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重塑未来战争

2017-01-16 战略前沿技术


人工智能重塑未来战争

石海明 贾珍珍(国防科技大学)

来源:军事科技与防务动态(ID:xindutianxia)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2017年伊始,一个神秘的围棋账号“Master”激起了国际围棋界的一场“轩然大波”。自现身弈城、野狐等围棋对战平台以来,截至1月4日晚,Master取得了59胜1和的压倒性战绩,其中唯一的和棋还是因为对手陈耀烨对战时掉线。而被Master斩落下马的职业棋手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柯洁、朴廷桓、古力等世界顶尖名将。从去年刷爆各大媒体的“阿尔法狗”与李世乭的“世纪人机大战”,到如今Master对战职业棋手的屡屡胜出,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星”。


人工智能在围棋对战中“战无不胜”的关键在于“储存”了强大的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和决断能力。据统计,一个棋手一年只能下1000多盘棋,“阿尔法狗”一天就能下100万盘棋。“阿尔法狗”的“脑袋”里装了15万职业棋手的棋谱、上百万业余棋手的棋谱,并且自我对弈了3000万盘棋。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的突破,似乎让人们洞察到其走上未来战场的一线曙光,主要表现在:突破生理机能、消除认知偏差、提供最优方案。


突破生理机能

追溯远古时期,以部落为主体的“战争”发端,人体器官遂成为制服对手的最原始“武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经验的累积,人们逐渐意识到身边拾起的石块、木棍可以作为打击工具,从而弥补人的生理缺陷。由此,各种形态的石质、木质工具开始应用于军事实践活动,并成为最原始的武器。但人的生理机能终究是有限的,存有诸多不可逾越的瓶颈,在作战中承受的痛苦逼近生理极限时,就会出现诸如精神疲倦、情绪波动、判断失误等应急反应,从而影响继续参加战斗。


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战争对垒,极端残酷的战场环境,无论是攻防对抗的战术行动,抑或军事谋略的制胜法则,皆需要“参战者”在任何时候都能摆脱个体生理因素的限制,这一点是任何传统的“战士”或“指挥官”无法做到的。相较而言,人工智能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既不会受时间所限,也不会被情感左右,这就能弥补战士或指挥者在生理上的缺陷。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研制的REMUS无人潜航器,就突破了传统战士的生理极限,降低了人员水下探测的风险,成功地执行了反水雷任务。


消除认知偏差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人类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天地”,“战争中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去解决”。面对战争的这种不确定性,有研究表明,人类做决策的满意点,是在一系列进化尝试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即个体基于过去的数据和经验进行学习、推理、预测并做出选择。一旦环境改变,这种基于过去的经验型认知模式,就有可能出现认知偏差,进而造成行为偏差。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无疑将改变这一局面。当前,世界各国研制的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战车及作战机器人,其核心还是计算机编程,所有作战任务都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固化,也就是说,是根据任务需要进行前期设定,尤其是攻击无人机,实施攻击还离不开远程遥控。不难设想,倘若未来作战系统应用了更成熟的人工智能,由于其具有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学习进化功能,就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形成足以超越对手的经验智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人在战争指挥中的认知偏差。


促进人机融合

虽然作战对抗的残酷性需要人工智能的介入,以弥补人的生理缺陷及认知偏差。然而,人始终是进行战争的主体,作为计算机科学重要分支的人工智能发展,必将会出现人类难以匹敌的谋略“外脑”,使军事谋略的主体由人向人与计算机结合一体的方向发展,即人工智能“参与决策”,而不是“进行决策”。换而言之,在未来的人机一体化作战系统中,作战决策的全过程将进入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推测与实证相辅佐、艺术与科学相辉映的崭新阶段。


1997年,在一场著名的人机国际象棋大赛中,一台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以6局比赛2胜1负3平的成绩,战胜了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从中获得启发,研制了一套名为“深绿”的系统,希望该系统在作战行动中的表现能够与“深蓝”计算机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所为相媲美。可见,一直走在颠覆性技术探索前沿的DARPA早已明白,战争迷雾重重,“人机融合”才能制胜未来。


如今,“Master”的出现,再一次引发人们关注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前景,美国、欧盟、日本及俄罗斯等纷纷制订发展计划,谋划抢占新一轮军事变革制高点。美国2016年加紧相关部署,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两个战略文件。在五角大楼召开的空、天、网络一体化作战会议上,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指出,第三次“抵消战略”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的进步,使美军重获作战优势并强化常规威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DARPA已经与谷歌、IBM等公司达成合作,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向军事应用领域嫁接。同时,在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设想的2025年作战计划中,机器人与传统士兵的协同作战将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在科技革命与军事革命的逻辑链条上,原点的迟钝与错失,直接影响着战争较量中对垒双方的不同命运。适者兴、违者衰,主动者赢、被动者败。面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我们必须树立“高地意识”,认真研判方向,谋划发展路径,通过创新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培植武器装备新的增长点,努力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领域的重要主导者、新竞赛范式的重要引领者,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石海明: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国防科技》杂志编委,中国军视网特约评论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光明日报》社科普专家,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与人合著出版《从物理战到心理战》、《虎狼之翼:关于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对话》、《适应者死亡:媒体狂欢时代的全球战略博弈》、《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制脑权》等9部作品,与人合译《技术与国际体系变迁》、《思想大战:脑科学与21世纪的军事》、《信息战:以柔克刚的艺术》3部。其中,《制脑权》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强素质-做表率”推荐读物,《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

贾珍珍:国防科技大学,博士。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