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罗斯军用无人机发展状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高端装备发展研究中心 Author 太阳谷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来源:太阳谷/高端装备产业研究中心


2018年9月10日莫斯科塔斯社报道,重型无人机(UAV)“Altair”的飞行视频已经被公布,其工作正在以“Altius”为主题在西蒙诺夫设计局进行。该飞行视频由“Zvezda”电视频道在YouTube上发布。

从镜头中可以看到无人机是如何脱离地面并进行试飞的。在设备的机翼上固定了细线,可以跟踪通过机身的空气流动,以评估其空气动力学特性。从拍摄的气候条件来看,该飞行试验是在冬天进行。


多用途远程和长航时无人机Altair可承载高达2吨的作战负荷(根据未经证实的报道,其射程可达1万公里)。该无人机的实验模型首次出现在“陆军-2015”论坛。

目前,俄罗斯武装部队装备的无人机数量超过1900架,在军区,联合会和编队总部设立了无人驾驶航空服务。无人机几乎用于所有作战和作战训练活动。根据媒体和国防部的报道资料显示,军队装备中最普遍的是多用途无人机“Orlan-10”,其航程约600公里。俄罗斯无人机发展办公室负责人Maj. Gen. Alexander Novikov表示,自叙利亚反恐行动开始以来,俄罗斯无人机已经进行了23000多次飞行,累计时长约14万小时,并可以对地面进行24小时监测,覆盖范围几乎包括叙利亚全境。他还指出,使用无人机能够确保有效利用高精度武器打击国际恐怖分子的基础设施,并将受害的平民人数减少到零。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Yuri Borisov曾在2018年5月初表示,总部设在喀山的西蒙诺夫设计局计划在2018年完成关于Altair重型无人机的研发工作,该机的有效载荷高达2吨,其航程可达10000公里,而苏霍伊设计局目前正在研发一种作战半径约3500公里的“猎人”无人机。此外,其他一些机构也正在研制其他类似的无人机项目。


Altair(Altius-M)无人机项目

Alitius-M(牵牛星-M)是俄罗斯的首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

无人机“Altius-M”(“Altair”)完全由复合材料制成,起飞重量可达5吨。该装置的长度估计为11.6米,翼展约为28.5米,V形羽化范围约为6米,体型接近于美军的“全球鹰”大型无人侦察机,但却可担负攻击任务。


它的飞行距离高达10000公里,巡航时速约200公里,飞行时间长达48小时。配备2个翼下涡桨发动机,重量为7.5吨。


据悉,双螺旋桨无人机Alitius-M首飞于2014年,可搭载希比内或Borisogrebusk-2型电子战系统担任电子战机,也可搭载攻击武器。


2014年3月25日,在俄罗斯政府主席梅德韦杰夫访问西蒙诺夫设计局期间,该无人机原型机被曝光。“雄鹰”设计局(现西蒙诺夫设计局)自2014年开始开发重型无人机项目,主要应用于监测天气状况及北极地区的冰情,确保飞机飞越北极圈的安全。根据技术任务,一艘5吨重的无人机必须在不加油的情况下克服10000公里,连续在空中停留至少48小时,并爬升到12000米的高度。

Altair无人机是一款重型无人机,是在Altius-M项目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由喀山西蒙诺夫实验设计局(原喀山“雄鹰”设计局)开发,而Group Kronstadt集团,前身为圣彼得堡Transas,也参与该计划。该无人机根据具有V形尾翼的上单翼机的空气动力学方案制造。其最大起飞重量为7吨,长约12m,翼展约30m。在样机上安装了约500 l.S功率的柴油发动机RED A03 / V12。空中续航时间约为48小时,飞行距离可达1万公里。


Altair可以从12公里的高度进行侦察。军用版将能够携带高达1吨的有效载荷,最高可达2吨。

2016年7月中旬,Altair原型验证机完成了首次飞行。其设备原型在喀山股份公司“KAPO-Composite”(在以S.P. Gorbunov命名的一个喀山航空工厂车间基础上建造)建造。


无人机Altair的测试(原Altius-M)发生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该项目始于2011年10月,当时西蒙诺夫实验设计局赢得了国防部重达5吨无人机研发合同。政府拨款10亿卢布用于Altius-M原型开发。2014年进行了Altair首次系列测试,现在开发人员正对设备进行测试飞行,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特性。

2018年7月6日ruaviation网站报道,Novikov表示,作为俄罗斯国家武器计划的一部分,多用途远程无人机的项目已即将完成设计。


2018年9月重型无人机Altair的改进版本飞行测试视频首次发布。此次是无人机Altair的第三次原型机飞行测试。在设备的机翼上安装了丝线用于空气动力学测试。


该设备可能是该飞机的第三架原型机,该机型在早期版本上获得了许多改进。比如,增加无人机机鼻大型护罩,该护罩可能隐藏了卫星天线。


这架飞机装有两台V12柴油发动机,在升空过程中每台发动机功率为500马力。媒体此前报道称,一台燃料无人机的重量约为5吨。无人机的确切特征仍然是一个谜,但预计可以提升两吨货物,最大航程可达10000公里。该无人机可以自动起飞和降落,但也可以由操作员从地面引导。

