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创新

2018-04-11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产业荟(ID:THUIGI_Innosight)

作者:王璟瑜,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驻日内瓦特约研究员


全球学者和专业机构如何看待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基于自身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我们带来哪些不同的视角和发展思路?几篇近两年发表的文章和报告,或能帮助你了解国际上如何看待与分析中国创新的发展路径。

  

十年前,当我们谈论中国创新,听到的往往是这样一些词:山寨、模仿、追赶。十年前,我在华为工作,最常听到的是“对标”(benchmarking)。当时华为的发展思路,是从研发、市场、服务、供应链,全方位地将爱立信、诺基亚、朗讯等世界领先的通信企业作为标杆,向他们学习、寻找自己的不足、最终实现赶超。十年后的今天,曾经风光无限的通信巨头星光黯淡,而惯性处于追随者位置的我们,似乎还没有习惯在“无人区”前进,茫然四顾,该往何处去?

 

十年,这世界变化太快。

 

中国已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应地,中国经济的体量也越来越庞大,中国拥有一个全面的工业,可谓全能型选手,而且在几乎所有产业都能进入世界前五,很多是世界前三,甚至是世界第一,再往前发展,中国企业并无可参照,只有探索属于自己的路,在摸索中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程度的必然选择。

 

将视线转移到中国之外,全球学者和专业机构如何看待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基于自身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我们带来哪些不同的视角和发展思路?

 

笔者特别挑选并总结了几篇近两年发表的文章和报告,帮助你了解国际上如何看待与分析中国创新的发展路径。

 

威廉·拉佐尼克:《中国,一个创新的国家》


与美国和日本的崛起时产业发展依靠国家生产体系不同, 二十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工业化是伴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张而快速发展的。对中国而言, 这种不同既带来机遇亦存在挑战。

 

研究创新与全球经济竞争的美国学者威廉·拉佐尼克(William Lazonick)在《中国,一个创新的国家》(China as an Innovation Nation)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与美国和日本的崛起时产业发展依靠国家生产体系(National production systems)不同,二十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工业化是伴随着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GPNs)的扩张而快速发展的。对中国而言,这种不同既带来机遇亦存在挑战。当中国公司或者其外国公司成为发达经济体中行业领先的公司的分包商时,GPN为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制造商提供了机会。但是由于生产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依存的特性,GPN也使得中国在技术发展中取得战略控制变得更为困难。

 

威廉在书中肯定了累积增量创新的意义,但同时也认为这种方式还不足以让中国成为创新国家。比如,台湾和韩国在ICT行业的低端细分市场中进入GPN,但现在已经转移到GPN的高附加值部分。这种转变的成功取决于国家经济中企业的战略控制。

 

根据对中国汽车、高铁、ICT、清洁能源等几大产业的分析,他认为中国正通过几种方式来突破既有玩家对产业的战略控制。

 

第一,做系统集成者。中国企业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位置,可以比较、选择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做系统集成者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上移,通过这种方式对外国技术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基于这种理解来进行产品创新。在高铁、通信网络、清洁技术能源行业中,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类似的“技术平台”的现象。

 

第二,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取得战略控制。这种方式伴随企业能力的不同,效果有所差异。高铁属于一个特例,由于铁道部在谈判中的巨大影响力,高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而ICT行业和“市场换技术”的汽车行业则没那么成功。

 

第三,加强公司内部研发,比如ICT领域的华为、中兴。威廉也强调,只有中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内部能力时,本土创新才可能发生。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企业可以通过瞄准中国市场而提高其战略控制的能力。比如,在智能手机行业,来自中国中端市场的需求促使企业能提供性能好且成本低的产品。这种要求产品“足够好”的需求使得中国产生了小米等企业。威廉认为,随着中国的市场容量与复杂程度的增加,激烈的竞争使得目前这些生产“足够好”产品的企业中的一部分成为能够制造更高端产品的企业,有机会在本土和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这与二十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开始占领美国价格敏感的经济型轿车市场后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在全球汽车市场取得成功的例子类似。

 

根据行业的性质和全球一体化程度,威廉认为,中国的创新驱动力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在建设中国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直接影响着技术、市场以及企业的决策。中国对于创新的管理体制还在根据各行业的反馈不断地试错和调整。

