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民融合:弄清需求 消除瓶颈 拓展途径

2017-12-14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祖国杂志(ID:motherland2008),作者:杨承军,火箭军参谋部研究员、军事运筹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实行军民融合,从战争年代开始就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更是军民融合创造的奇迹。在前不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三次讲到军民融合,将其作为实现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再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民融合的高度重视。

我军对军民融合有着迫切需求

我军经过九十年的发展,虽然在实战手段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我们面对的军事斗争需要看,仍然存在着迫切发展需求。我作为曾在基层部队当兵、带兵,曾在军队高校任教多年,曾在军种军事机关工作共服役47年的老兵,对军民融合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感触,认为当前军队对于军民融合有着十二方面的迫切需求:

(一)需要仿真和模拟技术预测和设计未来战争

我军经历了“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未来打什么仗就研发什么武器”的阶段,现在我们国力提升了,有条件去预测和设计未来战争的模式、规模、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需要理清可能和潜在作战对手,运用先进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让军队从虚拟的战争环境中来真实的提升作战能力。在这个领域,国内不少民企已经走到了军队前面;目前美国和法国的研究在世界领先。这个领域的难度是对参战各方、战场环境、作战进程等不确定情况的数据化。

(二)需要引进新技术提升抗干扰能力

发达国家的战略防御能力、干扰技术快速发展,对我军未来作战的有效性构成巨大威胁。对此,我们一是需要引进能够释放高功率干扰信息的芯片。以防止敌卫星、雷达的侦察、监视和定位,有效规避敌人的拦截。二是需要引进能够抵御敌各种频率干扰信息的技术。以能够有效破坏和干扰敌各种侦察和定位。

(三)需要新材料提升武器突防和阵地抗压能力

需要新材料提升武器突防和阵地抗压能力。一是各种隐形材料。如纳米、石墨烯材料,涂在导弹、核潜艇、战略轰炸机表面,使其能够有效隐身、规避敌各种侦察。二是耐高温材料。使我们的导弹战斗部和其他飞行器能够承受再入大气层时的磨擦高温。三是高抗强度建筑材料。四是各种防腐涂料。使我军长期置放在水下和坑道内的武器和装备能够有效防腐。

(四)需要提升战略侦察及打击效果判定能力

亟需引进高端侦察、监视和跟踪技术。一是能够对敌战略动向能够随机洞察。以有效应对“萨德”系统及“标准3”型海基防空导弹;二是能够对打击效果能够随机侦察。为实施后续火力打击提供决策依据。

(五)需要定量规划军队发展的数量、规模和结构

现行对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确定军队整体及各军种、战区、各战略方向部署的数量规模,应有增有减,提升质量,优化组合。其根本依据就是,要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确保打赢。

(六)需要精确测量和制导控制技术

过去发射卫星是使用军队的运载火箭,现在民用航天技术已经超过了军方。需要引进先进的飞行控制、级间分离、精确对接、准时返回等精确控制技术,使我们的战略武器控制更加精准、命中精度更高,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对民用目标及普通平民的附带毁伤。

(七)需要能够适用恶劣环境的装备装具

在平时,需要能够进入特殊地域的装备。特别是要有能够在核污染、化学污染、各种自然灾害情况、在遭到人为破坏后使用的装备和装具。在战时,需要适用的装备和单兵装具。使之更加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各种装备车辆能够在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坡度、不同的转弯半径道路上行驶,确保部队能够很快展开战斗队形和战场作业。

(八)需要畅通的、能抗干扰的指挥通信手段

一是亟需解决越级指挥和横向联系手段。我军过去大都是纵向逐级指挥,未来需强化越级指挥和横向联系。二是亟需解决恶劣环境下的指挥控制。我们应具有在恶劣环境中指挥控制手段和设备,需要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网络、密码、密语和代码通信技术。三是亟需解决军事通信瓶颈问题。通过引进高性能通信技术和装备,以彻底解决一系列通信难题。

(九)需要精确计算各种目标信息和数据

多年来,我军所进行的目标整编工作,大都是针对已经确定的对手和静态目标,这种情况亟需改变。一是展开对潜在对手的目标整编。对可能成为敌人和潜在对手的重要目标要建立整编档案,如东北亚地区新的军事目标如“萨德”系统等。二是增加对动态目标整编。对各种移动目标(航母、卫星、导弹和战机)运行规律进行目标整编,以及时发现、随机跟踪和准确打击。三是引进先进的侦察定位技术。主要用于作战和平时救援行动,提高行动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现在已研发成功的小卫星就很实用。

