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人文

其他

报告征集 | ACCL双年会分论坛“中外机器人叙事”

Conference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2024年双年会将在6月23-25日举办,会议地点为香港科技大学,会议主题是“展望人类”(Behold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当机器人遇见人文:“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3年12月3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首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召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市社科院、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3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学者在研讨会期间发言或与谈。本次研讨会从跨学科和跨文化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机器人人文议题。会议受到国内学者和高校师生强烈关注,线上参会者不仅在高峰时段达到300人上限,还有数十位师生等候参会。“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茂生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何传添副校长在欢迎各位参会者的同时,也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发起背景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跨学科研究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机器人人文”概念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学者程林提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曾多次举办外国语言文学与AI融合发展、世界机器人文化等领域跨学科和跨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校期待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推进“机器人人文”这一前沿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因为在人形机器人成为战略需求的当下,思考人机关系也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命题。刘茂生副院长则表示,此次会议规模有限,遗憾无法邀请所有报名学者参会,但相信会议将对后续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主持了上午的跨学科分论坛,七名学者发言或与谈,内容涉及传播学、科技哲学、伦理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机器人人文研究丰富的学科延展性。清华大学博士生陈禄梵在报告中回顾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阶段展望,其对技术趋势的呈现引起了参会学者和听会师生的强烈兴趣。中国人民大学刘永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社会对AI认知主体性的探讨显示出明显的机器人泛灵论色彩,这是古老的机器有灵论的新体现。我们对这种现象不能采用简单的否定,而应该通过康德式的前提追问与反思,来理解当下的机器人人文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闫坤如教授从概念、研究范畴等方面梳理了机器人伦理与机器伦理的差异,指出机器人伦理只有作为以人为责任主体的伦理学,才能在伦理立场、研究进路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真正实现机器人合乎伦理的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燕教授借助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机器与技术物作为行动者的实践本体特征,指出应该将人与机器定位于广阔的行动者关系网络之中,才能更加有效地探讨如何在行动者的传播实践中重组人机关系。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通过对19世纪之后文学作品中人机共存想象书写的分析,指出人类对非人智能的恐惧由来已久,玛丽·雪莱和麦克尤恩的作品中大多描写了紧张的人机关系,我们需要考虑人类需要一种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新范式以应对当下世界,而人文主义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基于研究团队系列成果,从研究对象、领域和方法的变迁趋势出发,梳理了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政弘提出的“恐惑谷”假设在50年间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指出该理论的覆盖范畴已经从机器人外表拓展到虚拟数字人领域,目前存在三种主要的发展进路,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积累,但其背后隐含的哲学问题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副教授从1770年的“人造智能”现象出发,在欧洲思想史中分析了这种仿人智能出现的原因及引发的结果,并指出我们通过“人造智能”现象可以窥见人工智能理念的发展历程。下午跨文化分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吴湜珏珊老师主持,九名专家发言或与谈。吴湜珏珊老师从西方思想史尤其是法国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了西方机械身体观的形成。她认为中世纪解剖学、笛卡尔“机械论”、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日程 | 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我们正进入一个人与机器人(AI)共存的科技世代,思考人机关系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命题。机器人不仅是科技产物,也是甚至在时间上首先是人文社科议题。与机器人相关的人文社科议题即我们所言的“机器人人文”。机器人人文涵盖文学、影视、文化、科哲、伦理、传播等众多领域中对机器人和人机关系的讨论,它承接历史、关照当下、转向未来,还是人文与理工跨学科与东西方跨文化讨论。其讨论对象以各类机器人和AI智能机器为主,同时与人造人、赛博格、后人类等话题也勾连紧密。为参与和促进这场时代讨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将于2023年12月3日(周日)组织第1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机器人人文相关文章都岚岚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都岚岚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爱情?论珍妮特·温特森《弗兰啃斯坦》中的跨界之恋

Trilogy),都以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转向推想小说创作,表达他们对未来世界人类社会睿智的思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写作教授、著名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吕广钊 | “换生灵”克拉拉:《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游牧主体与后人文主义解码

subject)。《克拉拉与太阳》被提名2021年布克奖1#机器人克拉拉:蜘蛛世中的换生灵在正式讨论《克拉拉与太阳》之前,我们先来厘清几个概念:蜘蛛世、换生灵,以及后人文主义。在哈拉维(Donna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王瑜 | 技术祛魅与人性反思——《铁臂阿童木》中的机器人形象及人机关系探析

Jordan)(2018:48)说,要评价当今世界机器人科学的现状就不可忽视日本,并且对于“另类的日本传统”,他认为其来源是日本漫画大师手塚治虫(Osamu
2023年11月12日
其他

江晖 | 技术遐想与文明窥探:20世纪初期日本报刊与文学中机器人形象的生成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吴湜珏珊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会议征稿 | 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2023年双年会(主题:展望人类)

Websitehttps://www.chineseandcomparativelit.org/本公号定位学术,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或合作。图源网络,侵删。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会议通知 | 第一届机器人人文学术研讨会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吴湜珏珊
2023年10月23日
其他

程林 | 1770年的“人造智能”

Osterberg)无法解释智能机器的运作机制,最终将其归结为超自然力量。实为骗局的“象棋土耳其人”在《冯·凯佩伦先生的象棋手》(1784)中,数学教授兴登伯格(C.F.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吴湜珏珊 | 追寻机械身体观的法国思想之源

philosophiae,1644)仅仅用了一百年时间。人们不再满足于惊叹赞赏造物主的杰作,而是渴望发掘人类自身的力量去改变自然,探索不可见的人体内部构造。勒诺伯(Robert
2023年9月5日
其他

