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科技巨头到国防部门,5家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领先机构

2017-06-15 战略前沿技术

本文由资本实验室(ID:coinsay)授权转载,编译/导读:王进,来自livescience,作者Edd Gent。

【导读】脑机接口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光景。这个致力于探索人体自身终极秘密的技术正在由科学家、大型企业、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家,以及国防部门共同推动。不走寻常路的埃隆·马斯克、曾以8亿美元卖掉自己所创办公司的布莱恩·约翰逊也是这场科技大潮令人瞩目的参与者。

本文介绍了从Neuralink到DARPA的五家具有代表性的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机构。它们采用大脑植入物或非侵入性方式,试图读懂人类大脑这一最难读懂的有机体,并建立起机器智能与生物智能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不管采用何种技术路径,从治疗疾病到增强人体机能,他们的目标其实比较一致。

这一技术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其结合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医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也因其可能带来的“赛博格(义体/半机械人)”时代而引发争论。同时,这一技术还有最值得关注的一点:那就是通过人与机器的连接,实现完整的“万物物联”。

近几个月来,硅谷出现了很多关于将人脑与机器相融合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将如何为人们带来益处,哪些机构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

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在2017年三月宣布了他最新的创业项目:主攻脑机接口(BCI)技术的Neuralink。最初,它将被用于医学研究,但最终的目标是防止人类被人工智能淘汰,并推进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这些目标可谓崇高,但马斯克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使人类与机器连接的人,这里有五家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的机构。

1.Neuralink



据马斯克说,人机合作的主要障碍是通信“带宽”。

这意味着使用触摸屏或键盘是人类与计算机通信的一种缓慢的方式。为此,它的新公司Neuralink的目标是在人脑和机器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高带宽”连接。

该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像“神经织网(neural lace)”和“神经尘埃(neural dust)”这样的概念已经广为流传,而这些概念确实已经被发现是一种商业模式。

目前,Neuralink已经注册为医学研究公司,马斯克表示该公司将在四年内生产出一种产品,用于帮助受到严重脑损伤的人。这将为健康人群开发脑机接口打下基础,从而使人类通过“自愿心灵感应(consensual telepathy)”来进行交流,而这将在五年内准备就绪。一些科学家,尤其是神经科学界的科学家,则对马斯克雄心勃勃的计划持怀疑态度。


2.Facebook



在马斯克高调推出Neuralink几周后,Facebook也不甘示弱,并宣布: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方法,让人们通过他们的思维来“打字”。

据公司的神秘部门Building 8研究组组长Regina Dugan说,Facebook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设备,能让人们通过脑波每分钟“打”100个单词。Dugan还提到,该设备可以作为增强现实应用的一个“大脑鼠标(brain mouse)”,而不需要通过跟踪手部动作来控制光标。

Facebook对该计划的细节同样所述不详。但该公司表示,它不认为大脑植入物是长期可行的,所以它重点聚焦于开发某种头戴设备,可以非侵入性地追踪大脑活动,并最有可能使用光学成像技术。

但这种技术还不存在。因此,Facebook表示:在两年内,它计划创建一个医疗植入物原型,从而为未来的设备开发铺平道路。

3.Kernel




马斯克并不是投入到待开发的神经技术领域的第一位富有的企业家。去年8月,在线支付公司Braintree的创始人Bryan Johnson,就为创业公司Kernel带去了1亿美元投资。

基于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和神经科学家Theodore Berger的研究,该公司最初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可以记录回忆,并回传给大脑的芯片。但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消息,六个月后,两人因为时间节点方面的分歧而分道扬镳。现在,该公司专注于与Neuralink类似的技术开发。

Kernel计划建立一个灵活的平台,来记录和刺激神经元,以治疗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就像马斯克一样,Johnson不怕讨论使用这种技术来增强人类能力及其与机器融合的前景。

Johnson告诉CNBC:“与我们的技术共同进化,有着巨大的潜力。”


4.Emotiv




不像这个新兴行业的其他一些公司,Emotiv主要制造脑电图头戴设备,用于进行非侵入性地记录大脑活动。

这一技术相比Neuralink等其他神经植入技术公司保真度更低,但它已经建立起实际的产品。公司产品包含一款名为EPOC +的研究级装置,其售价为799美元;同时,公司也生产出了面向消费者的设备,名为Insight,零售价为299美元。

据The Daily Dot 报道,Emotiv还开发各种软件产品,允许用户以3D方式可视化他们的大脑活动,测量他们大脑的健康,甚至用于控制无人机、机器人和视频游戏。该公司被选为2015迪士尼加速器计划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可穿戴的大脑("wearable for the brain.")”。


5.DARPA




美国军方的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去年宣布了一项价值6000万美元的计划,用于与一系列私营公司联合开发一种植入式神经接口。

该项目是前总统奥巴马雄心勃勃的“大脑计划”的一部分。DARPA希望有一种能同时记录100万个神经元并刺激至少10万个神经元的装置。DARPA还希望该设备可以进行无线传输,尺寸为五美分的硬币大小,四年内就可以使用——这是一个极为激进的期限。

该设备潜在的应用包括对视力或听力问题的修复,因为这种装置可以直接将数字听觉或视觉信息输入大脑。关于这一装置确切的技术方法目前还不清楚,但该项目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工程巨头,如高通等公司的支持。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