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化战争大幕下的无人机集群作战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军事文摘

作者:李  欢

2018年1月27日,“中国军网”一则《我军首次运用无人机实施联合补给演练》的报道成为全国各大媒体热搜,并激发了广大网民对无人机实战运用的浓厚兴趣。在中国,将无人机运用于实战演练可能并不多见,但是在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战场上利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干扰和打击等任务已成为常态。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作战样式逐渐由“单打独斗”向“集群智能”发展,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军事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

无人机集群作战,一般指在战场空域中,同时投入成百上千架体积小、速度快、性能强的无人机,模拟蜂群、鱼群和蚁群等集群行为构建仿生学编队,以作战数据链系统、战术无线电系统和通信中继网络等多种渠道开展交互通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作战协同,在军事行动中进行战略威慑、战役对抗和战术行动。


无人机集群作战的主要样式

攻—实施多域打击。一个编队的无人机可以携带不同类型设备和弹药,同时对敌方陆地、海上、空中和网络等多个作战域实施全方位、多样式的攻击,从而破坏敌方的跨域联合能力,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作战目的。例如,未来小型无人机群可以携带网络攻击武器,在敌对区域上空大面积组建伪通信基站网,注入并监视敌方通信系统,实施网络攻击。此外,在敌方密集防御的作战区域,无人机群可以挂载类似美国军刀小型炸弹等空载弹药,实现对敌方防御阵地的饱和攻击。

扰—进行战术欺骗。一是充当诱饵。在不了解敌方战场环境的情况下,如果贸然动用主力战机实施介入行动,很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此时,可以利用无人机群成本低廉的特质,将大量诱饵式的无人机投入敌方空域,诱使敌方防空火力和雷达作出反应,进而暴露敌方阵地。在作战环境下,敌方首波打击一般是火力最猛、反应最快的,为了避开敌方首波攻势,可以部署无人机群来吸引第一波满载攻击,或将敌方注意力从高价值资产目标上转移开,进而减少己方伤亡和损耗。二是充当掩护。无人机“蜂群”还可携带电子干扰设备,组成前沿电子战编队,对敌方的预警雷达、制导武器进行电子干扰、压制、欺骗等,为后续作战力量开辟安全走廊,并提供可靠的掩护。

侦—扫描战场环境。无人机集群编队采用的一般都是小微型无人机,具有很强的隐身性,能够轻易突破敌方防空雷达的侦测。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无人机上挂载各种侦察探测设备,潜入对方防护严密的区域进行抵近侦察,并通过集群间的数据链,将情报中继传回,如果机群数量足够多,甚至可以实现超视距的通信,进而为作战提供可靠的敌情保障。

联—开展协同作战。一是人机联合。为了降低作战风险和成本,可运用大量的低成本无人机携带大量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及导弹,组成前沿作战编队,而有人驾驶飞机则从后方对集群无人机进行指挥控制,引导其对复杂、高风险区域的目标进行打击;或者根据空中作战需要,与有人机组成编队,由有人驾驶飞机控制无人机僚机编队作战,并掩护有人驾驶飞机安全。二是机群联合。无人机集群可根据任务需要,在机群内灵活配置侦察探测、信息处理、导弹火力等模块,形成一个具备侦察、干扰和打击能力的复合编队;或由若干个无人机集群分别配置侦察、火力模块,再组成一个大型突击编队,深入敌方纵深,对关键目标或高危目标进行实时的侦察打击,以达成战略性的作战目的。


无人机集群作战的突出优势

编队的灵活性。目前小型无人机根据结构样式可以分为模块化、喷射气流式(岩浆无人机)、翼身尾融合式(波音MQ-25)、可适应式(固定翼和旋转翼切换)、软翼式和垂直停飞式(加拿大S-MAD),每种无人机都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具备不同的功能并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可以根据各机型不同的特性来给无人机集群安排不同的作战任务。

群体的抗毁性。无人机集群由于模仿了生物的群体行为,继承了生物群体“无中心”和“自主协同”的特性,不会因为单一或几个个体出现不确定的状况而影响全局,因此整个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集群中的个体并不依赖于某个实际存在的、特定的节点来运行,在对抗过程中,当部分个体失去作战能力时,整个无人机群仍可继续执行作战任务,保证了集群的抗毁能力。

功能的多样性。在配备了不同的装备后,一支无人机集群编队可以同时具备侦察监视、电子干扰、打击与评估等多重功能,可用于未来反恐维稳、远程突防、战机护航等作战任务。小型无人机系统还可以用于消耗对方的高价值攻击武器,如地空导弹等,以其规模优势给对方造成惨重的损失。

成本的低廉性。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轻量化、小型化无人机单价远低于大型轮式起降无人机,结合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使数十甚至成百上千架规模的无人机集群作战成为现实。此外,由于无人机平台成本较低,在进行作战任务时,敌方应对大量的无人机个体需要消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成本来进行防御,这将在战争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


“蜂群”攻击作战实例

当各国还在对无人机集群作战可行性进行研究之时,叙利亚境内却真实上演了一场真实对抗,且被外界解读为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运用于现实的首战。

2018年1月6日凌晨,驻叙利亚境内的俄军防空系统发现13个小型空中目标(即无人机)接近俄军事设施展开袭击。其中,10架无人机飞近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另外3架飞近塔尔图斯港补给站。在此次反无人机集群作战中,俄军表现不俗,俄军无线电技术部队成功控制了6架无人机。其中3架被降落在基地外的地面,另外三架则在降落期间坠毁,其余7架全部被昼夜执勤的铠甲S型防空导弹系统击落。

作战样式分析。“蜂群”攻击。2018年1月9日,俄罗斯国家媒体援引俄罗斯国防部一名匿名人士的话称,攻击发生时,美国一架P-8A飞机正在靠近赫迈米姆基地和塔尔图基地的地中海东部飞行,在地中海上空7000米的高度持续飞行了4个多小时。这位官员称,“控制无人机并投放GPS制导弹药需要在发达国家完成工程研究。此外,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使用太空监视数据来计算确切的坐标。我们再次强调,恐怖分子直到最近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俄罗斯官员推断的没错,那此次美军P-8A和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就构成了美军所谓的“蜂群”作战样式:由小型的不相互依赖的无人机组成智能“蜂群”,通过自主通信协调其操作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P-8A上的机组人员对无人机进行精确控制,并提供GPS制导信息。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我军大抓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时期,相关部门应紧跟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最新研究成果,吃透无人机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信息化和智能化条件下的战术战法,填补军队在无人机集群作战领域的空白。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