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空就是远方的诗 航天军民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2018-02-04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空天大视野(AerospaceVision )

 

远望智库倾情力荐 | 黄志澄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目录提前看!

太空就是诗和远方 ——黄志澄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前言

新时代 新航天 | 评黄志澄老师新书《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

全程记录 | “新时代 新航天”论坛暨《新航天: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新书发布

 黄志澄先生的新书《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2017年12月2日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发行问世,并由远望智库倾情力荐。当我得知此信息时正在三亚海边度假,心里高兴,随即拨通了黄先生家里电话。此时是下午5点多,黄夫人柔和的江南普通话告诉我:“老黄一大早出去忙,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晚上近10点,黄先生的电话铃声振响了我的耳膜。黄先生说他刚进门,还没有坐下来。他兴奋地向我述说这一天的活动。大雪节气的北京寒风凛冽,80多岁的黄先生马不停蹄,为推动商业航天奔波呐喊。而仅仅三天后,一个来自北京的快递在我手中拆开时,《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的腰封将“新时代” “新航天”“ 商业化” “创新驱动” “军民融合”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先生最新力作”几行字,连同封面火箭发动机的火焰,醒目地注入我的脑海。翻开书,扉页上黄先生工整的“王建蒙老友指正”字样,让我内心为之一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黄先生默默无闻60载,矢志不移潜心航天研究的持之以恒,让我在内心给他竖起大拇指,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认真拜读《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一书后,我有了写一篇阅读感悟的冲动。


世界航天进入新航天时代


黄先生书的一开始便写到:当前,世界商业航天的发展,让世界航天出现了继20世纪载人登月高潮后的第二个新高潮,推动世界航天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航天时代。商业航天正在与公共航天、军事航天一起,成为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航天进入新航天时代(P1)。

全书分析研究了几十年来国际航天发展的重大事件,侧重新航天,着力围绕创新驱动商业航天这个主题,一直写到,“建议在军民融合的框架下,军地协调建设商业发射场或新增发射塔架。商业发射设施的运营,要采用市场模式。军地共同制定商业航天测控规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合法、有序、顺利进入商业卫星的测控领域。由于我国的商业航天还在起步阶段,和美国的航天创业团队相比,不仅商业经验欠缺,而且其创新能力也不足。有些团队急于求成,过多进行商业炒作,并没有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虽然这是商业航天创业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我国的舆论界也应给予正确引导。培育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创业团队(P243)。”以此作为全书的最后结尾。

《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给我的最大印象和收获是,用生动的故事吸引读者,将深奥的技术内容以通俗易懂表达方式呈现,以翔实的事例为依据,以细致的数据为佐证,以清晰的观点做结论。掩卷,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思路,而且书中大量事例及数据能够方便读者日后查阅借鉴。

《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虽然只有九章37节260页,但内容丰富,内涵细腻,外延庞大,信息量广泛,可以说已经是许多重大航天事件的浓缩。黄先生从冷战时期的航天发展、航天发展的新使命、航天发展的瓶颈、商业航天的兴起,引出了世界航天进入新航天时代的提法,继而以美国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与颠覆性的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以开放促创新的推论,提出培育颠覆性航天技术;以航天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和美国航天军民融合新动向,阐明军民融合的突破口;以航天牛人埃伦·马斯克(ElonMusk)实现梦想之路和推开商业载人航天之门的事例,说明全球航天创业潮的必然;以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和新型卫星遥感公司的兴起,预见到商业卫星遥感水到渠成;从30年来卫星互联网星座经历的失败、复活到重生,对“铱星”绝地重生,格雷格·维勒(GregWyler)成功开创O3b公司(由互联网谷歌、媒体马隆旗下的海外有线电视运营商LibertyGlobal和汇丰银行联合组建的一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司),再掀星座风暴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存,提出卫星互联网商机重现;通过对Space-X公司成功研制的“猎鹰9”火箭(Falcon 9)、成功实现了一级火箭回收再利用、重型火箭首飞在即,以及由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创办的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火箭发展新思维,将出现运载火箭群雄逐鹿;由于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创业公司最难进入高端领域的原因,让航天创业者有了宽广的创新空间。这一至关重要的太空探索途径,使得天地往返魅力无限;面临世界商业航天的发展大潮,中国航天在总结国外发展商业航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体制改革,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混合制企业都加入到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的商业航天的行列中来,这将为中国商业航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进而,黄先生对我国发展商业航天提出了六条建议,即:加快完善商业航天法律法规;鼓励体制内外的机构相互合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逐步建设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在军民融合的框架下开放航天基础设施;培育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创业团队。

