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分析与研判

2018-03-16 远望智库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海鹰资讯(ID:hiwing_news)

作者:刘都群 胡冬冬


据俄罗斯国防部报道,2018年3月11日,“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已在俄罗斯南部军区搭载米格-31战机成功进行了作战训练发射试验,试验中导弹成功命中靶场预定目标。此次试射确定了“匕首”导弹的战术性能指标。


2018年3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首次公开介绍了该弹的相关情况,并通过视频进行了展示。普京称该导弹系统已成功进行了试验,并于2017年12月1日起已在南部军区机场进入试验战备值班状态。继普京演讲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副部长鲍里索夫、空天军司令谢尔盖·苏罗维金等相继于公开场合对此导弹进行高调评述



俄总统及军方披露的导弹方案


“匕首”高超声速导弹,代号Kh-47M2,主要为俄罗斯空天军研制,装有多功能战斗部,可摧毁地面及水面多种固定或移动目标(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由最新型米格-31战机搭载,战机无需进入敌人的防空区域,就可将导弹运送到投掷区域,然后固体燃料发动机可在几秒钟内将导弹加速到高超声速。


“匕首”导弹具有非常简单的外形轮廓,导弹具有一个圆锥形的头部整流罩,约占弹体长度的一半,弹体后半部分呈圆柱形,尾翼呈X形,且弹体尾翼装备一个可投抛整流罩,与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具有相似的外形特征。有媒体称该弹是在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但未得到官方证实。


“匕首”导弹挂载米格-31战机示意图


导弹可从米格-31最新改型战机及苏-57战机发射(推测导弹发射速度在马赫数2以上),速度可达马赫数10,攻击目标距离可达2000公里,可装备常规或核战斗部,采用固体燃料推进,使用自动导引头,用于探测目标并在各飞行阶段修正航向,并确保高精度命中目标(在飞行末端采用全天候自动导引头,可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及昼夜条件下击中目标)。目前从公开信息尚不明确导引头的具体类型,但通过视频图像中导弹头部整流罩形状推测该弹使用的可能是雷达制导。

 

表1  “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主要战技指标



“匕首”导弹作战使用流程


通过官方公布的视频可见,该弹由米格-31BM战机挂载起飞,载机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发射点(米格-31最大飞行速度可达马赫数2.7),导弹抛出后已经有了很高的初始速度,随后战机将其投放,尾部整流罩脱离(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挂载时的涡流阻力),发动机点火,随后导弹在发动机提供的动力下进入到上升轨迹,速度迅速提升,此时导弹的飞行轨迹几乎与常规弹道导弹一样;至弹道顶点后下滑,在飞行轨迹的下降部分,导弹最大速度可达马赫数10;在迫近目标时,导弹开始大幅机动,最终调整飞行姿态,以近垂直俯冲方式命中目标。


官方公布的“匕首”导弹飞行轨迹示意图


几点分析


1、目前,尚无法确认该弹是一种空射型弹道导弹还是助推滑翔弹


关于“匕首”导弹的具体类型,俄官方并没有明确表态,目前有两种猜测:1)该弹是类似美国TBG(战术助推滑翔)的空射型助推滑翔导弹;2)该弹是“伊斯坎德尔”陆基战术弹道导弹的空射版改型,即是一种空射弹道导弹。


俄军方高层对于此弹描述的话语中都是使用““匕首”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弹道导弹系统”(гиперзвуковая аэро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акета комплекса "Кинжал"),据笔者长期跟踪观察,俄罗斯此前弹道导弹从未使用过“空气动力弹道”这一定语(аэро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ий);另外从官方播放的动画视频中的弹道轨迹可以看出,导弹抛出后有两次拉升,这种弹道轨迹形式无论是常规弹道导弹还是助推滑翔弹都很难实现。故现在还很难确定“匕首”的具体类型。


2、俄官方高层领导可能夸大了“匕首”导弹的机动性能


通过官方公布的视频动画,导弹飞行中段的轨迹与常规弹道导弹轨迹非常类似,在飞行末端才开始大幅机动;但是俄各军方高层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导弹在各飞行阶段都有较高的机动性,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在3月12日接受《红星报》记者尤里·阿夫杰耶夫采访时也指出,“该系统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借助空气动力学特征,在所有飞行阶段完成机动并绕过所有危险区域(即防空或反导区)。”视频展示的情况与各官方领导的说法显然有一定矛盾。


3、“匕首”导弹目前仍处于试装状态,2020年左右如期服役的可能性极大


据俄国防部消息,首批“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已于2017年12月进入试验战备值班状态;且自2018年初,按照试验战备值班计划,米格-31战机已搭载“匕首”导弹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昼夜完成了250次飞行。


同时,2018年3月该弹的成功试射,为“匕首”导弹投入真正作战使用奠定了基础。据俄空天军司令谢尔盖·苏罗维金称,“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是高超声速武器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一大飞跃。2017年,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罗戈津曾表示2020年左右将装备空射型高超声速武器。从目前俄罗斯官方公开的一系列高超声速武器来看,“匕首”导弹极有可能就是罗戈津所提到的这一型空射型高超声速武器。从技术可实现性考虑,该弹无论作为一种空射型弹道导弹还是助推滑翔弹,其技术难度都相对较低,2020年如期服役的可能性极大。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