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传媒国际

其他

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成功

2023年6月29日,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建的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举办。本次揭牌仪式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主持。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运营总监王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文化推广部主任崔凯,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项目主管刘崇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北京联谊中心主任林德汤,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韦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庆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瑜佩及硕博同学代表出席仪式。仪式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韦路致辞欢迎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一行,并介绍学院情况。他强调,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组织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传播工程的专业机构与中流砥柱,与我院在发展“数字全球沟通”的学科布局不谋而合。双方将在此次合作中共同探索数字技术与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共享、共创数智创意未来,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相信“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国际化、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合作平台,为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运营总监王侃在致辞中提到,AIGC正在改变原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引发人们对文化创意领域现有概念与理论的重新思考,也开启了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的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秉承“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积极探索文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国际传播的新领域、新模式、新平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担当国际传播使命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的建立是双方积极响应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中心将以全球AIGC发展的视角,汇集行业内研究资源,整合汇编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引领国内相关研究进程,推动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通过以AIGC、数字体育、数字人等为主题的峰会、论坛等活动实现业界更丰富、更有深度的交流对话,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贡献力量。接下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与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文化推广部主任崔凯签署“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见证双方在基地建设、交流平台搭建、学术研究、媒体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出席此次仪式的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相关领导一同为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揭牌。在《全球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发布环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瑜佩宣读倡议内容。《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可持续传播”这一议题,以“人工智能绿色传播与素养提升”为核心要义,以“推动AI各界合作和共识建立”为宗旨,提出:要求业界提升算法及数据库的透明性和可解读性;推进产、学、研、用深度交流与融合;并以上述建设成果为依托,探究绿色传播的可行路径、全球公民素养提升的教育路径、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路径,助力全球数字善治。双方围绕《中国国际传播数字化报告》蓝皮书启动仪式,展开进一步分享与交流,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创新中心”是对人工智能在数字文化领域应用的探索,将促进技术与艺术对话,推动世界文明加速互鉴融通。7月1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次被写入国家法律,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因此,双方就《学习的足迹》、全球青年多维对话、“Z
2023年7月1日
其他

学院党委举行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会暨党建骨干培训班开班讲座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建骨干与先锋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6月29日下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会暨党建骨干培训班开班讲座在传媒学院105会议室顺利召开。院长韦路、党委书记王庆文,副院长、党委委员赵瑜出席会议,与会人员有学院教工党支部支部委员、学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2023年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建英主持会议。★会上,对2023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19名优秀共产党员和4个先进党组织进行表彰。王庆文书记参加颁奖并作讲话,他首先对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介绍了目前传媒学院主题教育开展调研情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以分党校为载体,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师生。第二,要练就过硬本领,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作用,更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第三,希望党员都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院群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把学院建设得越来越好。会上,韦路院长作《ChatGPT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挑战和对策》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了ChatGPT对中国科技发展、文化安全、信息环境、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ChatGPT对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挑战:包括拉开中美信息技术差距、存在重大文化安全风险、威胁清朗网络信息环境、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难题、产生严重数据安全威胁等。韦路院长也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应对ChatGPT的对策建议:可以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加强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提高数字内容风控能力、提升公众人工智能素养等。倡导理性克制的人机关系,杜绝技术对个人意识的侵蚀。在充分利用技术提升工作、学习、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保持便捷性与自主性的适度平衡。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会暨党建骨干培训班开班讲座的顺利召开,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先锋典型,强化了党建工作的意识和责任感;学院党委将继续为广大党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学院的发展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图文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关注|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通知

竞赛宗旨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训练,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激发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校一流本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竞赛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择优选拔。参赛资格1.在职教师,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1983年8月31日后出生)。2.作为主讲教师开设课程1年及以上,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良,未发生教学事故。3.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近2学年持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竞赛安排初赛内容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权重分别为20%、75%、5%。01教学设计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专业的花开在实践里——传媒学院举办2023年优秀视听作品展映暨颁奖典礼

2023年6月19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年优秀视听作品展映暨颁奖典礼活动在学院105报告厅顺利开展。这场别开生面的展映活动,不仅是一场学生团队优秀视听作品的展现,也是一次专业技能的磨练、一次教学相长的实践。这场展映共有十五支视频短片,涵盖了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三种类型,来自七个本科生团队和八个研究生团队。学院党委书记王庆文老师、党委副书记叶建英老师、副院长赵瑜老师出席了活动。本次展映活动的五位专业评审老师分别是华策集团监事会主席、首席人才官曹郁先生,纪录片导演、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勇老师,金行征老师,新“百人计划”研究员田元老师,原广电所副所长周丽英老师。此外还有来自华策集团的嘉宾和学院视听类课程教师。在展映正式开始之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建英老师为活动致辞,阐述了本次展映活动举办的初心。叶书记从对当下传媒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现象的思考开始,希望同学们将课程与实践充分结合。同时,为同学们提供更多获得老师指导、提升作品质量的机会,学院将会举办各类实践比赛,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每部作品展映后,都有两位评委老师对视频作品进行点评,给出专业意见并指出不足。评委们在点评中,对同学们作品中呈现出的生命力与创新性给予了鼓励,从横向院校对比层面肯定了作品的水准,但也指出了各个团队在拍摄手法、后期剪辑、思考深度、隐藏立场、纪实性等方面的瑕疵。主创们上台与评委们交流想法,并认真接受评委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创们在评委老师们的肯定中收获了信心,也在一针见血的点评中对于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所了解。应主创团队邀请,几位视频作品的主人公也参与了这场展映活动。本科生作品《哈迪亚Hadiah》的主人公、来自马来西亚的黄建理先生和他的家人们上台分享了自己参与此次展映的感受。黄建理先生对主创们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他的生活,表示“真的很好”,“大家都非常专业”,除此之外,他还说准备自己将拍摄素材剪辑成一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留念。展映间隙,在场观众在观看作品后与各团队主创进行了自由提问与交流。大家在和主创团队的直接问答中解决疑惑,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共同进步。最后,作品《哈迪亚Hadiah》、《十年归》获得一等奖,《非洲父与子》等4个作品获得二等奖,《我真的不想再熬夜了》等6个作品获得三等奖,《鱼市行者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新闻速递 | 我院吴飞教授、方兴东教授一行参加EuroDIG并发表主题演讲

一条是消极防御,以隔绝、脱钩、去风险化等以更加封闭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方式短期似乎可行,但事实上,无法解决问题,更不符合长远的大势所趋,最终只会损人不利己,“挥刀断流水更流”。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语挚情长,绵绵祝福送给毕业的你

