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展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科技与产业化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2017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展望2018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影响、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多种利好政策不断落实等有利因素,也有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融资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国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1
对2018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不断涌现,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日趋广泛。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企业对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装备需求快速上升,我国机器人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发展态势。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量保持全球第一位,达到8.9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3。
预计2018年,随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和《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内“稳增长”政策、地方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多地亟需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同比增长率预计为25%左右。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机器人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首次突破1万台,同比增幅高达92.7%,已连续两年增速超过70%,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在同类型机器人市场中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15.1%增至2016年的21.5%。
预计2018年,随着各项新政策对国产机器人应用的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关节机器人产品性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企业自身不断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制造水平,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国产机器人不断拓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种类。其中,3C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依然是国产机器人的主要市场。服务机器人已经在医疗手术、餐饮、消费、消防、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预计2018年,随着各项政策的不断落实,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第一位,具有加工功能的机器人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预计3C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依然是国产机器人的主要市场,并有望延伸到纺织、物流、国防军工、民爆、制药、半导体、食品、陶瓷、制砖等行业。
新产品不断取得突破
2017年,“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按照基础前沿技术类、共性技术类、关键技术与装备类、示范应用类四个层次,发布42条指南。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出多模态智能运动机器人,可用于危险作业、救援救灾、公共服务、家庭服务等场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国外一家公司合作研制成功软体章鱼触手机器人,未来将应用于工业、医疗、康复、服务等领域。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美国化学协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发布了一种基于人类真实皮肤结构的“汗毛-皮肤”传感器研究成果,这种传感器已初步应用于机械手夹持过程中摩擦力大小的判断。
展望2018年,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的启动、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级政府对机器人科技研发的持续支持,新产品、新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
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年版)》,结合市场需求和现状,将在基础、监测评定方法、零部件、整机和系统集成领域加速开展标准研制工作。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发布及制定中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 106项,标准基本覆盖了机器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产品,但工业机器人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前沿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目前标准覆盖面仍不足。
展望2018年,将进一步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建立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的要求,健全机器人标准体系。制订和修订60项机器人国家和行业标准,按照“需求导向,急用现行”原则,优先制定基础标准、检测评定方法标准、新型机器人产品标准、机器人系统集成标准,推动我国机器人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行业统计数据趋于健全
2017年10月1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新标准正式实施。机器人制造首次作为独立的行业列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之中。根据新的分类,工业机器人制造与特种作业机器人制造两个行业小类,归属于其他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中类。这次修订将有望丰富机器人产业统计数据种类,给产业政策的制定、重大专项批复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对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影响。
2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工业机器人的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主机批量生产、系统集成水平等方面技术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智能控制、精密减速器和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部件、加工装配工艺等方面技术与国外先进产品存在较大差距。预计 2018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缺乏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面向企业及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的局面不易改变。
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近年来,我国采用的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约75%由日本进口;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关键零部件大量依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大。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市场总额中占比逐年提升,2015年首次超30%,但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依然激烈。外资企业积极扩产,并且从整机组装深入到关键部件生产。预计2018年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加上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激烈,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自主品牌推广应用难
由于用户企业已经习惯使用国外品牌,特别是使用量最大、对设备品质要求最高的汽车和电子工业,导致自主品牌的本体和零部件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甚至有成功应用经验的产品也难以实现推广应用。此外,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九成企业规模在1亿元以下。预计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由外企主导的局面仍将继续,自主品牌亟需发展壮大。
检测认证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进入2018年,随着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其他部门在标准规范制定、检测认证实施等方面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在机器人方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规范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但目前我国只有部分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对产品的部分性能做了出厂检验,而且缺少相关标准及专业研究,检测仪器配套较差,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较低,测试项目尚不能满足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3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在资金、税收、产品销售补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提高国产工业机器人使用率。落实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以促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研究制定行业应用指导政策。例如,对于一些有毒、有害、存在危险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代替人工;对于高温、高噪声等环境恶劣的工作岗位,鼓励以机器人代替人工。采用融资租赁促进小企业对于机器人的使用。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参与机器人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针对应用需求,开展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和制造工艺技术研究,攻克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继续推进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应用验证平台和整机及关键部件检测中心的建设工作;建设人工智能、感知、识别、驱动和控制等下一代技术研发平台,同时关注没有被现有机器人技术体系所纳入的如能源、大数据、安全和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深入开展示范应用
围绕加快发展我国智能制造的需求,推动典型应用示范工程,在汽车、电子、纺织、物流、国防军工、民爆、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开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示范;推进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示范应用;推进服务机器人试点示范,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重大问题,创新支持政策和应用模式,推动服务机器人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及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并有序推广。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按照《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加快推进《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等产业政策落实,组织开展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工作;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告,引导各类鼓励政策向公告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健康发展;增加服务机器人制造相关统计口径,可先从几种代表性产品入手,开展产值、收入、利润等方面的统计,为产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