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研札记 | 教室中的“犯错”与“关系学”

莫国夫 莫国夫 2021-12-23

                       


 

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教室里有没有归属感和幸福感,有没有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


也有人认为,学校的每一步都为学生走上社会准备。社会哪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和风细雨。且不论学生的成长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或者说无论其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与素养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就社会与学校的教育的功能性来说,两者有必然联系,但也不能简单相提并论。


这个问题,杜威早有发现。他在论及教育语境中学校与社会差别时候说:“难道学校应当是现实社会的照搬和移植吗?不。成人的社会过于复杂,学校须是简化的社会;成人社会是庞杂的,学校须是经过组织而条理化的;成人社会是良莠不齐的,学校须是滤清和优选的;成人社会是含有冲突和偏颇的,学校须是在多种影响中求取平衡的。”


学校是显然为学生的未来准备的。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一生中可能犯错成本最低的场所。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明晰教室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除了提供知识,还需要包容学生、给学生犯错的机会。


作为成年人,你我都清楚,光是知道一个知识或者一个道理其实是苍白的。没有错误的经历与教训带来的深刻体验,知识与道理其实都难以化为生命的血肉。


就如很多大孩子对父母所说的:尽管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还是要去尝试。多少年来一代一代,许多看起来已被证明正确的道理,都会被年轻人重新验证。这是人生的困境,也是人生的魅力。


许多的错误会有惊人的相似。教室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核心场所,更要警惕成为审判学生学习优劣的“法庭”。教室应该成为学生安全、安心、安定的学习生活场域。在教室里,犯错应当成为学生权利的一部分。


没有错误的真实挣扎,学生永远体会不到正确的深刻价值。


孩子是需要点燃的火把。唯有点燃,道理和知识才会在孩子的经验世界产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点燃,首先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点燃。而安全感正是塑造孩子良好精神世界的基础。


我近距离地观察过很多课堂上有学习问题的学生,积累了不少课堂学习的图片。从学生们身体发出的缄默语言看,我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紧张,抗拒,甚至恐惧。


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老师责备。一些学生甚至在发言时学会了以察言观色揣度老师。渐渐地,就失去了倾听自己内心微弱的声音的敏感。


而上课的老师往往并不自知,因为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进程,关注的是能否在一节课中把教学内容讲完。


日常在和老师们讨论课堂时,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叹:对于“安全”,孩子远比成人敏感。老师一个不合适的眼神或小小的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波动。


课的时候,我有时甚至觉得孩子的每一个毛孔都能感受到教室周围空气的颤动。如果孩子觉得在课堂中感到紧张和不安全,他自然会收起自己与外界联系的一切通道。他会在自己的身上披上“铠甲”。


知识对于他现在已经不是第一需要。此刻他的大脑的“带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对于课堂中的学习内容所采取的是“防御”策略。课堂中“一本正经”的虚假学习就这样产生了。


教育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之学”。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如果我们喜欢哪个老师,那这门成绩往往就学得好。教育教学可不仅是一个知识与道理向学生转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过程。


看不到这一点,深度学习就永远不会发生。


如果遇到一位智慧的、从容的老师给孩子上课,就恰如“春风化雨”。这样的课堂,老师的教学语言一定有着极强的沟通感和安全感。在安全的环境下,孩子的身姿会渐渐柔和,他的内心会安定,专注力会提升,自然会越学越聪明。


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教室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支持孩子可以在教室环境中教育他自己,管理协调自己的命运。


著名教师李镇西老师有一段话非常诗意而有力量:教育犹如人类自古有之的一种舞蹈,教师和学生历来就是这一场舞蹈中不可或缺的共舞舞伴,教学的一大好处就是它每天给师生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两全其美的舞蹈:年长者给年少者以经验,年少者给年长者以活力,他们在一起翩翩起舞,共同塑造着休戚与共的人类社会。”


我想这段其实就阐明了教育中关系“的深远意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