条腿以及身体躯干,具备了与人类大致相似的外形。并且,儿童们似乎对于这些小型的人造机器人有着相当强烈的依恋。因此,可以将玩具机器人标注于如图一所示的位置。
毋庸置疑,机器人领域的奋斗目标之一在于对人类自身的再现。为了使机器人在外观上更加接近于人类,人们在诸多细节上精益求精。例如手臂等部位原本只是一些装满螺丝的铁棒,在令其脱胎换骨(准确地说是换皮),拥有了弹性的肌肉和皮肤的颜色之后,便朝着人类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而人们对其抱有的亲和感自然也就随之提升了。
对于读者们来说,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手足不健全的残障人士。当看到他们装着义肢(义手或义足)的时候,大抵会产生同情的感觉。近年,这类义肢的制作技术进步显著,如不仔细看,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例如在义手的表面能够看出肌腱和血管的突起,手指上有指甲,甚至还能看清指纹。颜色虽比真正的人手稍显粉色,却正如刚沐浴完时的肤色。可以说义肢在外观上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与真手相比,也就是类似真牙假牙之间那种细微的差别。然而正因这类义肢乍一看与真手无异,所以一旦当你发现那是人造物的时候,一种心理不适感便会油然而生。如果尝试着去握一下手,那种软若无骨的握感和冰凉的触感交相袭来,会令你尖叫着原地跳起。此时何来亲和感,唯剩莫名惶惑。这种感觉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负值的亲和感,因此如图一所示,此类义肢(一般称为装饰性义肢)尽管与真手的相似度颇高,但人们对其抱有的亲和感却下跌至负半轴的“谷底”,此即为“恐惑谷”。
如果近看文乐木偶,笔者认为其与人类的相似度并不高。无论是尺寸大小还是皮肤的纹理,可以说都不及装饰性义肢。但如果拉开一定的距离,比如从观众席远远眺望时,那尺寸的绝对值等就不再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了。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眼部和手部动作在内,从整体的类似度来看文乐木偶反而就极为接近于人类了。并且,从人们着迷于由此产生的艺术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文乐木偶抱有的亲和感是处于较高数值的(当然是位于正半轴一侧的)。
基于上述内容,笔者认为读者们应该是能够理解“恐惑谷”这一概念的。在下文中,笔者想就“运动”和“恐惑谷”的关系稍作深入的思考。
图二 静态动态“恐惑谷”比较示意图(译者在原图基础上译制)
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动物(自然也包括机器人)而言,运动乃生命之本。倘若给机器人加上“动作”这个要素,图一中山峰的高度会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恐惑谷”也会进一步加深,如同图二所示。例如,当工业用机器人在非工作期间被切断电源时,静止着的它们不过是一堆油乎乎的机器,然而当输入恰当的程序、这些工业用机器人像人手一样活动起来的时候(为此,速度以及加速度和减速度都需要保证相似度),我们往往会产生些许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亲和感。相反,如果给位于“恐惑谷”中的义肢加上动作,那造成的心理不适就不可想象了。想必部分读者也有所了解,以今日之技术想要实现义肢手指的自动张合并非难事。图三是维也纳某厂家生产的手指能够自动张合的义肢,也是目前同类市场上最好的产品。即使是下手臂被切除的人,只要产生抓取物体的意识,其残余的肌肉仍然会发生收缩,并且此时在残余手臂的皮肤表面能够产生微弱的电流,称为“肌肉电流”。这款义肢就是运用了上述原理,利用装附在皮肤上的电极将这种生物电流导出,再通过电子电路放大,带动义肢内的小型马达转动,从而实现手指的张合。正因这款电动义肢具备了动作机能,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普通健康人士的极度不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假若在昏暗的地方用这只“维也纳手”去和一位女士握手,想必会传来刺耳的尖叫声。
图三 名为“维纳斯手”的义肢
义肢尚且如此,若换做机器人,会令恐惑感加倍袭来。可以想象当一名技工深夜醒来后钻到车间里的一堆人体模型中间去找东西,假设此时她们都开始动起来的话,这似乎就变成了一个恐怖故事。
在世博会的效应下,机器人的制造工艺也愈加成熟,其中甚至出现了将与人类相同数量的二十九对人工表情肌群植入机器人面部、以实现脸部微笑功能的精巧作品。据这款机器人的制作者说,“微笑”实际是通过一连串动态的脸部扭曲动作来完成的,而这组程序的关键在于速度。如果把速度降低到一半、缓慢地去展现“微笑”的话,那看到的就不是愉悦温暖的笑容,而是一抹诡异的、令人心生不安的怪笑了。
因此可以说,当机器人、人偶或义肢等物的类人程度达到一定的高水准时,一步踏错,反而会导致急转直下、坠入“恐惑谷”的深渊。
我们在设计和制作机器人或义肢的时候,都希望避免掉入这个“恐惑谷”。对此,笔者的建议是,与其因执着追求相似度而陷入危险境地,不如停留在“恐惑谷”左侧的山峰附近、依靠一定程度的相似度获得较高的亲和感为宜。笔者甚至预感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在相似度之外的其他维度上,即利用迥异于人类的非类人设计,或许反而可以创造出更为安全的亲和感。希望诸位设计师能够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眼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在设计上与人类肉眼相去甚远,从结果上看却为人们的双眼增添了无限魅力。这种理念也应该活用到义肢的设计上。如此一来,相比那些看起来有些瘆人的义肢,一些更为炫酷的设计想必会大受欢迎。
图四 佛像雕刻师制作的手部模型
图四是某佛像雕刻家制作的指关节可以自由弯曲的手部模型。虽然没有指纹,颜色也仅仅是木材的原色,但此款模型却不会令人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原因就在于其圆润的造型和优美的弯曲度。这或许是一个值得作为参考的例子。
图二中“动态”曲线右端的顶点代表普通健康人士。人类一旦死亡,自然无法继续活动,同时面色发青、身体变冷。因此,如虚线箭头所示(图二),死亡这一现象可以表示为从“动态”曲线的右端顶点跌落至“静态”曲线的“恐惑谷”谷底。但这种跌落方式其实已属幸运,因为倘若坠入的是“动态”曲线的“恐惑谷”谷底,就会出现“活动死人”那种令人战栗的存在了。不过笔者认为,这恰恰就是“恐惑谷”最深层的奥秘所在。
人们为何会产生相似的心理不适感呢?又是什么必然的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对此,笔者还未深入考虑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出自人类自我防卫本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想通过机器人研究来认识人类自身,还是希望借助非类人设计去创造类人的亲和感,我们都有必要开始着手准备,运用精密的测量来绘制这张“恐惑谷”的地图。
(原文载《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5期“专题·《恐惑谷》发表五十周年”,由于篇幅有限,省略了原文中的脚注。)
责编:艾 萌 校对:袁瓦夏
排版:培 育 终审:时 安
扫码关注我们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投稿邮箱
wgwxdt@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