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大学 程博丨大学之道岂能止于开放之争?

程博 红星评论 2024-01-14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发文,明确向社会开放校园,满足公众参观校园需求。此前,关于大学“围墙之争”的争论便没有停过,支持“封”与支持“开”的两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更出现了主张半开放的“调和论”。
大学校园的开放或封闭,各有其历史逻辑与现实依据。放眼世界历史,历经百年沧桑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一众老牌名校,均在发展中形成了开放校园的传统;再回望中国教育史,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亦强调自己“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的治校方针。放眼全国,这种自由开放的开放传统,也为大多数大学所承袭,并延续至新冠疫情发生前。
疫情出现后,学校实行了封闭管理。大学的从宏观大环境到微观个体,似乎不确定性裹挟着一切,大学校园的封闭化管理也迎合了对这种不确定的焦虑。如师范类大学的学生就认为,师范类学校女生多,在疫情前便有诸多性骚扰案例出现,大学应为学子考虑,该封;也有支持封闭的网友认为,开放的大学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且易引起责任归属等争议,如疫情前便有老人进入大学跑步被撞倒后产生的索赔纠纷。
以上种种“封”或“开”的观点,分析梳理后能够发现,总的出发点均是为建设真正之大学,只不过各方对“大学之道”理解不同,因此考虑亦有不同。但我们需深思的是,基于物理空间的“大学围墙”之争,能否真正描摹出人们心中理想的大学?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认为,需要用5个馒头打底,第6个馒头便可达到边际点,从而实现饱腹的目的。从内容与动机来看,上述争论显然陷入了“只吃第6个馒头”的窠臼。
忽视量变的漫长沉淀,只盯着寻找“临界点”以求实现大学的质变,这个想法是幼稚的,至少是欠妥的。大学校门的开放或关闭,仅是一项程序或仪式,如果其效果真如部分网友口中所言,那便是在打国内外大学的“脸”,是在否认其经年累月的沉淀。要知道,大学开放的传统,也并非是建校时便有的。14世纪中叶,牛津大学也曾爆发“城市与长袍”运动,大学与市民关系极度紧张,直到19世纪中叶双方才重归于好,牛津大学方才走向开放,闻名世界。
从近期新闻来看,国内各大名校纷纷带头打开校门,选择回到开放、拥抱社会。由此可见,开放是大趋势,许多人大可不必如此义愤填膺。更有价值的问题,是思考如何让大学开放不仅仅“开门”,而是深入考量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象牙塔与烟火气的距离。
“物理之门”的开放简单,但“观念之门”的开放,校内外超越物理意义上的更多联结,仍然任重道远。

(文/程博 重庆大学一队  指导老师:刘海明)


*文内作品系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大学 程博丨大学之道岂能止于开放之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