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造就东都洛阳的帝王之河
作者:汜水禾 (文章版权为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我们的河 作者所有)
无论是六朝古都、九朝古都,古都洛阳都当之无愧。千古东都,洛水神赋,河图洛书,牡丹龙门,这些特质都和它的母亲河有关,这便是洛水。
洛水流出的千年东都
相比西安,洛阳历史上一直称为东都,无论是是班固的《二都赋》、左思的《三都赋》,洛阳和洛阳都齐名。也难怪,中原汉族农耕王朝发源兴盛便是在黄河中游。以西西安(渭河冲击的关中平原)、北平阳、夏县(汾河下游河谷)、东洛阳(洛水、伊水、河水三川平原)这一黄河中游三角洲地带,构成了从夏商周,直到五代北宋(开始定都东移汴梁)时期,中国中原王朝的京畿地带。
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天下分十三州,惟关中平原(京兆、冯翊、扶风)、河东(山西汾河下游河谷)、河南(黄河南岸洛阳)、河内(洛阳对岸黄河北岸)、弘农(潼关-函谷关一线)7郡为司隶州。用今天的话说便是中央直辖区。足可见,西安-洛阳一线的重要。
从西周洛邑到东汉、三国魏晋、北魏的国都,甚至西安作为国都时期,洛阳也称之为东都,有着现代陪都的意味。事实上,东都洛阳、西都长安都是公认有着帝王气的地方。“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经说河图洛书便是在洛阳。
《读史方舆纪要》言:洛阳,“河山控带,形胜甲于天下。”也难怪,从地形上,发源于陕西商洛的洛水,流经熊耳山,自西向东,北流黄河,洛水和伊水汇合处,洛阳城诞生于斯。
《读史方舆纪要》载,陆机洛阳记言,洛阳“左成皋,右函谷,前有伊阙,后背盟津。”谓之洛阳四关。正是由于南侧有熊耳山、伏牛山,东侧有嵩山-邙山,西东又分别有函谷关、虎牢关可守,北有黄河天险以及对岸的王屋山、太行山天险,洛阳天然在一个三面环山,北部靠河的洛伊河谷平原中。
可以说,没有洛水,便没有洛阳。洛阳的洛伊河谷平原虽然相比关中平原、汾河河谷较小,仿佛不足以养活国都庞大的人口。但由于天险环绕,几乎成为中原王朝定都原则二选一之一的定式。西汉定都长安时便有大臣建议定都洛阳。后世有隋炀帝虽然人在长安,但也是心系东都。
《读史方舆纪要》载,晋永嘉五年,洛阳为刘曜(刘渊之子)所陷落,当时同样的狠角色王弥建议,“洛阳天下中,山河四塞,宜为都城。”刘曜兄弟不听,王弥骂道:“屠沽子,岂有帝王之意耶!”(意思说,没出息的东西,没一点成帝王的气概啊。)
由于历代西安作为国都,战乱时的涂炭首当其冲,正是这个原因,洛阳在西晋之后,地位已经开始超越长安,这也就是为什么北魏孝文帝破除万千阻力也要迁都洛阳的原因。
相比西安的厚重,洛阳尽显婉约
但是,同样是比肩的帝王都,相比西安的厚重,洛阳则尽显婉约之气。相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洛阳则是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
相比洛水,渭河、汾河皆发源于黄土高原,水质较为浑浊,而洛水则相对清澈。曹植在其著名的洛神赋中说,“流眄(mian,斜眼看)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而同样是描写水畔杨柳,在西安,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而在洛阳洛水之畔,晚唐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中则是这么说,“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两个古都的性格差别立显。可以说,在两大古都中,如果将西安比作今天的北京的话,洛阳更像今天的上海。商业繁华,性格忧郁多情。
也难怪,《诗经》中的一首知名的黍离之悲的古诗(《国风·王风·黍离》)。便是描写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读史方舆纪要》载,“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幸洛阳,巡故宫,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命运中属于冥冥中已经注定,洛阳的气质便是黍离之悲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气质。看尽繁华万千之中带着点点忧伤。
洛水、伊水的汇合之处的伊阙,便是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所在之地。千百年来,直至今日,风景极佳,风物犹存。
洛水、伊水如是婉约,也和其发源地的山川秀丽隽秀有关,无论是洛水的发源地熊耳山、还是伊水的发源地外方山都不是名山大川,但皆清秀俊朗。如是山川出如是洛伊,如是洛伊造就了千年东都洛阳。可以说,直到今天北方城市中还很少有洛阳这样的山水城市。
作为西晋时期的都城洛阳,可以说是天下名流云集。作为匈奴汉化的贵族五胡乱中原的第一人刘渊年轻时曾长期流连洛阳,结交名仕。当时有名的山东贼寇上文提到过的王弥便是当年同样云游洛阳时和刘渊攀上的关系。
东晋南渡之后,也将洛阳的城市文化气息、文士风流也带到了南方,今天的南京、杭州、绍兴等南方山水城市,其实都有当年洛阳的影子。独居特色的洛阳水席至今是洛阳有名的城市招牌菜。其实便很有今天苏菜、浙菜的气息。
洛阳后世为什么没落
