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云,又一次科技革命?及云时代的三个趋势
转自:Future智能
“互联网+是这两年非常火的一个科技概念,随着个人和企业接入,互联网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挖掘出人们常说的"价值"呢?”
如今,"云+AI"开始出现技术融合,让数据价值得以实现,从而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愿景的实现。
云计算和AI都是近些年的科技热词,但谈到各自的影响上,远不及"互联网+"对于人们带来的冲击,但"云+AI"为什么就会成为下一个科技爆点呢?
首先我们先看下,什么是云计算?被用来解释云计算最多的例子就是,云计算就像我们常用的"水、电"一样。云计算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但光有”电”有价值吗?如果没有电灯、电车、电视等电器,电的价值是什么?更多的也就是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现象,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电(闪电)更是一种危害。
云计算厂商们争夺市场份额也不是只是为了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力,因为在开放的市场上,云的获利空间真的不是很大。
云厂商们看重的是云市场背后强大的应用前景,比如云和餐饮、出行等应用已经非常火爆了,美团、点评,滴滴、摩拜等都是像电的一些应用。但这个时候就像电气时代的初期阶段,现在也只是云应用的初级阶段。
"云+AI",则是通往云计算应用的下一阶段。"云+AI"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云和AI是一个互相成就的关系,云计算强大的算力让AI得以更精准的服务,AI则让云可以提供更深层次的落地。可以说,云就是AI的动力之源,而AI则是云落地的"武器"。
政府管理越来越依赖云端存储,开始积极拥抱新技术,在现场深圳市副市长也表示深圳已经出台了推进云计算发展的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增强云计算的服务能力,推进云计算在电子政务、教育、医疗、交通、公安等领域的示范作用。
其实在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但是也有很大的挑战,比如说电信诈骗、网络犯罪、很多黑产等,他们对技术也很敏感,如果我们不了解云,不用云这个武器来对抗这些黑产,是根本抵挡不了这些犯罪分子的。所以我们说,只要把握了互联网信息、云技术和规律,未来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其实是可知、可管、可控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拥抱这个新技术。
化腾不只一次说过,未来的互联网是用人工智能在云端处理大数据,今天他在现场开玩笑的说:如何用最少的字把最热的词放到一块,我做到了。
最近在日本的全球大赛中获得了冠军,证明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一定的实力。“绝艺”的后台部分全靠腾讯云的支持,如果没有庞大的云计算能力,是不可能实现这种人工智能计算的。
在癌症诊断方面,腾讯优图团队和广东的医院合作,用计算机读取患者的CT图像,辅助医生做早期筛查。我们用大量片子做标注,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来形成认知,最后再来试验它的输出结果。目前我们初步的一个成绩就是查出肺癌的准确率达到63%,排除肺癌的准确率达到78%。
未来,腾讯将会继续提升、丰富,以及开放我们云的能力和资源,我们将支持各行各业创新、优化、升级,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建云上生态。
一个趋势是,云是产业革新的源动力。
这个听起来好像很大,很多人不相信,我可以打个比方:过去在电力时代,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企业,大家有一个概念就是“插上电”。插上电之后就带来了电气化的革命;现在我们谈“接入云”,我觉得接入云之后,会带来数字化的升级,所以从这两个概念可以比较,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再比较一下,有了电之后才会有什么?涌现了大量的发明,电灯、电报、电车……各种各样的电器,也包括生产工具,全部跟电有关,后来又诞生了计算机。那么云出现了之后会跟着发明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些互联网形态,比如说QQ、微信、网络购物、搜索引擎。我们也看到云已经跟很多产业、行业结合了。比如说跟餐饮结合,我们看到有美团、点评、58;又比如云跟汽车的结合,有滴滴;跟自行车结合,有摩拜等等。但是我们感觉,这还只是云的初始阶段,就好像在电力时代还没有出现计算机一样。在云+未来的时代,出现像计算机的时候应该是什么呢?我推测也许就是人工智能。云+人工智能也许就相当于是电+计算机。
我们也可以举很多行业的案例。现在在各行业里面有很多用云的趋势,比如我们在座的合作伙伴中外运、顺丰等等,他们是传统的物流行业,现在也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他们通过接入云,带来了流程再造。最近通过我们的云提供的OCR(图像识别)技术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家知道货运单上有很多手写的地址信息,现在用摄像头扫描之后,后台用人工智能图象分析之后转成文字,不管你写得多潦草,我们都可以比人眼识别更准确,并且把这些数据变成结构化信息之后进入云端,然后进行实时的管理。
还有一个案例是电子发票,我在两年前拜访国税总局王局长,我当时跟他说我很想做电子发票。这个想法来自于微信红包:我们觉得红包的实体都可以瞬间电子化,在微信里面迅速的流转,为什么我们用了几十年的发票不能更加智能化呢?从计算机、信息的角度来说,这个并不是很难,所以我们一直在推动。最近我们希望推动联通、金蝶、用友等合作伙伴,