语挚情长绵绵祝福送给毕业的你.夏天对于我们来说总是特殊的几年前的夏天一张录取通知书开启了求是园的冒险这个夏天一纸毕业证书为这段旅程画上句号当我们去勾勒这些年脑海里浮现的是早八路上细细密密的小雨是春日午后空气中舒适轻松的气息是无论看到过多少次都会心动的晚霞时间匆匆我们走向成熟那个夏天,我们从五湖四海来这个夏天,我们到天南地北去临别之际传媒与国际学院的师长与同学为即将毕业的传媒学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学院师长寄语视频学弟学妹的祝福早八拥挤的人潮和车潮暂时离你远去,东教的绣球花和西教若隐若现的茉莉花香是否会绵延在你往后的梦里。求是的情怀,只问是非的坚守,是否成为你青年自始的信仰。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叶雯兮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新闻速递 | 我院教授方兴东一行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AP政府间理事会第十二届会议

6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IFAP)政府间理事会第十二届会议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第十一会议厅以混合形式举行。此次会议将持续两天,集中讨论有关获取信息和知识领域的政策和行动指南。我院教授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院长、信息伦理工作组(IEWG)专家方兴东和浙江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乌镇数字文明研究院首席专家、信息发展工作组(IDWG)专家钟布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并通过此次会议全面了解IFAP运作模式协同方式,与IFAP主席、秘书处和成员国等相关重要人士建立初步联系,与中国驻UNESCO代表沟通,建立长期联系。并以专家组专家身份提出举办或共同主办影响全球的信息技术论坛等议题。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简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成立于2006年,其中,新闻学科于1958年创办,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教育的单位之一。学院遵循“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创新创业的人才摇篮、科技引擎和智库基地。作为国内传媒教育的重镇之一,近年来,学院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不断提升。在2022年软科中国学科排名中,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位列前10%,被评为浙大发展潜力最强劲的学科之一。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中国学科评级中,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被评为A学科。学院现有5个研究所和9个研究中心。为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我院的了解,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我院进一步深造,学院特举办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给优秀学子提供深入了解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学科特色及学术资源的平台。欢迎优秀的你积极报名参加!夏令营概况本次夏令营将于2023年7月5日举行,拟面向全国院校招收(包括本校)夏令营营员,招收专业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艺术硕士(广播电视领域),两个专业分别拟招收35人和40人左右(实际入营人数将根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本次夏令营所有活动以线下方式进行。以下是活动时间、内容等初步信息,届时会根据具体工作安排作调整,请大家及时关注更新的信息。备注:新闻与传播夏令营为1.5天,食宿、差旅费自理。广播电视夏令营为1.5天,包海宁校区住宿1晚,其他费用自理。申请条件1.全国高校本科三年级(2024年夏季毕业)优秀学生,预期可获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各专业均接受跨专业申请;2.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潜质,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3.综合素质突出,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三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0%;4.外语成绩优秀;5.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未受过处分。申请流程2023年6月28日24点前,请申请者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2023年浙江大学夏令营网报入口进行网上报名:https://yjsy.zju.edu.cn/grsinfo/zs/user/login(1)请按系统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先上传成绩单后提交,生成《浙江大学2023年夏令营申请表》(因为不上传成绩单无法提交并生成申请表),下载并打印申请表,由教务处或院系在申请表上“年级总人数”、“总评成绩预计排名”处签字盖章,由学生本人签名,保证提交的申请表和其它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请将以下材料电子扫描后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上传到报名系统中上传成绩单的位置,覆盖原有已上传的成绩单,同时务必在上传照片的地方按要求上传个人电子证件照,需提交材料清单如下: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端午节 | 卷卷诗画飘粽香

莺歌燕舞仲夏日,又到艾粽飘香时。端午,是穿越唐风宋雨更迭的记忆,历经华夏朝代的变迁,带着龙舟竞渡的豪迈,带着渔鼓争鸣的喧嚣。它源于中国,本是古代百越地区部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如今,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已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不妨让我们闻着棕香,沾着艾味,通过古诗,徐徐走进古人的世界,一探端午习俗。端午之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也有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五月五日的恶月恶日的俗忌,但最广为流传的还是纪念屈原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中国已经流传了1500多年,唐朝诗人文秀曾提到过“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之俗1关于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北方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赛龙舟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乐人。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紧密相关的,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竞渡诗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一个展览带你解读浙大精神!《现代广告学》课程思政展览顺利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6月18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现代广告学》课程思政展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校歌墙下,刻画“浙大精神”的创意作品以新颖、现代的形式铺陈歌曲中传承的精神。传媒学子在创作过程中对浙大精神的深入感受与创新解读,汇聚成《现代广告学》课程在新时代对浙大精神的致敬与传承。本次课程思政展览作为学院一项重大党建成果,以创新举措回应了习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与期待。指导老师黄桑若指出:“如果说国家命运是一艘大船,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船上的船员,‘浙大精神’是船上的风帆,只有大船、个人、风帆齐心协力,向着同一个方向,才能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激荡万里海洋,泛起真理的浪花!同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浙大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鲜活的个人体验、生动的生活现实和真切的社会实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浙大精神”进行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诠释,充分激发学生对“浙大精神”的认知积极性,一方面促进“浙大精神”内化,滋养学生内心;另一方面,促进“浙大精神”外化,建设美好国家。”展
2023年6月22日
其他

劳务派遣人员招聘(派遣至浙江大学传媒学院)

招聘启事本单位拟公开招聘员工1名,派遣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字全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招聘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提供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和研究经历)以及其他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发送至scxu@zju.edu.cn,经考核后择优录取、待遇面议,具体招聘岗位及要求详见岗位要求。联系人:徐老师垂询电话:0571-87075138截止日期:2023年6月30日杭州江南人才服务有限公司2023年6月19日岗位要求岗位职责:1.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优秀作品展映|2022-2023学年优秀视听作品展映预告

本科生组《爱·无障碍》主创人员:邹芷晴作品介绍:冏囧福利之家是一所专门接纳残障人士的福利中心。其中有位特殊教育老师,她曾被嘲笑为“笨蛋老师”,但她没有因这些闲言秽语而放弃这份责任。孩子们在她的细心教导下,慢慢学会写字、画画、唱歌和跳舞,此外,她也会培养孩子们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等…《鱼市行者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数字文明时代下的中欧互信——吴飞、方兴东和钟布教授在2023年欧盟中国商会中欧商业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

