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何以为家》:无法逃离的家

五月写作组 木棉浪潮 2022-03-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何以为家》

无法逃离的

安雯蒂



《何以为家》的原名为迦伯农,这是耶稣曾经布道之地,而在中国上映时却换了名字。十分凑巧,这两个名字形成了一条横穿电影的聚合轴。耶稣逃离了故乡拿撒勒,在迦百农建立他的宗教。而赞恩则是从叙利亚逃到黎巴嫩,但是,他依然找不到他的家,而正是在不断地追寻过程中,他彻底把家庭这一空中楼阁给摧毁,他要起诉父母,捍卫自己的不出生权。那么,翻译成《何以为家》是否多余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影片之外,他最终依旧被“收纳”到家里面,这种桎梏是他的成人礼



家庭和奶头


赞恩和他的家庭都是偷偷逃到黎巴嫩的难民,但是,他们这个家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是法律上的叙利亚人,不受黎巴嫩的主权管辖,这意味着他们的权利不受法律保障,也代表着家长拥有最高的权力。所以他们把小女儿萨哈当做畜生一样卖给别人赚钱,而即使女儿死亡了也无法追究责任,因为他们不是国家律法之内,权力却全在家长一人手中,真正掌握生死的是父母。

赞恩却完全不理睬他们。他是一个未被驯服的儿童,或者说,他就是一个无家之人。他阻拦父母送走萨哈,后来出走寻找妹妹,随处流浪,他是完全受自己意愿驱使的人,也没有对惩罚的恐惧,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充满仇恨和驱逐的家庭,这种恐怖使赞恩把自己的爱转移到妹妹身上,也是这种认同让他的逃离欲更加迫切。他既然无家可归,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赞恩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女神般的雕像,他们正在对视,就像他出生第一次看到母亲的情景。他十分调皮地爬上人像,把她的衣服扒开,露出了雕像圆润的乳房。这个举动出人意料,看到这里,观众可能会觉得自己像是偷窥着某个人的胸部,又或者是对这个小孩的莽撞行为感到羞耻和愧疚。然而,赞恩的心底里仍然渴望着母亲,仍然不成熟的自我仍在呼叫着一个安慰物,而家庭和社会也没有给予他一个“奶头”,这是他永远填补不了的缺口,其认识的能指链也无法完整。这个无可弥补的创伤让他的冲动得以不断地释放,他的超我不能压抑其本我,他始终徘徊在原初思维。所以他是一个易怒的孩子,也是一个完全无畏无惧的报仇者,直到上法庭之前,他仍然是一个非社会的人。

也正是因为赞恩的游离,他不因杀人而产生罪恶感,他只有对妹妹的投注,对萨哈的爱驱使他去报仇。在法庭上,他说出了那句大逆不道的话:我要控诉我的父母,他们生下了我。他以这样一种方式,说出了成人世界里的禁忌,这也是人们被家庭道德所阉割的一部分,儿女必须听从和认同父母,然后父母才能保护他们。然而,这种保护是一种“生死搏斗”,而赞恩则拒绝了这一分裂,他说出了人们的无意识里对家长的反抗,如此“真理”从一个违法的小孩子口中说出来了,而大人们噤若寒蝉。



儿童不存在


即使在已经达成抵制童工的共识的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有着无数受劳役的儿童。这看起来需要为儿童保育投放更多资源。然而儿童之所以保育,恰恰是因为其脆弱和天真,被大人们嗤之以鼻的懦弱无知反而成为了儿童的特征,这种匮乏的浪漫主义促使保护儿童变为了扼杀儿童的主体性,他们并不具有一个成熟人格所以需要保护,而保护他又是因为其脆弱,这便陷入了同义反复。

