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古代法律世界:过半数律条是治吏的,赦免不下于两千次

2017-12-19 法治周末报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约2700字,阅读约4.5分钟

原文刊发于12月14日《法治周末》第20版

《日历中的古法精神:治吏和慎刑》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去年,法律出版社推出了由贺维彤编辑的首部法律日历——《正义之美》。这本日历从正义女神的起源说起,收纳了399幅正义主题的艺术作品,贺维彤称之为域外法律艺术的“导览手册”,希望借此带大家看看不一样的正义之美。去年,法律出版社推出了由贺维彤编辑的首部法律日历——《正义之美》。这本日历从正义女神的起源说起,收纳了399幅正义主题的艺术作品,贺维彤称之为域外法律艺术的“导览手册”,希望借此带大家看看不一样的正义之美。


贺维彤


今年,贺维彤则将目光放在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通过2018年《法韵中华》日历讲述“中华治理与法律”的故事。他希望打造一本集中国古代治理思想、法律制度精髓与文物艺术品的图文并茂的历史之旅手册。


一部讲述“中华治理与法律”的

纸上纪录片


法治周末:今年的日历名为《法韵中华》,这其中有何用意?

贺维彤:今年的日历主题非常明确和单纯,词条方面就是发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每一朝开国君主和重臣在关于国家的走向问题上,无不想着在这片偌大的土地上实现“长治久安”而建章立制。所以法律的“韵”意体现的正是这种愿望的一种美好旋律,如同一部讲述“中华治理与法律”的纪录片,纪录片的背景音乐必须是中国古代那些曲调优美的旋律,才能衬托出制度建设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法治周末: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文化并不是很丰富,你在编纂《法韵中华》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贺维彤:主要是图片选择的困难和词条甄选的难度。许多古代的图片没有高清大图,法律在中国古代不是主要的治理手段,而且有些制度有负面意义,需要严格甄别。此外,还要避免以今天的视角去审视古代,在选择和编排词条时需要带着同情的理解努力挖掘历史本来面目。

面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出路得益于我一直在浏览世界各大博物馆上传到网上的高清文物图片。我始终念念不忘几年前看到的这样一条新闻数据——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约有1000万件之多。于是我想那是不是这里也有属于古代中国治理和法律类的绘画和其他文物呢?按照这个思路,我就一猛子扎进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网站逐页逐页地搜寻。

我搜索海外收藏中国古代文物最多的十几家博物馆和收藏馆,但是能合格地放进这本中国法律主题日历配图的古代绘画和艺术品少之又少。后来幸亏有我国台北“故宫”海量藏品上传其网站,才使得这本日历配图得以完成。


2018年日历《法韵中华》


法治周末:那么,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来说,这本日历的配图是不是最贴切的?

贺维彤:远远不能,我的初衷是要为“古代中国的法律世界”每一起重要法律事件配上对应的图片,历史的长度是从有明确证据的商周时代起一直到清朝的康雍乾时代。但是在搜索了“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网页后,还是发现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与法制相关的文物图片异常稀少,所以原本打算的“以文配图”,只能折衷变成了近一半内容的“以图配文”,一部讲述“古代中国的法律世界”因此也折衷成了一部“古代中国治理简史”。于是日历的编辑宗旨也就变成了“理清古代中国制度发展的重大脉络,补齐华夏历史知识的短板”。我始终努力在不丢掉原有初衷的基础上,让日历的每一页变得更为有趣生动。

另外,当有些关键历史事件的词条无法放弃,但也根本找不到一幅与其准确对应的绘画或其他类型文物时,编者也不得不变通一下,但至少会选择那个时代的绘画代表作来搭配。希望《法韵中华》能够成为中国历史穿越之旅的纸上纪录片。

法治周末:刚才还谈到了词条甄选的难度,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做到突破的?