在喀山“KAPO-composites”装配车间的无人机“Altair”的发动机

这架飞机的早期型号于2015年首次向公众展示,而该机器的第二台原型机2017年在喀山飞机厂发现。


自2016年以来,无人机Altair的飞行试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据悉,无人机的连续生产可能在2018年年底之前开始。另外,据专家介绍,在Altair的基础上,计划制造一系列重型无人机。


“猎人”(Okhotnik)无人机项目

俄罗斯空军“猎人”无人机研发项目计划研制重达20吨的无人机。其研发工作由“苏霍伊”公司承担。2009年莫斯科国际航展上,俄军方第一次提到有装备打击无人机的计划。2009年8月米哈伊尔·波戈相表示,俄罗斯打击无人机的研发将是“苏霍伊”设计局和“米格”飞制造公司相关分部的第一次合作(项目“Scat”)。双方于2012年10月25日就此问题签订了正式协议。

2012年4月初,俄罗斯国防部批准了新型打击无人机的技术任务。当时媒体开始报道,“苏霍伊”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型打击无人机将同时是歼击机,属于第六代战机。

俄罗斯概念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于2011年和苏霍伊公司签署重型“猎人”无人机研发合同,这款重型无人机重量达到20吨,并且采用飞翼布局,应用了隐身技术,最大飞行速度达每小时1000公里,载弹超过1吨。


“猎人”无人机可能类似美国研发的X-47B隐形无人机及波音公司(Boeing)研发的“幻影线”(Phantom Ray)无人机,主要用于摧毁敌方的防空系统、指挥所和通讯枢纽。


2014年生产出了第一款用于进行地面测试的无人机模型。预计,新型无人机的第一架样机进入积极试验阶段将于2018年开始,计划在2020年前装备部队。该机构造将采用模块化方案,从而可以使军方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方便地更换有效载荷。

苏霍伊“猎人”-B(Okhotnik-B)重型无人攻击机

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2018年6月27日报道中称,这种无人机同俄罗斯最新的第五代战斗机苏-57具有一定通用性。一架T-50试验样机正在该项目下工作。


另外,2018年7月20日俄罗斯国防工业消息人士向塔斯社透露称,俄罗斯最新的“猎人”无人机将成为第六代战斗机的原型。该消息人士指出,第六代战斗机无需飞行员操作驾驶,并且具备自主完成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即拥有人工智能和独立的特点。从这方面来看,目前最新的“猎人”无人机将成为六代机的原型机。


他还表示,“猎人”无人机能够完全独立地完成“起飞,执行任务并返回机场”,只是目前还不具备做出使用武器决定的功能,还需要由人来操作。目前,该消息还未得到官方证实。


目前,俄罗斯苏霍伊公司新西伯利亚工厂已经完成了第一架“猎人-B”无人机原型机的生产,目前无人机正在进行地面试验,2018年年底前将开始飞行试验。


“海盗”(Korsar)无人机项目

“海盗”(Korsar)无人机是一款战术攻击无人机,最初是作为战术侦察机研制的,由俄罗斯 “Luch”设计局开发。它具有当前世界上无人机普遍具有的察打一体的能力。这款“海盗”无人机机系统分为固定翼和旋翼两种机型。两者都能运送货物、发动攻击、进行侦察和电子对抗。“海盗”由俄罗斯联合仪器制造公司研制,目前,这种战术无人机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


2015年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制造出了“海盗”号小型无人机的试验样机,主要用于俄罗斯军队。该战术攻击无人机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无人机采用双梁尾翼和倒V型尾翼配置,重约200千克,翼展6.5米,最大飞行距离100千米,升限2000米。

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期间展示的“海盗”无人机

固定翼型号长4.2米、翼展6.5米、高1.2米,最大起飞重量200千克,巡航速度120千米每小时、最大速度150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120千米、续航时间10小时、有效载荷约40千克,可以携带几枚3至4千克重的导弹,采用推进螺旋桨,可在汽车装载的专用集装箱内发射,可装备射程6公里的“冲锋”导弹系统和多目标火箭弹。


旋翼版“海盗”采用共轴式螺旋桨,可以在没有着陆设施的野外起降,可搭载制导导弹和无制导导弹。两种版本都具备了“察打一体”的作战能力。而在这之前俄罗斯并无一款专用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海盗”无人机采用共轴双旋翼是为了减小机身尺寸。俄罗斯在共轴双旋翼方面技术功底深厚,像有人驾驶的卡系列直升机几乎都是这种结构布局。“海盗”无人机的共轴双旋翼可以折叠,这将进一步降低其长度,很便于舰上使用。与固定翼样式相似,“海盗”无人机不仅能用于侦察,也能挂载武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俄罗斯方面称,“海盗”无人机的两种构型,使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适用于陆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等各个军种。该无人机已经在叙利亚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令军方感到满意。俄军计划到2025年装备数百架“海盗”无人机。


