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背后的武器装备及可能影响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 前沿特攻队招募
前沿君微信:tech9999 手机:18501361766
转自: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来源 :综合各大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廖小刚
伊朗革命卫队6月20日称,在霍尔木兹甘省库默巴拉克附近击落一架美国RQ-4“全球鹰”高空无人机;美国则指出该无人机是在国际区域被伊朗击落的。由于近期美国正在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其指控伊朗涉嫌参与袭击阿曼油轮,加之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最先进的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机,因此其被击落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伊朗革命卫队发言人称,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于当地时间6月20日零时14分起飞,从霍尔木兹海峡飞往查巴哈尔,在返回霍尔木兹海峡西部地区时,该无人机侵犯了伊朗领空,进行情报收集和间谍活动;凌晨4时05分,当该无人机飞越伊朗领土时,被伊朗“雷电”防空系统击落,地点位于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库默巴拉克地区,库默巴拉克位于德黑兰东南1200千米,靠近霍尔木兹海峡南部,与油轮遭到袭击的地点非常接近。
美国最初表示其一架无人机在国际空域遭到伊朗的导弹攻击,但对“全球鹰”无人机是否被击落拒绝发表意见,随后承认被击落的是“全球鹰”无人机,同时强调该无人机未进入伊朗空域,是在距离伊朗边境18海里的国际区域被击落的。
整个霍尔木兹甘省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开展空中监视的区域,特别适合无人机任务,可对伊朗的军事活动实施实施监控,如通信、电子设备及伊朗防空系统雷达信号等。尤其是在油轮袭击事件发生后,监控任务可提供实时战略和战术情报,并收集伊朗在油轮袭击中所扮演角色的证据,这些对于美国都是绝对至关重要的。
二、对双方武器装备介绍
(1)伊朗使用的防空系统
外界认为,由于“全球鹰”的飞行高度较高,因此此次击落“全球鹰”的可能是伊朗的先进的雷达制导地空导弹,而不是肩扛的热寻的导弹;而伊朗在这方面有很多能力,包括俄罗斯S-300防空系统。“全球鹰”也可能是被伊朗战斗机击落的,但这种可能性较小。
伊朗则宣称使用的是“雷电”防空系统中的“科达德”(Third of Khordad,意指伊朗历的三月)型击落了这架无人机。“雷电”防空系统是伊朗于2012年9月部署的国产中程公路机动型防空系统,旨在增强伊朗的防御能力,并与“巴伐尔373”远程防空系统形成梯次搭配。“雷电”系统据称仿制俄罗斯的S-300系统,旨在对抗战斗机、巡航导弹、智能炸弹、直升机和无人机,并专门针对美国战斗机进行优化。该系统装备“小鸟”拦截导弹,可以跟踪和打击50千米范围内的目标,高度在25至27千米之间。伊朗海军还装备有海军型的“雷电”防空系统。
2014年5月,伊朗革命卫队公布“雷电”防空系统的四种不同的配置:“科达德”型配备新型“小鸟-2B”拦截导弹与相控阵雷达,射程达到105千米,可同时攻击4个目标,每个目标发射2枚导弹:“塔巴它尔”型采用白色圆顶雷达和使用“小鸟-2A”拦截导弹;“阿拉姆”型配备有光电跟踪系统;“雷达-2”型使用光电系统,射程80千米。
(2)对美国的“全球鹰”型号的分析
美国中央司令部表示被击落的是RQ-4A型“全球鹰”无人机,但美国防部的消息来源称是MQ-4C无人机。由于该型无人机飞行高度高达2万米,此前从未有被击落的先例,因此引发外界对“全球鹰”的具体型号的关注。具体有以下几种可能:
海军型MQ-C型无人机。MQ-4C海上侦察无人机是RQ-4无人机的海军型,除了装备和空军型一样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光电红外传感器外,还加装远程对海警戒雷达,负责为美海军提供海洋和沿海地区的实时情报、监视和侦察数据,是美国海军的战略侦察机。该型无人机由于任务需要,有可能要下降到较低的高度并接近目标来详细检查目标。因此,与空军型RQ-4不同,它的飞行高度可能时高时低,有可能一直在中高空运行,甚至根据任务需要在较低的高度飞行。不过,美海军在该地区没有部署MQ-4C无人机,MQ-4C计划在今年夏天首次部署到关岛。
EQ-4无人机。该地区还部署有EQ-4无人机,该型无人机是作为“战场机载通信节点”(BACN)配置的飞机,专门为当地美军的数据链和无线电提供网络与通信中心功能,即作为数据中继平台。该型无人机不太可能被击落,因为它不需要执行监视任务,不会在伊朗海岸附近飞行。
RQ-4N“广域海上监视演示”(BAMS-D)无人机。它是海军MQ-4C的试验型,由早期的BLOCK 10型RQ-4A改装而成,用于MQ-4C的测试和概念验证工作。根据数据显示,近期有一架BAMS-D飞往中东,因此极有可能被击落的是该型无人机(有消息来源称美军方已经确认被击落的是该型无人机)。不过,BAMS-D不具备穿透能力,不会飞到有争议的空域。唯一可能的原因是它脱离了控制或发生了重大的导航故障,更有可能的是,伊朗把它从国际空域击落的。