 

中国若想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需要注重治理机构、就业机构和投资机构三方面的建设。

 

第一,中国寻求向创新国家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治理制度,确保政府和企业对生产能力的投资方面的合作,即政府与企业协作分工,确立在哪些行业通过何种方式支持企业的创新,从而避免由于过度扶持导致产能过剩、竞争不充分等最后导致创新受到抑制。同时,新的治理制度必须防止管理过程中的“寻租”倾向。政策的设计需要保证公司的利润回归给纳税人、员工、财务投资者这些对于公司效率有实际贡献的人。在公司层面,很重要的一点是确立公司的治理体系,保持公司的战略控制结构以保障公司持续的竞争力。美国 43 43024 43 18836 0 0 8721 0 0:00:04 0:00:02 0:00:02 8720市公司“最大化股东价值”的思想可能会削弱公司的创新性。

 

第二,创新本质上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决策者需要投资、创建、激励学习型组织,因此人力资本在创新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不得不改变,以适应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国家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在1998-2010年期间,大学的入学人数增加了近七倍。2010年,中国公民在美国获得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占到了所有临时签证持有者的25%,是第二大国印度的两倍多。这些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构成了中国转变为创新国家的人力资本基础。

 

第三,创新型企业需要“有耐心的资本”。中国想成为一个创新国家,必须发展投资机构,提供多样化但有“耐心”的资本,支持和奖励创造价值生产能力的投资。威廉推崇华为的融资经验,并提醒股票市场导向型经济有可能会削弱创新能力。

 

Joseph L.C. Cheng和Daphne Yiu:《中国公司处于十字路口:机构,创新与国际竞争》

 


目前,中国商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原来促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廉价劳动力、较低的运营成本和相对较弱的政府监管,这些正在发生变化。若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进入并进行研发投入。


学者Joseph L.C. Cheng和Daphne Yiu在《中国公司处于十字路口:机构, 创新与国际竞争》(China Business at a Crossroads-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一文中表示:中国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中产阶级消费群增长最为迅猛。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近35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10%,从购买力评价看,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且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最多的国家,中国最有可能挑战西方经济、政治、技术主导地位。世界需要关注并理解中国在全球和地区间的影响力。目前,中国商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原来促使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廉价劳动力、较低的运营成本和相对较弱的政府监管,这些正在发生变化。若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外国公司进入并进行研发投入。

 

Joseph L.C. Cheng和Daphne Yiu认为,从战略和国际商业学者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商业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中国要想在未来创新驱动的竞争中成功,需要做到这两点:1.吸引外国公司在国内进行高附加值研发;2.帮助国内公司在产品和技术开发方面创新。

 

Joseph L.C. Cheng和Daphne Yiu同时指出,有跨国公司用中国“逆向创新”,做为进入其他市场的跳板,即在中国进行研发,旨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定制产品,在其他市场的销售中,也销售这些产品。同时他们认为,目前中国有一定的经济民族主义倾向,这可能使得中国公司在寻求海外扩张时,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


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效率和用户聚焦型创新方面建立了优势,但在科研和工程创新上相对落后。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报告中,将中国各行业的创新归纳为四类:科学研究型创新、工程技术型创新、客户中心型创新以及效率驱动型创新。他们认为,与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效率和用户聚焦型创新方面建立了优势,但在科研和工程创新上相对落后。

 

在大宗化学品、纺织、电气设备、建筑机械等效率驱动型创新的行业,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优势主要体现于快速学习、掌握新的生产流程并设法加以优化。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形成了包括供应商、工人、服务企业和物流服务商在内的庞大生态系统,足以保障本国和在世界各地的工厂高效制造以及改善生产流程。

 

航天、电信设备、汽车等行业的创新属于工程技术型创新,成效喜忧参半,先消化后创新。最出色的是B2G领域(即企业到政府),这些获得政府订单的企业通过“获取、消化、改善”国外技术来学习创新。这一模式在包括高铁列车(目前中国占全球市场的41%)、风电(20%)和电信设备(18%)等行业最为成功。长期稳定的政府采购需求在过去30多年里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建设交付能力的独特机遇。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创新者们几乎抓住了所有可能的机会来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