洛阳在北宋定都汴梁以后,便再没有成为过国都。这一点和东南经济发展胜过了西北的关中平原和河洛地区有关。这一点我们之前多次提过。但是,洛阳的真正没落是在近代平汉铁路(汉口至北京)通车之后。我们知道,古代南北的古道,从洛阳南下南阳-襄阳-荆州,可从黄河流域直达长江流域。没有平汉铁路之前,这条古道,洛阳作为中转站,起着连接关中平原、汾河河谷与长江以南的作用。
甚至即便是平汉铁路修通以后,洛阳在河南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郑州、洛阳两个曾经的省会城市比肩的城市。时至今日,洛阳在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素质上在河南依然不让省会郑州。远远在开封之前。在今天,洛阳的女孩介绍自己可能不会说自己是河南人,而会直接说自己是洛阳人。
在北洋时期,北洋军阀中的秀才吴佩孚吴大帅,一度曾在洛阳练兵治军经营多年。对后世的洛阳发展影响颇深。
吴佩孚作为北洋后期,直系军阀中,地位仅次于曹锟的二号人物,在先后挫败皖奉派系之后,依然郁郁不得志之后,一贯持才自傲的吴玉帅(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便开始埋头洛阳练兵,梦想有一天武力统一中华。
吴佩孚很早就对洛阳情有独钟。1920年5月,他以陆军第三师师长的身份,从湖南衡阳撤防北归,从平汉线经陇海铁路,北上西进。盘踞在洛阳的皖系驻兵见吴军锐不可当,如鸟兽散。吴遂兵不血刃占领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就这样,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副使(正使是曹锟)的身份,并迅速在洛阳建起直鲁豫巡阅副使署,有计划、有步骤地练起兵来。
时人记载,吴在洛阳的巡阅副使署下设八大处:参谋、军需、执法、军械、政务、教育、交际、副官等8个单位。同时他又将北洋鼻祖袁世凯留下的位于洛阳西宫(今洛阳西工区)的营房修缮一新,并进一步扩建兵营,修筑马路,由原来267万平方米的兵营扩大到677万平方米,5000余间营房扩建到1.2万余间。在自己官署前的广场上,一字排开建起了继光楼(吴一贯自比戚继光)、广寒宫等多座建筑,并请“圣人”康有为为其题字。他自己在继光楼上撰了一联:“得志当为天下雨,论交须有古人风。”
在洛阳的吴佩孚,到处招兵买马,笼络英才。每天早上请自己的交际处长杨杰教他学1小时英语。对当时的明贤吴也礼贤下士,比如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百里,吴对蒋青睐有加,呼其“先生”而不呼其名。另如名流辜鸿铭、张謇、王士珍、章太炎、梁启超、熊希龄等都先后收到过吴的聘书。甚至,吴当时还聘了不少外国人。甚至流传,国外的名媛中还曾有对吴大帅爱的死去活来的情种。
远东新闻社、东亚新闻社、中通社、西北通讯社、大中华通讯社纷纷在洛设立分社。吴佩孚还耗白银15万两,在洛阳设立无线电台,用来指挥军队。当时流行的军阀间古文体的电报骂战,始作俑者便是时在洛阳的吴佩孚。
吴佩孚甚至在洛阳组建了一支航空队,一次性从法国购买了4架飞机,在洛阳西宫兵营北开辟了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飞机场。吴还梦想未来计划成立驱逐、轰炸、侦察3个航空大队,购买战机100架。
随后,民国十二年(1923年),吴佩孚令河南省长公署迁驻洛阳。洛阳第一次成为河南省省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还曾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国民党中央党部便设在洛阳西工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西工,洛阳成为当时华北抗战的政治、军事中心。
吴佩孚当年洛阳练兵,相比其他军阀的鱼肉百姓,令时人耳目一新,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1923年夏,上海大陆电影公司到洛阳一口气为吴佩孚拍了8部新闻纪录片,总题目为《吴佩孚洛阳练兵实况》,随后在全国各地放映。
吴佩孚在洛阳练兵不到一年。上至国务总理、各部部长,下至各省督理、督军,纷纷慕名前来参观。据说,单是参观者的名片,没多久就填满了一个1米见方的大皮箱。
吴佩孚在当时还建立了素质相对较高的学兵团,招募10岁至15岁的青少年,采用军事化管理,文武兼修。其中就有中共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冀东军区司令员孙毅(百岁将军,留胡子,极为潇洒。当年参加北洋系部队的宁都起义加入共产党)、国民党前金马副司令员赵家镶(赵后来进入国民党中央军体系。1947年国共辽沈战役中,在卫立煌手下任国军“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幸运南逃退往台湾。)出身与此。
时人记载,众人曾随吴佩孚雨夜回洛,大雨滂沱。然火车站站台之上,列队迎接吴的学兵队冒雨列队,雨中军纪肃然,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然而,在南方国共合作的强势北伐大势之下,北洋系的另类吴佩孚随北洋系终归覆没。然而,今天洛阳的发展依然有吴佩孚的影子。比如洛阳的军工等工业依然是中国军工业的翘楚。吴佩孚陨落后,吴的部队凋零天涯。
不知道,当时曾经在繁花洛阳,豪情万丈的学兵们一个个后世是否如他们的初心般投身疆场为国效力,学有所用,不负热血不负吴大帅,而没有沦为一系列内战的炮灰。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我们的河。搜索:我们的河 或添加ID:ourriver201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