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上演卫星“追逐”游戏
转自:学术plus(caeit-e)
作者: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 YR
近日,出现了有关美俄两国的两则有趣的消息:一是俄罗斯欲实现反卫星,二是美国欲实现卫星躲避攻击。就此,本文分析了两国“卫星追逐”的详细过程与节奏,并“揭底”美俄两国长期以来的卫星竞争之路,以及以“非对称潜力”备战止战的国家战略。
文章仅供参考,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美俄上演卫星“追逐”游戏
“一正一反”表明:美俄正上演太空卫星“追逐”游戏
两则消息:一是俄罗斯欲实现反卫星,二是美国欲实现卫星躲避攻击。
据加拿大“抛物线弧”网站2019年2月17日报道称,俄罗斯认为美国对太空装备过于依赖是其军事实力的“阿喀琉斯之踵”,俄军可以利用这一点实现反制目标。
据参考消息网2019年2月25日报道,外媒称,在俄罗斯等继续研发越来越先进的太空战装备之际,华盛顿正匆忙更新其太空技术。美国空军负责人最近透露,美国国防部目前正在研制能够躲避导弹或卫星武器的卫星。
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一箭射中了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现在一般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
太空已成为作战域。俄罗斯的军事学说和权威著作明确指出,其将太空视为一个重要作战领域,在太空取得优势地位将是赢得未来冲突的决定性因素。
抵消美军优势保持战略稳定。俄军事专家认为,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和卫星支持的信息网络在所有类型冲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空重要性将继续提升。而太空是美国实施精确打击和全球军力投送的主要“助因”,在与导弹防御系统搭配时,美国借助太空的常规精确打击能力会破坏战略稳定。因此,俄罗斯发展反天基武器系统,作为抵消美国军事优势的手段,以压制或打败美国的天基支援体系。
反制敌军入侵和控制冲突升级。莫斯科认为,发展和部署反卫星能力可反制过于依赖太空装备的敌军入侵,使己方领导人能够通过“选择性瞄准”敌方天基系统来控制冲突升级。俄罗斯的反卫星战术涉及使用地面、空中和太空系统来攻击敌方卫星,方式则包括从临时干扰和传感器致盲“软杀伤”到摧毁航天器及辅助基础设施等“硬杀伤”手段。俄罗斯正在研制一系列旨在干扰或摧毁敌方卫星的武器系统,如空间态势感知、电子战、定向能武器、网络空间威胁、共轨反卫星手段、陆基动能反卫星等。
太空成为作战域。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重申“太空已成为作战域”。2019年3月1日,美国国防部即已向国会提交建立“天军”提案。在这一点上,美国与俄罗斯意见“一致”。
面临的威胁增加。近日,美国国防情报局在一份题为《太空安全面临的挑战》的新评估报告中披露,俄罗斯等很可能正在研制能够摧毁敌方卫星的天基激光器,以干扰、破坏卫星及其传感器,或使之降级。
《太空安全面临的挑战》
主动躲避威胁。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事业战略与架构处负责人迈克尔·迪基表示,不难想象,如果有人向你射击,你可能会想要从弹药的轨迹线上避开。因此,使美国的太空系统形成一定的灵活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俄之间的太空对抗史已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以上述美国国防情报局谈到的激光反卫星武器为例,美俄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揭底”美国
先来揭揭美国的底。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一份公开报告列出了4种据认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用于反卫星的武器系统,其中有3种是激光武器,即陆基反卫星激光武器、机载反卫星激光武器和天基反卫星激光武器。
· 陆基反卫星激光武器
美国陆军战略司令部早在1992年就利用红外先进化学激光器和与之配套主照射镜为1.5米的“海石”光束激光器进行了一系列地基反卫星模拟试验。并于1997年利用MIRACL氟化氘激光器,对轨道高度412千米的靶星“MSTI-3”进行了陆基反卫星试验。
美国实施的“2010计划”,主要内容即是在美国和盟国上空,用反卫星激光武器致盲非友好国家卫星。截止至2013年,美国军方已经研制出兆瓦级COIL和DF化学激光器,并建成了两台带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武器级发射望远镜,分布式直径为3.5米的“星火”光学靶场望远镜和3.67米的毛伊岛空间监视站。
· 空基反卫星激光武器
1978年,美空军实验室研制了化学氧碘激光器,并将它作为机载激光武器(ABL)安装在波音747和KC-135运输机上,主要用于攻击并摧毁在助推段刚飞出大气层的弹道导弹和低轨卫星等战略目标,且曾成功摧毁太空中的两颗废弃卫星。
· 天基反卫星激光武器
美国“国防部高功率激光计划指南”的重点发展计划,总费用约200亿美元。计划在高度为1300千米、倾角为40°的不同圆轨道上部署24个激光平台,每个平台能摧毁以其为中心、半径为4000千米范围内的导弹和卫星。
美国空军2025年战略规划曾认为,2025年世界地缘政治将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战争等级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主要战争可能会部分或主要发生在太空或信息空间。天基星载激光武器将是反卫星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武器之一。
到此,是不是有点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感觉?