2023年6月15日,我院求是特聘教授吴飞、方兴东和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钟布从北京启程抵达布鲁塞尔,展开为期9天的欧洲之行。6月16日,吴飞、方兴东、钟布教授参加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2023年欧盟中国商会中欧商业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演讲的重点内容如下:当前,全球50多亿人已经联结在一起,全球数据跨境流动每年依然以50%的幅度高速增长,这些数据本身代表了全球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与国之间更紧密的互联、更频繁的互动和更深入的协同。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大势所趋。不可否认,更紧密的联结,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伴随着人民、社会和国家相互之间的紧张与撕裂,这种风险不可回避,必须以合作的方式应对。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化”,以政治方式驱动相互隔绝的办法,是数字时代的逆水行舟。其本质上是一种封闭的消极防御战略,无助于安全与风险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无益于数字时代人类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事实上,国与国之间的“数字互疑”将造成巨大的破坏,并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扩大到几乎所有领域。我们刚刚发布了中欧数字系列报告的首份报告:《中德数字互信报告》。以中德为例,提出数字互信问题来说明数字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巨大风险。目前,中德数字互嵌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关系。中国对德国企业保持开放姿态,对德国的信任度极高,德企在中国的数字核心领域占重要位置。但中国企业在德国数字层面的技术和产品并不普遍,除了联想、华为等少数公司,其它存在很少。以德国领先的软件供应商SAP为例,其在中国的ERP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这些企业中包含大量央国企,行业分布上遍布中国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这些行业企业的日常经营已经与ERP深度绑定,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几乎全部存储于SAP的ERP系统中。PLM/PLC/CAD/CAE等工业软件在管理制造和研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PLM软件系统领域,西门子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超过20%。西门子的PLM产品被汽车制造、IT通信、半导体电子、工程机械等关键制造业广泛使用。同时,它还涉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核心安全行业。工业自动化系统/装备是实现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关键。西门子工业装备-PLC中国区营收超过60亿元/年,占中国PLC市场份额40%以上,在中高端PLC市场份额更是超过5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智能汽车行业的爆发,汽车已经事实上成为继手机之后的新的超级终端,将承载着越来越多包括用户信息在内的多种敏感信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的中国区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37%;博世的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华收入破千亿。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Ifo)公布的数据显示,若德国产业链从中国回流至德国本土,德国GDP将损失10%;若中欧爆发贸易战,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德国承受的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时的六倍。中德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是避免贸易局势破坏性升级的唯一可靠途径。只有双赢是可持续的稳态结果。显然,面对数字时代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采取开放的积极防御策略,才是正确之道。如何在更加紧密互联的趋势下,通过更全面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全新的技术和制度体系,既有效消除和降低潜在的风险和隐患,也不停止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发展,是至关重要,也是十分紧迫的。中欧之间不存在“老大老二之争”的修斯底德陷阱。双方应站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更加理性、客观和务实,率先为全球建立国与国之间有效的数字互信机制,为全球的数字互信树立典范。最后,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份子,我们致力于提供理性、专业和客观的学术观点,以应对增强全球数字相互信任的挑战。我们希望与欧洲的学者、智库、企业和政府加强沟通、建立信任并展开合作,以达成这一目标。欧盟中国商会简介欧盟中国商会由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中国三峡(欧洲)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发起,于2018年8月31日在布鲁塞尔注册,目前会员单位超80家,代表近1000家在欧中资企业,覆盖主要欧盟成员国。商会位于布鲁塞尔,毗邻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等机构,代表中资企业利益,肩负“商通中欧、共创繁荣”的共同使命。排版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关注 | 2023年“薪传计划”实习岗位等你来!

为贯彻落实学校“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响应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根据全球智媒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求,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出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2022-2023学年优秀视听作品展映暨颁奖典礼

张可树推荐阅读1、毕业盛典致辞之一|校友代表、浙报集团总编辑李杲致辞2、毕业盛典致辞之二|院长韦路老师致辞3、毕业盛典致辞之三|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4、讲座预告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关于公布学生融媒体中心新增副主任名单的通知

根据《关于招聘学生融媒体中心4名学生干部的通知》有关要求,为更好地开展学生融媒体中心各项工作,经学生本人申请、学院评议与面试选拔,产生了4名学生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现将名单公布如下:祝贺以上同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年6月15日排版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展览预告|浙大精神:《现代广告学》课程思政展览

什么是浙大精神?是指引真理之路的北斗星是包容万物生息的母亲海什么是浙大精神?是每位浙大人的精神坐标助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如何通过广告创意使浙大精神得到更生动的诠释、更深入的理解与更广泛的传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现代广告学》课程的学子开展了一次以“传承与发扬浙大精神”为目标的创新实践,用文字、声像、手工艺、代码与创意编织起“浙大精神”的意义宇宙,以互动游戏、手作文创、短视频、线下主题活动策划等形式诠释“浙大精神”的多维内涵。2023年6月18日(本周日)至6月24日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基础馆一楼大厅传媒学院《现代广告学》课程思政展览邀你一起探索“浙大精神”的丰富意蕴与别样呈现体验“浙大精神”带来的力量与感动文案|李京依图片|《现代广告学》课程学生排版|吴品锜
2023年6月15日
其他

研影席明纳之四 | 林玮老师领读:《城乡中国》——从文本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张可树推荐阅读1、毕业盛典致辞之一|校友代表、浙报集团总编辑李杲致辞2、毕业盛典致辞之二|院长韦路老师致辞3、毕业盛典致辞之三|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4、讲座预告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毕业盛典致辞之二|院长韦路老师致辞

编者按6月10日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举办2023年“青媒扬帆”毕业盛典,分别邀请校友代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杲、学院院长韦路老师和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就如何为党的新闻事业而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走好未来的路为毕业生们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在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青媒扬帆”毕业盛典上的致辞尊敬的李杲总编,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们,校友们,家长们,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跟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今年传媒学院的毕业盛典,是三年来最隆重的一次!第一次200多位同学们能够在线下欢庆毕业盛典,第一次在学院全新的融媒体演播中心举办本次盛典,第一次以专业媒体标准来策划、创作和录制毕业盛典,第一次邀请家长亲友团现场见证毕业盛典,我也是第一次穿着导师礼服在毕业盛典上致辞。所有这些第一次,都是为了今天这个荣耀的时刻,2023届的同学们,就要毕业了!首先,要向大家表示祝贺!同学们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即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学院2023届毕业生们交出了一份闪闪发光的成绩单。本科生升学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5%,连续2年实现出国境深造毕业生100%升入世界排名前50大学。整体就业率创近3年新高,赴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就业率同比提升10%,连续第三年输送多名毕业生到中央网信办等中央部委就职,多名学生赴浙江省委宣传部、新华社西藏分社等重点单位工作。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届全体毕业生同学们点个赞!为你们感到骄傲!在大家即将启程远行之际,更重要的,是要向大家送上祝福!浙大数年,该教的知识都教了,该讲的道理也都讲了。临别之际,如果还有什么想嘱咐大家的话,那就是走向社会,同学们该如何面对失败?在大家豪情满怀,对未来的成功无限憧憬的时候,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给大家敲敲警钟,提提希望。第一,要宽容失败。近年来,每每听到社会上年轻人因为学习、工作、感情或家庭等方面的挫折而陷入抑郁,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我都心痛不已。日子越过越好,人们的内心却似乎越来越脆弱,有时甚至不堪一击。大家要接受失败是人生常态的事实。往小里说,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往大里说,茫茫宇宙,百年变局,风云诡谲。不确定的世界让不如意的人生变得更加波折。既然失败不可避免,那就学会与失败和解,不要让失败把自己打倒,更不要用失败来定义自己。我们的确经常失败,但我们不是loser!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毕业盛典致辞之三|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