“海盗”安装了与地面交换数据的机载设备,可以进行实时宽带通信。这让指挥所和每个战斗单位都能看到无人机的侦察情报,便于更快作出决策。“海盗”也安装了用于昼夜侦察的光电系统和摄影摄像设备,用作陆军侦察机。


俄罗斯推出的“海盗”无人机功能与美国RQ-7A“影子200”无人机很相似,但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与美国无人机相比,俄罗斯无人机在自持力(12小时对8小时)、实际航程(200公里对125公里)和应用范围(RQ-7A不装备攻击武器)等一系列参数上占优势。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表示,俄将对“海盗”无人机进行升级。升级后,无人机的电子战系统将得到加强,航程也将得到扩展。该无人机在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期间首次对公众亮相。整套无人机系统包括几架无人机、一个控制站,以及其他子系统。


“海盗”无人机升级后,航程有望达到250千米,并安装新的电子战系统和侦察设备。


俄罗斯无人机发展水平及前景分析

俄罗斯的无人机技术可以追溯到苏联时代,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领先于世界。苏联先后研制出图-123、图-143、图-243、“蜜蜂”等各种类型无人机,在冷战中与美国进行空中争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经历了剧变的动荡之后,俄罗斯在一段时期内无力研发新型的无人机,而美国此时趁势而起,积极研发无人作战装备。

作为航空大国,俄罗斯能够研制和生产大多数复杂的航空装备,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在无人机方面却长期显得比较落后,曾有人指出俄罗斯在无人机技术上至少与中国存在20年的差距。无人机对自动控制要求较高,因为没有人,所以完全依靠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飞行,而俄罗斯在这方面技术水平较低,例如芯片、控制模块等国产化程度就比较差。此外,无人机的发动机尺寸小、重量轻,而俄罗斯在轻小型发动机领域技术实力不是很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长期对无人机比较轻视,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少,缺乏经验和技术积累。


但是近些年情况发生了改观,俄罗斯对无人机逐渐重视起来,无人机及其使用战术正在积极完善当中,研制了一大堆型号,由2011年的180架无人机已经发展到现在约2000架,并且还将一些无人机投入到实战去检验。首批俄罗斯国产重型无人机和无人攻击机“猎人”和“牵牛星”正在接受测试,准备投入量产。“猎户座”雷达或无线电侦察无人机正在研发中。未来,军队的无人机数量将继续增加。


俄罗斯军用无人机研发计划需要克服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差距。目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能够生产轻型无人机。许多俄罗斯公司正在生产质量不错、能够低空飞行的小型近程无人机。俄罗斯强力部门、紧急情况部、民间公司在使用这些无人机,它们甚至还被出口到国外。但是俄罗斯在远程高空无人机领域情况并不理想,美国和以色列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是无可争辩的。如在大型无人机方面,俄军目前装备的“前哨-3SV”型高空无人机则来自于以色列的出口。其自产的“猎户座”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则依旧处于试飞阶段。

总的来说,俄罗斯现在的无人机存在的问题是普遍都是小型无人机,高空长航时的中型和大型无人机很少,整体研发能力、零部件自主供应能力等仍然比较低。由于缺钱缺人,研发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俄罗斯要想成为无人机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要参考资料:

1. Project to design multi-purpose far-range UAVs about to be completed in Russia,Russian Aviaton,2018.

2. Russian Altair heavy drone prototype caught on video,Russian Aviaton,2018.

3. Летные испытания тяжелого беспилотника "Альтаир" сняли на видео,2018.

4. Лётные испытания БЛА «Альтаир» засняли на видео,2018.

5. Тяжелый БПЛА "Альтаир",2017.

6.Беспилотник «Альтаир» совершил первый полёт,2016.

7.Российские ударные дроны,2016.

8. «Альтиус» на подходе,2018.

9.В Сирии ВКС России успешно используют тактический беспилотник «Корсар»,2018.

10.俄罗斯造出超级无人攻击机 航程高达10000公里,2018.

11.俄六代战机原型曝光:无人驾驶未来可在太空飞行,2018.

12.俄罗斯重型无人机首飞时间提前,2018.

13.俄军无人机数量7年增长11倍:已用于护卫战略核导弹,2018.

14.俄罗斯重型“猎人”无人机即将首飞,2018.

15.俄无人攻击机首次亮相 具备察打一体能力,2018.

16.俄"海盗"无人攻击机亮相:集装箱发射,2018.

17.俄罗斯将升级“海盗”无人机,2018.

18.俄罗斯无人机比我们落后100倍:但有一点我们却做不到,2018.

19.俄军无人机数量7年增长11倍:已用于护卫战略核导弹,2018.

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可在本公号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