刘永谋 王春丽|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走向技术控制的选择论

Kapp)用“器官投影客观化原理”(Kapp,1877)理论来解释工具的诞生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必然关联。从机器诞生至今,它经历着从手工工具到机器工具、到自动机器、再到智能机器的演变过程。1.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阿尔弗雷德·诺德曼:仿人型和机器型人工智能的科幻叙事

科幻春秋仿人型和机器型人工智能的科幻叙事阿尔弗雷德·诺德曼/文黄亚菲/译译者简介:黄亚菲,女,重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生,研究兴趣为科幻文学与文论、机器人人文。
2023年6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程林、王之梦 | “佛教机器人学”:机器人工程师森政弘的人文思考

作者简介程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王之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一般而言,人们不易将作为高新技术代表的机器人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宗教联系起来思考,例如不易将机器人视为宗教学研究的对象。但在国际学界,通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视角观察或阐释机器人(或AI)、人与机器人关系的研究已非稀奇。其中,中国、日本和欧美学界都有从佛教视角阐释人机关系的尝试,例如日本机器人工程师森政弘(Masahiro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今日读书 | 程林领读《机器人简史》

人类始终对机器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既希望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某种目标,又时刻警惕与恐惧着它们。长期以来,机器人一直是人类与自己的创造物紧张关系的象征。在今天,机器人不只是某种人形机器,它可以是工业物联网中的控制系统,是家庭中遍布角落的智能家居电器,是信息流中潜藏的人工智能算法,是互联网中的BOT社交机器人,“机器人无处不在”。那么,机器人是否有着独特的技术谱系?在原生工业国家美国,美国社会的人们是如何认识机器人的?达斯汀·A.阿伯内特(Dustin
2023年6月4日
其他

程林 | 重生会怎样?——以《真实的人类》中的机器克隆老人为例

作者程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本文原载《科普创作》2019年第3期,注释在此省略,全文请参见刊物或知网。本文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青年创新人才培植课题“近期科幻中的机器人养老伦理困境”(项目编号:18QNCX11)阶段性成果。随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不仅是很多国家面临的社会难题,也是“准老人”甚至是年轻人的顾虑。不少人寄希望于未来技术,但实际上,人体(特别是老人的身体)与机器的距离似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读者只需想想植入式假牙、人造耳蜗、生物芯片和心脏起搏器等弥补或加强现实性的延伸器具或人造器官,就能体会到人与机器的距离,这种人机结合的方式会越来越普遍地服务于老年人。技术向善、智慧养老已成为现实中很多人的愿景,甚至是部分人的希望所在。技术会在何种程度上缓解养老难题,已投入使用的社交性机器人养老是否奏效,更先进的未来技术(大幅延生技术、冷冻人解冻技术甚至是永生技术等)的应用效果和挑战如何,我们还难下判断,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未来学家的许诺已让不少人对延生甚至永生浮想联翩。在这种情况下,虚构的科幻文学或影视作品可以预设场景,供人们进行应用讨论与伦理思辨。本文通过分析瑞典科幻剧《真实的人类》(Äkta
2023年4月17日
其他

程林 | 构建“第三种机器人文化”

▋人与机·文化篇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机器人工具论),还负载了人的欲望、情结、需求或愿景。一旦作为文化物和技术物产生,它就会与人互动互构,让人性以某种形式显影,甚至可能反过来影响人类文化、实践乃至人类未来。原文:《构建“第三种机器人文化”》作者
2023年4月4日
其他

荆祎澜 | 论《双百人》中机器人安德鲁“为人”的两种进路

Asimov)“机器人三法则”在机器人伦理讨论中路人皆知,但“美国机器人文化”这种说法对学界来说还比较陌生。谈及西方早期机器人文化,学界经常会讨论捷克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2023年3月7日
其他

黄亚菲 | 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的“蒸汽机时代”——从爱德华·埃利斯《大草原上的蒸汽人》谈起

Asimov)“机器人三法则”在机器人伦理讨论中路人皆知,但“美国机器人文化”这种说法对学界来说还比较陌生。谈及西方早期机器人文化,学界经常会讨论捷克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刘永谋 | “终结者”进化:美国人如何想象机器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该文为周末超星讲座的讲稿,经过编辑之后将发表于下一期的《科学与民主》杂志上,敬请关注。我的博士生李尉博在此文写作中亦有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刘永谋 李尉博 | 自动机、机器人、赛博格:美国文化中机器人的三种想象

Asimov)“机器人三法则”在机器人伦理讨论中路人皆知,但“美国机器人文化”这种说法对学界来说还比较陌生。谈及西方早期机器人文化,学界经常会讨论捷克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科普创作评论》“美国机器人文化”专题文章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吴湜珏珊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石黑浩 江晖 程林 | 人机界限的模糊将引发新物种的诞生——石黑浩教授访谈