贺维彤:日历的内容也是费了一些周折,假如一本日历的365个词条没有对应图片做映衬,有时候就会很不连贯,不连贯心里就特别拧巴。整天只想着如何让一大段历史有图片支持。

今年早些时候,我还想了一个替代方案,就是当介绍一个词条,但实在找不到图片支持时,我就用甲骨文和金文来做图片。我还想过做一本完全由365个法律写作中的高频字组成的甲骨文、金文日历。为此,我从三四月份开始了搜集与法律相关的甲骨文、金文的工作,至今我搜集了600多个与法律相关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不同写法加起来超过4万种字形。但是这种万不得已的念头随着所有朝代的图片搜集越来越多,就越来越边缘化了。


预防和治理贪官墨吏

是日历关注的主要内容


法治周末: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有一些残忍的刑罚。如果我们每天打开日历,总是看到那些残忍的肉刑、死刑和五花八门的刑具,那是一种非常不堪的感受,但这又是难以回避的,在这方面你是怎么处理的?

贺维彤:首先提一点,在考据甲骨文、金文时,我还着重搜索了上古时期与肉刑相关的各个字的写法。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我挨个字查询,没有发现如下肉刑名称的甲骨文和金文:黥、贼、膑、剕、刵、脯、醢、剢、炮、烙,甚至有的字连篆书都不曾有。代表酷刑的只有劓、刖、辟、宫4字有甲骨文和金文,所以满是各种酷刑的上古历史令人怀疑其是否为后人编造。

“夏朝禹刑三千: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商朝汤刑三千”“周朝吕刑三千”,这种夸张的上古法律讲述疑点重重,更重要的是这种法律史给春秋战国直到清末的刑罚思想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在日历里提出了这种疑问后,完全将上古刑法历史抛开,全部选择了用文字和青铜器上的铭文故事来说法律,那是真实的历史,而且各种青铜器器形也很美观,这符合日历的审美要求,也避免了残酷的事物影响大家的每一天心情。

从秦代起,我就开始优先选择那些更值得挖掘的古代优质司法制度和法律典章制度。例如秦的郡县制、书同文、人同伦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汉代的察举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都是为治理这个国家而建构的人事制度。通过这本日历读者还可以发现,宋代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巅峰阶段,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原因,还有就是宋代那些极其合理的司法制度,如鞫谳分司制度(宋代的刑事司法制度,将审与判二者分离,由不同官员分别执掌)。


《法韵中华》日历内页


法治周末:每一朝代君臣在创立律法时,无不想着“长治久安”这一核心命题。这不仅是为老百姓摆脱苛政的剥削,也有江山永固的考虑。

贺维彤:是的,每一代有作为的君主无不想着为自己的后代统治国家创造有利的“祖宗之法”。

从内容上看,治吏和慎刑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精神。中国古代的法律把很多心思花在了治吏上,从《唐律疏议》》《宋刑统》到《大清律》,后世统计,其过半数的律条都是治吏的,预防和治理这个国家的贪官墨吏,这自然也成为这本日历关注的主要内容。

此外,历代对死刑犯的认定过程慎之又慎,慎刑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大赦共有1200多次,再加上曲赦(对特定地区放赦)、别赦(个别赦免)、减等、赎罪等减宽措施,赦免绝不下于两千次,大约平均每年一次。大赦与慎刑理论来源于儒家学说,当然慎刑也为中国古代帝王干预司法打开了方便之门。

法治周末:这本日历是否囊括了“古代中国的法律世界”?

贺维彤:这本日历只是记述了那些明显能够看得到的法律事物,限于日历的开本、篇幅、图片、功能等各种因素,很多词条只是蜻蜓点水。

另外,编者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会不断去寻找史学大家的精确解读和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图片方面,编者也会继续搜寻各大博物馆不断上传的新图片以及实地调研的照片,以备后续使用。

编辑丨王硕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推荐阅读

法治周末大家说:又到一年宪法日(视频)

十九大后,39名厅局级以上官员落马

AI来袭,哪些法律职位将会被取代?

记者在全国十地同时直击闯红灯现象

假绑架、真强奸,“爱情”如此不易

@所有人:中国将组建四大新机构

独家首发 | 法治周末记者说(视频)

血洗赌城:那颗躺在美国宪法里的子弹

法治周末八位记者的"双节“记忆

法治周末报

与你携手同行法治路

      法治周末报社出品    ID:fzzmb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