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影评
40个
自10月29日(上周五)内地上映后,“邦德”系列第二十五部作品《007:无暇赴死》连续五天拿下日票房冠军,上映第三天,票房就突破两亿。尽管在上映前经历了导演换帅和疫情延期的风波,全球上映后也没能躲过疫情的影响,但电影《007:无暇赴死》还是以高达2.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闪亮的明星卡司与161分钟的片长(迄今为止007系列时长最长的作品),表明了它的野心——给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一代007打造一出精彩且不失深度的谢幕大片,并为下一部“邦德”预热。目前,电影在内地上映六天,票房累计2.26亿,全球票房也突破6亿美元,成绩亮眼。但电影在内地的口碑与讨论度,无论是放在“007”系列,还是好莱坞大ip的“告别篇”(参照《金刚狼》《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等系列)来看,都显得中不溜秋、不高不低。就一部由动作戏和阴谋剧情主导的商业大片而言,161分钟的剧情显得冗长,电影基本由大量的套路和陈规构成,亮点虽有,但太少。尽管观众大多都知道,作为商业特工动作片,这部终曲依然逃不开“邦德大破阴谋拯救世界”的剧情框架。但从实际观感来说,无论是对阴谋的设计,还是对反派的刻画,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不提被用过一万次的反派作恶缘由——因家庭悲剧产生大屠杀极端思想的逻辑扎不扎实?也不提阴谋杀器本身——一种吸入、接触即可致死的病毒,在“保持距离”成为日常状态的当下,究竟还有多少威慑力与新鲜感?单是反派无端招惹邦德的古怪行动逻辑,与“丢坏人脸”的低能举动:千辛万苦绑架了邦德女儿,却因小女孩咬了他一口,痛得大叫一声后就把她放了,自己匆匆逃命,就足以表明电影在明线剧情上,并不怎么讲究。没有了势均力敌的反派,邦德内心再怎么纠结,最后的赴死再怎么英勇,都显得寡淡无味、没有必要。而被视作系列卖点的动作戏,也相对笨拙,新鲜感不足。除了新“邦女郎”安娜·德·阿玛斯亮相和打斗时的惊鸿一瞥(之后再未出现),邦德本人的打斗戏可谓无聊。所有的动作场面里,最有效的恐怕还是他既是宝贝也是杀器的豪车(试问哪个男生女生不想拥有),其他动作戏在想象力、风格乃至视觉奇观上都较为平庸,距离顶级动作大片差了好几个身位。其次,作为克雷格版007的终曲,电影在探索人物深度方面也并没有太大突破,走的还是“邦德动情就会死,要死也是为世界捐躯”的浪子英雄路线,欠缺对系列自身以及人物的反思。为了让这任邦德好好告别,电影让他有了家庭的羁绊(多了个亲女儿),让这位“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吃瘪(两次艳遇都没成)。也试图解构他最为重要的价值——英国军情六处代号007的间谍探员(出现了另一位替代他的女性007),并且让反派以台词形式点破他的工具属性——“暴力的代名词”、“杀人机器”。但也如邦德对反派“你我一体两面、殊途同归”一说的沉闷回应,到头来,这位“中年职场人”似乎对爱情与家庭(人的情感和新的依附价值),以及间谍“007”代号背后的存在意义(间谍,一个冷战时代意识形态对抗的产物,在新局势下的身份危机),并未有太多思考。遂而导致“我是谁”、“我为何行动”、“我拼死拼活对抗的敌人又是什么”,此类关乎核心情节、人物价值观,以系列电影生命力的关键问题,被一笔带过。因此,这位007的最后行动,也跟从前“007们”执行的救国救世任务,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只过大脑、肉身,未能走心的程式化动作。161分钟看下来,只见无趣动作戏接着蹩脚情感戏来回更换,留下的,也就是为谢幕而赶趟送死的人造悲壮。到此,这部邦德终曲,论情感力量,不敌漫威超级英雄完结时轰轰烈烈的煽情;论主题探索和类型反思,也未能展开,连前作《007:大破天幕杀机》都赶不上。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也显示出这个59岁的老IP的疲态。除了这部克雷格版邦德告别之作,在各方面的冗闷平淡,回看“007”系列在中国内地的征战史,也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同为好莱坞在全球卖座的系列娱乐大片,内地观众对这位英国绅士(也是最知名特工)的热情远不及《速度与激情》里的光头糙汉;也比不上同类型的竞争者——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系列里饰演的无所不能的美国特工伊森·亨特。“007”系列在内地的知名度与实际票房表现,可谓不成正比。思考原因,就不得不从“007”系列的内地接受史说起。作为全球最老牌的系列电影,“007”的间谍代号可谓名高天下。可能很多人就算一部007电影都没看过,也对这位间谍的秉性知晓一二:他葆有不变的潇洒风度(铁打的007),坐拥层出不穷的高质量玩具(高科技武器与名车名表等),以及美艳但不粘人的女人(流水的“邦女郎”)。性魅力和金钱两者结合,迎合着所有男性的理想,也算得上该系列能够风行全球的最大卖点。
