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大学 张柏林丨“院士”形象为何与“老化的鞋子”绑定?

张柏林 红星评论 2023-12-30

在当代社会,很多职业似乎都会与一些词组“强行绑定”。提及医生,就是仁慈、细致、“白衣天使”;提及教师,就是严格、朴素、奉献;提及院士呢,似乎就与“清贫”、“艰苦”、“专注”挂钩。这种强行搭配的词组背后,其实是不断被强化的刻板印象。近日,王志珍院士在节目中老化掉落的鞋底黑渣,获称“是科学家的纯粹”,收获了满满一波掌声。但仔细想想,院士的形象为什么非要与“老化的鞋子”相绑定呢?

据我所知,院士并不穷,绝不会买不起鞋子。这次的黑渣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意外。在现实社会中,印证刻板印象的细节,往往能获得一些廉价的感动。聚焦“院士鞋底的黑渣”,实际上是输送某种道德叙事——“科学家只有清贫才值得感动”。对于科学家这个群体,“把自身嗜好投射于荧屏角色上”,观众随之形成刻板印象,却往往忽视了院士其他方面,这其实展示的是一种粗暴与偏颇。
近年来,因不符合凝视下的刻板印象便遭网暴的案例不计其数。袁隆平院士当年因摸豪车就被骂上热搜,钟惟德仅因一条皮带就被指摘“领导派头”。“科学家就要受穷吃苦”在叙事模式下,就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当一个王院士因鞋底掉渣收获掌声之时,其他科学家有可能会因鞋子好看而被遭到鄙视。当整个社会都在遵循某种道德叙事之际,伤害的是真正科学家的尊严。
将院士和“艰苦”“清贫”等要素刻意连接,似乎是公众形成刻板印象的根源之一。其实,袁隆平钟爱拉小提琴,王志珍对瑜伽很有心得,他们不是只艰苦科研的圣人,也是鲜活的人。著名导演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勾勒出来的这位20世纪伟大科学家,展现的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形象:有情感,有弱点,也有挣扎。但是,当我们回想王院士时,只剩下“掉渣的鞋子”,而透过这个刻板还能看见无数在荧幕前“清贫”“生活只有科研”的院士,那我们了解的到底是院士本身,还是苦难叙事下的剪影?
有作家这样定义“媚俗”:“这种需求是在具有美化效果的谎言镜中观看自己,怀着令自己感动的满足,在镜中认出自己。”使用固定形象搭配,就能完成宏大叙事下媚俗式的自我感动。当把鞋底老化的院士形象公示于众,垫着沉重的音乐,配合痛心的语气,企图用苦难叙事让所有观众感动,又何尝不是一种媚俗?当院士不再与“老化的鞋子”相绑定,我们才真正穿过屏幕,接触一个鲜活的人。

(文/张柏林 暨南大学  指导老师:马立明)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本文首发于红星评论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15日14点,因原文展示功能不完整,为不影响阅读,现征得作者同意予以重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