 

互联网服务与软件、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等行业的创新,属于客户中心型创新。由于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是坐享其成。事实上,中国市场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许多行业的国内市场领导者同样也是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在医药、生物、技术、半导体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属于科学研究型创新,即需要发明新的产品或技术。在这些领域,中国仍在迎头追赶,也在尝试新的中国式方法。科学研究型创新不仅能带来最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拯救生命的新药)。中国政府视科研创新为重中之重,投入资金建设科学发现与发明所需的机构和能力。迄今为止,这些投资虽然尚未转化为创新领导力,但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依靠科研创新的行业,中国企业正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比如利用中国的市场规模和速度来开展药物试验。

 

麦肯锡认为,中国政府过去从务实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投资建设科技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能力两个方面支持了创新活动。市场化改革造就了中国今天的创新成功,创造出庞大的消费阶层和富有竞争力的制造行业。持续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将有助于支持更多的创新。为了能在未来十年中取得全球创新领导地位,政策制定者应当注意这几点:调整刺激创新的手段;支持创业,让市场发挥作用;在政府采购中成为高要求的创新客户;对科研投入,要使用能够衡量创新实效的考核指标;培育强大的地区创新集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从全球的视角看,中国的创新力量已经 开始改变全球创新版图,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 动力。中国科技创新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的创新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是全球创新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与全球创新互动的背景下,中国创新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引发国际关注。

 

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16年11月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者首次在单一年度内,提交了超过100万件申请,同时推动全球专利申请量创下历史新高。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目前也位居全球榜首,同比升高18.7%。中国的创新者向海外提出的申请稳步增长,几乎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专利申请总量。中国专利局2015年的专利授权量约为36万件,超过美国成为授权量最大的主管局。据估计,2015年全球的有效专利为1060万件,其中约四分之一在美国,其次是日本,中国位居第三,其有效专利拥有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Francis Gurry)称:“中国创新者在2015年提交的专利申请最多,超过110万件,中国专利局也由此成为首个在单一年度内受理超过100万件申请的主管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指出,中国首度跻身前25名俱乐部(比上年度上升4个位次)。这对中国而言,有较大意义。原因在于:首先,中国是首个跻身前25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个群体通常由高收入经济体组成,这是一种突破;其次,中国缩小了与美国等高收入经济体在研发支出或其他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差距,在部分衡量指标中占优。

 

从全球的视角看,中国的创新力量已经开始改变全球创新版图,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动力。中国在“商业成熟度”和“知识和技术产出”两大维度中获得高分,得分高于11-25名群体的平均分。比如,在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一批公司中,中国的研发密集型企业数量尤为显著。中国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本国人实用新型申请量”、“高新技术出口”、“全球研发公司”、“QS高校前三名平均分”、“国内市场规模”、“企业研究人才”、“本国人工业品外观申请量”等衡量维度指标中得分较高。但中国创新力量的上升不应被视为威胁。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指出,通过对3D打印、机器人、纳米技术等突破性技术的研究,WIPO认为,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公司为主导的前沿创新力量,而中国的创新格局,目前以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贡献为主。

 

WIPO同时认为,在全球语境下,所有经济体都可能从创新中受益,全球知识的溢出效应和技术转让,通过跨境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高技能人才流动等途径,使得创新成为多赢而非零和游戏,狭隘地将中国创新视为威胁的“技术民族主义政策”并不可取。

 

客观上说,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已经逐步摘掉“模仿者”的帽子,目前国际上没有哪个机构可以忽视“中国创新”这股上升力量。事实上,每个强国的科技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创新并没有统一范式。中国科技创新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的创新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是全球创新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在与全球创新互动的背景下,中国创新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引发国际关注。

 

回顾这些国际上对我们的关注,也有利于从外部视角来理解中国创新,从而更好地创新。而如何在这个一体化的体系中找准自身定位、参与国际分工、掌握主动性和话语权,便是中国创新在未来要面对的课题。若干年后,当中国企业也成为全球科技的引领者时,才可以说,中国是真正的创新强国了。这个改变,希望发生在下一个十年。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