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诸葛亮真的六出祁山了么

汜水禾 我们的河 2022-04-02

添加关注,请上戳点击↑以上蓝字:我们的河,一个专注于河流历史、地理的微信公众号。


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中原,并不是如三国演义所说的那样“六出祁山”。六次之中仅有两次走了祁山路线而已。以罗贯中所代表的四大名著作者的地理知识的确要远远差过唐宋的大诗人们。

 

诸葛亮六次北伐的路线

 

如果以四大名著的故事逻辑来对照古今的地理地名,一定不是一般的错乱。四大名著中,错的最多的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而可悲的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又是地理时空变换最开阔的。于是就出现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去河北找大哥刘备,不是从当时的许昌一路沿今天的京广线北上,过黄河。而是西北过洛阳,走虎牢关,再向东,向北绕了一个大弯。

 

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毕竟关云长从人物到故事都存在着大量虚构的成分。而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中的错谬则简直是一本三国演义,成功地教坏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

 

一般都认为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是六出祁山。其实按照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等信史,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是真,但路线显然不是六次都走的是祁山路线。而且,诸葛亮的六次北伐,以及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对抗背后,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的山形水系和以其相依托的交通运输与后勤。



 

首先依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等内容梳理出真正信史里的诸葛亮六次北伐的路线路:

 

第一次:东出汉中阳平关,沿汉水东下,目标是南阳盆地,由于魏延将主力部队带走打了先锋,被司马懿反包抄,诸葛亮第一次便使用了“空城计”脱险。当然,在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的注解中已经对此提出了质疑。觉得这是在侮辱司马懿的智商。

 

第二次:西北经由汉中,一路疑兵北出斜谷,主力由诸葛亮带领大军走的是祁山,在天水等三郡纷纷响应以后,诸葛亮和魏军先后在街亭展开大战。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失街亭桥段,失败后,诸葛亮带着虏获来的天水军民返回汉中,第二次就此失败,当然,虏获的俘虏降将中有一个人便是姜维。

 

第三次:诸葛亮开始从汉中基地,沿嘉陵江河谷,北上,越过秦岭大散关,进抵关中平原渭河平原,断粮后返回。

 

第四次:诸葛亮从阴平天险(今天的甘肃陇南文县),沿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河谷,占领武都,北上接近祁山,威逼天水。

 

第五次:继续走祁山,嘉陵江上游支流西汉水河谷,试图占领天水,渭河上游河谷平原。

 

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诸葛亮可以自己也感觉时日不多,一改自己谨慎的行军路线,冒险北上翻越秦岭褒斜谷,直下关中平原,在五丈原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

 

以上便是正史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如三国演义写的六出祁山。而是只有两次是走的祁山路线,北伐。分别是第二次和五次。这也充分展现了诸葛亮谨慎用兵的军事态度。

 

祁山,便在今天的甘肃天水麦积山南部的一个丘陵矮山。相比其他几次的直接翻越秦岭天险,走褒斜谷道、大散关嘉陵江谷道,直下关中平原,这一条路线虽然漫长,但却是最稳健的一条行军路线。

 

走祁山古道,其实是从汉中,在嘉陵江-汉水河谷的根据地,西北,沿着嘉陵江的西北上源西汉水河谷,一路北上,占领祁山据点,然后占领天水渭河上游河谷,并以此为据点,沿渭河河谷一路东下,推进到关中平原。

 

西汉水虽然名汉水,但是却是嘉陵江的支流。并不是汉水的上源。

 

走这条路,虽然西北绕了一个大弯,但是却很好解决了古代打仗行军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粮草后勤和兵源的问题。天水渭河上游平原,自古便是农业发达地区,占领天水,也就意味着占领了可供粮食补给的后勤基地。直到今天,天水依然是甘肃和西北的门户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再一点,天水南部的陇南地区,包括今天的两当、西和和武都等地,自古便是氐羌等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混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民风剽悍,包括姜维、马超等三国名将都是西北陇西人。姜维本身就是天水人。在后世,东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原中便有氐羌民族。诸葛亮占领了今天天水和陇南,就等于掌握了兵源的补充地。

 

相比直接翻越秦岭,从大散关、褒斜谷和子午谷,走西汉水河谷-祁山-天水-关中平原-问鼎中原是最稳的稳棋。

 

诸葛亮为什么不听魏延的

 

在三国演义中,北伐一开始,就有有反骨的魏延质疑诸葛亮,要求自己带一队人马出奇兵走子午谷,然后和诸葛亮在关中平原回合。信史也有大概的记载。但是显然,这一招很容易粮草后勤不及的险棋,始终没有被诸葛亮采纳。这也是后来魏延一直嫌弃诸葛亮太过保守的一个原因。

 

作为中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分割、分水了渭河河谷-关中平原和汉水盆地。而正是秦岭分水岭的分水,形成了东起蓝田关-武关,西至陇坻(陇山)的秦岭四条最重要的古道。自东向西,分别是子午谷、傥骆谷、褒斜谷(箕谷)和大散关。如果再加上,大巴山分水的汉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天险:金牛道(谷)和米仓谷(米仓山)。这几大天险之中,其中,褒斜谷和金牛谷为代表的北栈道和南栈道,便是中国历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栈道。

 