编者按6月10日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举办2023年“青媒扬帆”毕业盛典,分别邀请校友代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杲、学院院长韦路老师和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就如何为党的新闻事业而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走好未来的路为毕业生们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在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青媒扬帆”毕业盛典上的致辞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校友学长、各位老师、家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很荣幸,第一次作为教师代表在如此隆重的毕业晚会上发言。首先向2023届的毕业生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贺大家经过了4年、6年、7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今天终于毕业了。走出校门,从此你们就是我们的牵挂,更是我们的骄傲。毕业季总会勾起人们回想过往的岁月。我想到自己浙大毕业后的第一年担任了广电专业的班主任,教的第一届学生今年刚好毕业20周年。最近他们正在谋划毕业20年的返校聚会。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一直坚持在媒体做记者编辑的;有在新媒体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策划的;有在房产公司的,也有自己创业的,无论他们做什么,在哪里,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浙大传媒人,就如今天的你们。当你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这个身份标签会一直跟随着大家。希望等到你们20年后返校的那一天,能够让母校为你们感到无比骄傲。在临别之际,我想分享下近年来与同学们交流的心得,总结地未必都对,但或许对大家有点用。第一,成为善于沟通的传媒人。我平时喜欢和同学们谈谈心、聊聊天,最近几年有个越来越强烈的感受,我发现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同学似乎越来越喜欢线上聊天,不愿当面说话。诚然,今天,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被许多中介所替代,我们中的很多同学可以自如地与ChatGpt、Safari等各种智能机器人对话,却忽略了与身边人面对面的沟通;大家成为了“低头一族”,却越来越少“抬头说话”。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同学们成为善于沟通与对话的媒体人,我们从沟通中了解他人,也认识自己。著名传播学者彼得·詹姆斯说,当今世界我们每天都会遭遇到跨越各种社会边界的沟通的困境,包括年龄、性别、阶级、种族、地域、国家等等。希望今后在生活中,让面对面有温度的对话,成为大家主要的交流方式;在工作上,希望你们成为善于沟通的传媒人,用沟通与对话化解冲突与对抗,让世界的明天更美好。第二,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遵从内心真实的选择。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今天只不过是同学们在浙大求学生涯的阶段性结束,但开卷读书、研习思考从来没有止境。从小学到大学,你们读了好多年的书,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知识,但庄子说,“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不过取了一瓢水。更何况当今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知识更新与迭代的周期已大大缩短,一旦我们停止学习,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前不久,一位毕业两年目前在高校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来找我,她向我诉苦,在继续深造与生孩子的时间安排上无法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告诉她如果你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那就做出选择,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为怎样的人,因为在关键时刻,只有你自己才能为你的选择负责。传媒学院的女生比例一直比男生高,作为一名女老师,我也想说,选择没有对错,只要正视自己内心的呼唤,我们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第三,勇敢步入职场,坚持最初的梦想。这几天,总有同学来办公室和我说,你们舍不得离开学校,一方面是留恋,另一方面是担忧。你们不愿走出学校的舒适圈,害怕进入社会的大染缸,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如果说社会是个江湖,同学们更需奋力地跳进去才能磨炼自身,听从自己的心,坚持最初的理想。作为老师,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当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不失天真,内心明亮。再次祝同学们毕业快乐!谢谢大家!排版|周蕊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毕业盛典致辞之一|校友代表、浙报集团总编辑李杲致辞

编者按6月10日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举办2023年“青媒扬帆”毕业盛典,分别邀请校友代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杲、学院院长韦路老师和教师代表吴红雨老师致辞,就如何为党的新闻事业而努力、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走好未来的路为毕业生们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在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青媒扬帆”毕业盛典上的致辞尊敬的韦路院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2023届传媒学子的毕业典礼。首先,请允许我,向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学弟学妹们,毕业快乐!我1989年毕业于杭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今天看到在场同学们年轻的面孔,我也好像回到30多年前,那时,我和大家一样,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对新闻职业充满期待,迫切希望用手中的笔,去试图改变一些东西,去实现人生价值。哪知道,这份工作一干几乎就是一辈子。我从浙江日报到钱江晚报、到省委宣传部,再回到浙江日报……我一直都在新闻战线上,现在回想起来,在杭大四年新闻专业的学习,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坚守一辈子新闻工作岗位的动力。在座的各位都是传媒专业的学子,无论大家今后在什么岗位上,都希望大家带着对新闻事业的初心和热爱,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时代在变,新闻也在变;社会在变,媒体也在变。我常常在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个算法和流量当道的时代,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传播?我们这些受过专业教育与训练的人,可以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怎样的努力?我有几个想法跟大家做个交流。一是看清时代。新时代,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现在都说“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在不少热点事件中,真相往往是在吃瓜群众的围观中,一次又一次地反转。那还需要我们专业记者吗?还值得我们像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那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吗?当然需要,当然值得。不要认为新闻在远离我们。当人们安坐家中,划划手机看信息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背后是一群新闻工作者,在不分昼夜地对真相进行挖掘、整合并传播。纸媒时代也好,互联网时代也好,受众需要的,这个社会需要的,始终是真相,是思想,是知识。在这个信息过载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专业力量的守望和坚持,需要专业的报道者、冷静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去逼近真相,去记录风云,去守望正义。二是看清现在。经常有人跟我讨论,说现在是自媒体的天下,传统媒体落伍了。这个说法对,也不对。现在的媒体传播格局中,传统媒体的流量版图、生存空间确实在压缩。但这10年来,我们一直在谋求转型之路,像浙报集团从全国率先开通新闻网站,建客户端,建中央厨房,成立技术公司,等等。这条路充满荆棘、充满艰辛,但我们深知,只有自我颠覆、自我变革、自我重塑,才能在舆论场上站稳脚跟,赢得话语权。今年以来,我们集团正在打一场大仗。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建设省级重大新闻传播平台,全新上线“潮新闻”客户端,要把省、市、县三级机构媒体贯通起来,把浙江的声音,转化为语言、文字、图像、视频,撒播到全国、全球的舆论场,去影响别人,去找回我们媒体人曾经的荣光。三是看清未来。未来是什么?年轻人就是未来,你们就是未来。如今,新闻专业的学生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新闻单位,还可以去商业平台,有的干脆自己创办自媒体。我们新闻单位要做的,就是为你们创造条件,提供一个好的舞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迸发自己创造、创新的能量。前段时间,我们对优质内容生产机制做了一点小的变革,成立了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内容战队,成员来自浙报、广电两大集团的7家媒体单位,我担任队长。大家打开思路、放开手脚,什么题材都写,天南海北地跑,短短三个月就把“潮声”这个栏目品牌打出了知名度。前不久,我们又派出年轻记者走出国门,去法国、德国、墨西哥、印尼、泰国等国家采访开放经济和对外“走出去”。我们相信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当主力,同样,年轻人也给了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同学们!未来充满希望,也充满未知和挑战。祝你们的将来,面对火热的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就像今天典礼主题所说的那样,能够青媒筑梦、扬帆奋进!排版|吴卓妍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乌镇数字论坛:中国式媒体融合十年考

