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鸣丨网络小说可代替毕业论文,是给学生“放水”吗?

红星评论 红星评论
2024-10-07

近日,有网友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要求上,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网文平台签约作者身份发表的网文作品代替学位论文,从而获得毕业资格。该学院老师表示,这并非今年的新规定,是在前些年就有的“多样化论文”。

用晋江文学城、起点中文网等网文作品代替毕业论文,是不是在给学生“放水”?所谓“废话文学”会降低毕业生质量吗?如何看待部分高校允许“非传统毕业论文”的做法?如何认知多元化评价学生?红星评论特约请高校领域、时评领域资深作者,各抒己见,共同“争鸣”,为读者呈现多元视角和思考。

↑资料图。图据图虫创意

别让“非传统毕业论文”模糊了学位的边界

□刘海明(高校教师)

探索多元化的大学毕业方式,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注意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受到社会的敬重,在于高等教育开启的是学生的智慧,培养的是他们的创新能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更大。

当代的高等教育,完成学业授予的是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齐全,代表着毕业生既全面掌握了一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备独立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获得双证的人,也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相反,如果学历证书方面出现“瘸腿”,折射出的是毕业生在学业某一方面不达标。

需要看到的是,今天的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浮躁风气。比如,在校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学术著作,不喜欢进行独立的学术思考,有学生喜欢跟着时尚走,读的书大多为实用性读物。如此一来,到撰写毕业论文阶段就“露出了破绽”,写不出好论文。

面对学生阅读匮乏的现象,高校应该通过严格的学位证书管理,倒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学术思考。

最近十几年来,高校中不乏降低学位论文标准的“先行者”,一些在探索改革,一些则变成了变相取消学位论文,或者把那些原本跟学术实践无关的事项贴上学术标签,作为学术的“变通货币”,让部分写不出来毕业论文又想取得学位证书的学生,有了“兑换”学位证的捷径。

这样的“改革声音”,早已不是新鲜事。之所以每每成为新闻,就在于其中部分所谓的“非传统毕业论文”模糊了学位的边界。把不合格的“非传统毕业论文”当作毕业论文,或许能满足毕业生的感性偏好,也让学校减轻了压力,但这样的“皆大欢喜”,最终可能降低的是高等教育的品质,也降低了毕业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究竟是福音还是坏消息?

维护高等教育的尊严,重视毕业生质量,探索高等教育的规律,需要本着对高等教育、社会和毕业生真正负责的态度,而不是玩着“假创新”的花样。高校多点自重,教育的边界清晰了,社会才能发展得更好。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不妨给高校一些探索空间

□清波(汉语言文学毕业生)

写网文就能毕业?乍一听,可能觉得轻巧,但其实要用网文替代论文并不容易。比如,根据《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实施办法》,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签约作者在知名网络文学平台完成20万字以上完本作品,或连续两年每年更新量不少于10万字的连载作品,或累计发表作品30万字以上者,有资格提出申请。

无论是网文平台的签约作者,抑或动辄数以十万计的字数,都不是能轻易达到的。其实,关于本科生要不要写论文、论文写到什么程度,近些年已经出现了不少争议。“本科生学术功力太浅”“本科论文写不出创新性”“为了查重率心力交瘁”,类似声音频频见诸舆论。而因论文剽窃等问题,本科生在毕业之后被撤销学位的案例也不罕见。

仅仅将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归咎于“这届本科生不行”是不够的。有个大背景不能忽视,根据《202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2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在这些顶尖论文之下,还有海量的普通论文,以及每年大量增长的学位论文。如今学术“库存”早已今非昔比,一味要求刚刚窥见学术堂奥、仅仅接受几年学术训练的本科生,写出一篇非常有学术创见的、符合学术规范的、查重率很低的学位论文,本身就是个艰巨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毕业论文的一些乱象,也让人们思考,能不能打开一个口子,将论文评价多样化一点,允许学生用其他成果来替代论文?

事实上有学校已经在做了。据此前报道,温州大学为鼓励学生创业,可以用创业成果来代替毕业论文;在浙江工商大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已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字数在3000以上的论文,经评审推荐可替代毕业论文;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的几名学生,分别以自己的原创文学作品,代替毕业论文通过答辩。

深一层想想,这些做法也符合当前“破五唯”的大方向——“五唯”的其中之一就是“唯论文”。论文当然是高等教育核心的标志之一,但也无需将之神圣化,将之视为牢不可破的硬框框。论文也是学术探索过程中逐渐成型的,不妨给高校一些探索空间,尝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为学术演进留下更多的可能路径。

当然,这些创新可能会面临相应的问题,比如能不能替代正经的学术训练?能不能代表一名本科生应该达到的教育水平?因此,需要学校细致把握,进行充分的学术评价和程序审核,避免变成一个走后门的捷径,异化成给学生“放水”。

归根结底,毕业考核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会不会学以致用。对于创新之举,不妨抱着大胆尝试、稳妥推进的态度,逐步完善。让这些“论文替代品”更加客观、可靠、经得起检验,才是这些创新真正落地生根、行之长远的保证。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  推 荐 阅 读  -


【 精 选 评 论 】


县长携女儿拍宣传片,受到质疑会后悔吗
取不取消教职工食堂,师生都应“同菜同质同价”

【 热 门 话 题 】

热点关注依法行政国际纵横反腐观察以案释法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文化观养儿育女小黄看剧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

百年奥运与明日世界丨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 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关注阿富汗“变天”解局“少年自杀”观潮:我和我的5年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 大 赛 】

第四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三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二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第一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

【 作 者 专 辑 】

守一易之伍里川王石川佘宗明韩浩月赵志疆赵清源刘远举杨三喜舒圣祥龙之朱朱昌俊白晶晶李一凡熊志

……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红星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