三、美伊的反应
在此次事件之后,美伊双方纷纷指责对方,并相互喊话威胁动武。伊朗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谴责这一“挑衅”行为,并警告说可能会进行报复。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将军发表电视讲话,“我们无意与任何国家开战,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全面备战的准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说,伊朗击落这架飞机“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美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告诉记者,他已经与总统见过面,特朗普觉得“他的选择已经不多了”。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白宫与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在内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就局势和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举行了会议。
本周早些时候,美参联会副主席塞尔瓦称,若没有广泛国际支持,美国不会动武;但若伊朗侵犯美国的公民、资产或军方,美国将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高级国家安全撰稿人、前中央情报局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表示,无人机被击落是伊朗“又一次升级”。
一是美国可能遭受重大技术损失。这取决于美军无人机在撞击地面时的完好程度。该型无人机机载ISR系统是美军目前性能最先进的系统,属于高度保密的系统,伊朗及其盟友俄罗斯都希望得到哪怕是其中的一部分,都能从中获得很多的技术与数据。2011年12月,美国的RQ-170无人机因为导航系统被伊朗劫持从而被伊朗截获,从而被伊朗逆向工程,其无人机技术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坚定美军发展高端武器装备的决心。美军2018年的国防战略将作战重心从反恐作战转向大国竞争,因此武器装备发展也从应对低技术对手向打赢高科技对手转型。“全球鹰”作为反恐作战的明星装备,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该型无人机具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即机动性很差,除了飞行高度外,几乎没有躲避任何防空导弹的能力。由于低技术水平对手没有先进的防空系统,因此该缺陷表现并不明显;而一旦面对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对手时,该缺陷立即成为该型无人机的“死穴”,此次被击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军其实也已经认识这一点,美空军已经表示将继续使用U-2高空侦察机使用至2020年左右,而不是用RQ-4无人机来取代,这一方面是成本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未来作战的需要。未来,美军将更加重视发展高超声速武器等针对高端对手的武器装备,而非针对低端对手的装备。
三是可能导致该地区局势更加紧张可能爆发军事冲突。此次事件发生的大背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2018年退出了德黑兰核协议,随后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伊朗又宣布将其低浓缩铀产量提高了3倍,并威胁要将其浓缩程度提高至接近武器级别的水平,试图向欧洲施压。而美国则持续增兵海湾地区,增加部署一艘航空母舰,并在该地区已经部署数万人的基础上增派1000人的部队。最近一段时间,该地区接连发生油轮遭遇袭击和也门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沙特阿拉伯等事件,美国一直积极寻找伊朗袭击油轮的证据,意图联合更多国家对伊朗施压。所有这些都让人担心,无人机被击落可能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将美国和伊朗推入公开冲突之中。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大学排名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8文章全收录 | 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