黄先生在《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一书中,累计参考文献共141处,参考自己的著作、文章60处,参考外文原作15处。博览群书,引经据典,从这几组简单的数字不难看出,著书背后的认真与艰辛、细致与求实,准确与可读。

正如黄先生电话里与我说的:“既然是书就要追求可读性,而具有可读性的最好方法就是讲故事。”确实是这样,黄先生在书中将一个个深奥的航天技术、航天政策、火箭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用一个个浅出的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将书中繁琐的国际航天历史及现状和不同国家的航天政策,采用恰如其分的比喻给予清晰阐述。

在描述航天发展的瓶颈时,虽然很直接地说明,“首先,航天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其次,航天发展遇到了管理瓶颈;最后,航天发展遇到了投入瓶颈。”却对每个瓶颈都以数据支撑,都用事例做了解读。在技术瓶颈的分析中,除了从进入太空、探索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细致分析外,结论性地告诉读者:“面对上述需求,航天技术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正如美国泰勒·考恩(Tyler Cowen)在《大停滞?》一书中所述,‘登上月球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奋感,被认为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但事实上,登月这件事更多是旧科技发展到巅峰的标志。’实际上就航天技术来说,主要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卫星领域发展较快,主要与动力技术相关的航天运载领域就发展较慢。”(P11)

正如黄先生的表述,国外商业航天的发展表明,商业航天相对于传统航天,在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对经济发展也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发展商业航天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投入的效益,并促进航天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我国航天发展应积极学习国外发展商业航天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商业航天发展,以提升我国航天产业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



航天军民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在阐述航天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时,黄先生在书中既领会了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7年6月22日在驻晋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时强调 “要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在技术、产业、设施、人才等方面走开深度融合路子,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P58)”的精神实质,又解读了航天技术是一种军民两用技术,航天应用既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甚至一种航天产品也可以两用。

他举例为证,基于火箭技术发展的运载器,既可以发射民用卫星,也可以发射军用卫星。基于航天飞机技术发展的航天飞行器,既可如美国的Space Shuttle用于向太空站送人送货,又可如美国的X-37B用于军事目的。卫星技术更是如此。例如,导航卫星采用不同的编码,就可以分别对应军用和民用。许多商业遥感卫星得益于军用侦查卫星技术。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的界限更是难以界定。

在对运载火箭群雄逐鹿的描写时,首先切中埃伦·马斯克2002年创办Space-X公司之初,关键是寻找一款满足需求的火箭发动机的要害。当时,考虑到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难度非常大,埃伦·马斯克曾考虑过购买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但由于洽谈屡屡碰壁,迫使Space-X公司必须自行研制。

在描述“梅林”发动机时,“梅林2”采用“梅林1”的设计并进行等比例放大,燃料组合不变,具有70%或100%的节流能力,它在海平面的推力达到7560千牛,比冲达到285秒,真空推力达到8540千牛,比冲达到321秒。

在选择液氧/甲烷作为“猛禽”发动机推进剂的描述时,黄先生使用了很多数据。例如,氢、氧、甲烷、煤油、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能比较;液态甲烷与液氢、液氧类似都属于低温推进剂;液态甲烷的密度是煤油的一半,约为液氢的6倍,液态甲烷储箱比液氢储箱轻很多。在烃类燃料中煤油的结焦极限温度最低,甲烷最高。煤油的结焦极限温度为560K,甲烷为950K,因此,在较低温度时甲烷无结焦。甲烷的沸点为112K,与液氧沸点90.2K仅仅相差21.8K,因此,可以采用共底储箱,以简化储箱结构……

