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4家官宣 | 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50余家
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宁波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分别发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的相关信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宁波大学获批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获批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获批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获批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华东交通大学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公开报道显示顺利通过省部共商。据动源君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开的科技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已超50家。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宁波大学
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宁波大学联合建设。实验室主要围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因子污染机理、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安全过程控制3个研究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高水平研究。实验室充分发挥两家依托单位各自优势,积极探索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创建了多学科交叉合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模式,科研成果持续产出,在禾谷多黏菌与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内在关系研究方面,攻克了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未取得突破的科学难题,为真菌传植物病毒研究和防治奠定了基础;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方面技术优势明显,建成了动物源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唯一的国家基准实验室;在农业病虫害防控方面,率先构建了新型生态工程技术,连续被推荐为全国主推技术。
目前,实验室科研实验室面积3.8万平米,拥有仪器总值达1.45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299台套。拥有高水平专职科研人才60余人,其中院士1人、获国家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人才和团队6个,其他省部级人才20人次。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3项、省部级项目270项,累计科研经费3.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6项;获授权专利149件,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0项;发表SCI论文57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论文100篇、大于10论文4篇。
下一步,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努力成为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促进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和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推动“平安浙江”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昆明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前,科技部批准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实验室建设按照“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坚持标准、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云南省在实验室科研条件建设和运行管理、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科技部实施分类指导并提供相关服务与支持。
实验室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开展以人口健康为导向,以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为核心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复杂疾病机制与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设置灵长类生殖发育与调控、灵长类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灵长类动物模型与疾病机制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建设期间,将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并提升学科布局,形成多学科交叉的集成研究团队,在新的生物医学革命浪潮中,推动我国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家人口健康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武汉纺织大学
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建设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武汉纺织大学建设,是继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湖北省获批的第3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湖北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29家,位居全国第4位。
自谋划建设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来,湖北省政府和科技部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内容两次纳入省政府与科技部会商议题。
据湖北省科技厅介绍,省科技厅加强衔接和跟踪服务,支持实验室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20年省级财政支持实验室建设及项目经费2000万元。会同武汉纺织大学完善实验室建设运行实施方案,配合科技部召开论证会,推动省政府与科技部召开专题协商会,积极争取批准建设。
武汉纺织大学自201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来,始终坚持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集聚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开展富有成效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邀请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对实验室建设进行“问诊把脉”,凝练方向目标,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
依靠国家和湖北省投入、学校配套以及实验室科研经费,不断完善软硬件条件,实验室拥有较充足的实验用房和国际先进的实验装备。目前,实验室面积约8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超过5000万元。同时,发挥在纺织领域的科研优势,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新增建设完成“纺织纤维与医用防护科普教育中心”。
实验室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纺织行业和湖北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取得突出的成绩。研制出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着陆发动机柔性隔热组件等,并为太空空间站、核潜艇声学隐身壳体材料等重大问题的预研积极提供技术支持。疫情期间,为应急防疫物资转产和产量升级所急需的装备改造和技术改进提供了大量指导和帮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突出贡献奖1项。
实验室根据目标定位、研究方向和项目任务,面向国内外招聘和引进高端人才,用人才提升实验室的国际视野、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2020年6月,实验室从四川纺织科学研究院重点引进了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非织造布领域的领军人物王桦教授及其团队。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一支能把握国际学科前沿、富有创新活力、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
今后,实验室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国际纺织材料与技术发展前沿方向,重点开展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纺织品的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纺织加工的新装备与信息化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全面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进步。
太原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推荐、部省专题协商和专家论证,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1年1月12日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按照“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坚持标准、省部共建、以省为主”原则组织实施。实验室依据国家对煤基能源清洁高效低碳转化与利用的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其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紧密结合山西资源禀赋特点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围绕煤基资源安全智能开采、煤结构与反应性科学基础、煤高效转化燃料及化学品以及煤化工过程节能与减排等4个方向开展研究,解决我国以煤基资源为主的洁净燃料生产和化学品合成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探索煤基资源低碳化和高附加值利用的新途径。
实验室建设运行期间,将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加强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促进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 ||||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单位 | 所属地区 | 批准建设 |
1 | 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福州大学 | 福建省 | 2013 |
2 |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 武汉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2013 |
3 | 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兰州理工大学 | 甘肃省 | 2013 |
4 | 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省 | 2013 |
5 | 省部共建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 | 广东省 | 2013 |
6 | 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 广东省 | 2013 |
7 | 省部共建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厦门大学 | 福建省 | 2013 |
8 | 省部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省 | 2014 |
9 |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 | 2014 |
10 | 省部共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 | 2015 |
11 | 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上海大学 | 上海市 | 2015 |
12 | 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市 | 2015 |
13 | 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 | 2015 |
14 |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青海大学 | 青海省 | 2015 |
15 | 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 西藏自治区 | 2015 |
16 | 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省 | 2016 |
17 | 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广西师范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16 |
18 | 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贵州医科大学 | 贵州省 | 2016 |
19 | 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2016 |
20 | 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省 | 2016 |
21 | 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海南大学 | 海南省 | 2016 |
22 | 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2017 |
23 |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省 | 2017 |
24 | 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 宁夏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17 |
25 | 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市 | 2017 |
26 | 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省 | 2017 |
27 | 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温州医科大学 | 浙江省 | 2017 |
28 | 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2017 |
29 | 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 | 2018 |
30 |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广东省 | 2018 |
31 | 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2018 |
32 | 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省 | 2018 |
33 | 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 验室 | 齐鲁工业大学 | 山东省 | 2018 |
34 |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 | 青岛大学 | 山东省 | 2018 |
35 | 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湖北大学 | 湖北省 | 2018 |
36 | 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东华理工大学 | 江西省 | 2018 |
37 | 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省 | 2018 |
38 |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 | 2019 |
39 | 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2019 |
40 | 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市 | 2020 |
41 | 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市 | 2020 |
42 |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河北省 | 2020 |
43 | 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省 | 2020 |
44 | 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湖南省 | 2020 |
45 | 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市 | 2020 |
46 | 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省 | 2021 |
47 | 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四川省 | 2021 |
48 | 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市 | 2021 |
49 |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省 | 2021 |
50 | 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宁波大学 | 浙江省 | 2021 |
51 | 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 | 2021 |
52 |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省 | 2021 |
来源:科技部、锐动源综合
编辑:种 瑞
审核:李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