可是,儿童不成熟,难道大人就成熟了吗?父母和儿女的认同是相互的,父母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喜好惯习灌输于儿女身上,而儿女接受或抗拒,都会造成愉快和不快。父母和子女是各自快乐和痛苦的根源。赞恩脱离了这种互相禁锢的关系,他逃走后遇到了黑工拉希尔,还帮他照顾她的儿子约纳斯。这个偶然结合起来的家庭促使赞恩担当起非儿童的角色,桀骜不驯的赞恩必须要收敛脾气,并且照顾小约纳斯的起居日常,他在模仿着父亲的角色。这一段剧情有一个细节,赞恩用镜子反射楼下电视的动画片,还自己“配音”,约纳斯在这个镜子里看到的是动画片,也是赞恩对他日复一日的影响的一部分,赞恩在照顾的过程中也明白了家庭的运行。可是,他并非在模仿父亲去下命令,这与权威的筑建无关,而是赞恩在不断地矛盾里面寻找一个契合点,但是他找不到——拉希尔被抓住,即将遣返回国。之后他一直在和人贩子和房主之间周转,最后被迫卖掉约纳斯。正是这种生活中的残酷拉力赛迫使赞恩走向极端——即便那只是一般人眼里的极端,那就是为死去的妹妹报仇。

儿童是被固定的。人们以保护儿童为美德,却要儿童始终保持其愚蠢,不许其轻举妄动,直到超我彻底接管了冲动。但是,我们在赞恩的身上看不到遭受捆绑的痕迹,他出生在一个“非法”的家庭,而其行动也是去辖域化的,他在不知不觉之间证明了自己不再是笨拙的儿童,而是一个拥有强大意志力量的人。他的行为绝不是理性的,应该说,儿童本是不理性的,所以社会要保护他们。但是,社会的分子——家庭保护不了孩子,却要非理性的小屁孩来伸张正义,那么,理性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个儿童的非理性行径震惊了世界,这反而是对儿童定义的最佳讽刺。



众生相


《何以为家》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家庭的想象,所谓的温馨港湾变得支离破碎。观众对赞恩感同身受,也认同其观点。不过,走出这场巨大的偷窥秀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众生相。

这部电影来自真实的故事,换句话说,它来自一个非虚构的现实。电影与现实的嫁接越深,就越有一种沉浸式的幻觉。我们仍然要声明:这不是现实,这只是一部电影,而镜头是很能骗人的。有些人为赞恩父母的生育癌捶胸顿足,生那么多孩子却养不起,太不负责任了。这种是小确幸的典范,因为他们认为幸福要承担责任,不是不能生孩子,但是要是理性选择,只要找到一个边界就得了。而对于战乱引起的家破人亡,他们则会喊一喊和平主义的口号,然后继续小确幸。这种沉溺于日子之人,他们看电影是实打实的偷窥行为,他们用电影中的幸福来作为自己的注脚,用电影里的悲惨来获得道德满足感,然后继续“与世无争”。与其说是镜头欺骗他们,不如说是他们欺骗了自己。在七米长的胶卷里,他们只看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一帧。他们依然是理性的奴隶,而面对着肆意汪洋的激情和广阔无边的空间,他们根本不敢迈足。这些身长八尺的成年人远远没有赞恩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拥有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

所以他们可以面对着这个悲惨的故事,然后抨击现实不公,为理想的生活画画蓝图,而构建起他们幸福大厦的最后一块砖——即片末的说明。片中主人公赞恩确实是一名难民,他被导演发掘,然后演出此片,也因此得到瑞典的庇护。不管瑞典还是其他国家,都只能挽救赞恩,他们始终不能挽救所有流离失所的儿童,何况,正是国家之间的纷争导致了悲剧一幕接着一幕地发生。这种戏码则是投其所好,来看电影的有闲阶级只是消遣时光,顺便自我感动,把微不足道的同情心消耗一下;而对于欧美国家而言,他们共同缔造的新自由主义秩序需要修补,作为“人间天堂”的北欧国家便“伸出援手”。他们对于其或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灾难的态度,就是救一些人,感动一些人,牺牲一些人。给赞恩找个好家,这就是他的成人仪式,他被家的港湾包围了。赐予儿童家的温暖,这是主权者的大能。到这里我们可以说,赞恩已经被奴隶道德束缚了,而其他奴隶仍然在渴望国家富强,他们提供庇护所,不行的话就去找另一个国家来实现其被安全奴役的夙愿。这时,中文译名便是对持以城邦哲学的庸俗市民的反讽:



——何以为家?

——移民吧!



红棉浪潮是一个青年思想交流的平台,我们秉持进步主义和国际主义立场。


我们的主要议题有且不限于:

时事热点
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

文艺批评

地方民俗文化、都市传说

读者交流群:

qq群:417769830

投稿邮箱:kapoktide@outlook.com





红棉锦于树

翻起浪潮

2018.04.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