摘要:日本NHK摄制的纪录片《欲望时代的哲学》中记录了日本机器人工程师石黑浩和德国哲学家马库斯·加布里埃尔在2018年的一次简短交流,关于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人类的定义等问题,二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态度差异。四年后,两个独立的访谈对他们的谈话进行了跟进。在此次采访中,石黑浩强调了以下观点:第一,人、智力、情感等尚未有明确定义,人类可以通过制造机器人去实现元级别的人类理解,至少可以从机器人的反应中获得理解人类复杂功能的灵感;第二,机器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已经跨越了“恐惑谷”;第三,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界限的模糊是一件好事,新的物种由此诞生,人们会接受它们成为人类;第四,COVID-19疫情过后,远程操作型机器人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此外,关于日本机器人文化的根源,石黑浩提出了“岛国假设”。关键词:石黑浩、仿人机器人、机器人、恐惑谷、岛国假设项目信息:本研究为国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早期机器人’书写研究”(20CWW018)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省略注释与脚注。原文阅读:https://soctech.spbstu.ru/en/article/2022.6.5/
2022年9月24日
其他

王瑜 | 日本科幻动画中的机器人想象

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日本科幻动画已有近60年历史,机器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之一,相关作品数量众多。这些作品内容题材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既映照了当代日本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也寄寓了创作者对国家、人类、未来等问题的思考。应该说,日本科幻动画凭借自身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形成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其描绘的机器人形象作为包含丰富语义、亟待深入阐释的文化符号,也进入了学术研究的视野。机器人是人类的好友良伴要说日本机器人动画的鼻祖,那一定是手塚治虫的《铁臂阿童木》。1963年版电视动画改编自同名漫画,讲述了生活在21世纪的机器人少年阿童木为维护和平及人类幸福而奋斗的故事。阿童木是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为慰藉丧子之痛,按其子样貌制造的高智能型机器人。他不仅拥有健康可爱的人类外形及聪慧、勇敢、正义等美好品格,还有“七大神力”“十万马力”可上天入地。阿童木的名字取自英文“Atom”,即“原子”之意。同名漫画创作于战争尚未走远的20世纪50年代初,如手塚治虫在自传《我是漫画家》(大和书房1989年版)中所言,阿童木这个形象诞生的契机源于自己“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梦想。众所周知,二战末期,美国投向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原子弹爆炸释放的巨大能量将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许多日本民众也因此产生了“恐核”心理。在此情境下,日本政府为逃避政治和道义上的责任,弱化自身发动战争的施害者属性,极力将战败原因归结为“败于科技战”,强调日本科技发展落后,号召国民要以科技之力重建日本。通过一系列舆论宣传,日本全国上下形成了“科技万能论”的思潮,尤其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和平利用原子能”梦想逐渐冲淡了日本国民“恐核”的情绪。阿童木的构想也产生于当时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语境。阿童木是技术的产物,代表了技术的希望,他屡见人性之恶却依然对人类抱有期待,甚至愿意为人类牺牲自己。在动画的最终回里,为解除地球变暖、人类将失去家园的危机,阿童木驾驶火箭将抑制核聚变反应的装置射向太阳,但途中装置发生故障,阿童木毅然选择以自己的力量推着装置向太阳飞去,最终危机解除,但阿童木却再也没能回来。阿童木感动了无数日本观众,他传递的“机器人是人类朋友”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此后日本人的机器人观和机器人文化的发展。阿童木对人类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源于作品中被称作《机器人法》的一套虚拟的机器人伦理规范。如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一样,手塚治虫将人机共生的未来社会置于《机器人法》的约束下运转,该法规定“机器人是为了让人类得到幸福而存在的;机器人不得伤人、不得杀人”等。这套规范确保了人类相对于机器人的优势地位,因此,阿童木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以人类利益为先。不过,尽管手塚治虫承认科技予人便利,但他并非技术至上主义者,对于战后日本社会空前的技术崇拜,他更多地表现出警惕和担忧。他曾说:“我并不怀疑未来科技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这样那样的好处,我担心的是人类在科学高速发展的未来能否掌控自身的欲望。”所以,除主人公阿童木之外,他在作品中还塑造了大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借以表现技术在失控状态下的肆虐及人性被技术裹挟导致的私欲爆发。例如,力大无穷却无善恶观念的机器人弗兰肯被盗窃团伙利用到处作恶;具有隐身能力的机器人电光被大恶人思翰克教唆去炸科学省;青骑士和阿童木一样本是高智能型机器人,但因人类对其族类尊严的践踏,迫使他走上反抗人类的复仇之路;等等。但是在当时日本的社会环境下,阿童木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手塚治虫对于技术与人性的思考未能如他所愿很好地传达给观众。如果说《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植根于战后日本的社会土壤,但在人物塑造、审美取向方面受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科幻片的影响,那么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样以等身大智能型机器人为主角的《哆啦A梦》(1973)和《阿拉蕾》(1981),则更多展现出日本科幻动画自己的特色。这两部作品均以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为背景、新奇的科幻小道具为特色,具有性格缺点的主角将日式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哆啦A梦、阿拉蕾也如阿童木一样,作为人类好友良伴的机器人代表,成为有别于西方的日本机器人文化的最佳注解。人类肉体力量延伸的“科学之铠”《铁臂阿童木》对后世的影响无出其右,但从作品数量上来看,此后日本机器人动画的发展潮流却逐渐偏离了外形与人类等身的类型方向。这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特摄片风行、大怪兽对战大超人的荧屏对决深受观众青睐所致。日本巨大机器人动画源自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1963)。同名漫画自1956年开始连载,动画版和《铁臂阿童木》同年在电视台热播。铁人28号原本是二战末期日本陆军为了扭转战局命令金田博士等人开发的秘密武器,战败后被封禁在无人岛。数年后,这个巨大的机器人却突然出现在东京,并疯狂地破坏城市。后来金田博士之子正太郎得到了铁人的无线遥控器,由此成为铁人的操控者与之并肩作战维护正义。最早在漫画版里,对于铁人的身高,横山光辉的想法比较简单——只要比人类高大就可以了,所以铁人的身高会因场景不同而时高时矮,直到电视动画版才明确铁人28号身高10.2
2022年9月22日
其他