这么绕口的技术术语,这么抽象的火箭发动机数据,黄先生用几个“综上所述”,便深入浅出,使人顿开茅塞。

综上所述,研制满足上述要求的火箭发动机就成为重中之重。Space-X公司还是放弃了“梅林2”发动机的想法,改为研制采用液氧/甲烷为燃料及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发动机,即“猛禽”发动机。

综上所述,液氧/甲烷发动机具有液氢/液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综合优点,是未来航天推进剂的发展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从Space-X公司公布的有关ITS(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星际交通系统)方案的资料来看,其方案闪烁着独到的创新之光,但方案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在技术上,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如期攻克“猛禽”发动机的难关。从目前Space-X公司的有关进展来看,虽然充满艰险,但值得期待。

黄先生的话引发了我的回忆和共鸣。我想起当年两次前往美国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技术考察的情景。当我站在等待发射的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发射塔下,看着从火箭储箱顶端飘出液氢挥发的袅袅云朵,当我步入在地面更换防热瓦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机舱时,我感叹美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当我来到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发射基地参观军用气象卫星的测试发射,站在矗立在发射塔上的运载火箭旁,看着美国火箭技术操作人员的另一番军人整齐划一的号令动作时,我钦佩美国航天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我在赞扬他们为社会进步所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想到,这也许与美国的技术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有关。时间飞逝,2002年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宣告成立后的15年间,这家纯民营航天企业创造的一个个航天技术奇迹,拓展的一个个商业航天市场成果,不仅仅是Space-X公司顺应潮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国家调整战略思维,给予全方位的政策鼓励与扶持,更是起到决定性的快速发展推动作用。这也许正是一个国家航天政策的大胆尝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尤其是2017年12月15日23时36分,一枚经过翻修的“二手”猎鹰9火箭,从刚完成维修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LC-40发射台成功发射升空,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一艘翻修后的“二手”龙飞船(Dragon),执行CRS-13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CRS-13是龙飞船的第15次发射和第14次货物任务。对于这次发射,龙飞船和猎鹰9火箭的一级都是经过翻新和整修的“二手货”。这是龙飞船的第2次复用发射,猎鹰9火箭一级的第4次复用发射。利用“二手火箭”发射“二手飞船”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载入世界航天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事件,而且已经从NASA航天发射中心的发射台发射,拓展到了从前更为保密的美国军用航天发射场发射。这一定也是美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的具体举措。

书中提到商业航天必须重视人才,重视团队建设,并且以事例描述了创新公司对传统公司的挑战和应对。

Space-X公司的核心员工主要来自美国NASA和传统的航天大公司,他们都是航天精英,NASA离任局长迈克尔·格里芬(Michael griffin)更是埃伦·马斯克智囊团的领军人物。Space-X公司的雄心壮志还吸引了许多年轻科技人员。Space-X公司的员工2005年11月还只有160人,此时基础系统研发已告一段落。到2008年7月,该公司的员工刚刚超过500人。到2010年,公司员工有1100人。到2015年,公司人员已超过4000人。但员工比美国的大型航天公司少得多 (P79)。

Space-X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的成功,迫使传统的火箭发射服务公司研发新一代低成本的大型火箭。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ULA)成立于2006年12月,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各出资50%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ULA汇集了在该领域内最成功、经验最为丰富的两个团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 Atlas)”和波音公司的“德尔塔(Delta)”团队。为了应对Space-X公司的挑战,2014年10月,ULA宣布进行人员和公司架构方面的重大调整,以降低发射成本(P178)。

