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浪潮是一个青年思想交流平台
我们秉持国际主义立场
我们的主要论点有且不限于
时事热点
哲学、经济学、精神分析、历史
文艺批评
地方民俗文化、都市传说
——————————————————
扫码关注我们
Editor's Note
本文章来自路标读书会新号,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路标Pathmark Author 路标标
作者 | Regenlicht
康德常被当作西方近代哲学的标志性人物,因为它继承并综合了西方近代以笛卡尔和培根为源头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传统,并开创了崭新的先验哲学,对人类主体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明。
康德的先验哲学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它对现象和自在之物的二分,与这种二分对应的,是主体自发性和被动性的区分。先验主体在认识领域以物自体的外部触发和知性的自发性为前提,但在实践领域,先验主体具有对于现象界进行自由规定的能力。这就是康德做出的两大工作:
为有限主体的认识划定了界限,划分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
高扬了先验主体的自发性,即规定现象界的能力。
由此,康德哲学才被后世看作“主体性哲学”的代表。但是,若细读《纯粹理性批判》的文本,尤其是先验辩证论部分便会发现,康德所谈论的“先验理想”其实已经不再能被主体性所囊括,相反,它是主体以及与主体相关联的世界的超越根据。但从康德的有限性立场来看,这种超越根据也只是主体所需要一种“主观性”悬设。但即便如此,“先验理想”仍已经超越了有限主体的自发性和引发被动性的自在之物。
本文将通过分析《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统觉、自在之物与先验理想的关系,来阐明先验理想所具有的超越性。
“所谓理想,我所理解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理念,而且是个体性的理念,也就是说,是一个个个别的、惟有通过理念才能被规定或者已经被规定的事物。”(B596)
“一切事物的可能性都以作为一个根据的最高实在性为基础,而不是以作为总和的最高实在性为基础,而且前者的杂多性所依据的也不是对元始存在者本身的限制,而是它的完备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我们的全部感性以及显象中的一切实在性也都属于这一后果,它们不能作为一种成分属于最高存在者的理念。”(B607)
木棉浪潮是一个青年思想交流平台
我们秉持国际主义立场
我们的主要论点有且不限于
时事热点
哲学、经济学、精神分析、历史
文艺批评
地方民俗文化、都市传说
——————————————————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