吴湜珏珊 | 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小史

duck)等重要作品都再现了人类或动物的内部结构或生理过程,模糊了机器与人类、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1738年,沃康松将这三个自动机赠送给了巴黎科学院(Académie
2022年9月7日
其他

程林 | 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构建

作者程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副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原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之“机器人专题”,此推文无注释,全文请见知网或刊物。内容提要机器人、文化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文化德国焦虑型与日本愿景式机器人文化德、日机器人文化差异的文化溯源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一、机器人、文化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文化机器人技术专家诺巴克什指出:“绝不要试图从一个机器人专家[那里]获取一个定义,几乎所有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关于它的含义都有不同意见,它的定义也会因为新出现的创新而迅速变化。”“机器人”定义在技术专家眼里尚无定论,在技术与人文跨界交流中更是如此。从技术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机器人是各种技术(传感器、光学、触觉学、软件、电信工具、执行器、电机以及电池)的集合体,并在人类编程、监督和远程操作辅助下,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这种定义下的机器人近乎自动机器,尚难以引起人文研究的兴趣。只有当机器人的仿人或类人属性被凸显出来,并与人和社会建立联系时,它才更容易进入人文研究范畴。笔者认为,实体“机器人”可被简略定义为对人整体或部分的机器仿造或增强(这一定义对技术研究者来说亦难以传递有效信息)。此外,机器人对人的仿造或增强又有程度差异,从科幻中与人无异的机器人,到从科幻和现实中人形机器人,再到现实中的扫地机器人或洗衣机,人们势必会思考其界限问题:前者是否有技术可能性,后者是否还能被算作“机器人”,特别是在中文语境中——作为复杂现象的机器人在中文中还进一步增加了复杂性,如中文里的“机器人”本身就是robot概念的浪漫化汉译,robot词源为“苦役”,实为机器。它以“人”为定性词并不恰当,也会影响人们对robot的想象和认知。在机器人议题上,技术与人文学界显然存在认知思维和关注重点的鸿沟,但机器人又是技术与文化的双重存在。如日本学者伊藤宪二所言,“机器人是技术与文化重叠的极佳案例,机器人是技术产品,但同时也与人性紧密相连”。在人文领域,机器人作为人的复制和拟态无论如何都与人类及其文化紧密相关。现实与科幻(《人类》)中的机器人差异明显21世纪以来,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机器人的发挥空间不断拓宽,助老、幼教、伴侣乃至抗疫等领域,机器人渐入大众视野,国外学界的兴趣点由最初的工业机器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社交机器人(21世纪以来)拓展到了文化机器人(近十年来)上。这种趋势可被视为机器人人文社科研究的“文化转向”。技术实践与社会文化的互生、互渗决定了机器人的文化转向迟早会来,德国学界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注重机器人等人造人的历史传统、国际学界80年代就已关注机器人现象的文化差异,当前科技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它的脚步。近年来,文化机器人学(Cultural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中、美、法、德和日等国有怎样的机器人文化?

