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科技创新是什么样的?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全球创新260讲》
作者:王煜全
什么才是真的科技创新?
美国创新的模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关注美国的小公司?
一、科技创新才是创新的主流
我们大多数人对创新其实有一点点错误的理解,以为那些独出心裁的东西才叫创新,比如说国内的共享单车,实际上它只是源于一个共享的念头,这种创新叫做模式创新,但这并不是创新领域里的主流,大多数创新其实是科技领域的创新,但科技创新很可能没有模式创新那么令人兴奋。
想想看,媒体最爱报道的是:
一个19岁的哈佛学生,大一的时候在宿舍里有了一个念头,然后做了一个网站,经过8年的时间,变为一个两千亿市值的公司,当然今天的市值已经更高了,4、5千亿市值了,那就是 Facebook。
这样的例子,大家听了都容易兴奋:
一方面是因为反差太大了,从一个穷学生突然变成了世界顶级富豪;
另一方面是表面上似乎不需要太强的科技实力支持。
连一个大一的本科生都能做到,别人都会想,我好像也能做到,我的脑子里哪天蹦出一个念头来,我可能就会创造出下一个 Facebook。
但是我要给有这样念头的人泼一盆凉水,因为这样的事情跟中彩票一样,实在太少了。利用模式创新的公司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死掉了,原因很简单,门槛低,竞争就会激烈,尤其是被资本看好的时候,几十家上百家的竞争者,最后都只会留下1到2家。
在整个创新体系里面,真正的主流创新,媒体其实是很不愿意报道的,原因也很简单,一个四五十岁的人,来自于名校,MIT、斯坦福、哈佛,当然也有一些不一定那么有名的学校。但是在美国很多的高校里,它的学校排名不靠前,但是某个系的排名会非常靠前,那么这个系里面也可能会诞生出不错的创业者。
所以总的来说,学习成绩不错,工作经验也很丰富,然后从最好的高校里面拿到了最牛教授的先进专利,同时因为他本来就已经在业界有影响力,有一定的资源和人脉,风险投资人能够给他钱,让他去创业,然后经过8到10年,他成功地把教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上市后获得了欢迎。
这种事情,媒体没有任何报道的兴趣,因为太平淡无奇了。
连你也会认为:
第一,这是应该的;
第二,反正我做不到,因为我不来自于名校,我也没有那么多经验,我也没有那么多资源。
这种时候观众很容易对这种事情失去兴趣,媒体就更不愿意报道了。
所以你会发现,如果你想通过媒体来了解社会现状的话,一定会有偏差,因为媒体报道本来就是有选择性的。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要决定自己走哪条路,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自己创业应该作什么选择,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中彩票式的创业机会,而会去选择另一个成功率更高的创业机会,希望大家看到一个真正的美国科技创新的机制。因为这个机制也会在中国发展起来。
二、教授负责科研,企业家负责产品转化
我一直强调,真正好的技术都在高校。但是我还要强调,其实这些高校里面的教授们,当他们去搞科研的时候,是没有想到,科研成果要如何被用到商业实践当中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在费城的时候拜访了宾州大学的杨纾教授,她是做材料科学研究的,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材料科学方面相当有趣的科研成果。
比如说一个材料可以被编织到衣物里,然后就能对身体的各种情况进行监测和感知;
还有一个材料可以做到完全疏水,像荷叶的表面一样,水滴在上面不会被渗透,而是会顺着斜坡滑下去,其它还有很多有趣的科研成果。
但是杨教授一直在反复强调,她愿意接受商业界的资助和支持,但是她的研究兴趣是自己定的,商业界不能插手。
其实这是典型的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就是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的第一目的,其实不是商业回报,不是要把科研成果产品化以后做成公司上市,而是几乎只考虑在学术上有没有价值,能不能搞出自己有兴趣的新科研成果。
那么问题就来了,咱们国内一直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把两个事情分清楚,一个是纯科研,另一个是研发。听起来感觉差异不大,实际上是两码事儿。
因为研发指的是产业界的动作,目标就是用各种手段做出产品,而高校的教授们在实验室里面做的是科研,是科学研究。
为什么呢?
