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键核心技术该如何突破?习近平给出路线图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央视新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近来,习近平多次提到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来形容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而本次会议则为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

△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会议认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对此,会议从如下方面进行规划:

1、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强化成果导向,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选好用好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加大高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既要培养优秀的带头人,也要有好的团队,要发挥年轻科学家作用,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2、发扬光大“两弹一星”精神,形成良好精神面貌。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

3、加强科技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把党和国家科技政策贯彻落实好的组织型人才,成为领导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和科研人员的知心人。

在人的方面,既要释放科研人员本身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同时还要为科技人员做好服务工作。本次会议特别提到要培养组织型人才,他们一方面可以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科研人员的知心人,一起推动科技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仅需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需要创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方面,会议也做出安排:

1、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这个制度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今年4月26日,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就提到,过去在外部封锁下,我们自力更生,勒紧裤腰带、咬紧牙关创造了“两弹一星”,这是因为我们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一步,科技攻关也要这样做。6月14日在山东考察时,习近平再次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6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济南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

2、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

5月28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曾经表示,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财力等资源的投入方面,既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协同发力推动创新,突破核心技术。

在5月28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系统安排,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从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利用好各方面资源。对此,本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也作出系统规划:

导向: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

两个“系统”:聚焦国家需求,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强化规划引领,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

基础设施: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制度,完善国家科技资源库,培育一批尖端科学仪器制造企业

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

对外开放: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创新伙伴关系。

综合这些因素,会议强调,要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同时,要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规划的这份路线图,切实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早日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