2022年7月25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世界科幻动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语奇幻和科幻文学师生共研项目团队协办的“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于线上举行。本次沙龙是“2022科幻沙龙研习季”的“收官之战”,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程林副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致开幕辞,肯定了西语学院年轻教师在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等前沿领域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期待校内外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沙龙海报本次沙龙共有五位专家发言,内容涵盖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机器人文化现象,涉及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和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谋在报告《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中指出,美国人的机器人想象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主题分别围绕上帝与恶魔、主宰与仆役、保卫者与反叛者展开。并且,美国机器人想象呈现出两个相互纠缠的维度,即“机器的人化”和“人的机器化”。与美国机器人想象三阶段对应,美国主流的科技观也发生过两次重要的转变。刘永谋教授同时强调,重视科技一直是美国文化最重要的一面,技术发展也一直是美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湜珏珊老师以《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中的法国性》为题,梳理了从自动机(automaton)到人形机器人(android)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通过重要概念的提出、宗教与宫廷文化、机械制造的热潮、启蒙情感的需要和哲学话语的介入几个方面阐释了人形自动机在法国所呈现出的一种独特面向。吴老师在报告中分享了“automate”和“android”两个核心概念的法国背景,举例介绍了从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教堂和宫廷中出现的自动装置,以及18世纪法国机械师沃康松引领的人形机器人制造热潮。她指出,这些精密复杂的人形自动机在技术与审美之外,通过其独特的机械设计,复制了18世纪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整个场景,总体而言,法国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与知识体系都对人形自动机在欧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机械的出现也影响了法国哲学话语重新认识宇宙的方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林歆老师报告的题目为《从“Robot”鼻祖到人机关系:谈恰佩克》。捷克科幻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不仅为世界科幻贡献了“Robot”一词,还对后世科幻作品,乃至机器人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林老师回顾了这部剧中机器人从诞生到叛变的过程,深入解读了“Robot”这个词背后的人机关系内涵,指出恰佩克想通过本剧传递出的人机关系至少包括从“服务型机器vs仍具复数性的人”到“完美的理性机器vs完全异化的人”,再到“具备人性的机器vs化作神的人”三个阶段。林老师分析认为,恰佩克通过本剧暗示上述人机关系可以不断迭代,而人类则是上一个已灭绝高级文明的创造物。····················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瑜副教授在报告《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形象——以〈铁臂阿童木〉为入口》中围绕日本人形机器人动漫的鼻祖《铁臂阿童木》(1963)展开探讨,指出阿童木的形象孕育于日本战后独特的科技与政治历史语境,作品中展现的人机关系常在两种情境间游离,表现出不确定性:一方面将人权赋予机器人,赞同人机平等;另一方面仍将机器人看作人类的所有物,认为其存在是为了增益人类的幸福。王老师认为,这种不确定性缘于《铁臂阿童木》中机器人形象的二重性,它既是技术的表象,也是他种族、他物种等他者的隐喻,而阿童木的构想虽源自对科学技术的崇尚,但作品中描绘的机器人形象更多地投射出了战后日本社会基于战争和战败经验产生的集体意识。·························程林副教授在报告《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中指出,随着AI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工业和社交领域,其文化内涵愈发值得重视。他的报告着力探讨了人类文化范畴内的机器人文化,因为这种机器人文化重视机器人固有的人文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人机关系,也与当今机器人应用实践息息相关。程老师认为,东西方机器人文化差异明显,德国(欧美)和日本分别形成了焦虑型与愿景式机器人文化,这与其宗教人伦和科幻文化紧密相关;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的讨论,有助于反观人性和人类文化,要求机器人伦理讨论需有跨文化视角,也可为中国机器人文化的构建带来启发;不同于欧美或日本机器人文化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即折衷、务实、积极且强调人机协存的“中国机器人文化”正在形成。······························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小平教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江晖副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精彩点评。陈小平教授首先肯定了上述报告的理论价值,并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程学的角度补充了他关于机器人文化差异性、机器人的科学理解以及机器人科学人文想象的思考。陈老师指出,机器人文化在各个国家的大众和技术研究人员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而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对人类的)功能模仿和原理模拟两种类型。原理模拟的科学可能性和伦理可接受性将受到更大关注,但预期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功能模仿,这可能导致机器人(和AI)成为人与物之外的“第三种存在物”,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江晖副教授结合五位专家的主要观点,指出机器人人文研究近年在内容深化和跨学科领域拓展方面成果显著,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她强调了对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模式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和纵向的历史视角与横向的跨文化视角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将机器人文化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下技术文明建构、用中国智慧引领兼具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使命。沙龙最终在参会学者和与会者们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就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这一前沿议题进行的跨学科、跨国界的深入探讨,为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也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程林 | “日常科幻”在未来想象文化中的重点、潜能与困境——以近期机器人叙事为例

专栏社会关注作者:程林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阐释学研究院【导读】日常科幻,如关于人与机器人协存和纠缠的日常叙事,是近年来活跃的科幻支流,在未来想象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对公众认知影响大,擅长在近未来想象世界中试验人性、伦理以及人之境遇及其变化,读者或观众能获得体验未来的机会,从而实现对不确定未来的间接免疫。它不应被简单地认为是过度想象,但需要处理好与技术想象、未来预言的关系,规避跨学科交流中的隔阂,也需理性的受众和优秀的作品。【关键词】日常科幻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黄亚菲 麦永雄 | 后人类语境中的机器人身份重构——以《齐马蓝》为例

作者黄亚菲,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机器人人文爱好者,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世界文学。麦永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二级教授、文艺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当代哲学、文艺美学与世界文学。(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此文)本文原载《浙江海洋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原题为《机器人身份重构:后人类视阈下的》,推文有删改,完整原文请参见刊物或知网。摘要:后人类语境交织着对“走向新的人类形态”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索,其赋予评论者超越传统二元对立模式探讨人机关系的可能性。科幻小说《齐马蓝》与改编自其的同名科幻短片,通过差异化的叙事视角解构齐马的人类艺术家身份,进而展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凝视的悖谬之处;并通过齐马后人类艺术家身份的重构,建立起后人类语境下平等对话的人机关系,发掘出作为外位的机器人对技术社会中人类误区的洞察与回应。这两部同根同源又差异丛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指涉性,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展现出当代人机关系走向中的迷思。关键词:《齐马蓝》;后人类;人机关系在技术社会中,算法、机械外骨骼、基因与生物改造等新型技术已然成为人类肌力与智力的类自然延伸(Quasi-natural
2022年2月18日
其他

程林 | “皮格马利翁情结”和人机之恋

人类情感的私密花园也被VR和虚拟人偶所攻陷。互联网与机器人、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改变人们亲密关系甚至形塑新的模式。当今的皮格马利翁手里不再握着刀、锤和锉,
2022年2月13日
其他

黄亚菲 | 16部国内机器人·赛博格影视作品回顾

编者按“机器人人文”公众号此前已首发或转载了日本、欧美机器人·赛博格电影片单。在本原创推文中,广西师范大学的黄亚菲回顾了国内相关影视作品。欢迎读者关注我们的国内、欧美和日本【机器人·赛博格】寒假片单专题,期待与读者互通有无(读者可公号后台留言)。转载转推请后台联络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机器人人文”牛年以此收官,祝各位读者观影愉快、新春如意、虎虎生威!寒假片单01
2022年1月30日
其他

江晖|20部日本机器人·赛博格电影推荐片单

SHELL/攻殻機動隊)95剧场版的4K修复版于2021年上映原作是士郎正宗于1989年至1991年期间连载的漫画,1995年由押井守执导的剧场版首次登上银幕,之后陆续推出STAND
2022年1月23日
其他

