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虫药应该怎么吃?
作者:武汉儿童医院药学部 舒畅
不方便看文字,请您收听
宝宝感染寄生虫后一般有哪些症状?
A肚子里有虫的宝宝会表现出消瘦,厌食,磨牙,肚子痛,脸上有圆形白斑点,因肛门瘙痒经常挠屁股,导致睡眠不安等,通常需要根据宝宝的身体表现以及行为习惯有无异常,来综合判断是否有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当怀疑孩子感染寄生虫了,该怎么办?
A家长们注意了!不要单纯通过宝宝出现的个别症状就判断宝宝感染了寄生虫,宝宝是否真的感染了寄生虫,需要医生根据宝宝的表现,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
医生会根据不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的不同寄生部位采集相应标本,用对应方法进行检测,发现寄生虫病原体(虫卵、幼虫、成虫)是确诊寄生虫感染的最直接依据。
例如,可采用粪便涂片镜检的方法检查各种肠道寄生虫,采用免疫学试验方法来检测寄生于人体细胞或组织内的寄生虫。
现在的宝宝需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常规每年驱虫吗?
A当然不用!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的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卫生条件比较差,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很高(几乎达到95%),尤其是蛔虫和蛲虫最多见。
但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卫生意识的提高,每个宝宝都有专人照看,喝的水都是经过净化器滤过的水,宝宝手有一点点脏,消毒湿巾、免洗消毒液都用上了,手心擦完手背擦,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已经大大减少,如果现在仍然把“打虫药”作为宝宝“肚子疼、睡觉磨牙、挠屁股、不好好吃饭”的治疗药物显然是不合适的。
驱虫药都有哪些品种?
A说起驱虫药,就不能不提“宝塔糖”,宝塔糖得名于它的造型,有点像在宝宝吃的酸奶溶豆,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是留在很多80后孩子记忆中的味道。如今,市面上虽然仍有宝塔糖,但是成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如盐酸哌嗪宝塔糖。盐酸哌嗪宝塔糖抗虫作用主要是通过麻痹蛔虫肌肉而使之由其寄生部位脱开,并随肠蠕动而排出。
除宝塔糖以外,目前市面应用更加广泛的主要有这两种咪唑类驱虫药甲苯咪唑,儿童常用剂量为0.1g,一日2次,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对于1岁以下儿童,只有当因肠虫感染而严重影响营养状态及生长发育时,方可使用。
阿苯达唑,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有100mg与200mg两种规格,根据不同种类寄生虫,其使用剂量不同,儿童常用剂量为200mg,用于2-12岁儿童,对于2岁以下儿童为禁用!
温馨提示
对于1岁以下儿童,仅当引起生长迟缓时,可酌情选用甲苯达唑;1岁以上儿童,可选用甲苯咪唑;2岁以上儿童,除甲苯咪唑外,可选用阿苯达唑。服药时最好选择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打虫药在肠道内的浓度会更高,可以提高杀虫效果。
需要警惕的海淘驱虫药
Combantrin
儿童驱虫巧克力是各大海淘网站推荐的打虫药,这个药物非常具有伪装性,它的味道是巧克力味的,外形是巧克力形状的,广告说它成分天然,一次性将蛲虫,蛔虫和钩虫全驱除。
其实这款驱虫巧克力的成分是双羟萘酸噻嘧啶,国内也有同样成分的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这个药物国内制剂是禁用于1岁以下的宝宝,而在澳大利亚并没有严格禁忌,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而即使是1岁以上的宝宝,这个药物使用也是有严格的剂量限制的,但因为披着巧克力的外衣,很多家长忽略了,宝宝吃过量的情况还是常有出现的。
驱虫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A这个打虫药不是糖、也不是保健品,即使用糖和巧克力作为伪装,也不能掩盖驱虫药物是药物的事实!是药三分毒,服药需谨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早在2009年就发出提示,左旋咪唑等咪唑类驱虫药可以导致脑炎综合征,在所有咪唑类驱虫药中左旋咪唑脑炎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约为4.58/万,但是因为会导致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肢体瘫痪、失语、皮层性尿失禁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也应该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岁以上的确诊有“肠虫症”的宝宝才考虑进行驱虫治疗,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有潜在副作用。
有报道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恶心,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皮疹,乏力,偶尔还有剥脱性皮炎和全身脱毛症;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家庭护理小贴士
家庭护理的预防重点主要是切断传染源,建议加强日常家庭和个人卫生,不吃未洗净的蔬果,宝宝餐具定期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内衣内裤勤换洗等,最大程度杜绝染上寄生虫。
审核专家:武汉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梅艳
更多内容,欢迎阅读:
【药盾公益】官方公众号(PSMChina)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历史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