因为实验室的科研只是负责到研究出成果,写完论文就完了,至于说把科研成果如何运用到业界,甚至到底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什么样的产品,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的痛点,这些都不是教授们关心的事,这是企业关心的。
而美国正巧有上万家这样的专门从高校里找到先进科技,然后把它做成产品,最后推向市场的研发型的企业。这就让美国有了一个真正的从学术到产品转化的核心环节。
所以我们也一直强调,科技创新中真正价值巨大的,其实不是科学家,而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必须独具慧眼,必须知道哪些科研成果能够被转化,同时他们也要对产业、对市场有非常深刻的判断,要知道这个技术能不能被应用到市场当中去,对社会形成新的推动,甚至他们还需要有广泛的联络和资源,这样才能把很多先进技术合成起来,形成产品。
三、美国创新由小公司主导
在国内,很多人对苹果、谷歌、亚马逊这些大公司听得多了,以为美国的科技创新都是由它们主导的。但实际上,美国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小公司,我们以前几次讲过 “双长制”——也就是有一个非常棒的、有充分业界经验的 CEO,和一个有科技突破的教授相结合,而在这个“双长”里面,CEO是主导。
大多数美国的科技创业公司,其实都是用的这种模式。我们这回也在好几个高校看到了这样的模式,当很多教授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CEO,或者说很多 CEO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授的时候,教授就要为自己的科技去站台,比如在罗格斯、匹兹堡、卡耐基梅隆这几所大学,都有很多教授亲自给我们介绍他们的先进科研成果。
这个世界的信息不可能是完全对称的,所以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国的技术经理人办公室,他们就负责把高校里面教授的科研成果全部收集在一起,公布到自己的网站上,然后对企业家、创业者群体作推广,使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能够看到教授的科研成果。
当然反过来讲,那些习惯了创业的创业者,往往对这些先进科技都格外地留意,尤其是参与过组建公司的科学家和用先进技术来创业的创业者,往往是同属于一个社交圈子的,他们经常会有信息的互通和交换,这个机制其实非常非常重要。
四、连续创业者
我们除了看到这些教授,其实也看到了很多刚刚拿到先进科技成果的、刚刚开始创业的企业家,这些团队甚至只有几个人。
这些还没有拿到足够多资金的企业家,往往在中国会被误解,大家会以为他们是大学刚毕业,甚至没毕业的,因为我们鼓励创业创新的时候,喜欢说的是90后。但美国很多上台演讲的企业家,其实岁数都很大了,这也是另一个我们一直在反复强调的话题,就是美国很多的企业家是特别擅长做科技转化的,所以他们就会反复地创业。
我们讲“积木式创新”,每个人要有自己的长板,这些企业家的长板,就是科技转化这一件事,所以往往他做一个公司,对一个技术完成转化,等到产品出来以后,他就会退出这个公司,当然他的股份未必会全卖掉,但这个公司就会找一个更加会做市场、更会做生产经营的 CEO 来接盘,而这个旧的 CEO 退出以后,就会开始计划下一次的创业。
所以美国的优秀创业者里面有很多连续创业者,创业过4、5回的都挺常见,甚至有更多的,而且每个公司都很成功,有的上市,有的被高价卖掉。这是美国创业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一直在反复给考察团的团员们强调,看到对方是一个小公司,千万不要怠慢人家的 CEO,因为他很可能刚刚从一个大公司里成功退出。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是岁数很大的,美国也鼓励学生出来创业。但是我对此是有一点不同看法的:
一般来说,学生创业是可以的,但不能做 CEO,因为要做 CEO 的话,就要对行业有充分的理解,才能理解行业的痛点、应用需求的痛点,尤其是很多对企业和对产业界的应用,更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资源就更不用说了,年轻人不可能有很多业内资源,而要做成一个企业,大量的协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说现在是一个协作型的社会,要构建起自己的协作生态来,这都不是年轻人能够做的。
年轻学生的优势是有热情,有先进技术,他们当然可以一毕业就去创业,但是他适合的是加入创业公司,做联合创始人,他去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或者是在创业当中向 CEO 学习,逐渐使自己的创业经验成熟起来。
比如我们就拜访了 MC10 公司,这是全球现在最有名的柔性传感器公司之一,接待我们的是老朋友 Ben,他就是从 MIT 博士一毕业就创业,但他是联合创始人,一直都有非常优秀的有经验的 CEO 带着他走,这是我们看到的美国创新机制当中的另一个特点。
最后再说一点,当我们中国人去看更大的公司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重视和尊重人家,但我强调的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创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公司从零做到产业里举足轻重,甚至数一数二,往往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
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那些今天还非常小的小公司,也许它10年后、15年后就是下一个世界500强。 当我们看一个公司的时候,也不能用一个恒定的眼光去看,而要用一个流动的眼光、用一个有时间轴的眼光去看这个公司的演变,要知道它在整个的演变规律里处在什么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