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略前沿周报 | 高超声速武器、美国天军、多域战特遣部队、激光武器防空反导

王璐菲 敖锋 战略前沿技术 2022-04-11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 前沿特工队招募


2018年10月 27日

战略前沿周报

第2期

远望智库技术预警中心  王璐菲 敖锋

美导弹防御局与陆海空军合作研制新型高超声速武器

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将与陆军、空军、海军合作,在3年内紧急研制一种新型高超声速武器,即此前未曾对外界公开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B)。“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工作是美军为对抗中国、俄罗斯高超声速能力启动的首个重大项目。该通用滑翔飞行器由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用飞行器衍生而来,正在接受改装,未来将部署于空军B-52H轰炸机、陆军发射平台以及海军舰船和潜艇。HGB空军型命名为“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计划于2022年前部署;陆军型命名为“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与空军型大约在同一时间部署;海军型面临潜艇发射这一最富挑战的发射环境。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SMDC)计划于2019年初成立新的项目办公室,管理LRHW的研发与生产。导弹防御局将采购相关导弹作为试验靶标。导弹防御局最初的职责仅涉及弹道导弹防御,机动、高超声速导弹作为进攻性武器的出现使其职责范围有所拓展。2016年,美国会指示导弹防御局设立新的列编项目,研发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目前,导弹防御局正在设计一种天基传感器层,用于探测和跟踪在大气层中机动的高超声速导弹。(美军事网站10月23日消息)

美国家太空委员会向总统提出组建天军的6条建议

10月23日,美国白宫发布官方消息称,为确保美国的太空优势,特朗普总统正致力于组建美国武装力量第6军种——太空部队。国家太空委员会当日举行会议,并向特朗普提交得到该委员会一致通过的组建太空部队6条建议:①创建美国太空司令部,负责管理美国的太空部队,并制定军事太空作战的战术、技术和程序;②将太空部队作为美军一个独立兵种来建设,其任务包括组织、训练及装备作战太空部队;③呼吁国会授权建立一支太空部队,并为美国太空司令部提供资金;④在国防部相关机构所作评估的信息支持下,国家太空委员会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着眼于满足国家安全目标,启动一项联合评估;⑤建立太空发展局,确保美国的太空部队拥有最先进的作战能力;⑥与情报界建立改进太空能力和作战协作的机制。此前,特朗普于2018年6月18日指示国防部启动太空部队组建工作,旨在确保美军准备好应对21世纪威胁,保护国家并维持美国在太空、从太空、至太空的行动自由。(美国白宫网站10月23日消息)

美国防部2018财年工作总结

美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在2018财年结束之际对国防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国防部《2018年国防战略》提出三大工作方向,一是恢复战备性并对现有能力进行现代化,以建立一支更具杀伤力的部队,二是加强联盟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三是改革国防部。过去这一财年,国防部上述三大方向工作皆有进展。①建立更具杀伤力部队。一方面,为恢复战备性并提供可靠的作战力量,国防部精简了审批流程以加快采办;投资于新飞机、舰船和弹药;为陆、海、空军合计扩编2万多名兵力。另一方面,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国防部拆分了采办、技术与后勤副部长职能,并委派新设立的研究与工程副部长主管下一代武器研发工作;发布了《核态势审议》报告;为核现代化提供了资金;加快了新导弹防御能力的研发;建立了联合人工智能中心、近战杀伤特遣部队以及陆军未来司令部。与此同时,为了发展网、天领域作战理论和能力,国防部将美国网络司令部升级为联合作战司令部,并发布了《网络态势审议》报告(编注:未公开)和《国防部网络战略》;还努力推动天军的组建。②加强联盟伙伴关系。国防部长马蒂斯、美军作战指挥官及其他高层领导通过广泛的访问,表明了美国对盟友和伙伴的承诺;对外军售在过去3年增长了62%,联合军事演习在过去2年增加了17%,美军与盟友的互操作性因此提高。在欧洲,美军加强了驻军轮换;在亚洲,美军常态化了在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行动,通过《东南亚海事安全倡议》强化了伙伴国的主权,并与印度签署了《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此外,约旦、卡塔尔和阿联酋已表达加入美在阿富汗“坚定支持任务”的意愿,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过去2年来迎来了11个新成员国的加入。③改革国防部。为了改进效能、问责制和经济可承受性,国防部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综合审计,并正在减少繁文缛节,已开始精简和现代化IT网络,简化合同签约和采购,改进国防部的医保能力,更换低效的国防旅行系统等。(美军事网站9月28日消息)