张可树推荐阅读1.研影席明纳之三|赵瑜老师领读《新媒体的语言》——什么是新媒体?2.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走进国内外多所高校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7期
2023年6月10日
其他

关于公示优秀视听作品征集大赛入围名单的通知

根据《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关于开展优秀视听作品征集大赛的通知》要求,经学院组织老师筛选、评审,共有15件作品(本科生组7件、研究生组8件)拟入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2-2023学年优秀视听作品,现将入围结果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23年6月8日-2023年6月12日。公示期间,各单位或个人对上述结果若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具实名、书面形式提出(联系电话:87075132,邮箱:xiaoling0919@zju.edu.cn)。学院将于6月19日下午两点在105报告厅组织观摩、点评和终评颁奖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3年6月8日排版|陈欢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6月8日
其他

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勇导演作品《波比的工厂》在凤凰卫视播出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讲话精神,在中宣部的指示下,凤凰卫视2022年元旦起开设日播纪录片栏目《纪录大时代》,利用凤凰的全球播出平台,打造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勇老师导演拍摄的纪录片《波比的工厂》(又名“中非工厂”),于2023年6月6日-6月8日16:30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纪录片栏目《纪录大时代》播出,共3集,每集25分钟。6月6日至8日纪录大时代《波比的工厂》三集连播,敬请观看《纪录大时代》播出平台: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周一至周日
2023年6月7日
其他

研影席明纳之三|赵瑜老师领读《新媒体的语言》——什么是新媒体?

编者按研影席明纳是广电所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研究视野,提高阅读热情和理论素养开展的读书会活动。“席明纳”一词是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seminar的翻译。费先生在《留英记》中说:“seminar简单的可以译作讨论会,但是讨论会这个名称还传达不出它的精神”。“席”,席地而坐,大家围坐一团讨论问题;“明”,把问题讲明白、听明白、弄明白,“纳”,悦纳。研影席明纳希望让老师与同学共读一本书,在同一片文字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闪光点,在同一空间中互动交流,让一本书的价值最大化。活动安排6月3日下午,研影席明纳在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国际联合商学院127教室举行。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老师领读《新媒体的语言》一书,带领同学们在影视艺术和新媒体交叉研究的理论范式中间,探索列夫·马诺维奇所描述的推动新媒体“语言”发展的内在逻辑。《新媒体的语言》这本书面对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计算机几乎成为人类文化型构的源媒介的大背景,它想去呈现推动新媒体“语言”发展的内在逻辑。计算机在带来全新的文化形式的同时也构建了新的交互模式。文化的计算机化实际上也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形式。故而本书对计算机革命下整体的视觉文化的变革和影响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探索。在同学们展开讨论之前,赵瑜老师围绕《新媒体的语言》一书提炼出了本书作者想要回答的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新媒体在哪些方面依赖现存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又在哪些方面与它们决裂?第二,新媒体工具在创造现实的幻觉、吸引受众和呈现时间方面具有怎样的独特性?第三,有哪些旧有媒体的惯例和技术?第四,建立一个知识的考古学框架,把新的基于计算机的媒体创造技术和以往的呈现及模拟技术连为一体,从此再重新定位我们在何处会有更大的历史突破?基于旧有媒体的惯例和技术,赵瑜老师谈到了“矩形边框”这一典型例子。她指出从电影开始,我们的呈现空间就是一个矩形的边框,到现在为止其仍旧未被打破。VR技术、元宇宙技术希望打破矩形的边框,使世界不再是一种绘画式的呈现逻辑,而是转变为壁画式的模拟逻辑。赵老师也由此引出了当下被越来越多学者所关注的数字分身和虚拟主播等现实研究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依旧被屏幕所禁锢,仅存于呈现空间中。随后,同学们根据赵瑜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纷纷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例如,从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的转变出发,反思马诺维奇所认为的新媒体跟电影之间特别断裂的位置——新媒体往往会以计算机的菜单栏方式来结构视觉文化,从而回到“什么是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的逻辑问题。最后,赵瑜老师谈到《新媒体的语言》一书最后的归结是电影研究,作者马诺维奇同时具有电影学和计算学的学理背景,因此本书跟我们有一定的学科关联。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书为起点,在这个焦虑的世间通过人类留存下来的知识去抵抗恒定的时间,即使“一切终将烟消云散”,但至少能从书中获得新的启发和力量,明白读书真正的价值。排版|吴卓妍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6月6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7期 | 美国的媒体与政治生态对美中关系影响:跨文化交流以及华人社区面临的挑战