66部最佳机器人和赛博格影视作品

机器人伦理学: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欢迎扫码关注机器人人文本公号定位学术,不参与任何商业活动或合作。图源网络,侵删。
2022年1月11日
其他

刘永谋 | 8部元宇宙科幻电影经典推荐

One,2018)元宇宙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要靠玩游戏的天才。最后英雄救了大家,控制了元宇宙。这个结局似乎不如《虚拟革命》可信。3D元宇宙电影,效果很炫。最后,要想理解技术时代,还是得看《技术的反叛》
2021年12月4日
其他

黄嘉宁 郭伟 | “主体”迷思——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

作者简介:黄嘉宁(左),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幻文学。科幻书评《阿西莫夫的独舞》《雕刻黄金时代》刊载于《星云科幻评论》。郭伟,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幻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出版学术专著《解构批评探秘》,学术论文刊载于《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外国语言文学》《新文学评论》《科普创作》《科普时报》《中华读书报》《SFRA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程林 | “机器人人文研究”栏目——主持人的话

《科普创作评论》“机器人人文研究”栏目主持人的话早期机器人想象和叙事史研究是当前机器人人文社科研究的基础之一,因为当前的机器人想象和叙事绝非无源之水,这在西方机器人叙事中尤为明显。机器人的概念、内涵是丰富而非单一的,不同子概念可能会导向不同的讨论话语,人机关系的模式也有其发展脉络。例如,《未来夏娃》(L’Ève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吴湜珏珊 | 《未来夏娃》中女机器人的类人形象初探

l’amour),其中的主人公就把爱情当作科学一样研究。利尔•亚当也在此杂志上发表过类似作品,如《最后一口气的化学分析仪器》(L’Appareil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黄亚菲 | "机器与妖妇":许森的《大都会》解读

1981/82(24/25).*注释等在此省略,您可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版。本公号定位学术,不参与任何商业合作。图源网络,侵删。(推文编辑:阿甲)相关文章01
2021年7月30日
其他

程林 | 为何早期机器人形象多女性?以《大都会》为例

作者程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副教授,研究领域有机器人人文、德语科幻等。本文为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早期机器人”书写研究】阶段性成果。(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原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原题《德国科幻中的女性机器人形象解析》,稍有删减(本推文共8661字),完整原文请参见刊物或知网。《大都会》海报Metropolis弗里茨·朗执导的《大都会》(Metropolis,
2021年7月30日
其他

周敏 | 人机共同体想象:以《像我一样的机器》为例

Theroux)在《卫报》发表书评,称这部显示了麦克尤恩杰出讲故事才能的小说令人愉悦,但也存在着深刻的令人不安之处,是一部关于机器人的敌托邦(dystopia)作品。迪怀特•加纳(Dwight
2021年7月26日
其他

李玥 | 论伊恩•麦克尤恩《像我这样的机器》中机器形象及人机关系

Hassabis,1976-),年幼时是国际象棋神童,在13岁便获得国际象棋大师的头衔。2011年参与创立DeepMind科技人工智能公司,研发创立了围棋软件Alpha
2021年7月26日
其他

[邀请] 第四届外语与AI融合发展研讨会暨莱姆学术研讨会

jiqirenrenwen@qq.com听会事宜,请关注会议组织方与公众号的进一步通知。莱姆研讨会会务组2021年5月20日欢迎扫码关注机器人人文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方在庆 | 从德国技术高等教育的演进看德国科学崛起的“特殊道路”

Schule)发展而来的。而综合理工学院直接模仿1794年法国建立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林偕 | “复制”发明家:德国崛起与企业中央实验室的诞生

Schussele)为18位“改变了当代文明进程”的美国科学家和发明家画了一幅集体肖像。相关文章01
2021年5月9日
其他

王思婕 | 德国数字人文教育的启示

Lauer)教授对德国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他认为目前虽然数字人文的方法不断被应用,数据库也不断在录入和完善,但数据的开放性却仍受到质疑。群智科学(Crowd
2021年5月3日
其他

陈众议 | 数字人文与技术让渡

顾《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1期投稿邮箱wgwxdt@aliyun.com——
2021年4月29日
其他

郝岚 | 大数据与世界文学教学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学习,但是也有人认为它的方式阻碍了深度学习,电子媒介让“全世界的文学系的年轻教员都在大批离开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媒体研究(电影、电视等)
2021年4月26日
其他

