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AI芯片企业排行:英伟达第1,华为第12,七家中国公司入围Top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量子位 Author 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量子位(ID:QbitAI)

允中 夏乙 发自 凹非寺


AI芯片哪家强?

在调查研究了全球100多家企业后,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发布了2018年度全球AI芯片公司排行榜。

在这份榜单上,英伟达排名第一。

这份报告也特别提到了英伟达丰富的产品线,包括Volta GPU架构,自动驾驶平台NVIDIA DRIVE PX,DGX等等。

英特尔、IBM、Google、苹果、AMD、ARM、高通、三星、恩智浦等公司位列2-10名。

在Top24的榜单排行中,共有七家中国公司入围。

  • 华为(海思)位列这份榜单的第12位。

  • 联发科(MediaTek)排名第14位。

  • Imagination排名第15位。

  • 瑞芯微(Rockchip)排名第20位。

  • 芯原(Verisilcon)排名第21位。

  • 寒武纪(Cambricon)排名第23位。

  • 地平线(Horizon)排名第24位。

据介绍,这份一线AI芯片组排行榜包括提供AI芯片组软硬件的公司。

所谓AI芯片组产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N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加速器等等。

以及针对边缘处理和设备的芯片组,云计算使用的服务器,针对机器视觉和自动驾驶平台的设备等。还包括AI的计算框架、训练平台等。

中国芯片军团

这七家入围的中国公司,有些公众很熟悉,有些相对低调。

我们先介绍几家相对低调一些的公司。

其中,Imagination原本是一家英国芯片企业,曾经是苹果公司的GPU供应商。去年9月,中国资本Canyon Bridge出资5.5亿英镑将其收购。

目前,Imagination公司CEO已由李力游出任,李力游此前曾任展讯的董事长,后展讯被紫光收购,李力游出任紫光集团联席总裁。

2017年9月,Imagination推出了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硬件IP产品PowerVR Series2NX NNA 神经网络加速器。

瑞芯微(Rockchip)成立于2001年,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通讯平板,电视机顶盒、车载导航、IoT物联网等产品提供芯片解决方案。

据介绍,瑞芯微是一家做ARM应用处理器的公司,靠复读机和MP3/MP4芯片起家。今年一月,瑞芯微发布首款AI处理器RK3399Pro,NPU运算性能达2.4TOPs。

去年7月,瑞芯微创业板IPO未能过会,一度引发关注。

芯原(Verisilcon)也成立于2001年,自身定位是一家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SiPaaS)提供商。

去年5月,芯原推出一款面向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处理器VIP8000,可以直接导入由Caffe和TensorFlow等框架生成的神经网络。恩智浦的旗舰应用处理器i.MX 8上也采用了芯原的视觉图形处理器。

2015年,芯原还收购了美国嵌入式图形处理器(GPU)设计商图芯技术(Vivante)。

芯原创始人戴伟民曾出任美国Celestry公司(2002年被Cadence并购)董事长兼CTO。

而华为、联发科、地平线这些公司,大家相对比较熟悉,或者量子位也有过不少报道,在这里不多赘言。

特别提一下,昨天寒武纪发布了最新的产品。

这也是两款早已经在路线图上公布过的产品。首先是寒武纪1M,这家公司的第三代机器学习专用芯片。1M使用TSMC 7nm工艺生产,其8位运算效能比达5Tops/watt(每瓦 5 万亿次运算)。

另外就是云端AI芯片MLU 100。这款芯片采用寒武纪MLUv01架构和TSMC 16nm工艺。在平衡模式(主频 1Ghz)和高性能模式(1.3GHz)主频下,其等效理论峰值速度则分别可以达到128万亿次定点运算/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对应功耗为80w/110w。

“英特尔必须改”

最后,讲一个国外的芯片巨头。

开头的榜单上,英特尔携收购来的Mobileye、Nervana、Movidius,排在第二名。

“仅次于英伟达”,对这家称霸芯片业数十年的巨头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值得夸耀的成就。

站在AI时代路口,英特尔其实已经很努力了。

这家巨头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占据着90%的份额,这几年,数据中心所处理的计算任务随着人工智能兴起而逐渐改变,英伟达成了时代宠儿,英特尔深感地位岌岌可危。

于是,英特尔一路都在买“AI入场券”。从2015年收购的FPGA公司Altera,到后来的Nervana,再到2017年为押注无人车买下的Mobileye,都是英特尔下的重注。

在英特尔负责人工智能产品的Naveen Rao在接受The Information采访时说,英特尔崛起的PC时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世界。而从今以后,应用空间已经改变。我们现在在数据中心处理的,是IoT、自动驾驶等各种各样的事情”。

不止买买买,英特尔内部也一直在为AI做准备。据说,英特尔内部的每个事业部,都曾经有过自己的AI项目。

这种状况到2016年英特尔收购Nervana才有了改变,Nervana CEO Rao随着公司加入这家巨头,负责一个专门的人工智能产品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ducts Group)。

在Rao看来,英特尔这20个月以来最大的转变,就是全心全意地拥抱了加速芯片,接受了更广泛的芯片类型。

换句话说,就是不再一心专注于改进通用处理器CPU,也开始考虑专用于特定计算任务的加速芯片,以及用于自动驾驶等专门场景的芯片。

英特尔开发AI芯片的进度依然令人担忧。2016年收购Nervana后,本来说要2017年上半年发布的神经网络处理器10月才推出了“早期版本”,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而AI芯片这个领域,不仅创业公司林立,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全部杀了进来。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