以至于很多内地观众,在国门始开的八九十年代,未有机会在大银幕领教正宗的英式邦德,也通过不少善于学习借鉴的香港商业片如:邵氏公司打造的“国人占士邦”、买了版权的动作喜剧《最佳拍档》、周星驰恶搞007的喜剧《国产凌凌漆》、成龙的《警察故事》(3、4两部)等片,间接形成了对邦德系列电影的想象——有大场面动作戏、有高科技武器、有性感美女。动作奇观+色情元素,可能就构成了内地观众对于邦德系列娱乐性的原始期待。因此,风行全球的商品广告,与其他商业片的大量模仿或调侃,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邦德品牌的内地知名度,建立了观众的观影期待,可以说是好事一件。
但等到007系列电影在中国内地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亮相——《007:大战皇家赌场》上映,已是2007年。
该系列到这时也拍到了第21部。
“詹姆斯·邦德”还迎来了备受争议的第六任扮演者——我们正在告别的丹尼尔·克雷格。
最后,《007:大战皇家赌场》在内地拿下了9271万票房,成绩不错。但在电影上映的前一年,我们内地观众已经在大银幕上欣赏了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3》(2006),并为它贡献了8120万票房,电影位列内地年度票房第七名。2007年底,马特·达蒙主演的《谍影重重》系列也要第三度与中国观众见面。2007年底上映的《谍影重重3》豆瓣评分高达8.8由此可见,虽说《碟中谍》与《谍影重重》的名声可能加起来也没有007这个代号来的大,但《007》系列在中国的正式亮相,远晚于作为竞品的间谍片IP《碟中谍》《谍影重重》(前者1996年内地上映,后者2002年上映),也未能像后两者一样,从系列初始开始,与中国观众一起成长。因此,到了观众掏钱买票的时刻,更大的名气并不能保证007的绝对优势,反而对应着更高的期待。而英国绅士詹姆斯·邦德,所提供的娱乐性,究竟胜过搏命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美国阿汤哥多少?则又是一件有待讨论的事情。至少从观众的直观印象来讲,阿汤哥几乎在近几年的每一部“碟中谍”中,都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名场面:飞跃迪拜塔、徒手扒直升飞机,骑摩托跳悬崖……反观007,几乎没什么一问就能想起的名场面和icon形象(除了他们身着西装的标志性射击姿势)。除了同类电影的竞争,在第21部“007”电影登陆中国内地之际,系列自身也面临着范式僵化、创意枯竭、班底须更新等问题。以至于需改动邦德既定形象,选择一位突破观众认知的冷面金发糙汉(丹尼尔·克雷格的形象特征),以暂时应对系列的续命危机。金发,个头不高的丹尼尔·克雷格曾因形象不符被观众炮轰在新世纪“007”系列自我更新的十几年里,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飞速发展。塑造中国观众对于外国大片的口味的,是《速度与激情》式的烧钱动作奇观,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宇宙的情怀,是《阿凡达》式的技术革命,而非007的那点英伦小情调。置身于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与自身系列演化的双重节点的“007”,反而有点时不我与的意思。
当然,作为好莱坞的知名IP,它在剧情和动作的观赏性上都有大片的保证,但由于间谍片的类型特性,也限定了它娱乐观众的范式:政治阴谋剧情与真人动作场面(非超英片里的奇幻动作)。因此“007”系列从风格上来说相对严肃、成熟,观众面较《速激》这样的纯·动作大片相对狭窄,票房做不到大爆也在情理之中。票房在中国内地难以大爆,也不是“007”一个间谍ip的问题。就以徐克执导的《狄仁杰》系列为例,作为一个融合了奇幻、喜剧多元素的古装间谍片,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反响也不算非常优秀。可见在中国大陆,间谍片存在着自己的票房天花板。间谍类型片发展至今已经细分出多种小类,有的选择放低姿态,以戏仿方式解构自身,博得观众一笑(如《王牌大贱谍》《王牌特工》);有的试图寻回复古格调,大玩写实搏斗与政治惊悚(如《谍影重重》);有的转向智力游戏,以悬念和惊悚赢得观众的一声惊呼(如《风声》);有的则加入更加超级英雄化的间谍冒险(如《碟中谍》系列)……
以上路线中的元素,在007系列25部电影里,也许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尝试。在大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因循时局、借力变化,也是这个老IP的生存之道。如今,它已经送走了一任“有家庭”的邦德,更是出现了一位迎合时势的黑人女性007。至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是让007成“人”,还是成“女人”,抑或是成“神”(超英化)?都需要这个IP思考吧。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