6月1日上午,浙大传播大讲堂277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传媒学院105教室举行。美国迈阿密大学(Oxford,Ohio)战略传播专业主任、副教授李红梅作题为《美国的媒体与政治生态对美中关系影响:跨文化交流以及华人社区面临的挑战》的学术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师生的广泛参与。本期讲堂由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主持。讲座伊始,李红梅教授从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出发,表示要关注媒体对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塑造。从美国国内的政治来讲,政客会利用中美之间关系来操控议题来达到政治上的利益。随后李红梅教授通过举例和数据来说明美国对中国议题的关注。过去在联邦层面,即美国大选中,中国议题会比较突出,但是现在已经下沉到州内的选举,也下沉到议员的选举,中国议题在美国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李红梅教授强调,我们之所以要理解美国国内对中国的看法和中国国内对美国的看法,就是因为中美两国作为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深刻关系着人类的未来,中美应该互相了解,共同面对出现的危机。随后,李红梅教授借用调查公司的数据为我们展现了历史上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态度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不久,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有的是积极的态度。但从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的是负面的态度,唯一的例外是2017年,其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中国给予了高阶的接待。同时,中国议题在美国社会中并不处于重要的层面上,美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是有关自身社会的议题,只有中国的议题与自身议题相关时才会关注中国。李红梅教授也指出,美国有能力去影响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看法。因此,我们今后面对的不仅是美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家。这值得我们去考量,中国应该如何做好国际传播去应对负面的现象。李红梅教授还基于传播模型来分析影响美国社会对中国看法的主要因素,即塑造美国公共意见的主体。李红梅教授将其分为三点:一是媒体;二是学校、宗教机构和社会组织;三是政客和意见领袖。李红梅教授进一步分享了过去几十年美国社会持有的“中国威胁论”所包含主要内容。一是中国的军事威胁;二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重创了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和劳工就业,这类威胁论在特朗普上台期间尤其地突出;三是意识形态不同造成的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差别使得美国民众感觉到威胁。此外,在更大的层面上是其无法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发展存在焦虑情绪。此外,李红梅教授还梳理了历史上美国对于中国乃至亚洲人实施的种族主义,指出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一个政体与视为一个种族之间的存在的复杂性:一方面美国要进行大国竞争,另一方面要在大国纷争中解决涉及到人权问题。在美国如何理解中国的议题上,李红梅教授提出了两种叙事方式。一是主流的叙事(Majoritarian
2023年6月4日
其他

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走进国内外多所高校

作为国际视听传播计划的一部分,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指导、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承办、中非视听工作室策展。在中非日益紧密的当下,如何通过互鉴共生共荣,是中非纪实影像着力探寻的起点。作为国内首个中非主题专业性节展,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以下简称作品展)希冀在中非合作和国际交流新形势下以视听为媒搭建中国青年和外国青年交流对话的桥梁,增进中非友谊和理解。随着中非两地巡展的进程顺利过半,作品展也收获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23年6月2日,作品展在非洲地区共举办4场,走进了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当地时间5月12日)、乌干达鲁扬子理工学院(当地时间5月16日)、莫桑比克蒙大孔院(当地时间5月25日)、喀麦隆雅二大孔院(当地时间5月26日);展映了《我到非洲去》《90后的中非情缘》等影片。活动结束后,作品展收到了超160份的观展人员调查问卷反馈,不少当地观众感到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作品展的举办。在国内,作品展已在6所高校成功举办,包括浙江大学(5月23日)、北京大学(5月3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5月30日)、北京城市学院(5月31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5月31日)、清华大学(6月1日)。邀请到了包括资深驻非外交官苟皓东、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刘海方、在华非洲青年代表团团长门杜(Joseph
2023年6月4日
其他

“2023年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征集”即日启动

“2023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专业委员会指导,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数可视教育公益基金主办,澎湃新闻联合主办,数可视承办。系列活动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本届活动定于2023年6月至12月举办,旨在挖掘数据可视化产业的发展新生态、探寻数据叙事的价值、通过设计驱动创新融合、推动数据叙事、数据沟通领域的作品创新、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2022年下半年起,ChatGPT的出现让AIGC(AI-Generated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学思践悟新思想 交流合作助传播

5月31日,值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层领导干部读书班召开专题学习活动,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讲话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思想,围绕国际传播的工作实际和学理研究展开交流讨论,并商议未来的合作与行动举措。★★
2023年6月2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8期 | 媒介文化中的“世界建构”

田元老师领读:《香港重庆大厦》——都市人类学民族志的思维与厚描3.国际传播学会(ICA)2023年会前会“全球中国的数字传播:创造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顺利召开4.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7期
2023年6月2日
其他

研影席明纳之二 | 严毓倩老师领读:《翦商》——走进夏商周

编者按研影席明纳是广电所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研究视野,提高阅读热情和理论素养开展的读书会活动。“席明纳”一词是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seminar的翻译。费先生在《留英记》中说:“seminar简单的可以译作讨论会,但是讨论会这个名称还传达不出它的精神”。“席”,席地而坐,大家围坐一团讨论问题;“明”,把问题讲明白、听明白、弄明白,“纳”,悦纳。研影席明纳希望让老师与同学共读一本书,在同一片文字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闪光点,在同一空间中互动交流,让一本书的价值最大化。活动安排5月26日
2023年6月1日
其他

研影席明纳之一 | 田元老师领读:《香港重庆大厦》——都市人类学民族志的思维与厚描

编者按研影席明纳是广电所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开阔研究视野,提高阅读热情和理论素养开展的读书会活动。“席明纳”一词是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seminar的翻译。费先生在《留英记》中说:“seminar简单的可以译作讨论会,但是讨论会这个名称还传达不出它的精神”。“席”,席地而坐,大家围坐一团讨论问题;“明”,把问题讲明白、听明白、弄明白,“纳”,悦纳。研影席明纳希望让老师与同学共读一本书,在同一片文字的海洋中寻找知识的闪光点,在同一空间中互动交流,让一本书的价值最大化。活动安排5月26日
2023年5月31日
其他

国际传播学会(ICA)2023年会前会“全球中国的数字传播:创造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顺利召开

2023年5月24日,国际传播学会(ICA)年会前会“全球中国的数字传播:创造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ICA流行媒体与文化分会、英文季刊《传播与公共》
2023年5月28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 276期|媒介与媒介物: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