刘永谋 | 从机器到机器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本文为腾讯研究院科学与人文(在线)论坛第三期发言摘要。发言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俊海博士论文《对现代机器的人文反思》(2019)。作者简介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机器机器是英文machine的中文翻译,machine来源于希腊语,后来进入拉丁语,最初意思是:引擎,诡计、狡黠。如果再往前追溯,可能与英文may有关,意思是“去拥有力量”。汉语中,“机”意思很多:1.器械。2.织布机。大家都学过的《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3.机巧。《庄子》里有则寓言,说有个老人用罐子从井里取水浇菜地,孔夫子的学生子贡看到了,问他为什么不造个木头机械取水,一次次抱着罐子取水太辛苦。结果这个老先生是个高人,说了一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鄙视了子贡。大家知道心机、心机婊,所以“机”在汉语中也有狡黠的贬义。“器”这个字,汉语中指的是有用的东西:“玉不琢不成器”。有用的东西并不见得就多么重要,“器”在古代是被轻视的。《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才高级,器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儒家有种说法“君子不器”,意思是咱们君子/贵族是不搞那些低级的、工匠搞的事情的。1856年左右,英国传教士将machine翻译成机器,汉语中才有了“机器”的说法。现在我们说机器是什么呢?《大英百科全书》说,机器上用来节省人力、畜力,以完成各种体力工作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装置,包括杠杆这样的简单机械,也包括汽车这些的复杂机器。这种说法应该加上节省“脑力”的计算机,对不对?《现代汉语词典》说,机器是由零件组成、能运转、能变换能量或产生有用的功的装置。这个定义有点抽象,还得要知道零件、能量和功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机器的意思随着历史也是变化的。一个关键的变化是,古代的手工操作的工具,现在变成了非手工操作的工具,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出现了自动化工具和智能机器。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古代机器主要是无机物的,石头的、铁的、玻璃的,也有一些木头的,木头是有机物,后来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制造的机器越来越多,这些也属于有机物。最近出现了一些安装在生物体中的机器,比如心脏起搏器,也就是说,机器正在跨越有无生命的界限。总之,实际的机器进化了,“机器”一词的意思也就变化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机器”一词,比如国家机器、社会机器,这是把国家、社会类比成精密运转的机器。技术哲学家芒福德有个巨机器的概念,用来说明现代社会具有机器属性。巨机器就是大机器,最早是建造金字塔的国王发明的,包括破坏性的军事机器和建设性的劳动机器。巨机器组织大量人财物力来完成某项浩大工程,如建金字塔、修长城。古代巨机器在14世纪尤其是16世纪以后以新的形式再度复兴,在20世纪达到高潮。我们还常常说军队是机器,意思是军队令行禁止,说某个公司是机器,意思是效率很高但没有人情味。人是机器在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动物是机器。大哲学家笛卡尔就这么认为,他认为动物和钟表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有一些极端的人认为,人也是机器:心脏就是提供动力的锅炉或水泵,肺是通风的风箱,血管是身体中的管道。有个哲学家拉美特利就写了本书,名字就是《人是机器》。我们常常把类似观点称为机械决定论,对它们进行批判。控制论先驱维纳比较机器与人的神经系统,认为两者有相似性:它们都是在过去已经做出决定的基础上来做决定的装置。机器和神经系统都是在二选一中做决定的,如电门开或关,神经纤维是在传递冲动或不传递冲动之间二选一的。人对机器的态度1829年,历史学家卡莱尔提出了“机器时代”的概念,认为19世纪20年代英国进入了机器时代。从此,很多学者开始对机器时代的深刻反思,对机器的态度可以说是爱恨交加。我们可以举钟表为例。一些人认为,机械钟表是最早的现代机器。它的发明极大改变了社会生活。有了机械钟表,时间就标准化,社会活动比如上班下班就很精确的,以前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都是大概的,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不固定。有了机械时钟,大家就产生了“世界就是钟表一样精确的机器”之类的机械决定论观念。有了钟表,才有了所谓的时间观念,时间观念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代表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规律性、秩序性和标准化。因此,钟表出现对资本主义兴起和科技进步是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的。然而,人们同时也注意到钟表让人受到时间机器的奴役。每个人都要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人不再重要。尤其是对于劳动人民,钟表时间背后的纪律让生活越来越紧张。马克思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就分析了机器应用导致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恶化的原因。中国古代思想家,基本上是轻视机器的,斥之为奇技淫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庄子》中的故事以及儒家“君子不器”的观念。很多人认为,对机器的轻视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正式访问清朝,给乾隆皇帝送了几百箱礼物,把英国最新的发明如蒸汽机、织布机等介绍给中国,结果中国人不感兴趣。后来1816年,英国使团再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就不带什么机器和科学仪器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机器太过复杂,难于理解,因而容易产生抵触、拒绝甚至破坏的举动。1811-1813年,英国很多工人认为机器让他们失业,就组织起来破坏工厂的机器。别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工人们说,我们是卢德将军的手下,其实这个卢德将军是子虚乌有的。于是,这些人就被称为卢德主义者,后来卢德主义就被用来指称在平民中流行激进的反对机器、反对科技的思想。马克思批评了卢德主义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机器,而在于“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掌握了机器,来它来压迫无产阶级。中国老百姓拒绝新机器,很多时候是因为风水迷信的原因。比如,修建铁路会破坏当地风水,惊扰神,开矿会挖断龙脉。西藏在修从成都到拉萨的高铁,去年我在林芝,还听到很多人因为类似原因反对修建高铁。大家不要认为,到了21世纪,不会有卢德主义者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虽然没有统计,狂热反对机器和技术的人应该不少。