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信通院: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8年)

2018-04-28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三个皮匠

观点摘要

大数据产业规模

➢ 2017 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为 47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2017 年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 236 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 40.5%,预计 2018-2020 年增速将保持在 30%以上。

大数据应用

➢ 接近 2/3 的企业已经成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部门,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65.2%的受访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部门;正在计划成立相关数据部门的企业占比为 24.4%。

➢ 近四成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 在接受调查的 1572 家企业中,已经应用大数据的企业有 623家,占比为 39.6%,与 2016 年相比上升 4.5%,垂直行业中如金融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 大数据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了智能决策、提高了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应用大数据实现了智能决策的企业占比最高(55.2%);其次,46.6%的企业表示应用大数据后提升了运营效果,35.9%的企业应用大数据后能够更好的管理风险。

➢ 接近六成的企业在大数据领域的投入将持续增加。 调查发现,58.2%的受访企业预计未来将加大大数据投入力度,相比 2016 年上升了 6.7%;其中,大数据投入增加超过 50%的企业占比达到了25.5%;另有 32.7%的企业在大数据方面的投入增加在 50%以内。

大数据资源

➢ 在受访企业中,内部生产数据和客户/用户数据是企业的两大数据来源。 54.3%和 48.8%的企业数据来自其内部生产数据和客户/用户数据,与 2016 年相比分别上升 5.3%和 1%。

➢ 87.6%的企业非结构化数据已超过一半比例。 其中,非结构化数据比例超过 90%的企业占比为16.2%,与 2016 年相比上升 1.5%;非结构化数据占数据总量 70%-90%的企业占比 55.8%,比 2016年上升了 4.4%;非结构化数据比例在 50%-70%之间的企业占比为 15.6%。

➢ 22.5%的企业已经聘用专职首席数据官(CDO)。 调查发现,12.3%的受访企业聘用专职首席数据官已经超过两年;聘用专职首席数据官(在两年以内)的企业占比为 10.2%。 此外,33.4%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在一年内聘用或正在考虑聘用专职首席数据官。 随着对数据管理和利用数据支撑战略决策的企业越来越多,未来聘用专职首席数据官的企业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大数据平台

➢ 本地部署仍是企业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首选方式,同时云服务商大数据服务的使用率有所提升。选择自建大数据平台企业占比最大(49.1%); 35.6%的企业倾向选择云服务商提供大数据服务,较 2016 年上升了 2.5%。

➢ 基于非结构化数据架构的大数据平台应用最为广泛。 38.6%和 23.8%的受访企业分别选择非结构化的批处理架构(如 Hadoop)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内存架构(如 Spark)作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架构。

➢ 六成以上的受访企业自建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数量在 50 台以下。 调查显示,28%的企业部署的服务器数量在 20 台以下,与去年相比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服务器数量在 20-50 台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 与其他产品相比,企业对在线可视化工具的选择增幅最大。 采用在线可视化工具的企业占比为23.3%,与 2016 年相比提高了 6.5%;增幅次之的是在线大数据分析工具(2.3%)。政策需求和资源需求

➢ 六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完善行业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将有助于推动大数据的发展。 据调查,68.3%的受访企业认为完善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对于推动大数据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43.1%的企业表示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比 2016 年上升了 1.9%;此外,企业对开放更多政府公开信息资源(42.7%)和资助更多大数据领域的科研项目(36.3%)的呼吁较高。

➢ 企业对市政管理、教育科研以及交通服务类公共数据资源的需求增强。 在对政府公共数据资源需求情况调查中,2017 年企业对市政管理(36.4%)、教育科研(36%)以及交通服务(35.2%)类数据资源需求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大数据产业规模

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

对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规模,目前各个研究机构均采取间接方法估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测算,2017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 470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0%。

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得出,2017 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 236 亿元人民币,较 2016 年相比增速达 40.5%。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 30%以上的增速,到 2020 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 586 亿元人民币。

 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应用现状

接近 2/3 的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65.2%的企业已成立数据分析部门;另外,目前没有数据分析相关部门,但正在计划成立相关数据部门的企业占比为 24.4%。

近四成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 在接受调查的 1572 家企业中,已经应用大数据的企业有 623 家,占比为 39.6%,与 2016 年相比上升 4.5%,垂直行业中如金融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增加趋势较为明显。 此外,24.3%的企业表示未来一年内将应用大数据。

 大数据资源

数据规模

数据量在 50-500TB 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30.2%的企业数据资源总量在 50-100TB之间,与 2016 年相比提高了 2%;数据资源总量在 100-500TB 之间的企业占比为 39.1%,比 2016 年提高了 0.8%;与此同时,超过两成的企业数据资源总量达到 500TB 以上,该比例比 2016 年提高了 1.8%。

数据来源

在受访企业中,内部生产数据和客户/用户数据是企业的两大数据来源。 对企业数据来源的调查发现,54.3%和 48.8%的企业主要数据来源为内部生产数据和客户/用户数据,与 2016 年相比分别上升 5.3%和 1%;内部经营管理数据为主要来源的企业占比为 39.5%,与 2016 年相比降低了 2.9%;而将互联网公开数据(30%)、从外部购买数据(15.1%),以及政府免费开放的数据(14.6%)作为主要来源的企业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大数据平台

建设模式

本次调研根据大数据平台建设模式分为本地部署大数据平台和采购公有云服务模式。本地部署大数据平台包括:1、购买大数据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在本地建设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存储和计算平台、分析工具和应用展示等;2、采购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集成产品,如大数据一体机。采购公有云服务指的是购买某一家大数据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在线大数据服务。

本地部署仍是企业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首选方式,同时选择云服务商大数据服务的企业占比略有提升。 在对企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模式的调查中发现,选择自建大数据平台企业占比最多(49.1%);而 35.6%的企业倾向选择云服务商提供大数据服务,较 2016 年上升了 2.5%;另外购买大数据集成产品的企业占比为 14.1%,与去年相比降低了 2.2%。

自建大数据平台模式

企业对开源大数据平台软件的接受程度大幅度提升。 调查发现,开源软件依然是企业自建大数据平台时优先选择的软件,占比达到了 89.9%,与 2016 年相比增加了 3.3 个百分点。 其中,倾向选择开源软件商业版的企业占比为 58.8%,比 2016 年提升了 4.9%。

 政策需求和资源需求

政策需求

为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并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目标:到 2020 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 1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 30%左右。

六成以上的企业认为完善行业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将有助于推动大数据的发展。 据调查,68.3%的受访企业认为完善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对于推动大数据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43.1%的企业表示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比 2016 年上升了 1.9%;此外,企业对开放更多政府公开信息资源(42.7%)和资助更多大数据领域的科研项目(36.3%)的呼吁较高。

资源需求

企业对市政管理、教育科研以及交通服务类公共数据资源的需求增强。 在对政府公共数据资源需求情况调查中,2017 年企业对市政管理(36.4%)、教育科研(36%)以及交通服务(35.2%)类数据资源需求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