以及酒店前端的终端机等场景,来推动电子发票的发展。以后相信大家报销就会非常方便,拿出微信一扫,把你的发票抬头信息直接传过去,立刻就可以拿到一个云端存储的、不可伪造的、在国税总局数据库里有的一份电子发票。单位里的财务系统自动报销,钱立刻打回你的帐上,你不用每次出差拿着一堆发票去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使用云的案例。
第二个趋势是,云是新型社会管理的主平台。
大家知道政府的公共部门现在非常积极地拥抱新技术,包括交通、安全、社区等等,都越来越依靠云这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基于云的数字化升级,能够实现高效、精细的新型社会管理。其实在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但是也有很大的挑战,比如说电信诈骗、网络犯罪、很多黑产等,他们对技术也很敏感,如果我们不了解云,不用云这个武器来对抗这些黑产,是根本抵挡不了这些犯罪分子的。所以我们说,只要把握了互联网信息、云技术和规律,未来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其实是可知、可管、可控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拥抱这个新技术。
在这方面我们有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智慧建筑,我们这次在贵州数博会上输出新的腾讯办公大楼的智慧建筑方案,比如把很多摄像头、传感器通过云端的连接,能够建成大数据平台,实现安防、照明,甚至像海绵城市等等的功能。
第二个案例是云+电子证件,刚才我提到了发票,其实我们现在还可以做到把你的身份证,其它的证件,包括驾照等等,都不需要带实体,直接输入到微信里面,后台云端国家的数据库可以保证它的真实性,这是非常便捷的。
第三个案例是我们跟广东交通厅合作的提供LBS地理位置信息的大数据,我们通过指导交通部门进行春运疏堵,合理的调拨资源应对春运人流。
第四个案例是云+税务,我们在成都国税通过微信小程序,为办税人员进行云端的在线实名认证,缓解了办税的时候排长队的情况。
第五个案例是云+安全,最近WannaCry病毒非常肆虐,突然间爆发,我们通过腾讯云快速地发布补丁,以及我们在DDos攻击方面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防御。
第三个趋势是,云是人工智能的强载体。
这也是我们今天谈到的主题,我在很多场合提到,传统企业的未来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听起来有点拗口,听起来就像是能用最短一句话把最热的词装在一块,但是实际上它非常有道理。
云、大数据、人工智能是不可分割的。
云可以提供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的,也是我们目前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最强载体,大家看到外界报道腾讯的围棋人工智能,名叫“绝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近在日本的全球大赛中获得了冠军,证明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一定的实力。“绝艺”的后台部分全靠腾讯云的支持,如果没有庞大的云计算能力,是不可能实现这种人工智能计算的。
我们还有一些案例。我们团队最近告诉我,在癌症诊断方面,腾讯优图团队和广东的医院合作,用计算机读取患者的CT图像,辅助医生做早期筛查。我们用大量片子做标注,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来形成认知,最后再来试验它的输出结果。
目前我们初步的一个成绩就是查出肺癌的准确率达到63%,排除肺癌的准确率达到78%,超过了普通医生的平均水平。当然我觉得这个成绩还可以再提高。团队告诉我,如果再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水平还可以再提升。未来人工智能如果和医疗进行结合,再有更多的医疗数据,可以极大地提升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
还有一个案例是人脸识别,我们在微众银行等金融机构,我们用云降低了银行使用人工智能的门槛,我们可以通过云端进行人脸的识别。
包括在联通的营业厅,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产品,是腾讯大王卡,19块、29块可以包月使用腾讯的所有服务的流量,非常受欢迎,但是它需要利用人脸识别来远程开户,这里面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很多黑客试图用照片来模拟,欺骗我们的人脸识别系统,我们不断地升级,有效地阻挡了几乎所有的造假。所以可以说我们在人脸识别的商用实战中是最有经验的。
还有一个案例是打击数字营销中的“羊毛党”。大家知道黑色产业链中有一批人,像黄牛党一样,我们把它叫做羊毛党,他掌控大量的不同IP地址的机器,可以瞬间把一个商家在网上做营销的礼品、补贴,模拟成千千万万的真实用户一下子把它取走,就像薅羊毛一样,我们叫羊毛党。
我们的云提供了这个非常独特的抵御能力,如果企业要做数字营销,你们这方面没有经验,一定要用我们的服务。我们现在为东鹏特饮每天提供超过200万次的判断,阻挡大量的黑手机刷它的饮料瓶的二维码兑奖,一年可以节省至少3000万元。
有很多的案例今天没有时间展开。总之我们觉得在新的云时代,整个社会经济操作系统和运作模式都在发生数字化的迭代。
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新的云时代,不管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产业都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但同时也有巨大的挑战。腾讯将会继续提升、丰富,以及开放我们云的能力和资源,我们将支持各行各业创新、优化、升级,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建云上生态。
+AI的落地难点是什么?其实挑战更多的是来自AI。
云就像发电厂,电厂我已经建好了,未来只是保持一些技术上的更新基本上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也不排除云计算领域有革新技术的出现。但是短期内来说,云的挑战并不多,而主要挑战则来自AI方面。