5月25日下午,浙大传媒大讲堂第276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传媒学院105教室举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翼青作题为《媒介与媒介物: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的学术讲座,引起了校内外师生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本次讲座,胡翼青教授从什么是媒介入手,介绍了德国媒介技术哲学的两种观点:第一,媒介之外,别无他物。如果我们脱离了媒介我们将无法抵达任何有意义的世界。第二,媒介不存在。媒介并不是和上帝一样,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一种悬置的预设,本并不存在。胡翼青教授在现场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其实这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指的是媒介物的存在创造了整个世界。后者指的是媒介物和媒介的关系,类似于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是应该要分开讨论的。这就意味着媒介并非存在物,而是一种居间性或者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虽然媒介的居间性和背景性很容易相互转化,但他们两者单独起作用的时候,就会发生排斥。当媒介成为背景之后,很难成为居间性的角色,反之亦然。而之前关于媒介的研究大都关注的是媒介的文本,很少会关注媒介物。在物质性成为各个学科的显学之后,媒介物才得到重视。我们应当给予媒介物更多的关注,应该关注物是如何连接节点,如何决定人的近况,而不是单纯的研究媒介所呈现的内容和文本。此外,胡翼青教授还对媒介物与技术物进行了区分。物是质料与形式的总和。媒介物之所以为媒介物不在于它的质料,而在于它独特的形式:媒介具有界面,而界面则承载内容。界面是展示内容、汇集意义、联结时空的物质呈现面。而界面背后也有庞大的内容体系,它们构成界面上的时间和叙事。当我们被卷入内容体系后,界面与物质都会消失不见,这极大地体现出了媒介具身关系的特征。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数字基础设施,是因为有界面,我们的注意力被界面带走了。我们之所以看不到界面,是因为内容,我们的注意力都在那片鲜美的肉上。胡翼青教授认为,是内容导致了媒介物和界面的双双透明化,导致我们进入上手状态。因此,媒介与技术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只能处于时间与空间中的是技术,而同时具有内在时空的是媒介,而媒介的内在时空就是内容。而未来,关于界面的讨论会一直持续。基于此,胡翼青教授还分享了界面所带来的后果。界面是一种制造连续性和可见性的技术。生产者和用户貌似共享同一个界面;一边将选择、调试和操作的权利下放给用户,一边将不同的、独立的元素组装起来,营造一个充满虛幻感的无缝空间。界面让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这个世界创造出来让我们相信的世界。因而形成了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和鲍德里亚所说的拟像世界。最后,现场4名同学就媒介性、情感居间性等话题与胡翼青教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方兴东教授对胡翼青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认为这场讲座将为校内外师生对媒介的理解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启迪。排版|钱颖可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寻访总书记浙江足迹 | 小古城村村美民富 人民民主进家入户

前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近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新闻学党支部与本科生广告学党支部的师生们来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小古城村,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深入了解小古城村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传媒学院的党员师生们深刻感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民主协商治理在参观小古城村民主协商治理馆的过程中,师生们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古城村调研期间的新闻报道资料与“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视频资料。通过讲解员的讲述,师生们了解到,民主协商制度是小古城村的特色,也是其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民主协商治理馆师生们聆听讲解★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服条好三农”的要求。十余年来,小古城村也正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稳步推进全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从而带领村民过上小康生活。农村发展新模式小古城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美丽新农村风光在师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师生们在实地考察中深入了解了小古城村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也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小古城村游览vlog小古城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农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绿色、宜居的美丽乡村树立了榜样。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小古城村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景区与农家乐产业。开发旅游之后游客多了,游客多了之后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好。游乐景点为老百姓解决了就业,增加了收入,我们村民晚饭吃好可以来这周边散散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小古城村积极引入农业旅游项目,加快实现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也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幸福感。小古城村“打卡点”师生们聆听讲解小古城村游览vlog在与小古城村的村民互动中,师生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同学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7期 | 美国的媒体与政治生态对美中关系影响:跨文化交流以及华人社区面临的挑战

期|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5.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赴义乌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5期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中非视听交流作品展国内巡展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期|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2.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赴义乌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2023年5月24日
其他

关注 |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 2023 ICA Pre-conference

期|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3.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赴义乌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6期 | 媒介与媒介物: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

张可树推荐阅读1.“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2.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 274 期|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

5月17日上午,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传媒学院105教室举行。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作题为《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期讲堂由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主持。校内外师生参与。吴教授的讲座从中国电影“民族化”的研究传统和中国电影学派的传播力与说服力引入,围绕四个部分展开:本土“中国性”生成语境;从“民族化”到“中国学派”;发明传统的现代化;以及现代化的两个维度:知觉和媒介。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中国性”常是从他者视角来书写的,但是吴教授指出中国电影学派讨论的“中国性”有微妙的变化,中国电影学派不再用“民族化”来界定,而强调统一、连续、独特的中国特色,并使其在国际传播中发挥出彰显身份、突显话语的功能。吴教授也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态势的角度出发,讨论经济成就与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性”的生成语境,吴教授介绍了从“民族化”到“中国学派”的历程。从时间维度上说,“民族化”呈现出了三种历史面貌:在20世纪30年代,国家内忧外患,民族性不是民族文化的问题,而是一种救亡的民族意识;建国初期,中国电影学习与模仿苏联电影;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让中国电影开始在传统文化、古典遗产中寻找民族灵感,逐渐形成自立的民族风格;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逐渐从“文革”样板戏的叙事方式中走了出来,开始调和西方现代化与自身民族化之间的关系,与西方现代化建立良性互动和补充,表现出了复苏的民族文化。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中国学派”(China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 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

张可树推荐阅读1.“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2.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5期 | 李普曼与我们的世纪:重思公共性与民主

