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朋友圈”,最怕演着演着就当真了
朋友圈可以预制,但人生无法虚拟,生活的肌理或许就是粗粝的,未修饰的真实,才值得我们珍视
菜可以预制,朋友圈居然也能预制。最近,“预制朋友圈”成了网络热词,挑战“一天拍完国庆七天朋友圈”的视频花样百出,换装速度之快、姿势切换之流畅,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朋友圈还能这么玩。
当你还在为怎么安排国庆假期做攻略时,人家的朋友圈草稿都已经把国庆“过完了”。据报道,有博主从下午三点开始拍到晚上,6个小时拍了1536张照片,称“国庆七天我提前享受了”。还有人表示,“一个月你们还是太年轻了,我都是预制5年内的,20年旅游的我还没发完呢”。
有人高赞这种方式,认为一天拍完那剩下六天都不用化妆打扮了。但也不乏质疑,朋友圈应该是记录开心的或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做任务一样拍照打卡。还有人表示无奈,称这样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地,从而自我保护。也有人说,“预制朋友圈”可以留住曾经的美好,让这种美好一直延续到未来,是对粗糙生活的抗争,是身处贫乏中仍然抱有对精致的向往。
朋友圈发什么、怎么发,纯属个人的地盘各自作主,旁人本不必置喙。不过,把“预制朋友圈”说成是自我保护,有点难以自洽。不发朋友圈,不是保护得更彻底吗?
“预制朋友圈”的动机,并不高深莫测。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们天然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种形象有时是自然的,有时是主动表演出来的。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理论,在他看来,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通过各种手段或道具有意识地向外界自我展演,以塑造我们在外界中的形象。
这个理论放到互联网时代也不过时,尤其社交媒体时代,人的“自我呈现”变得非常容易,加了滤镜的照片、精心修饰的文字、刻意选择的地点,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角色设定。每个人可能都会下意识地自我美化,区别在于美化程度的多少,和自我认知的差距。
可是,光鲜是偶尔,平淡才是常态,哪有天天的“百分百”?在社交焦虑的刺激下,有些人在朋友圈“被迫营业”,生怕自己掉队。“预制朋友圈”似乎带来了一种安全保障,旅游照片、美食照片、自拍美照都拍得多多的,一次发不完正好留下备用,重新编辑一番放进“素材库”,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以光鲜亮丽的形象持续在社交媒体上“霸屏”,给人一种“我时刻都在过精致生活”的假象。
这种“预先准备”的方式,或许会让人产生一种掌控感——我掌控不了明天,我还掌控不了明天的朋友圈吗?这样一来,不确定的未来可能也没那么可怕了。这样的朋友圈自然会比“随手拍”更精致,也能让发布者获得满足,让观者饱了眼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交互动中的正面情绪。
但在时间的刻度上,“预制朋友圈”是假的。过于刻意的自我展现,可能让人沉迷于扮演“理想自我”的虚幻世界,甚至会慢慢产生认知偏差,误把虚幻当成真实,当虚拟与真实的差距越大,心理落差也会越大。而过度追求社交媒体上点赞和评论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容易让发布者产生“虚假成就感”。个体的成就感应该源于内在动机,而非外界的反馈。“预制朋友圈”恰恰是把关注点放在外界的评价上,忽视了内心真实的自我。
“预制朋友圈”可以说是现代社交媒体文化中的一场仿真秀,偶尔玩笑也无妨,最怕的是演着演着就当真了。朋友圈再精致,也无法替代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用一天时间编辑七天的朋友圈,怎么可能等于享受了七天假期?朋友圈可以预制,但人生无法虚拟,生活的肌理或许就是粗粝的,未修饰的真实,才值得我们珍视。
编辑 赵瑜
- 推 荐 阅 读 -
“校媛·麻辣烫”,怎么就“烫”出了网暴?
【 热 门 话 题 】
热点关注丨依法行政丨国际纵横丨反腐观察丨以案释法丨政事热点丨网事论见丨文化观丨养儿育女丨小黄看剧丨青年议见
【 特 别 策 划 】
百年奥运与明日世界丨新年献词丨破壁2023丨青年与世界丨变局2022丨“我看冬奥”丨“与幸福有关的十年” 丨俄乌冲突 丨与智能机器抢饭碗丨关注二十大丨年有“余”味丨45℃沸谈丨突围2021丨疫情时代的求索丨病毒重构的世界丨“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丨关注阿富汗“变天”丨解局“少年自杀”丨观潮:我和我的5年丨红星“两会三人评”
【 评 论 大 赛 】
【 作 者 专 辑 】
守一丨易之丨伍里川丨王石川丨佘宗明丨韩浩月丨赵志疆丨赵清源丨刘远举丨杨三喜丨舒圣祥丨龙之朱丨朱昌俊丨白晶晶丨李一凡丨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