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寄语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0级新生:以新求新,学做新人
以新求新,学做新人
黄旦教授
很荣幸能代表各位老师在这里讲话。我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和各位新同学交流,是因为我也是浙江大学的“新人”,我是“新老师”,你们是“新学生”,我只不过比你们早来两个月,以“新老师”迎接“新同学”,所以这个“新”就具有分外的意义。因此,我也非常高兴作为新老师向在座的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然,我跟你们还有点不同,我跟浙大是有渊源的。老杭州大学1982年成立了中文系新闻专业,我1983年便留校任教,此后在浙大工作了有十多年,然后离开浙大去上海工作。尽管如此,但是过了那么多年回来,还是与大家一样,面临着全新的环境。
+
第一
从大的局势看,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含义丰富,可以有多种的阐释。就新闻传播而言,则是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所催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有人预计,到2022年,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80%将是视频;到2025年,物联网终端会达到750亿台;到2030年将会是1000亿台,而且海量终端都会装上视觉感知能力,AI最重要的就是视觉物联网(VIoT),不久的未来,AR眼镜将取代手机。这样一个以具身观看为主的景象,将使新闻传播以及人的存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第二
现在的学院也今非昔比。到场的各位老师都多有所长,年轻的老师都有很好的学术训练,师资队伍整齐,发展潜力很大。学院有了自己的大楼,安居即可乐业。还有刚刚韦路老师介绍过的未来的融媒体实验中心,具有了全新的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我这些天都在不断熟悉这一切,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
第三
大学学习,不能从线性进化来理解,好像是小学、中学的自然延续。不是的,大学学习完全不同于之前,我在上海时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同学本科入学时拍一张照片,等你们四年级毕业后再拍一张照片,这两张照片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并非因为诸位年龄大了、显得老成了,而是因为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个人气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这两张照片完全相同的话,这其中一定会有问题,因为大学这四年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你。因此,大学是一个“人”成为“新人”的重要阶段,它不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而是一个塑造人格,养成价值观,培养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崭新阶段。
新,是一种向往和未来,新也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以新媒介的革命性变化来说,媒介不单单是一个工具或是技术,它同时塑造着社会,塑造着人性,重新调节和组合人与人、人与现实的关系。这无论是作为老师的我,还是各位同学,这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需要做重大的改变,这就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新难题。
籍此,我想按照我个人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希望,供同学们参考:
+
第一
要“纳新”。我们过去总爱说适应新环境,这是远远不够的。适应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偏向于被动,我们需要的是主动纳入新环境,和环境交融在一起。“纳新”就意味着我们要打开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从知识的吸取上、书籍的阅读上尽量扩展,千万不要被学科界限所束缚。在我看来,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问题的意识、知识的追求,并没有学科的界限。如果我们局限于窄化的学科视野,那就很难容得下外部大媒介环境的变革。既然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局”,那么用百年已有的学科体系去套“百年未有之大局”,肯定是行不通的。
+
第二
要“求新”,求新就是要敏感,时时有新体验,学会并养成思考,以思考提出问题,以问题刺激思考。不断结合自己的新体验探讨新问题,这是大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式。提出问题,有时会比被动接受知识重要得多。这也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我前面说的大学不同于小学、中学之独特性。
+
第三
要“创新”,有了新的问题,新的思考,我们才可能有所创新。浙大的校训就是“求是创新”,我们要以求是来创新,以创新推动求是。创新,一方面是长成新的才干,报效国家和人民;同时也是要通过我们的新经验、新体验在理论上做出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以新求新,我想这应该是作为“新老师”的我、作为“新同学”的各位甚至是我们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所要努力追求的,也是浙大“求是创新”校训的内在之义。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两句著名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把这两句话稍作改动,以和新同学共勉,同时也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千教万教教人求新,千学万学学做新人。”
谢谢大家!
图片 | 高兴就好工作室
排版 | 美多卓嘎
责任编辑 | 施慧慧 雷思涵
推荐阅读
1. 感念师恩,传承师道 ——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传媒有约”活动顺利举行
2.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0年暑期工作会议暨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讨论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