张可树推荐阅读1.“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2.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赴义乌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春末夏初,惠风和畅。5月12日至13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师生30余人在党委书记王庆文老师的带领下,共赴义乌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行走的马新观教育”实地课堂。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名片“义新欧”班列,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陈望道故里,再到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进程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师生们追溯往昔历史,汲取经验智慧,同时放眼当今未来,强化责任担当。汽笛鸣响中西发展“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学院党委书记王庆文提到:“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师生们要通过这次活动深入了解‘三地’优势,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想、强实践、干实事。”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第一站来到了“义新欧”班列始发港,这是从义乌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货运班列。该班列线路全长13052公里,运行时间21天,极大加强了中国东部沿海与中亚和欧洲地区的联系。据介绍,第一列“义新欧”班列于2014年开行。截至2023年5月10日,“义新欧”班列共往返运行691列,发运57244个标箱。两千多年前的丝路驼铃响,变成了如今嘹亮的汽笛声。“义新欧”上搭载的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附加值越来越高。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由最初的小商品拓展到新能源汽车、机械设备、家具建材等50余大类5万多种商品,回程班列从早期的红酒、奶粉等日用消费品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医疗器械等,实现了多元化发展。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而3月9日是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纪念日,连接“世界超市”义乌和欧洲最大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的“中西建交纪念号”班列,是中西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奔赴、中西双方经贸投资和人文交流的发展的见证。真理之味历久弥甘“望道”之路行而不辍1920年,金华义乌分水塘村的进步青年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国际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全译本,为中国革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而“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这一故事也从此传遍了大江南北。第二站,师生们便来到了这座远离市区、四面环翠的小山村。在陈望道故里,陈望道的远房堂侄女、分水塘村首批讲解员陈华仙向师生了介绍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1920年春,陈望道返回分水塘村,着手开展《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陈家在当时算的上是大户,恰逢春节,宾客颇多,于是陈望道便选择了屋外偏僻的柴房来免受打扰。初春的分水塘村十分寒冷,在破旧的柴房里,母亲为他置备了取暖用具,但依旧难以抵御刺骨的寒冷。在柴房内,陈望道来不及多做准备,便在两张长凳上架起一块木板,既是书桌,也是床铺。随后,陈望道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翻译工作,白天,他端坐在桌前全心译书,而到了晚上,他便躺在这块木板上和衣而睡。母亲看他辛苦,便端来了粽子与红糖,屋外,母亲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添点儿?”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了,够甜了。”可待到母亲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满嘴墨汁,红糖却没怎么动,原来,陈望道由于专心译书,却误将粽子蘸了墨汁吃了下去。这个“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故事,一直在陈望道的家乡流传着,父老乡亲也以自己的家乡能成为点燃革命圣火之地而自豪。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的意志,陈望道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回首百年,分水塘柴房的油灯,照亮了南湖的红船,延安的宝塔,照亮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行路,使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陈望道、分水塘村也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学院退休教工党支部书记张梦新老师指出:“陈望道先生曾经在浙江大学的前身之一——之江大学学习进修,又曾在复旦大学担任过八年的新闻系主任,可谓与浙大传媒学子们渊源深厚。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望道’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望道’之路走下去。”“鸡毛换糖”发展经济改革开放抓准时机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经济增长迅速。以小商品贸易为特色的产业经济,从改革开放最初的“鸡毛换糖”成长为如今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中心。义乌40年的成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次主题活动中师生们深入义乌小商品市场,实地参观规模浩大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对话企业家、侨商、外商、市场经营者等,亲身感受改革开放为当地人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有一片介绍其发展历史的展板区域。根据展板资料,义乌小商品市场经历了代代更迭,才发展为如今的盛况:1982年9月,义乌县委正式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义乌也因此在全国率先开放并抢占了商机;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积极筹资,建成了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近2000个的新马路便小商品市场,从此小商品贸易摊位从露天搬进了棚子,这是义乌的第二代小商品市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义乌的面貌也日新月异。在各方努力下,1986年9月,摊位数达到4万多个的义乌城中路小商品市场正式开业了,这是第三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后来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直到2002年9月,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义乌的小商品贸易市场从那时开始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师生们发现,和传统的小商品贸易不同,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店家几乎都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无论是线上线下购物平台的结合,还是依托线下样品、通过线上下单等方式,这里的数字化贸易发展潜力很高。一家澳大利亚进口商品店面负责人表示,现在有很多外地或海外顾客会通过添加店家微信,线上下单所需商品。这样的方式也为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春华秋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义乌人用“鸡毛换糖”敲开了全球贸易的大门,将“义乌现象”发展成为“义乌发展经验”。如今的义乌,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地区,同时也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义乌国际商贸城也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义乌从传统的“货郎担”逐渐成为了现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中心,这是敢闯敢干的义乌精神之体现。❖在春日的暖阳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师生们行走于八婺大地之上,学习“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一带一路”精神,感受“坚守信仰、追求真理”的“望道”精神,体悟“挺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大家表示,要汲取这些宝贵精神中的力量,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实践中传承发扬、接续奋斗。文字|郑俊磊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

2023年5月13日上午,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浙江中心一行在我院党委书记王庆文、副院长赵瑜、洪宇的陪同下莅临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指导,进入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参观,召开“新声无限——2023年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座谈会交流。王庆文书记首先向新华社领导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用“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再创辉煌”三句话简要介绍学院的发展概况。王书记表示求是书院创办于1897年,浙江大学的新闻教育也开展较早,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院在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2006年建院以来,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且不断引进年轻教师,强大师资队伍,近年来为国家的新闻宣传事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参考消息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周效政对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热情接待表达感谢,并介绍了《参考消息》数字报进校园活动以及《参考消息》为适应时代变革所采取的措施。周社长表示,参考消息报社坚持“守正创新”,在办好《参考消息》这份纸报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参考消息》数字报、新媒体、智库等新兴业务的发展。学院副院长洪宇、副院长赵瑜、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吴红雨等人就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领域的议题与新华社一行交换了看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丁方舟则从读者角度就《参考消息》的报道与周社长进行了交流。学院提议,《参考消息》在关注国际时事上具有深厚基础,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中“国际传播”作为重点项目,希望有机会能实现学界与业界共建课程。会议最后,各与会成员合影留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结束了座谈交流。排版|吴卓妍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4期 | 电影“中国性”研究的现代化思考

第六期:作为媒介的声音4.第十五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5.讲座预告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浙江大学卓越记者驻校计划”第十期启动招募

第十期“浙江大学卓越记者驻校计划”即日启动,现面向中国新闻界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机构(含相关国家驻华新闻机构)招收5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作为访问学者。入围申请人将获得奖学金及交通、生活、学习资料补助,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进行一学期的全脱产访问与学习。申请条件:五年以上从业资历,有突出成绩,项目结束后继续从事新闻工作驻校时间:2023年9月-2024年1月申请截止:2023年5月15日详情洽询:潘老师电话:0571-87075102电子邮箱:cmic@zju.edu.cn(申请表详见附件)The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母亲节 | 我们用镜头言说爱意

你有多久没有给妈妈拍过照片了?小时候,妈妈总会举着相机对我们说“站在那,妈妈给你拍张照!”我们在妈妈眼里的样子被镜头记录下来在一张张照片中我们长大了但对话却渐渐变成了“别给我拍照”照片的记录中断了我们在妈妈的眼中走远了可是妈妈在我们眼里是什么样的呢?她总是无微不至常常温柔慈爱当青春靓丽的少女慢慢长出皱纹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所以让我们快快停下来、回过头用照片定格这一刻的美好镜头承载眷恋照片跨越时空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给妈妈们拍了一组照片在我们眼里母亲永远最美丽!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睡觉,有时候半夜醒来,转头看见妈妈睡得很安详,我会莫名心慌,一定要探出手,摸一摸妈妈的鼻息,只有感受到她的呼吸,我才能安下心来,“嗯——还好,还好,妈妈还活着。”我会这么想,“妈妈一定要活到一百岁!不行,还是活到两百岁吧,我要妈妈以后陪着我变老。”——陈晨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启真求是媒介圈 | 第六期:作为媒介的声音

排版|钱颖可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第十五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招生启事

全球数字平等: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媒介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拓张与更迭使人类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但也可能加剧文化、种族、性别、区域、阶层、环境等领域的对立和差距。近期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发展为人类的数字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深度媒介化的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数字鸿沟、数据滥用、虚假信息、数字垃圾、互联网经济垄断与平台治理困境等现象,都表明“数字平等”已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议题。我们应该如何定义数字平等?媒介技术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健康等领域影响全球数字平等?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数字时代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在这些领域孕育着哪些新的理论和实践可能?第十五届浙江大学“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将以“全球数字平等: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为主题,诚邀全球青年学人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方法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全球数字平等的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讲座预告 | 通过ESG传播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导力

排版|钱颖可责任编辑|肖玲
202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