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的凶猛进化:你不可不知的历史上9种武装机器人
本文转载自资本实验室(ID:coinsay),作者:张珂
电影《终结者》在30年前描绘了一场人类与机器人对抗的地狱般的世界,而在更早的20世纪20年代,“机器人”一词进入电影剧本,似乎要预示人类文明将在机器人冰冷的机械手中终结。
最近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因为科幻场景中的武装机器人已经成为科学现实。这正是为什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ck)和谷歌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联合来自26个国家的116名专家,共同呼吁联合国禁止开发和使用无人机、坦克和机枪等自动化武器。
回顾起来,虽然这场“第三次战争革命”的步伐正在加快,但人类对类似武器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以下是武装机器人发展到现在的九个重要的里程碑。
1.达·芬奇的机器人骑士
如果你正在查询历史上能够在战场上使用机器人部队的想法从何而起,那么你就一定要关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学家列奥纳多·达·芬奇。
在十五世纪末期,达·芬奇设计了一个能够坐下,、站立、走路、移动头部和手臂的机器人骑士。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齿轮和滑轮实现的。
上世纪50年代,人们重新发现了该机器人的设计手稿,机器人专家Mark Rosheim在2002年以此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原型。
2.第一辆特斯拉无人驾驶车
1898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遥控车(一艘小船)。特斯拉通过遥控向人们演示如何操控船只,以及打开和关闭船上的灯。
后来,他试图向美国军方出售“远程自动化”装置,一个类似无线电引导鱼雷的提议。特斯拉对此技术有很宏伟的计划。根据玛格丽特·切尼(Margaret Cheney)的传记《被埋没的天才: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他形容这个装置不仅仅是一个无线鱼雷,而是“第一个机器人,它将替代人类完成艰苦的工作”。
3.苏联的无人坦克
提到机器人控制的坦克在战争中应用的画面,你可能会联想到2040年的未来战场,但在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就已经将无人坦克“Teletanks”投入战斗。
Teletanks由当时的T-26轻型坦克改装而成,配备了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操作员通过无线电可以在500到1500米的距离远程操纵坦克开枪射击,甚至部署火焰喷射器。
尽管这些坦克没有任何自主传感能力,甚至无法将音频传送回给操作员,但是“Teletanks”无人坦克是作战机器人最早的应用案例之一。
4.纳粹德国的无人爆破战车 “歌利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将配备线导控制的无人爆破战车“歌利亚(Goliath)”投入战场。“歌利亚”利用两条履带快速移动,可以通过遥控把十公斤炸药送到敌军阵地上实施爆破,或炸毁对方的战车或交通工具。
按照今天的标准,它当然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当时,歌利亚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早期使用的战争机器人。“歌利亚”有电动和汽油两种版本,产量超过7000台。由于某些原因,在实战中效率不高。
5.半自动枪炮的到来
今天,许多机构团体正在积极探索用于飞机、无人机和其他未经授权装备上的自动化枪支。这也是控制论的创造者诺伯特·维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研究的课题。
维纳与同事Julian Bigelow合作设计了一个旨在提高高射炮精度的项目,并对接收和处理信息可能引发智能行为的想法着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通过预测目标将要到达的下一个位置来自动修正炮手的目标,并相应地调整瞄准点。
6.智能武器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在越南战争中使用新的非常规武器,并引入了激光制导武器和自主驾驶无人侦察机,专门用来侦察拍摄,直到燃料耗尽。
这些机器仍然需要人工干预来确定攻击目标,但是使用诸如“智能炸弹”之类的工具预示了现代战争对无人机攻击的使用。
7.无人机攻击
“9·11”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美国从MQ-1捕食者无人机上发起了世界上第一起无人机致命空袭,这表明机器人确实可以作为致命武器。
现在,在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这架无人机作为最早使用的一种自动化军事工具,自那时起就已经被美国大量使用。今天,世界上最广泛部署的军用无人机是“捕食者”和体型更大的“收割者”无人机。
8.机器人地面部队
随着无人机的使用,阿富汗的冲突也促进了地面机器人的崛起,例如坦克式的“袋鼠”(PackBots),用于搜寻目标和有陷阱的洞穴。这些机器人中有许多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派生出来的iRobot公司设计研发的,其最出名的产品是Roomba扫地机器人。
2004年,大约有150台地面机器人,仅仅四年后,其数量就增长到了12000个。
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到2025年,美国军方在战场上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士兵。而在目前,无人机操作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传统飞行员数量。
其他地面机器人项目包括“能量自给战术机器人”(简称EATR),这种机器人能够通搜集战场上的有机体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源。
9.人工智能革命
在过去几年中,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催生了一批与军事有关的机器人项目,其中包括Mechatronics公司的自动警戒枪,以及一台名为MIDARS的四轮机器人,它装备有摄像头、雷达和武器,可以在指定地点进行巡逻。
许多此类项目的不同点在于:越来越多的机器能够自主行动,而不是简单地由操作人员远程控制。也就是说,“自动化武器”的标签第一次开始符合它的投入。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有待观察。无论哪种方式,都将改变战争的未来。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