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邵培仁:热烈祝贺,衷心感谢,美好期待——纪念《中国传媒报告》创刊20周年贺词与寄语

《中国传媒报告》

2022-03(总第083期)卷首语

热烈祝贺,衷心感谢,美好期待

——纪念《中国传媒报告》创刊20周年贺词与寄语

  2022年8月是《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创刊20周年。在此,作为刊物的创办者,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所有关心、支持本刊的领导、专家、朋友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传媒报告》杂志是浙江大学主管、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澳门科技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可的、面向海内外新闻与传播学界的国际性学术季刊,也是国际华莱坞学会和中国传媒研究协会的官方会刊,还是《乌利希期刊指南》和《哥白尼索引》两大国际期刊文献数据库的来源期刊。

  在20年的办刊历程中,本刊受到各级政府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创刊之初,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梁衡先生就专门做出指示:“《中国传媒报告》要办成有自己特色的杂志。国内不敢发的信息,你们可以发;国内不敢讲的观点,你们可以讲。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做出批示:“同意创办《中国传媒报告》,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最好的。”原校党委书记张浚生先生则希望办成学术刊物中的“凤凰卫视”。

  20年来,《中国传媒报告》一直秉持“传播业界第一线信息,发表学界最前沿观点”的办刊理念,团结了海内外为数众多的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华人新闻与传播学术圈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媒介生态、媒介地理、媒介融合、华夏传播、亚洲传播、华莱坞电影研究和新世界主义媒介理论研究等交叉性学术领域领风气之先,发表的研究成果引领、带动了学界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如今《中国传媒报告》杂志已经逐步形成了国际性、创新性、规范性、引领性的特色。本刊聘请全球著名华人新闻与传播学家为杂志的编委和评审专家,以全球华人新闻与传播学者为主要作者队伍,鼓励以人文的、文化的、思辨的学术精神和多元的、立体的、独特的理论视野进行传播研究;主张以学术交流的方式促进海内外华人传播研究社群之间的对话和联系;倡导立足中国传播与媒介定位,聚焦中国传媒的建设与发展,关注全球传媒发展的新动态、新走向,追踪世界传播研究的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努力让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理论与应用兼顾,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不断开拓面向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视野;力争办成思想前卫、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品质一流的学术刊物。

  未来,期待本刊继续秉持在首届全球华文新闻与传播学术期刊国际研讨会上通过和发布的“杭州宣言”精神:致力增进全球华文新闻与传播学者和学刊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营造生态优良的学术家园,提高华文新闻与传播学的国际地位,促进华文新闻与传播学术的全球传播。在学刊定位方面,既要积极鼓励开拓性和创新性研究,也要大力支持交叉性、本土性研究;既要欢迎基于数据的建设性研究,也要乐见基于反思的批判性论文;既要保持传统的学术栏目,也要开辟学术争鸣、访谈等专栏;既要主动邀约新闻传播学界权威专家撰写专论,也要注意培养和提携年轻的学术人才和新手。

  回首过去,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年岁月如歌。展望未来,我们目标明确、信心百倍、豪情万丈,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携手学界专家学者朋友办出一份更加优秀、更有特色的学术刊物。


(邵培仁/文)



转载自 | 传媒火花

排版|周蕊

责任编辑|姜盼盼 张可树



推荐阅读

1.喜报|我院林玮老师团队主创动画作品获第六届浙江省微电影评选活动“最佳创意”

2.【推荐】CTARC(2022)前会|个体的社交媒体化生存与集体情绪的生成

3.第十四届浙江大学“数字全球沟通:技术、文化与政治”高级研修班暨《传播与公共》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4.2022暑期攻略来啦!

5.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将省域品牌打造为浙江王牌

6.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2年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