1990年,有人还提出了《走向新卢德主义宣言》。技术和机器是人类发明的工具,补偿或强化人的器官和身体。但是,机器发展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智能,让人产生某种自卑感。比较一下你的身体和Iphone手机?有人称之为“普罗米修斯的羞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出现之后,国科大的赵俊海博士就认为“普罗米修斯的羞愧”变成了“普罗米修斯的恐惧”。完美的机器人会不会淘汰不完美的人呢?人与机器相互界定人不是机器,人不能被当作机器对待,这样的观点带有强烈的道德腔调。实际上,人与机器不是绝对二元对立的关系,人与机器的界限随着赛博格的出现,也日益消解。假设某一天,天网下令灭绝人类,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就是搞清楚什么是人、哪些是人。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看起来没有办法完全精确地回答。人面兽心的人是不是人,装上心脏起搏器的人是不是人,安装了机器手臂的人是不是人,攻壳机动队的女主角除了大脑身体其他部分都是机器,她还是不是人,黑客帝国里面脑机接口的人还是不是人?人是什么?这是个难题。我有一个卢茜隐喻。先说第一个问题:没有什么不变的人性。我有一个我取名的“Lucy隐喻”来说明我的观点。现在主流古人类学研究认为,人类起源于同一个非洲的古猿,还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Lucy。我的故事是:Lucy从树上下来,知道什么是人,或者她要走向何方吗?当然她不知道。也许,她只是扫视了一下身边的其他古猿,心里说了一句:我Fucking不做猿猴了!也许,她心里还说了:我要做人!可是,她并不知道什么是人。她所决定的不过是:我不要做猴子了!我讲这个隐喻,是要说明人类真实状况是既不知所来、亦不知所往的。今天,我们离开猿猴已经很远很远了,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实际上,我们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只是诸多人类诞生理论中的一种,不过是今天的主流观念而已。生物学研究有一种说法,隔绝状态下只需要四五百年就会演化出新物种。而根据当代科学观念,人类已经有百万年的历史,智人也有数万年的历史,显然人类在不断进化,如果有一个什么人性,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什么是人?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我想,它也不会有答案。在我看来,人是一个开放的场域,是可能性本身。我们研究机器智能,从而理解人的智能,反过来我们也研究人的智能,从而提升机器的智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机器人是相互界定。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重要的不是人会思考,而是它会制造工具。而机器就是复杂的工具,所以不要小看机器,很多人认为它是现代人是其所是的本性。什么是机器?这个问题以前比较清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兴起之后,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难以回答。如果机器人真的产生自我意识,它还是机器吗?如果有一天,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到网络,可以被保存,再加上个机器身体,这是人还是机器?当人不再独占智能体的时候,人与机器的界限就会被打破。很多人头脑中,机器就是无机的,而人是有机的,这种界限也正在打破,机器也可以拥有肉体。Robot与机器人霍金2017年曾预言,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自我意识,但我们不知道这会是何种结果?马斯克则认为,人工智能非常危险。对此,我有一些疑惑。究竟什么是自我意识?我的身体中有一个“自我”,一个灵魂,就好象说我体内还有个“小人”,它住在我的身体中驱动着我的肉体。当机器有了自我意识,相当于这个“小人”住进了机器当中,开始支配机器的行动。可是什么是自我呢?我身体中有个自我,自我有没有自我呢?有很多人,不相信有什么自我、灵魂这些概念,认为是杜撰出来的理论术语。为什么你会这样干、那样干?因为你的自我驱动你做的,然后问题好像就回答了,我们不用进一步追问驱动你的自我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自我”不属于自然科学讨论的东西,而是哲学、神学、心理学等文科研究的对象了,逃避了自然科学的考察。实际上,Robot这个词的原初意思是自动劳工、干活的奴隶,也就是说,当初的设想是想让它们代替我们劳动,让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人性是何其贪婪、自私,现在想让Robot满足所有的欲望,甚至邪恶、变态的欲望。Robot不能仅仅只做苦工,而是要做阿拉丁神灯。可是阿拉丁神灯也是有脾气的,它有它的规矩,许愿就不能反悔,三个愿望就结束主人的奴役。那梦中的Robot是什么?它同时拥有至高的能力和至善的美德,它是什么?那它是上帝,是不是?但是,上帝不是人的苦工,而是人的主宰。上帝脾气更大,动不动要降下天火,焚毁不义的罪人和罪城。梦中的Robot是上帝吗?不是。它不过是人族的欲望,不过是人本身。那些穷凶极恶的专制者期望的子民守则,现在要成为我们指导AI伦理的代码?还有人说,要用三纲五常“养成”机器人——这才是所谓学以成人新时代的最大亮点和Logo。好好的Robot,到了中国就翻译成了机器人,就有人开始讨论Robot是不是人。这需要讨论吗?这不是一个伪问题吗?你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因为我们要给机器人制定伦理,如果它是人就需要伦理。如果它真是人,你觉得伦理能制约得了它吗?你不是人吗,伦理把你完全制约住成为活雷锋了吗?道德百分百管用,还需要法院、公安局和联防队干嘛?如果机器人是人,你就那它当人——而不要要求它做活雷锋——对待就完了啊。如果它不是人,你觉得你跟它讲伦理有用吗,它能懂吗?机器人如果不是人,AI伦理其实制约的是设计、制造和贩卖它的人。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是说给机器人的主人听的,而且它也是不完备的,需要第零定律、第四定律……第N定律补充,就是因为人的伦理从来就是不完备的。它是一个历史现象,不是一个逻辑空间。你要把Robot变成活雷锋,能做到吗?不能,因为活雷锋就没有一个标准,比如说:在中国活雷锋要见人帮人,在美国没事你不要搀扶老人——他/她或以为你看不起他/她。总之,你不要把机器人当成活雷锋,这是不可能的。网上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最后只能是谎话、屁话和怪话连篇的。有样学样,跟着人学,能有好吗?相关文章回顾01
2021年4月16日
其他

邀请 | 南京师范大学“大数据的挑战与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

“大数据的挑战与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邀请函尊敬的
2021年4月13日
其他

​Gerhard Lauer | 文化的数字丈量:“数字人文”下的人文学科

Behn,1640~1689)是第一位英国职业作家;殖民主义和近东的现代冲突之间存在着关联等等——我们永远也无法罗列尽这其中涉及的理论与知识。数据处理技术变得日益重要,微软研发部的吉姆·格雷(Jim
202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