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美国只有3亿人口,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金道财经 2018-10-15

来源 | 海外眼

责任编辑 | 金石道人


最近网络上有一种思潮,“经济寒冬来了”,“成本大涨、融资困难、投资放缓”等等……消费降级,榨菜销量又走高了……


还常能看到一些文章教人如何应对寒冬的,不外乎充电学习、投资自己,不乱消费,准备着过紧日子应对不确定的未来等等。


但我身边出国的同事却没有这种感觉,美国人买买买、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仍很强劲。


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来,2017年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564亿美元,又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比增长4.2%。



有人就问了,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还多,而去年的社会零售总额仅为54246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94%,所以这个现象很有意思,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敢消费?3亿人口的美国又是为何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呢?


收入水平高 

中产大胆消费 不惧未来


我们说看一个国家消费能力强不强,主要是看四点:一是人口数量;二是收入水平;三是消费观念;四是社会福利


先说人口,美国3.2亿人口跟中国相比不算多,但是放眼全球,却也是排名第三的人口大国。这就是先决条件,没有足够多的人,要想成为全求消费大国,是不大可能的。


再说收入水平。印度,人口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但老百姓没钱,你叫他怎么消费?所以收入水平也很关键。


我们来看一下最新统计的全球居民收入排行榜



美国的人均收入虽没有进全球前三,但排名在全球第五也很不错了。何况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力,美国中产占人口的比例,以及年收入水平都是全球最高的。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再加上
人均收入增长也快,自1970年以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收入增长了34%,而低收入水平的美国家庭收入也增长了28%,加上全球第三的人口基数做保证,这些都是拉动消费的有力保证。


然后是消费观念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截然不同,他们更热衷于超前消费,因为他们深知将钱留在身边会让资产贬值,同时美国的诸多政策也有力的支撑了美国人民的超前消费。

首先
国的征信体系完善,(关注“海外眼”,回复“信用”,可查看详情)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套餐具,美国人都可以靠贷款实现(当然现在中国也有这种趋势了)。




美国人的信用卡持有数是中国的8.5倍,且付款无需密码只要签字,这都因为有征信制度做为保证,使得刷卡人不敢造假。


同时为了刺激信用卡消费,各银行还会推出使用信用卡的福利,比如开卡赠送礼品,刷卡消费返现等。此外美国有完善的征信体系,

最主要的是,美国有一批敢于消费、不惧未来的中产阶级。


“中产”这个概念始于20世纪初,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他曾说过,要让我的工人买得起汽车”



当时,工人的日薪只有2-2.5美元,除去基本生活所需,工人口袋里攒不下多少钱,日子过得暗无天日,因此在发完工资后,很多人都是去酒吧一醉解千愁,没人想过存钱——即便存也存不下多少。因为缺少消费种类的支出,社会经济循环基本没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基本是一潭死水。

而当福特大幅度提高工资之后(从2.5美元提升至5美元,并且工作时间率先由12小时缩短为8小时),引起了全国产业工人蜂拥而至,福特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来享受他的高工资。



这群工人,在领到薪水后,没有去一醉方休,而是选择了储蓄和消费


当工人的收入提高后,他们会需要住房,这就拉动了建筑业的生意,同时又创造了一部分的建筑工作岗位;福特的工人需要穿的更体面,因此就拉动了服装生产及原材料生产的就业机会;他们会购买更多的生活用品,因此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带动的这些人有了更多收入后,又会去消费其他人提供的服务,一个地区的经济就这样带动起来了。


当这个地区的经济变好之后,自然有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钱就这样循环回来了。


同时福特还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使汽车成本大幅降低


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公司的同时,汽车工人有了钱,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


所以当美国完成西部扩张后,在领土扩张上已没有更大空间时,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经济增长的金矿——这就是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正是他们带动了巨大的社会内需,支撑起美国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


社会福利托底

底层民众也敢于今天花明天的钱


都说中国进入了中产时代,在三四线城市家庭月收入达到3万就可算为中产,而貌似富裕的中国中产真实生活又如何尴尬——“从中产到破产,仅需一个暑假”,“一场流感掏空一个中产家庭”,可以说,在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之下,中国的中产总是活得如履薄冰。



所以我们要谈的最后一个关键点是社会福利


美国虽不是福利国家,跟北欧相比福利相差太远了,但是作为底层民众,在美国却能生活的很好。因为它的医保、社保、教育体系相比中国要完善太多了,底层老百姓不会担心因病致贫,不用担心上不起学,不用担心住不起房。


美国医疗制度的着重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钱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所以让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不惧怕未来,才能敢消费,愿消费,想消费。



反观中国,我们社会的收入增长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分配给老百姓,"藏富于民"成了一句空谈,仅凭政府投资能带动消费吗?少得可怜。


中国人本来就不富裕,还要顾及养老、看病、孩子上学等。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人,其实也很纠结,挣的钱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看起来不少,但是转不动,都是死钱。


当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小房子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积蓄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顿饭的开销的时候,我们能指望老百姓不去省吃俭用、不去疯狂存钱、不去为养老发愁吗?能指望银行里那几十万亿的存款转化为巨大需求吗?



如今,除了扩大出口贸易,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也许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应对经济寒冬、消费紧缩的未来。


|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砸售楼处的人,从来没输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