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新思想 交流合作助传播
5月31日,值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层领导干部读书班召开专题学习活动,学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讲话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思想,围绕国际传播的工作实际和学理研究展开交流讨论,并商议未来的合作与行动举措。
★
★ ★ ★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庆文书记带领学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思想。阐明该思想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背景,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发展所需。中国以其传统文化渊源与价值理念出发,创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哲学思想,综合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在不断实践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王庆文书记以G20峰会的召开、亚投行的发起创立、共建“一带一路”、疫情时期的中国作为等事例,生动展现了中国以大国担当知行合一,在对外合作与对话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艾妮副处长作题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讲好中国故事》报告。艾妮副处长在报告中以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出发,阐述国际传播的内容、形式与效能。讲述了对外传播中面临的“西强我弱”、“他塑”强于“自塑”的挑战,并就对外传播中存在的意识薄弱、渠道单一、话术生硬等不足展开反思。她总结了浙大在海外宣传的实战经验,思考了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时应该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立足高校传播的使命担当,她提出要依托丰富的国际活动与多层级国际合作网络,找准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深挖科研创新、文化传承故事,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洪宇副院长作题为《数字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新命题——现状、学理与创新路径》报告。她以当前国际传播的现状切入,阐述了面临的话语困境与传播困境,但同时指出新形势下中国的对外传播从理念、界面、维度上都有了新的提升与突破。2022年媒体与互联网企业全球十大企业中,中国在新媒体领域的表现势头强劲,而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领域贸易活跃,实现了文化输出顺差。洪宇副院长指出,国际传播是一套战略性能力体系,包括战略谋划能力、话语资源转化能力、关系格局拓展能力、组织模式融合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制度能力。在当前国际传播困局之下,要注重非传统内容媒体的文化传播,注重去政治化的传播,也要注意向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由互联网牵引的,国家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传播将成为国际传播新途径。
交流讨论环节,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李敏处长指出,要从学理高度以理论支撑指导实践,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李敏处长同时提出要发挥高校优势,注重人际传播,让每一位来华工作、学习、交流的国际学者和学生成为宣传中国的使者。王庆文书记提议发挥传媒学院的学科优势,以国合处的工作实际需求为平台,聚焦学生培养与外宣工作,强强联合。会议最后,双方表示要加强合作,联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开展如聚焦杭州城市、浙大校园的国际传播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共同助力国际传播。
★
★ ★ ★
★
此次读书班学习原著原文、总结实战案例、剖析学理思考,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新动力,有效促进院系与校部机关的信息交流,助推务实合作。
推荐阅读
1.研影席明纳之二 | 严毓倩老师领读:《翦商》——走进夏商周
2.研影席明纳之一 | 田元老师领读:《香港重庆大厦》——都市人类学民族志的思维与厚描
3.国际传播学会(ICA)2023年会前会“全球中国的数字传播:创造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顺利召开
4.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77期 | 美国的媒体与政治生态对美中关系影响:跨文化交流以及华人社区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