所谓栈道,便是沿山谷一侧开路,无路便搭木修路,如同桥梁,故称栈道。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是指,刘邦虽然早在从关中平原褒斜谷古道进入汉中之后,为了向项羽表示自己不会再回关中,一把火烧了来时的路(褒斜谷),却在后来明着还在慢吞吞重修栈道,其实已经悄悄从大散关古道进入汉中平原的陈仓。

 

连接关中平原和汉中-四川盆地,秦岭、大巴山的褒斜谷、金牛谷等古栈道,从春秋时期秦国灭了蜀国时已经开始出现,今天,汉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天险所在的阳平关-金牛谷-剑阁(剑门关)枢纽中,之所以古称金牛道,便是传说,秦国国君为了伐蜀,假称要送给蜀国国君几头拉黄金屎的金牛给蜀国国君,于是蜀国国君果然上当,修了一条路把牛辛辛苦苦运了回去,结果,秦国沿着这条路便把蜀国灭了。

 

诸葛亮北伐路线背后的地理决定论

 

事实上,无论是祁山行军路线,还是走大散关和褒斜谷的险棋,诸葛亮北伐的背后,决定北伐路线的是三条水系:汉水水系、嘉陵江水系和渭河水系。分别位于秦岭-陇山南北。

 

秦岭-陇山以北,为渭河水系,天水谷地便在渭河上游。褒斜谷、傥骆谷和子午谷中的斜谷、傥谷和子谷,便在秦岭北侧,谷水北流入渭河;而秦岭南侧,褒水、午水(今称子午水)则南流流入汉水。

 

陇山和秦岭大散关(大散谷)所分水的嘉陵水和西汉水则南流入嘉陵江,在四川盆地入长江水系。

 

无论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东下汉水,还是后世的五次北伐,均是借助三条水系的河谷通道功能和河谷平原的后勤保障功能。

 

甚至,在第四次北伐中,所出阴平道天险,所走的路线也是沿着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河谷北上。很好地运用了河谷谷道的交通功能。而阴平谷道,便是汉武帝征讨西南夷时期的古道。后世,邓艾出奇兵,越过剑门关天险入蜀,走的便是阴平小道。

 

阴平小道,在今天甘肃南部的文县,其实便是沿白龙江河谷越过岷山,直下四川盆地西北缘。

 

秦岭所分水渭河和汉水的大散关,直到后世金元和南宋时期,依然是南北方的国境线和战略防地。南宋陆游一诗中所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也言明了大散关在南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渭河、嘉陵江和汉江,三条水系,隔过秦岭、陇山和大巴山、岷山,勾连起了关中平原、渭河上游天水谷地和汉中平原。而这也构成了后世北方关中平原和南方四川盆地的千年古道。

 

新中国成立后,修筑的西北连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宝成铁路走的便是当年的大散关嘉陵江河谷和南栈道金牛道-剑门关古道。卓越的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当年投身我党早期兵运运动(影响和号召旧军队投身共产党和革命),之所以选择在嘉陵江河谷的陇南两当县,发动两当兵变,也是看中此地的位置和战略影响力。

 

三条水系的影响力,甚至影响到后世中国西北西南行省制度的划分,元代之前,汉中因风俗和人情(汉中人至今均说四川话,吃大米)被划为四川管辖,正是由于为了不让四川盆地再凭借秦岭天险一家独大,元代之后,汉中被划为此面食的陕西省管辖直到今天。

 

渭河上游的天水谷地,一直是关中平原的西部门户。守关中必守天水。同样原因,为了不使天水天险被陕西(关中平原)独占,陕甘清代分家时,天水划为了甘肃至今。其实,天水话和关中平原陕西话区别不大。

 

同样道理,今天属于嘉陵江-长江水系的陇南地区,气候上也更符合南方,但却划给了甘肃,原因便是不能把陇山-麦积山-祁山山系以南的地区划给南方的四川盆地和汉中平原,以免后者持险自立。

 

四大名著集体地理错乱的原因

 

为什么,三国志已经写清楚了诸葛亮六次北伐,并不都是六出祁山,而三国演义还会地理频频出错呢。其实,这要从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的成书年代谈起,在元代,汉族知识分子本身便不受重视,而且四大名著等话本的流传,最早都是民间艺人和江湖说唱歌手,本身的文化修养便不如唐宋的诗人们。

 

而唐宋诗人们之所以地理知识这么好,便是由于在唐宋时代,诗人都是仕人,也就是能够去各地走马上任的地方官。去的地方多了,对中国的古道也自然更了解,地理知识也自然更好。比如杜甫的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三峡-襄阳-洛阳古道);白居易的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汴水-泗水-淮河-长江古道),以及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贵州-湘西沅江-洞庭湖-长江古道)。都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地理知识之确切详实。

 

当然,中国古代的水系古道就这么多,官被贬的多了,去的地方多了,自然地理知识水平也随着明显提升,这也是元代靠说书为此生计的说唱艺人们比不了的。


第一时间阅读更多本公众号每期更新内容,请长按以上二维码加关注微信公众号:我们的河(或IP:womendehe,可微信输入搜索添加。)


延伸阅读:

汉江,一条决定我们民族名字的河流

张扣扣杀人的历史地理学分析:汉江是怎样一条江

中国十大古道,你知道多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