第一:数据隐私成为AI落地挑战,数据隐私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
个人方面 ,如今采集数据的设施应用,能够采集很多信息,例如用户的指纹、心跳等,甚至还可以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智能系统掌握了个人的大量信息,甚至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这些数据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但非法使用某些私人信息,就会造成隐私侵犯。
企业方面,对于AI来说,数据越多越能体现AI的价值,但是对于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特殊行业,例如医院,银行,很多数据是很难得到共享的,各家都有各家的数据库,但是却几乎很难对外开放,这也让AI在医疗、金融这些领域落地难。
第二: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弱智”?
目前,很多厂商都已经开始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方案中加入了人工智能,目前比较常见的AI应用有智能音箱、智能机器人、语音助手、AI拍照等等。
但说实话,我一直不认为这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的操纵来展现智能的行为。人工智能演示的各种“翻车”事件时有发生。
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
在最近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上,雷军在现场演示新品蓝牙音箱,结果失败。雷军:"三个木叫什么",小爱:"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雷军:"125加357加567等于多少。"小爱:"……"。现场接连大笑,俨然成了"车祸现场",真叫人哭笑不得。
当然,翻车事件其实很多,这里就不一以列举。但我想说的是,目前几乎所有公司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弱智阶段",人工智能需要进一步进化。
第三:垂直生态的深度
生态是目前谈论很多的话题,云计算之前也再谈,如今AI也需要谈生态,生态就是可以满足用户方方面面需求的闭环产品圈。这些生态伙伴之间需要"化学反应",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如果没有生态,AI很难落地到真正的应用中去。要想做好AI,需要充分的拥抱这个生态圈。
目前来说,”云+AI”真正落地异常艰难,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云+AI”开始出现在一些对AI精准度要求并不是很高的领域,通过在这些领域的不断验证,这些领域未来很可能是“云+AI”落地的突破口。
智能家居
在京东、淘宝等商城中搜索”智能家居”,我们能搜到很多个品牌,包括美的、海尔等巨头,以及欧瑞博、绿米等创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各智能家居设备当中去。虽然目前来说还有待完善,但是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前景,未来率先落地的几率非常大。
智能语音
从"微软小冰",到苹果"Siri"、小米音响,人工智能在语音交互方面一直在不断进步,尤其在各种设备联网后,在设备与"人"和"物"的交互模式上,众多厂商开始聚焦智能语音交互,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吴恩达曾表示,语音技术的成熟将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连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直接操控,提升人们在移动时代的智能生活体验。
智能机器人
我们能从各种展会以及电视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如小纯儿童教育陪伴机器人等等。。
最近,甚至在银行中,智能机器人也开始充当起智能客服的职责。随着"中国制造2025"持续推进, 智能机器人将得到快速发展。
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关注重点。
智能楼宇
技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楼宇行业也不例外。智能化楼宇不仅仅是对于想拥有高质量生活居住者的需求,更是未来新楼宇开发的新样板。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智能楼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已经成为现代化住宅社区的标配,智能楼宇将成为未来开发商的又一推广亮点。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陆续应用在各行各业,各种设备以及各种服务,都将嵌入AI技术,但是目前来说,"云+AI"的真正落地实现还有一段距离,但相信随着AI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云+AI将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但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行业跟水电行业又有不同,水电行业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度的生态环境,产品的创新流程非常完善,提供水电的厂商不用再推进产业的创新。
而AI的落地必须要有云计算厂商的参与,云计算厂商要利用其互联网巨头的影响力,构建生态,引领发展,才能最终带动和促进AI行业的发展。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