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战装备发展状况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ID:wwwjixiezbcomcn)
导读:美军作为世界上电子战能力最先进的国家,一直保持着对电子战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随着电子战理论的创新和在军事行动中的不断实践,美军认识到电子战的发展与美军转型息息相关,优先进行电子战转型对于实现美军的军队整体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美军正按既定的规划稳步推进电子战的全面转型,以塑造全新的作战能力,巩固其在电子战领域绝对领先的优势。为适应电子战转型的需要,美军近年来将电子战装备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加大了投入和更新换代,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7年1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发布《电子战战略》。《电子战战略》由国防部电子战执行委员会拟定,经参联会和各军种评审后提交国防部长签署发布的。
《电子战战略》指出,美国电子战的发展愿景是通过敏捷、自适应和综合的电子战,在各种军事行动中进攻性地夺取电磁频谱优势,发展目标包括:
2017年4月,美国陆军发布新版FM3-12《赛博空间和电子战作战》野战手册。该条令手册阐述了赛博空间行动、电子战、赛博空间电磁行动的基础知识与指导原则,提供了美国陆军赛博空间行动与电子战作战战术和流程,对统一的陆地作战和联合作战提供支持。
2017年10月,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了《决胜灰色地带—应用电磁战重获局势掌控优势》报告。报告指出电磁战是应对中俄“灰色地带挑衅”的有效措施,分析了美国的电磁战能力需求及其作战优势,提出了应用小型无人机“蜂群”等新的电磁战概念及其技术以实施精确打击和电子进攻。
2017年12月,美国空军成立了“电子战/电磁频谱优势体系能力协同小组(ECCT)”。2018年1月5日,该小组发布信息征询书(RFI),就未来电子战能力征求工业界的建议。要求针对作战所有阶段的高对抗环境,分近期(2018-2020财年)、中期(2026-2030财年)与远期(2031-2040财年)三个阶段,关注从高频到紫外频段的所有有源和无源系统,重点针对敌方综合防空系统的防区内/防区外非动能作战。
陆军电子战装备
美陆军电子战力量在未来作战中的任务包括:提供陆上战场的情报支援、态势感知和电子防护等,实现对电磁频谱及时有效的地面控制。在转型中,美陆军着力推进车载、陆航、无人机等领域的电子战装备发展更新,并有明显的集成化、网络化、无人化等趋势。
为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美陆军对陆上车载电子战系统的情报侦察传感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同时加大了直升机、无人机电子侦察系统的改进力度,其中包括升级“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电子侦察系统,更新MQ-1C“灰鹰”陆军电子战无人机的情报共享融合链路。在不断完善陆军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的过程中,美军开发了基于网络的EWPMT软件,该软件不仅可显示战场电磁环境情况,同时具备干扰低端手机、雷达系统和空中无人机上行数据链的能力。
MQ-1C“灰鹰”陆军电子战无人机
基于数据链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陆军还积极研发网络化的电子战系统,“狼群”系统就是其中的典型。该系统是一个地基、近距离、分布式的自组网电子侦察与电子对抗系统,采用干扰机联网技术在战术层内攻击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网。该系统的运用可将有限的独立作战个体进行组网控制,实现对电子战资源的充分利用。
空军电子战装备
美空军在很早就提出了自己的转型构想,即要在两个小时之内迅速打击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目标。这种转型构想对电子战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美空军通过技术创新、更新作战理念和打造新型武器装备,不断提高空天态势感知能力、对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未来空天一体联合电子战能力。
为保持其空中侦察监视方面的优势,美空军加快了对E-10系列电子侦察机、RC-135“联合铆钉”侦察机和RQ-4A“全球鹰”、MQ-1无人侦察机等主力侦察监视力量机载电子侦察系统的研制和改进,以满足现代战场对侦察监视的远距离、宽频带、高分辨率、多类型目标识别和跟踪等功能要求。
美空军在转型中逐步完善空中作战平台的组网,实现了机载电子战装备的网络化升级改造。如E-8C“联合星”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通过升级新型的数据链设备,丰富了操作员进行指挥与控制的功能,并且实现了与E-3预警机和B-52轰炸机的互联互通。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美空军还在着力打造天基空间监视系统。目前已有“水星”“号角”“顾问”等第四代电子侦察卫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天基红外系统”等系列的导弹预警卫星,通过组网可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通信、雷达情报和导弹遥测信号的全时侦察,战时可引导“战斧”等火力打击力量进行攻击。
海军电子战装备
美海军作为兼具空天和陆上作战能力的一支执行多样化任务的综合性军种,其转型将影响到整个美国的军事能力。一方面,美海军电子战转型的重点是巩固海上电子战领先优势、发展多平台多手段的持久全谱电子侦察、强化全面的电子进攻和保持领先的水面电子防护能力。为此,美海军对加载在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各型潜艇上的电子战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升级,并进一步对武器系统实行标准化、通用化的统一。
The AN/SLQ-32(V)3 antenna aboard USS Nicholson
比如,美海军正在全面开展的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EWIP),对水面舰艇上的AN/SLQ-32(V)电子战支援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改造。通过改进AN/SLQ-32系统的传感器和升级威胁源数据库可以更快地识别威胁,通过加强通用化的设计可以提高水面电子战的协同能力。
EA-18G“咆哮者”
另一方面,美海军重视舰载机的电子战发展运用。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海军的EA-18G“咆哮者”作为配备新一代干扰机(NGJ)系统的舰载电子战飞机,已全面取代于2015年6月25日退役的EA-6B“徘徊者”舰载电子战飞机。
由于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和极强的电子进攻能力,EA-18G成为任何潜在对手都很难防御的“撒手锏”武器。美海军的P-8A“海神”舰载反潜机自2013年服役以来,在海上巡逻、侦察和反潜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载的AN/APY-10雷达经过改进后,能边扫描边跟踪,并自动进行目标探测。美海军在不断发展舰载机电子侦察系统的同时,还积极尝试从水下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弹射无人机的试验,突破了传统的作战模式与作战领域,极大增强了潜艇的侦察预警能力。
P-8A“海神”舰载反潜机
2017年,首部《电子战战略》制定完成。这表明,继网络战后,电子战很可能成为美军新的独立作战样式。从破开恩尼格码的“图灵炸弹”到席卷波斯湾的“白雪”行动,围绕电磁频谱的争夺愈演愈烈。作为承担美军绝大部分电子战任务的军种,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攻击机EA-18G“咆哮者”无疑是支撑上述战略的核心。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