这些与当前中国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商业航天创新现状有着如此相似之处。2017年12月14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公司(Landspace)自主研发的10吨级凤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成功进行了首轮点火试验,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作为发动机动力源的燃气发生器,蓝箭空间从项目启动到点火成功,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而Space-X公司的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从立项到点火成功,历经6年时间。2016年1月,美国空军以浓厚的兴趣,提出向SpaceX公司注资3360万美元入股。正是由于液氧甲烷发动机较之其他成熟的绿色无污染火箭发动机具有更多优点,美国蓝色起源的BE-4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也低调悄然问世投入批量生产。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Space-X的猛禽、美国蓝色起源的BE-4和中国蓝箭的凤凰,这3款由商业航天企业研制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将会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活动中肩负重要的使命。由此,蓝箭空间科技公司不仅在创新中稳步成长,而且已经在中国传统火箭研制机构内引起了波澜,同时正在为中国航天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发挥着积极作用。也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的创新,起到了如同美国10年前打破行业垄断,迫使传统的火箭研制机构下大气力,研发新一代低成本的应用火箭的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类似于北京蓝箭空间科技公司这样的创新型火箭公司,对中国航天创新改革已经起到有效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创新举措一旦成功,必将载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史册,成为里程碑。当然,大家都翘首期待中国蓝箭的凤凰液氧甲烷发动机,能够加速实现发动机整机地面点火成功并投入使用,能够不断突破技术和政策瓶颈,不断推出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展、有利于国家军民融合实施战略的成果,以更坚实的步伐稳步前行。

《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在描述经久不衰的飞船时,引伸出空间载人飞行器是航天发展中的必然过程,而技术继承性是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苏联的载人飞船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东方号”,总重4.7吨。第二代是“上升号”,是“东方号”的改进型。第三代是“联盟号”五种飞船系列,重量提升到7250千克,飞行天数延长到200天。与此同时,苏联还研制了“进步号”货运飞船。

美国早期的载人飞船也有三代。第一代是“水星号”,重量只有1.35吨。第二代是“双子星号”,它主要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做准备,总重3.7吨。第三代是“阿波罗”系列,总共发射了17艘“阿波罗”飞船,其中11次载人飞行(1次地球轨道飞行,3次月球轨道飞行,7次登月飞行)。“阿波罗号”总重44.7吨。

1975年7月,“阿波罗号”飞船和“联盟号”飞船实现了空中交会对接。(P197)

然而,与美国政府投资研制的载人飞船不同,美国两家私营公司投资研制建造的载人飞船正在以一种新的模式快速推进,那就是Space-X公司的“龙2”飞船和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这两种飞船都将计划于2018年将航天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实施太空飞行。

实际上,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快速发展已经令世人所惊叹,党中央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已经为中国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决策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商业航天的稳步发展,必将推动中国航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促进深度军民融合的落实。继而,各级主管部门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速度与程度,则决定了中国航天的前进步伐。不进则退。只有全力加速,才能缩短与国际发达航天的距离,才能立足于国际航天科学前沿,才能使中国航天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航天民族之林。


耋耄之年的航天前沿追求


读黄志澄先生著的书,想黄先生的拼搏人生,自然会忆起与黄先生在一起共同做过的事。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批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921工程)实施计划后,黄志澄先生立即投入到国家授权、由当时国防科工委组织的“921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的行列。此时,我正在国防科工委司令部任职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处处长,有幸与黄先生有过一段时间不长、但交情不浅的愉快合作。

当时国防科工委“921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负责论证工作的横向、纵向协调组织工作。国防科工委任命黄志澄先生担任办公室主任,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定为运载火箭、飞船、发射场、测控通信、返回着陆场、航天员、应用共7个分系统,我和黄先生商量后做了分工,属于工业部门负责的火箭、飞船、应用三个分系统由他分管,属于国防科工委直接建制负责的四个分系统由我分管。虽然工作范围界定清晰,但这属于我们的兼管工作,在正常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我俩几乎天天都有沟通,遇到交叉事项都会及时协商处置。当时黄先生已经是专家级的师长,我借助我当时任职领导机关组织指挥、计划协调的工作岗位优势,与黄先生一起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历史使命。他在电话里忆起当年中国载人航天初创时期的愉快往事,却不无遗憾地说:“我俩后来都没有参与中国载人航天的实施工作。”