(十)需要稳定可靠的地下水风电供应

地下设施是军队打仗的依托,必须具有可靠的水风电供应。一是引进性能好的用水过滤设备。使自然水质即使在受到污染后也能处理为生活用水。二是引进先进的通风过滤设备。尽快改善机库、坑道、竖井等设施的通风质量。三是引进垃圾、粪便处理技术。对在机库、坑道和竖井中产生的各种垃圾、粪便能够高效进行化解处理。

(十一)需要拓展丰富军营基层管理内涵

目前军队多数仍实行“封闭式管理”,致使生活环境与外界隔绝而单调枯燥,这种情况应得到改善。一是引进新型教育训练设施。逐步淘汰现有单调、落后的训练设施器材,丰富基层文化、科技和日常生活。二是引进民用网络技术。构建军事局域网,改善基层部队的军事互联网,让官兵从中学到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引进地方高水平老师。让民企技术人员进入军营,使官兵学到最新的信息知识和军地技术;围绕社会和军队前沿热点问题请权威专家解读。

(十二)需要能够用于预备役的训练设施

预备役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军队具有持续作战能力的重要力量,应尽快解决管理松散、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等问题。一是完善方案。需要军地双方共同研究制定预备役官兵尽快到岗到位的方案预案。二是强化措施。需要军队与地方政府协调好预备役官兵归建到岗的多种方式的保障措施。三是改善条件。解决好预备役官兵平时训练与管理的条件、手段和设施问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找出影响军民融合的瓶颈短板

自从2015年3月中央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两年多过去了,各级先后建立了近三千个相关领导和管理机构,但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地的项目很少,民企先进产品在军队列装的也不多。其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缺乏顺畅的军地沟通机制

军地交往基本仍然停留在军队的政治机关和地方的民政部门,仍然基本是一年的建军节慰问和春节前的走访,平时并没有建立起顺畅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军地之间仍然隔着一堵墙、存在沟通的鸿沟。

(二)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对军队来讲:对于军民融合工作,做了,就会有风险;做错了,就要担责任;做对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对政府来讲:其军民融合工作仍还停留在逐级传达上级文件的层面,并没有沉下身来去调研需求,更没有具体组织“民参军”。

(三)仍存在重复立项、投资和建设问题

特别是在信息通信、导航控制、侦察预警、新材料研发与运用等方面,军队的仍然使用着陈旧落后的装备,因为当前并不打仗,对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还不迫切,地方和民企高新技术和产品也没有渠道能够进入军营。

(四)多年形成的供需结构仍在运行

多年来形成的一个厂家、一个用户的状况没有改变,军工企业仍是旱涝保收。这种没有压力、没有动力的供需结构,极大地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入。

(五)批准融合的权限太高

当前批准进入部队列装的各种资质要求繁多,批准的权限主要在总装,少数在军种;对于部队亟需的技术、产品、装备和装具,很多都需要主官批准,装备机关和主管部门对此如果一时说不清细节,很可能就会被一言否决。


对务实推进军民融合途径的思考

要顺利实现“民参军”,让民间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在军队列装,并成为能够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应做好六件事:

(一)构建畅通的军地交往平台

军地交往不应局限在政治和民政部门,注重在政府、企业和军方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对多家军工企业和民企的调研,深感亟需构建军民融合平台,需要聚集先进民企前沿产品,并与军方构建顺畅的沟通渠道。

(二)真正弄清军队需求

必须主动作为,深入调研,真正弄清军队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亟需?据此来推送或深化研发先进的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如果只是消极等待,即使我们民企有些技术和产品可能很先进,但是部队不一定需要,即使需要也不一定就用我们的产品。

(三)把产品做好做精

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军队,除了保持现有优势外,还要考虑到能否适应未来恶劣的战场环境?能否适应颠簸的长途投送?能否经得起信息干扰?能否适应各种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等,从而在现有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造和升级。

(四)把产品推到军营试用

防止出现急功近利和单纯追求盈利的做法,尝试先把先进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军队试用,一旦军队认可了,确认有用,就会逐级申报、组织评审并请示列装,这样有利于务实和稳步推进融合。

(五)不怕挫折、循序渐进

在实现军民融合的历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使我们的优势被军队认可,需要同志们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正视困难,锐意进取,相信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效益,把“民参军”落到实处。

(六)促进军队招标风气好转

在选择和确定“民参军”的产品过程中,不搞暗箱操作,不搞权钱交易,不搞请客送礼,不去迎合那些个别贪官。让真正信息化技术含量高、适应未来打仗的先进技术、材料和装备在军队列装。

相信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民企的共同努力下,军民融合事业必将快速发展,一定能够为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为未来军事斗争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