其实,苏联/俄罗斯在强激光武器方面确实毫不逊色,其功率甚至超过美国的类似系统。
毫不逊色的俄罗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军部署于萨雷沙甘试验基地的8台防空激光器和2台反卫星激光器对美国的低轨道卫星构成现实威胁。
1975年11月,美国的两颗导弹预警卫星在飞抵西伯利亚上空时,被苏联的“反卫星”陆基激光武器击中,变成了“瞎子”。
1981年3月,苏联的一颗“杀手卫星”用星上的小型高能激光器照射美国的一颗卫星,使美国卫星上的照相、红外等电子设备完全失效。
2018年3月,俄罗斯武器制造商金刚石-安泰公司已经生产了能攻击卫星的机载激光器,完成了这种反卫星综合设施的试验工作,并持续推进该项目的相关工作。2017年4月该公司总设计师帕威尔·索兹诺夫表示,俄罗斯高层领导要求其研发可对在轨卫星实施电子干扰或直接功能破坏的武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9年2月20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俄军接装的所有“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都已在部署地展开训练。据称,“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功能强大,可用于反卫星。尽管各方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也着实令美国不安。不过,能令对手不安,对于俄罗斯来讲也许是件快乐的事儿!
“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
不过俄卫星也有被意外照射的时候。
2007年3月7日,俄“塔季亚娜”号卫星突然停止工作,俄航天专家怀疑,就是美国当时进行的激光试验损坏了俄卫星。该事件也表明,激光等太空攻击手段具有隐蔽性。类似的情况无独有偶。如2011年,俄罗斯GE-IK-2卫星发射失败,导致其太空系统部署计划遭受重创,俄虽然基本确定是美国电磁攻击所致,但因拿出不令人信服的直接证据,却不能采取报复行动。这只不过是另外一种攻击太空目标的途径了,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美俄太空卫星“追逐”游戏由来已久。
如为太空安全计,也许不应该这样。
但为太空安全计,也许还真需要这样。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无理,讲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理……
目前,太空给全人类日常生活的贡献远远超越军事上的运用,太空系统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共同保护,共同抵制太空军事化。
对此,一方面,通过形成国际法规等约束各航天国家遵守约定,共同维护太空安全。然而,这条途径似乎难以形成,且即使形成了,也有可能某些国家会“耍赖”,今天玩擦边球、明天甚至玩退群。所以,这条途径有关国家一直在倡议,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多方都拥有制服对方的能力,从而形成均势,确保谁都不敢明发第一枪,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败俱伤。当然这需要两项能力来支撑,一是知道是谁发的枪,二是具有反击的巨能力。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现状是某国家声称要在太空拥有自由和领导地位,从而想方设法打破平衡,对战略竞争对手形成相对优势。那结果会怎么样呢?是紧跟对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山还比一山高,搞军备竞赛?还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有你的瓷器活、我有我的金刚钻,你有你的高招、我有我的绝招?想必一目了然!
总之,用行话讲,就是不陪你玩追逐游戏,要玩非对称潜力。
所谓非对称潜力,一是让对手明白我有绝招,二是让对手“摸不透”有啥绝招和有多少绝招……从而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因为,也许谁也不想在太空开战,也许这就是备战止战的意义所在。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公号内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大学排名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 卫星 | 混合战争 |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