美陆军计划在欧洲开启多域战特遣部队试点计划第二阶段工作

美陆军副参谋长约瑟夫·安德森中将(G-3/5/7)表示,通过在太平洋战区开展的多域战特遣部队试点计划第一阶段工作,陆军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9财年,陆军将把相关未来作战概念拓展到欧洲战区,启动试点计划第二阶段工作,陆军第41野战炮兵旅将成为欧洲战区多域战特遣部队的基础力量(远程精确火力是多域战特遣部队试点计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此前,陆军参谋长马克·米莱上将指示陆军制定计划,建立多域战特遣部队(MDTF),运用陆、海、空、天、网乃至信息战和人域组织有序的多军兵种联合及多国能力,对抗敌“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多域战特遣部队试点计划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远程精确火力,也是美陆军六大现代化优先事项之一。太平洋战区多域战特遣部队是陆军首支多域战特遣部队。其兵力规模约2200人,其中500~800人为核心常备人员;火力总部为陆军第17野战炮兵旅,该旅与一支情报、网络、电子战和太空分遣队进行了整合。陆军通过让这支多域战特遣部队参与美国在亚太地区举行的联合军演,对其能力进行了演练,譬如,在2018年“环太平洋”军演中,第17野战炮兵旅在一名海军指挥官的指挥下,与日本陆上自卫队一起,使用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击沉了一艘退役军舰。2019年,太平洋战区多域战特遣部队将首次参与“太平洋之路”(Pacific Pathways)轮换部署,日本和澳大利亚是可能的部署点。(美军事网站10月15日消息)

美陆军将为防空系统集成激光技术

对于防空而言,枪炮成本低廉但防空距离有限,导弹覆盖面广但成本高昂。因此,美陆军正尝试利用激光技术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他们准备为“斯瑞克”装甲车“机动近程防空”(MSHORAD)系统装配激光炮,对枪炮和导弹形成补充。MSHORAD系统预计于2020年初步形成战斗力,2021年装备两个陆军营,2022年再装备两个营。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计划为“斯瑞克”装甲车装配50千瓦激光炮,2021年进行演示验证;也计划为中型战术车装配100千瓦激光炮。为对抗广泛威胁,陆军将采用混合火力方案,防空反导跨部门小组在对“斯瑞克”的火力进行分配时,一开始枪炮和导弹组合将占总车火力三分之二,定向能武器占三分之一;待相关技术成熟后,再调换二者的比例。(美军事网站10月22日消息)

美陆军科学家开发计算机模型预测人类行为

美陆军研究实验室首次开发了揭示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计算机分析模型。起初,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个体行为如何影响群体”。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群体如何影响个体”。研究者参考了大量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希望设计出一个模型以预测个体对劝说、宣传乃至谎言的敏感度。模型在军队中的应用前景很广。比如,它可以分析恐怖组织对其成员的影响,也可以研究陆军入伍训练对新兵的影响。该模型一反常规,使用非整数(分数)阶导数来代表舆情。在一万人的群体中,9999人对1个人的影响被浓缩到一个单一的参数,即非整数阶导数。在此之前,分数阶微积分还从来没有用于对社会/心理行为进行解释。研究者认为,这是开辟了利用网络科学和分数阶微积分进行交叉研究的先河,同时也可能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突破。(美军事网站10月22日消息)

往期战略前沿周报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