我坦诚直言:“尽管我们日后没有直接参与中国载人航天的实施工作,但古中今外任何大的事件,都是新老交替、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而实现的。我们在载人航天工程前期所做的工作,实际就是一种历史使命。今天,当我们看到中国载人航天取得的辉煌成就,忆起当年我们默默无闻的具体担当,心底的自豪与喜悦无以言表。我们都是铺路石。我们都为我们曾经的付出而欣慰。”

黄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作为中国航天从开创至今的亲历者,怀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憧憬,不仅倾力关注和研究国际、国内航天发展的前沿领域,而且以自己一生的勤奋积累,对航天发展中细微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不遗余力地著书立作,研讨演讲。2016年9月,他开通自己的微博后,仅一年多时间便发送微博11368条。黄志澄先生著述如做人,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做学问,心平气和搞研究,不仅与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而且日后随着中国航天60年的辉煌历程,默默发光发热。

黄先生1953年从江南无锡运河边的小镇,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自1958年毕业起的60年里,起初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统工程研究所任职,曾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等职。是当时深得钱学森赏识的为数不多的科技人员之一。在他退休之前,曾兼职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任教授和客座研究员。退休后的20年间,他用自己清晰的思维、犀利的笔锋,勤奋地笔耕。近年来,他更是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研究、探索中国航天发展中的一些敏感课题,不停歇地为中国航天冲锋陷阵。正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沈士团教授,在《新航天 创新驱动的商业航天》发布会上的致词:“黄志澄学长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空气动力学专家。他不仅是一位技术专家,他在哲学、囯际关系和国家安全方面,也做了许多研究。他除了专著外,近年来陆续发表过150多篇论文。今天发行的专著,饱含了他对中国发展商业航天的思路。”

当前,世界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既给中国航天以机遇,也对中国航天提出严峻挑战。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指出,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航天是坚定不移的政策方向。《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这预示着中国民营航天将持续迎来政策利好。在国家新发展理念推动下的航天创新形势,尤其是近日国家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落户非国有企业。中国商业航天不可阻挡地破土而生,一大批创新型民营航天企业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新形势下以全面商业化、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为标志的新航天时代。

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发展势头迅猛,我国相关领域也取得快速发展,商业航天已成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健康、规范和有序发展,推动航天军民融合和产业创新,促进航天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航天人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正如黄先生在书的前言所述:“太空是诗,其壮丽的景色,神奇的变化,美妙的意境,让它本身就成为一首无与伦比的宏伟史诗。对于探索太空而投身航天事业的人来说,有豪情、有奋斗、有牺牲,随时都显灵性,处处都有韵味,这些都在为他们的人生谱写最动人的诗章。在传统的航天中,普通人只能仰视太空,只有少数精英才能投身到宏伟的航天大业中。在新航天中,若你怀有太空梦想,那么,凭你的理想、凭你的创意、凭你的毅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我已达耋耄之年,但仰望星空,心中仍然有诗和远方。若年轻20年,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航天创业的行列。但现在,我只能以自己的微博写出一本有关新航天的书,献给正在艰苦奋斗的中国航天创业者。”

我衷心祝福黄先生不断为我们提出新的观念,引发新的思路,推出新的力作!

我也衷心祝愿黄先生耋耄星空仍有诗和远方!

 作者简介:

王建蒙。卫星发射与航天国际合作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担任过下达卫星发射口令的调度指挥员,后调入北京总部机关,长期从事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组织指挥、计划协调,参加组织过多种型号火箭、卫星以及外国卫星发射任务。具有丰富的航天国际商务合作经验。1996年晋升为大校军衔。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副总裁,派驻新加坡兼任亚太移动通信卫星公司总裁。


京东购书请识别以下二维码

 

当当网购书请识别以下二维码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